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沈黎用麻布和綢緞做了幾副口罩, 雖然達不到現代醫用口罩的效果,卻也能讓口鼻避避灰塵和柳絮。沈來秋和餘氏覺得甚好,透氣不說, 這還是兒子親手做的, 怎麽也得帶着出去顯擺。

拿着樣品, 沈黎又找了村中的繡娘幫忙多做些口罩,大多數人不太懂這是什麽, 可是做了有錢拿,就不管那麽多閑事了。沈黎戴着口罩走在村裏, 一雙眼睛露在外面, 看着神神秘秘的, 叫村中人好奇不已。

“黎小郎君這是又做出新東西了?莫非這帶着, 能叫臉變白淨些?”

族長見過類似口罩的東西,“以前去縣城,那時候戰亂未平, 死屍遍地。那些大兵,就是戴着這玩意兒擡着死人去亂葬崗燒掉的。如今仵作驗屍,也是會用一條白巾子蒙住口鼻, 形似沈黎戴的這個。就是好像還沒這個方便, 不是挂耳朵上的,是捆在腦袋上的。”

沈黎點點頭, 仵作确實離不開這個。如果多買些棉花回來, 可以加工成藥棉, 然後用紗布裹着這樣的藥棉做成簡易醫用口罩, 在古代也差不多夠用了。如今做的這個,雖然透氣,可是沒有起到很好的隔絕病毒的作用。

早年春天,餘氏的臉上總會起寫疹子,還總是咳嗽,今年好多了,腮也不癢,也不用買藥治咳嗽。她想着,果然還是口罩起了作用,她兒子做出來的東西,就沒有不好的!一時間跟幾個一起做繡活的娘子們說道起這件事,沈黎做的那些口罩很快就賣掉了。也有舍不得直接買的,看了看口罩的樣子,便自己做了幾個家用。

如今錢賺得多了,性格吝啬的老妪們照樣還是愛節省,看到自家媳婦浪費布,做了什勞子口罩,在家裏喋喋不休抱怨,她們媳婦逼急了,喊着:“我又不是不賺錢!你上次穿的新衣是我賺錢買布做出來的哩!憑着你兒子一個人,便能給一大家子換上新衣,吃着新糧?口罩還是黎小郎君做出來的,你去找他理論去!”

這才不敢多說什麽。

這些媳婦們發現,原來這樣撒個潑,婆婆就不敢管太多了,立馬分享起經驗來。

一個看得明白的小娘子立馬道:“我看啊,不是和你們撒潑有關系!是和你得了銀錢有關系!上個月,我在家喂豬,做肥皂,還做豆腐,累得腰酸背疼,整整賺了四兩銀子!我那婆婆見她兒子賺得還沒我多,都不好大聲說話了!我前些日子使錢買了一個小丫頭使喚,家務活省下了大半,豬草也不用打了,如今越發輕松起來。婆婆見家裏幹淨,我還賺錢,現在就算要作弄什麽,都沒好意思了。”

娘子們紛紛捂嘴巴笑,這算什麽,以前還不敢使喚家裏那口子,現在吆來喝去,還顯得更親密些,只是這點就不足為外人道矣了。

沈黎等了幾天聞柏鶴的回信,沒有等到,就把這件事放下了。有些瘟疫,是某些病毒引起的。古代這種二話不說就把傳染上瘟疫的病人關起來,沒救了就殺掉燒了,非常殘忍,可是,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個時代,這種殘忍的方式是解決大規模傳染的最好方式。醫學的發展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經歷過千千萬萬個人死亡後,才湧現許多偉大的醫者,這些醫者再把經驗之談著書立說,成為歷史的瑰寶,傳承給後人。

沈黎不是學醫的,也不是中醫愛好者,所以醫學方面的典籍看得不多,只了解過《本草綱目》、《千金方》和《傷寒雜病論》,所以現在這些醫書典籍還記得個七七八八,有機會找到神醫,把東西交給神醫處理吧,希望能對這個世界的醫學有所幫助。

這些天他晚上,在自己的房間點上一盞油燈,蒙頭将醫學典籍默寫在紙上,晚上餘氏給他做了現代版煎餅果子當夜宵吃,香香的蔥,煎得微微有些焦的熏肉,七分熟的煎雞蛋,用刷了醬汁的面餅子一裹,又香又脆。他一邊吃,一邊默背,暗黃色的燈光從窗戶透到外邊去。

路過的村人或者生意人看着沈黎如今不進學了還知道上進,在家裏點燈看書呢,恨不得立馬回去把酣睡在床上的小兔崽子們搖起來幹活或者讀書!

沈黎做了無數次別人家的孩子,卻毫不自知,面對村中孩子有些怨念的目光,他也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還以為是自己好長時間沒有和他們玩耍,想念自己了呢。于是陪着他們踢了會兒毽子,喂了村裏的羊或者驢子。

萌萌不同于其他驢子,它上次被沈黎放出去溜達的時候,還捉到過前來沈家村偷雞偷肥皂的小賊,用自己的嘴巴死死咬住這個小偷,甚至還踢了那人一蹄子。村人注意到了,趕緊上前制服了。雞是一個老妪家裏養的,這老妪本來不是沈家村的人,早年遭遇戰亂,相公被匪兵殺了,自己也遭遇了不好的事情,一只眼睛還瞎了。投河自盡沒死成,昏迷過去後順着水流漂到沈家村下河岸,被村人救了,從那時起就獨身住在沈家村最偏僻的地方,養幾只雞,村裏用公産送點糧食給她,就一直好好活到現在。

她每年都養十只雞,每逢村人要雞做宴席,就能賺點錢,夠平日花用。如今村裏人都接肥皂單子,她也接了,一天就做五個肥皂,賺幾文錢。有時候做的肥皂不合格,沈來秋也不說什麽,還是把工錢給她。就是因為村裏人都關照她,這可憐的老妪遇到賊人偷雞,村人才格外憤怒,一個個地往小賊身上吐了口痰,壓着他去村裏代表老妪做十五天的豆腐,賺的錢歸老妪花用。

萌萌也變成團寵了,村人弄出來豆粕給它吃,甚至還喂他胡蘿蔔。一只驢子在村裏居然能走出神氣十足的架勢,把沈黎逗樂了。萌萌這是成精了,自己在驢舍裏被關久了,還會自己開驢舍,出門之前在沈黎的窗戶邊“咴咴”兩聲,表示自己要出門逛逛。如今村子裏來往的行人都認識萌萌了,知道這是一頭極通人性的‘神驢’。

口罩這東西,做出來還是賣不掉多少,只有村子裏自己消耗了。往來的商人給自己買了幾副,路上擋擋沙石塵土也很好,如果有東西可以擋住眼睛,那就更好了。

沈黎笑笑,玻璃都做不出來,護目鏡就別想了。他做了帽招子很大的草帽,這種帽子在這個時代很少見。一般人家幹活都是披着濕布在頭上,出門在外,趕路的時候也用頭布包住頭發,這樣不容易粘上塵土,路上好忍忍不用洗頭。

這帽子不太好做,因為得編得對稱些戴着才不會難受。村裏的勞動力不多了,大家的精力被肥皂,香皂,還有豆腐分去了,莊稼也得要人侍弄,便去村外交付訂單,先找幾個代表,教會了他們之後,再讓他們做草帽。

“不怕讓別人學會編織草帽,搶了你的生意?”沈來秋笑呵呵地問道。

“不怕,他們村,路沒修,商品也少。草帽又不是什麽貴重東西,賣不了多少錢,他們也沒有門路賣出去,說不準要賠本。不如給我打打零工,賺些手工錢。”沈黎回答道。

“那要是教給其他人呢?叫那些商人學去了,以後就不來買草帽了。”

沈黎搖了搖頭:“一眼就能看穿草帽是怎麽做的,沒有必要花錢買做草帽的方子。做草帽來賣,賺的是附近需要草帽的人的錢,商人買了第一批貨,賣出去就能接着進貨,反正都是要來這裏進貨的嘛,賣不出去,就不進帽子了。自己做代價太大,還要花時間招人,賣不出去就更不劃算了。”

沈來秋點點頭,他如今遇到什麽事情就來問問他兒子,總覺得自己混沌的腦子能忽然明白許多事情。

不止沈來秋這樣覺得,連丞相大人也這麽覺得。

動滑輪,定滑輪......毫無物理基礎的文科生典型代表人物丞相大人,花了好長時間才徹底弄懂了這些東西,并且讓工部做出許多能省人力的工具出來。

“這以後,運石頭,運巨木,造樓宇,都能少死許多匠人了!哈哈哈哈,沈黎,果真是神童啊!”丞相大人如今已經三十多歲,仍然是一位冰山美大叔,這樣開懷的笑容,連丞相夫人都甚少見到,當下對沈神童多了許多好感。

于是開口将今天一早,世子拿着沈神童的信要來拜訪丞相的事情提了出來,丞相愣了一下,“他們之間,還寫信?連世子這樣頗為心高氣傲的人,都與這沈黎關系匪淺,看來沈神童的名頭,确實有十分真了!”

丞相夫人道:“世子從不與我們這樣的人接觸,看來這次是真的有事相求了。我看你這些天一直忙着赈災,召集醫者去運城,可是成效不大,弄得頭發都掉了好多。不如去拜見世子,你也好松泛一會兒。”

丞相摸了摸自己的美髯,“好久沒見到安王上朝了,如今去拜訪一番,也很好。”

聞柏鶴在給沈黎寫着回信,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他想把沈黎接到京城住一段時間,這樣關于瘟疫的事情,他們才能詳細談談。沈黎給他的信裏,有許多詞他都沒有見過,不知道如何理解。

“沈黎,難道你是方外之人嗎?還是神仙精怪?”

“神仙精怪”沈黎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露出太多破綻,穿越人士的馬甲沒被扒出來,被打成了神仙精怪。

嘴上說着不惦記瘟疫的事情,其實晚上做夢話還在想着為何世子不寫回信。沈來秋嘆了口氣,給沈黎拽了拽被子,所以說啊,兒子不能太聰明,不能心太善。如此麒麟兒,才七歲,就愁着許多大人都不願意去想的事,這又是何苦呢?

沈黎的心事,終究不過兩個字,‘不忍’罷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