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二天天還未亮, 趙翠翠就滿臉麻木的爬了起來。
她以前見識少,不知道宮裏的人生活什麽樣,只能想象着應該是天仙一樣的生活, 卻沒想到太後要大早上起來接受各個宮妃的請安,而六殿下因為還未出宮建府,本就處境困難,每日的問安更是不能落下,順便一提, 住在不遠的七皇子也是如此。
趙翠翠手腳麻利的打理好自己, 先去敲了李嬷嬷的房門,将人叫起來之後, 就直接去了荊缙的房裏。
少年還在睡,枕邊放了一把扇子, 趙翠翠沒放在心上,将人叫醒,果然見他也輕嘆一口氣。
趙翠翠只得安慰:“殿下,等出宮建府就不用再大早上去請安了。”
荊缙點點頭,也不用她伺候, 自己将衣服穿了,只是頭發他自己弄不好, 還得由趙翠翠幫忙。
收拾妥當之後,李嬷嬷也來了, 福德跟在她身後, 手裏端了一盤糕點,想來是剛從廚房要來的, 荊缙匆匆吃了幾塊, 就一個人也沒帶, 自己出發了。
知道的是去太後寝宮,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去刑場。
一出院門,就見一個宮女迎面走來,荊缙沒放在心上,卻在宮女走到他身邊時,聽到她悄聲道:“無論他們說什麽,請殿下都不要放在心上,有我在。”
是千面。
他沒有任何動作,連眼神也沒有偏移,目不斜視的邁步走過。
小宮女福身:“殿下金安。”
……
“安姑姑,六殿下來了。”
安姑姑點點頭,附耳到太後耳邊:“太後,六殿下到了。”
太後歪坐在塌上,撩撩眼皮:“他來的倒是早。”
Advertisement
皇後坐在太後下首,聞言放下手中茶杯,眉眼彎彎着:“這六殿下每日都來,倒是一次都沒遲過。”
坐在皇後對面的女子笑了笑,很是溫婉的道:“雖然說六殿下的母親當年在宮中時沒什麽禮數,她的兒子卻是個守禮的,只是似乎對幾個兄長有些意見,從沒見他有什麽好臉色。”
荊缙還未進門,就聽到有人如此說着,幾乎是立刻就認出了說話的人是誰。
三皇子與大公主的母親——婉貴妃。
她兒子女兒真是與她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
難怪千面會特意來叮囑他,只怕今天這場請安,都是來者不善。
只是對于荊缙來說,這都是小意思了,若是光憑這樣就想讓他失态,手段也太低級了些。
他大步上前,沒理會那些捂嘴淺笑,仿佛聽到什麽有趣的笑話的妃嫔,站在房間正中,行禮道:“孫兒見過皇祖母、母後、諸位母妃。”
“皇祖母,孫兒又來晚啦!”噠噠噠的腳步聲從外傳來,接着一個小身影就跑了進來,他穿過行禮未起身的荊缙,直接撞在了太後膝上,“皇祖母萬福金安!”
太後見到他,頓時樂呵起來,說道:“是小七啊,來來來,坐皇祖母身邊來。”
緊随其後走進來的女子妝容淺淡,看起來文文弱弱的,絲毫沒有母憑子貴的自覺,規規矩矩的行禮一一問好,最後面向荊缙,輕輕道了一聲:“六殿下。”
太後拉着荊縱的手,頗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起來吧起來吧,站在中間叫人看着,怪鬧心的。”
太後說鬧心,自然有人迫不及待的扯着話題給她解悶,不一會就又傳出了笑聲,荊缙坐在後面,百無聊賴的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表情,然而随着時間逐漸推進,他才覺出一些不對來。
若是往常,他請安之後說不了幾句就放他走了,怎麽現在遲遲不見她們聊累的樣子,還越說越是高興,讓他連個請辭的話都插不進去。
眼見要去國子監報到的時間越來越近,他有些心急,想要起身,卻被身旁的人一把按住。
是荊縱的母妃——安妃。
她看着太後等人聊天,目光絲毫沒有往他身上偏移,偏偏在遮掩之下,手指緊緊按住他的手臂,叫他不能起身。
所以她們是為了不讓他去今天的國子監?
……
國子監內,帝王親臨,不止學子分列相迎,就連諸位夫子先生也走了出來,一群人衣飾規格相同,共同行禮之時顯得格外壯觀,皇帝下了轎子,欣慰的看着他們,伸出手虛扶起監督,拍了拍他的肩膀:“諸位實乃國之棟梁,快快請起。”
接着皇帝問起學子功課,監督自然将幾位皇子公主誇獎了一遍,就在皇帝心下滿意之時,卻忽的一頓,支支吾吾起來。
監督神色遲疑:“這……六殿下,應是缺些基礎……”
立即有學子用剛好皇帝能聽見的聲音道:“六殿下今日好像還沒來呢。”
皇帝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掃視一圈,發現自己竟然不記得自己六兒子的臉,遂看向站在身邊的二皇子荊纭,沉聲道:“老六呢?”
別看他稱呼似乎親密,可實際上,卻是因為他連荊缙的名字都想不起來。
荊纭忽的單膝跪地:“父皇,是兒臣沒有管教好六弟,還請父皇責罰。”
大公主哼哼一聲:“他再過幾年都及冠了,多大的人還要管教,敢逃國子監的課,平白丢皇家的臉面。”
她還待再說,被三皇子荊紀在後捏了一把,才憤憤的閉了嘴。
荊紀上前一步:“父皇,六弟想來是昨夜讀書太過用功睡晚了,今日才會來晚——”
“行了,朕知道你們兄弟情深,不用替他找補了。”皇帝抓住二皇子荊纭手臂拽他起來,冷着一張臉,“他自己不思進取,你們也不用管他。賢好——”
他叫跟随在自己身邊的大太監:“老六是不是已經年滿十六了?”
賢好福身,恭恭敬敬又和緩:“回皇上的話,六殿下過了年,就要十七了。”
“十七。”皇帝揮揮手,“回去你去宣旨,叫他選個府址,出宮建府吧。”
“是。”
出了這一樁事,皇帝也沒了再視察的心情,背着手回了轎子,就這麽起駕回宮了。
“她若是還在,看到自己的兒子這麽不思進取,該是失望至極了。”
賢好聽到這句話,卻是道:“皇上,六殿下自小在鄉野長大,跟不上進度是正常的,殿下他還未及冠,以後的時間還長着呢。”
皇帝打開簾子瞥他一眼,哼笑:“也就是你敢說這話,你看看那幾個小子,還當朕看不出來呢。”
賢好嘿嘿的笑:“殿下們與六殿下畢竟不是從小長大,陌生些也是正常,可畢竟都是一家人,等過些日子熟了,也就親近起來了。”
“你說得對。”皇帝放下簾子,“只是無故曠課還是老六做錯了,得罰。”
賢好眼珠一轉:“就罰六殿下抄書如何?”
“這個好,就抄書。城西那棟宅子不是還沒人,就給他吧,正好叫他好好清淨幾天,等壽宴了,再放他出來。”
賢好立即笑道:“皇上英明。”
臨近中午,國子監都下學了,太後終于是聊累了,露出困倦的表情,皇後見狀,忙笑說道:“瞧咱們,說到興頭上都忘了時間了。”
妃嫔們一個個的請辭離開,荊縱不想和自己的母妃待在一起,就留下和皇太後一起用餐,而他的母妃則跟在荊缙後面,一起走了出去。
安妃忽的快走兩步,追上他的腳步:“六殿下請慢。”
荊缙回頭,靜靜看着她,沒有說話。
安妃頓了頓,竟是微微福身:“縱兒他沒有惡意,只是被慣壞了,還請殿下勿要怪罪。”
荊缙從她身邊走過,神色冷淡。
“我沒怪他。”
安妃松了一口氣,直起身看了他的背影一會,轉身離去。
荊缙也不急着去國子監了,甚至他今天都不打算去,回到自己的院落,趙翠翠和福德連忙迎了上來:“殿下,怎麽樣?”
李嬷嬷此時推開門,叫住他們:“別問了,讓殿下先用膳。”
他們這的飯一直以來都說不上豐盛——皇子用餐,卻只有兩菜一湯,頂多白飯多些,能叫他們吃飽肚子,雖然說比起曾經在柳樹村的時候好多了,可凡事最怕不公,對比其他宮妃公主,他們吃的連宮女的都比不上。
但往常荊缙他們吃的香,今日的荊缙卻只是嘗了兩口就咽不下去了。
他放下筷子,問李嬷嬷:“能說說我母親的事嗎?”
李嬷嬷表情一頓,也放下筷子,兩手垂在腿上,深深地嘆息一口氣。
“您的母親,是一個很讨厭束縛的人。”她露出回憶神色,微帶苦澀,“因為家族的束縛,她離開家族,與當時還年輕的皇帝相遇,懷帶着美好的暢想進入皇宮,卻發現這不過是個——”
她看了眼福德,福德立即低下頭。
“不過是個更大的牢籠。”
“可她已經出不去了。”
“六殿下!”
趙翠翠聽見聲音,連忙去開門,只見賢好公公進來,兩個跟在他身邊的小太監留在了外面。
他手裏拿着一張聖旨,沒讀,直接放到了站起身的荊缙手裏:“恭喜殿下,可以出宮建府了。”
賢好沒留多久,臨走前他瞥到桌上的飯菜和四雙筷子,也沒說什麽。
趙翠翠則完全高興起來。
終于可以出宮了,到時候荊缙就不用大早上起來起請安,她也不用一早喊他起來,還能自己做喜歡吃的飯菜,而且她去小醫館找盲醫他們,也更方便了。
待在宮裏,她總是怕哪天不小心沖撞到貴人,将自己的小命給玩完了。
皇城內最高的樓頂上,千面坐在樓頂,看着賢好從荊缙的院子裏出來,轉身朝禦膳房的方向走去,嗤笑兩聲,目中說不盡的嘲諷之意。
作者有話說:
關于古代的官職稱呼之類,本文完全當做架空看就好(比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