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木和部落的前幾日, 杜韋一行人才終于帶着滿車的貨物,浩浩蕩蕩地回到了木和部落。

這還是木和部落的百姓第一次見到商隊運回來這麽多貨物,驚得合不攏嘴, 一股腦地圍了上去。

“阿什吉,你們拉去的那些東西當真換了這麽多貨物回來?”有人拉着一個忙着清點貨物的年輕商人問。

阿什吉是木和部落的商隊管事,負責将把換回來的貨物分配給衆人。

趁着清點貨物的空當,阿什吉回答道:“那可不!不光如此, 那些南周人, 還都搶着買咱們的肉松和紙呢!”

聞言,那人露出一個不敢置信的表情,許久才低聲道:“那你說, 我是不是也能做點肉松,下次讓你們帶出去賣了?”

“當然能。”阿什吉點頭,“你不是早就在殿下那裏學會怎麽做了嗎?不過你今年換的糧食足夠過冬了吧,怎麽不休息幾日?”

那人嘿嘿一笑,“多攢點總不是壞事。”

“也是。”阿什吉點頭。

這邊的商人忙着清點貨物。杜韋也沒閑着,一回來,就跑把宋青遠尋了過來。

“殿下, 您讓我買的大豆我都買回來了。”杜韋一邊向宋青遠彙報南周今年的糧價, 一邊領着他到了那幾車黃豆前。

“今年的糧食都漲價不少,怎麽不見大豆漲價?”宋青遠聽了價格, 有些疑惑地問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大豆之前比現在還便宜呢。也就是前些年拿來做豆腐的人多了, 才稍稍漲了些。不過這幾年南周百姓手裏都不寬裕, 買豆腐吃的人少, 因而價錢也又落下去了。”杜韋解釋道。

宋青遠點點頭表示了解。這幾年宏德帝沒少大興土木, 各項苛捐雜稅下來, 百姓能不能吃飽飯都成了個大問題,哪還有閑錢買豆腐吃。

“不過殿下買這麽些大豆用來幹嘛?又吃不掉。”杜韋終于把困擾了他們好幾天的問題問出了口。

他最開始以為宋青遠是拿來做豆腐一類的吃食,但光是做豆腐,哪能用得了這麽多豆子!

Advertisement

車裏每一袋豆子都有将近一石。這幾車豆子,加起來都能堆出一座小山了!

“你怎麽覺得我會用來吃呢?”宋青遠笑着看向杜韋,“我就不能拿來賣嗎?”

買回大豆來再賣大豆?杜韋腦子一時間有點發懵,怎麽想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宋青遠打開車上裝着大豆的袋子,伸手抓了一把細細端詳着,順便向對方解釋了自己剛剛話裏的意思。

“你想想,牛肉制成肉松再賣出去,價錢翻了幾倍?”

原來是這個意思。

杜韋恍然大悟。不過牛肉能制成現在的肉松,還有宋青遠之前說過的肉幹、肉脯,但這豆子能制成什麽呢?

豆腐或是豆幹?

可這些都是容易壞的食物,根本來不及運到南周,而他們漠北人又吃不慣這類豆制品。

他将心中的疑問說出口後,宋青遠擡手将大豆放了回去,笑道:“這大豆啊,能做的東西可多了去了。”

他要想制出肥皂,除了燒堿以外,油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但在現在,動物油脂的價格也算不上低廉。若是用動物油脂制皂,成本只會居高不下。

況且動物油脂也是漠北百姓主要的油脂來源,怎麽能讓他拿來大批量地制作肥皂。

因此,他才把注意力放在了大豆這一出油量又高,價錢又便宜的作物上。

只不過若是光用大豆制皂,因為大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比較高的原因,制出來的肥皂很有可能太過柔軟而不易成型,但用來清洗羊毛倒也足夠了。

至于成型的肥皂,再稍微加些動物油脂便可,總比全用動物油脂來得劃算。

而且,大豆榨完油後剩下的豆渣,也有不少用處。不管是做動物飼料,還是發酵成豆肥改良土壤,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于是做肥料還是作飼料,就看之後的需要了。

只是他的火堿還是遙遙無期。這些大豆也不知道能不能趕在明年夏天前派上用場。宋青遠不由地嘆了口氣。

後世的化學制堿法在這個要啥啥沒有的年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他倒是有聽說可以拿草木灰提取純堿。但若是這大草原上有足量的草木灰,宋青遠也不必大費周章地制作肥皂了。

作為工業基礎的「三酸二堿」,要是真這麽簡單就被他制造出來,那未免也太過離譜了。

宋青遠只得這樣安慰自己。

“你應當對漠北的各個部落都很熟悉吧?”放下對化學制堿的執念,他突然想起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

在這個時代,對各地的風土地貌最熟悉的人莫過于常年在外奔波的行商了。

果不其然,杜韋很是自信的點了點頭。

雖然大豆的妙用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但若是論對漠北各地的熟悉程度,那可是他的強項。

“王庭可有用來耕種的土地?”宋青遠出聲詢問。

杜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然有。就現在的木和草原,殿下都可以圍一塊地去耕種。不過是産量很低罷了。殿下也知道,我漠北天氣寒冷,許多作物都不易成活,而且土地肥力也不夠,即使勉強種些耐寒的作物,産量也很低,還不如去南周換。”

宋青遠點點頭,心道:應該不止這麽簡單吧。

接着他又讓杜韋詳細地描述了一下,大概能和後世土壤的問題一一對應。

果然,土地鹽堿化,有機質含量低,種植作物單一……簡直算得上是五毒俱全。

思及此,宋青遠感覺自己的肩頭又重了幾分,有些感嘆地拍了拍車上的大豆。

大豆啊,接下來就靠你了。

但直到宋青遠踏上去往王庭的道路時,他才發現,自己之前還是太過天真了,竟然妄想着改良土地。

只見面前的土壤幹裂板結嚴重,上面還附着一層薄薄的白霜,看起來已經沒了一點生機。

元參、枸杞、決明子、沙棗、梭梭樹……

就在他開始飛快地在腦中搜羅不僅耐幹旱耐鹽堿,還要有經濟價值的作物以及它們的原産地時,身後傳來了一道有些疑惑的聲音。

“殿下這是怎麽了?”

見宋青遠看着面前的土地,臉色越來越難看,連提下了馬走到他身邊,有些疑惑地問道。

宋青遠指着身前的土地,語氣沉重地開口:“王庭的土地都像是這樣嗎?”

若是仔細聽,他沉重的語氣中還帶着一絲絲的絕望。

“當然不是。這裏土地貧瘠,常年寸草不生,因此也沒什麽人居住。”連提雖然不知道宋青遠為何這麽問,但還是盡可能詳細地回答道。

“那就好。”宋青遠面色一松。

要是王庭的土地都是眼下這般,他還是趁早把身後那幾車大豆拿去喂馬吧。

可能是因為有之前的寸草不生的土壤做對比,在宋青遠看到王庭廣闊的土地時,他竟然覺得,這質量還算不錯。

起碼,還有得救不是?

在他們快到王城時,許多百姓都趕着跑了出來。

燕雲三王子的名字就像草原上随風散落的草籽一般,早在宋青遠呆在木和部落的那幾個月的時間裏,便傳遍了整個漠北。

最開始,他們與木和部落的百姓一樣,都對宋青遠有一些微妙的敵意。但在商隊帶來了比往年多數倍的糧食和他在木和部落的事跡之後,那些所謂的不滿就煙消雲散了。

投向城門的目光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大家都想看看那傳聞中燕雲的三王子,到底是什麽模樣。

但宋青遠還是讓衆人失望了。

因為此時,他正裹着連提前些日子友情贈送的白熊皮毯,窩在馬車裏躲冷風。

“殿下,這漠北的天兒未免也太冷了吧。”江铎一邊感嘆,一邊又把一個剛灌好的湯婆子塞進了宋青遠的毯子裏。

算算時間,現在也快到漠北的冬季了,冷一點也是正常的。

還好王庭的北面有着綿延不絕的狼神山,替他們擋住了大部分從北面吹來的寒風。不然王庭溫度只會比現在更冷。

宋青遠嘆了口氣。一想到自己即将在這種天氣裏,對王庭附近進行一個深度的考察,他就有些頭疼。

王庭的百姓沒有看到宋青遠,都有些失落地四下散去。

而宋青遠的車馬,就在百姓的圍觀中,辘辘地駛進了漠北王的王宮。

“我就住這裏嗎?”下了馬車的宋青遠,有些不可置信地對着宮中的內侍問道。

經過再三确認,他終于确認了一個離譜的事實:

自己居住的地方,竟然正位于連提的王宮內。

這座宮殿當然不能和宏德帝那個敗家玩意兒的皇宮比,但占地面積也不算小。

即使如此,宋青遠還是覺得有些不合适。

要知道,能住在王宮裏的,除了妃嫔王後,就只剩下一些王子公主了。

正當他絞盡腦汁思考拒絕的措辭時,身後傳來邬齊那爽快的聲音。

“殿下怎麽在這裏站着,是對住所哪裏不滿意嗎?”邬齊那看了一眼圍在此處的仆役小厮,有些疑惑的問道。

“這是漠北王的王宮,我住在這裏,恐怕不太合适。”宋青遠斟酌着開口。

“為什麽不合适?”邬齊那很明顯沒有領悟到宋青遠話裏的意思,擡頭看了一眼面前的建築,“這座宮殿去歲時才修繕過,比王上居住的地方還要華美幾分呢!”

宋青遠在木和部落和許多漠北百姓交往時得出了一個經驗,就是在與他們溝通時,千萬不要太過委婉。

于是他換了一種表達方式,直截了當地對邬齊那說道:“我住在這裏,恐怕會沖撞到漠北王的王後妃嫔,也于禮不合。”

卻沒想到邬齊那的表情更加茫然了,“我們王上從未有過王妃姬妾,殿下您不知道嗎?”

宋青遠:??

見宋青遠一副大吃一驚的模樣,邬齊那撓了撓頭,“殿下為何會如此驚訝?”

宋青遠一時語塞,他又不關注連提的私生活,怎麽知道他有沒有姬妾。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早婚早孕。連提身為一國之君,誰能想到,他的後宮竟然空無一人呢?

但他總不能對邬齊那解釋是因為自己對古代君王的刻板印象,只能搪塞道:“我本以為,按照漠北王這個年紀,應當已經有了王妃才是。”

邬齊那看了一眼和他們漠北王同齡的宋青遠,語氣幽幽:“殿下您不也沒有娶妻嗎?”

他說的好有道理,自己一時居然找不到話來反駁。

最終,這件事以宋青遠無奈搬進和連提的寝殿隔得不遠的宮殿,以及邬齊那滿腹疑惑地離開而告終。

作者有話說:

四舍五入,已經同居了(bushi);

漠北王理直氣壯地向衆人伸手:快交份子錢!

——

今天沒有二更了哦——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