第30章
臘月二十九這天下了老大的雪,差點把院子的門給堵住了,一早沈黎就換上新衣服,帶上羊皮帽子跑出去看他爹掃雪,順便在門口堆一個簡易版雪人,身體不是很圓,有點像三角錐上放了個大雪球。
餘氏看了眼,“堆的小人還挺好的,就是缺了點東西。”回廚房給弄了一根胡蘿蔔塞到雪人鼻子的位置,拿了兩個稍微圓些的黑炭鑲嵌在眼睛的位置。
沈黎:他娘是不是以前就堆過,怎麽這麽熟練呢。
沈來秋一邊看着他倆忙活,一邊笑眯眯地掃地,沈黎看着他爹忘記帶着兔毛做的圍巾,趕緊拿出來給他爹圍上。餘氏喂了肉包和蒸餅給沈來秋墊墊肚子,叫村人看到了,不好意思地躲到廂房裏做針線了。
等沈來秋掃完了雪,就挑着兩筐子的年糕和蒸餅,送給村中的長輩們,這個叫送福餅。他爹娘那兒得送,族長村長那兒得送,三叔那兒也得送,舅舅家遠了些,只能叫莊戶人駕着驢車送過去了。在年景還可以的時候,這個風俗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年景不好的時候,一般人家不收,也不會送別人福餅。
除了這個,他去歲收了些陳糧,打算給村中的孤寡老人,算是為來年順遂安康做些積攢。若是沈高氏還能活蹦亂跳着到處晃悠的話,她可能又要訓斥沈來秋的敗家行徑了,只是前些天沈寶冬才被征兵的帶走,也不知道何時能回來,現下病了,恐怕管不了這麽多了。
她一病,沈大滿就得幹更多的活計,尤其他還要去村中各家磨豆子。回來情緒難免不佳,頻頻指責沈高氏不會教養兒子,幾個兒子被教養得離心離德,小兒子德行也被教養歪了,差點連女兒的婚事也泡湯了,隔壁村張家鬧着要退親,好在沈大滿願意多給女兒一畝地當嫁妝,張家也沒說什麽,不再說退婚的事情了。沈高氏更加難熬了,她想起來把張家的人罵一頓,可是她又怕壞了沈芳的事情,只能忍着。
村裏人聽說了,有說張家不仁義的,有說沈大滿自作自受的,都同情沈香的遭遇,聽說婚事不變,也都松了口氣。
只是沈香卻對這場婚事有些心灰意冷,看着張家的人這個樣子,她就知道成親後的日子不會輕松到哪裏去。家裏給了田不假,可是她又下不了地,她只會織布,地還得靠着張家人種。
她三哥要是能把地收下,幫她種,到時候分她一半的糧食就好了,張家再不好,也不至于對她的嫁妝插手。可惜,三哥沒分家的時候,她從來沒有為三哥說過話,如今有求于他,如何願意幫忙呢。
沈來秋來給他爹送福餅,送完簡單寒暄兩句,就走了。他們兄弟幾個,關系尴尬,硬是營造出一種兄友弟恭的樣子,也不符合現實。沈來秋永遠是被爹娘忽略的那個,連沈香在家裏的地位都比他高,不過沈香也沒欺負過他,其他幾個兄弟不一樣,那是直接侵占了他的權益的。
當沈香支支吾吾過來請求沈來秋幫忙的時候,沈來秋也沒怎麽猶豫。幾畝地而已,他有莊仆,種得過來。小妹受沈寶冬牽連,害怕田地落到張家婆婆手裏,産出充公,求他幫忙也沒什麽,更何況,五五分,沈來秋并不虧。
沈香感激地拿了個荷包給她三哥:“三哥,以前是我不好,不夠尊重你,多謝三哥不放在心上。”她三哥是個厚道人,這個田,給誰都不放心,唯有給三哥,她是最放心的。
沈來秋可有可無地點點頭,親妹妹,順手幫一把也是應該的,以前的事情,說不介意是假的,可是人也得向前看不是?
沈大滿磨完豆子,累得氣喘籲籲,看到沈來秋了,他心裏是高興的,興致很高的詢問了莊子的地和宅子怎麽樣了,有沒有打掃幹淨,沈來秋簡單回答了,再多的話沒有。
沈大滿看着沈來秋神色淡淡的樣子,也知道三兒子是不喜和他說這些的,就沒有再提。當初分家,要是再公平點,興許來秋還願意比現在更孝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Advertisement
沈黎在他爹出門後,自顧自在蒸籠裏拿出一個蒸餅慢慢咬着吃,嘴巴鼓鼓的,像只松鼠一樣。蒸餅裏面的餡料是豬肉白菜,豬肉是那種被去勢的公豬肉,不腥膻,甚至吃起來有點甜,古代的豬是正宗黑豬肉,香得不行。
前些天才叫村裏的屠戶幫忙殺了豬,今天地窖凍着新鮮的豬肉,中午還能吃到毛血旺。這幾天家裏盤炕了,村裏的宅子還有莊子裏的宅子都有炕。于是沈黎又種了辣椒,不知道能不能長出來,要是可以多長些,來年種子也能多點。
不過沒有辣椒,胡椒和花椒就變成常用的東西了。沈黎最近想吃燒烤,就用幾個鐵架子搭成簡易的烤架,串點五花肉,羊肉,撒上孜然和胡椒,肉被烤得油滋滋冒出來,焦香與微辣的口感碰撞着,吃得他仿佛又回到了現代一樣,可惜沒有啤酒。不過啤酒他也會做,如果做出來,只能家常喝,因為大批量賣酒,在這個時代是犯罪的。酒,默認是由糧食釀造出來,官家也怕糧食都被那些權貴收攏,釀酒去了,畢竟酒貴啊,財帛動人心。一旦發生天災,沒有足夠的糧食,可能會動搖國本。世家不用害怕,到時候背鍋的還是皇帝,所以沈黎可以理解皇帝的這個規定。
藤椒被沈黎做成了花椒油和藤椒油,花椒油口感麻一點,藤椒油比較香。他收購了大批藤椒,做成這兩種油,又給家裏賺了五貫錢。這是除去人工和原材料之後的純利潤,算是一大筆進項了。
當然,有不少人都跟着學,學就學吧,這個時代也沒啥專利費,只是村子裏的人多少都有些不好意思,賺了錢買了禮物給沈來秋送去,都是花了錢,花了心思的。
也許是沈黎在夢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吧,縱然別人跟着流程做這兩種油,好像味道和沈黎家的還差了一些。有鎮子裏和縣城裏的酒樓聽說了這兩種油做一些菜特別好吃,味道十分奇特,就紛紛來沈家村買油,沈黎家的油價格就貴一些,不過沒有影響到客人買油的熱情。
總之,沈來秋的身家,算是頗為豐厚了,他甚至有了新的野心,想在汴京買田地,買宅院,到時候帶着沈黎去府城那邊讀書!沈黎對此一無所知,他現在還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順帶把他生活的沈家村變得富裕一些,他也很高興。沈黎沒有什麽大的理想,不是懦弱,也不是胸無大志,而是根本不覺得自己能有改變社會的能力。
在他心裏,他不是一個把沈家村周圍的商戶和農戶聯系得更加緊密的人,而是簡單搞出一些吃的,喝的,用的,僅此而已,沒有意識到在這個社會,這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大年三十,他爹帶着他去祖祠參加祭祀。在祭祀之前,先去爺爺家裏會和,女人們守在家裏做吃的,男人們帶着祭品一起去祖祠等着其他的族人到來。
“爹,帶了點新奇點心給您嘗嘗。這是縣城買來的,口味好,不黏牙。還有這件羊皮大衣,牛皮靴,您和娘一人一件。”左右這點錢在他眼裏不算什麽,買了就買了,穿出去的東西,別人也看得見,知道是誰買的。
“唉唉,花這個錢做什麽,我衣服還能不夠穿嗎?”話雖這麽說,他還是高高興興穿上了,手不停撫摸大衣下擺,沈高氏雖然不喜歡沈來秋,也不會和二百文錢的大衣過不去,自然是穿在身上,等身體好些了,再去顯擺。
“三弟發達了,也不提挈一下哥哥我,以後你侄子說不定要跟着你混呢。”沈來春臉上笑呵呵的,心裏有些不是滋味。明明都是農戶人家,憑啥他沈來秋如今得了這麽大的莊園?豆腐人人都會做了,那王爺也是軸,居然給他這麽多賞銀。
沈來秋也笑呵呵的,“哪裏哪裏,兩個侄子,早早就念書了,以後怕是有大前途,我們家沈黎,怕是比不上兩個哥哥了,以後還得靠着兄長們呢。”靠個屁,老子的兒子,肯定比你兒子強!念書有悟性,還會教導他老子念書!有神仙托夢,受神仙眷顧,還有個糧長爹,怎麽着也用不着靠別人。但是謙虛還是要謙虛一下的。
沈來夏看着他們寒暄,也不在意,如今他三弟,給他進貨便宜些,導致他在岳父那裏越來越受看重,找了許多家上線,低價進貨,高價賣出,給岳家,也給自己賺了不少錢。以前他是看不上三弟,如今形勢變了,也只有老大還覺得老三還是以前好欺負的老三,言語還敢擠兌。他就不一樣了——
“三弟啊,你當初娶三弟妹是娶對了,你看看你家沈黎,長得多俊俏啊,膚色好看,耳墜也厚,有福氣!以後有了大出息,可別忘了你二伯!”還親切拍了拍沈黎的肩膀。
沈黎:不愧是把自己嫁到縣城的男人,以前跟爹還不是這個态度,今日之轉變,當真讓人咋舌。
伸手不打笑臉人,不管怎麽樣,在外人看來,這三個兄弟,感情還是很好的。
如今沈氏一族,錢糧不缺,今年個個都穿着喜慶的錦袍,脖子上圍着兔毛或者羊毛領子,除了沈來秋,其他人耳朵都凍的通紅的。
“來秋啊,你耳朵上是啥?”一個族叔問道。
沈來秋笑得合不攏嘴,正好沒機會誇兒子,立馬回答道:“咳,我兒子,沈黎,怕我凍着耳朵,非要給我做一個耳捂,我們全家現在都帶着呢,這是兔毛的,羊毛做的也有,沒有兔毛的舒服。”
長輩們上手摸了摸,嗯,是挺好的。于是瞪着自己五大三粗,只長個子不長孝心的兒子們,吹胡子瞪眼,暗示他們也想要這樣的耳捂,多舒服啊。跟沈來秋平輩的男人也羨慕他有這麽個好兒子,過年才七歲,居然就知道孝敬父母,為父母打算的這樣精細了。
沈黎嘴巴甜,見到人就喊,又得到了一波人的稱贊,于是沈來秋幾乎要在一波誇贊自己兒子的聲音中迷失自我。
等族長念完祝詞,祖祠祭祀就結束了,沈大滿高興地帶着兒子們回老宅吃飯。分家這麽長時間了,他想念以前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感覺,今天這個念想實現了,得好好吃一頓團圓飯!
小高氏看着餘氏穿着這麽好的紅襖子,難免眼紅,可是他們家如今不好得罪沈來秋家的,言語中只是奉承。
文氏是個心高氣傲的,以前覺得餘氏穿得不好看,還沒有嫁妝帶過來,根本不把餘氏放在眼裏,只是眼下,她爹很看中從沈家村買進的貨物,所以也不願意叫餘氏不高興,說了幾句奉承話,哄的餘氏十分舒心。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收藏!感謝在2020-02-15 22:34:27~2020-02-16 20:59: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羽羅千尋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非茕、別咬我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