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送走丹仁吉的第二日, 宋青遠就親自拟定了一套詳細的律法條文,帶着它去了新城。
厚厚的一沓紙上,不僅事無巨細地羅列了這幾日新城出現過的違法行為, 還包括相應的懲罰措施,像縱馬傷人、當街鬥毆一類的都包含在內。除此以外,對于将來有可能發生的事,宋青遠也一并做了規定。
去新城時, 宋青遠還順便帶上了七皇子赫連泰。
令人意外的是, 對于赫連泰的出現,連提并沒有表現出什麽特別的反應。好像突然出現在宋青遠身後的,不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而是什麽貓貓狗狗似的。
甚至有可能還不如貓貓狗狗, 畢竟連提對于大橘的吃喝,都比對赫連泰上心。
總之, 沒什麽人在意的赫連泰就這樣跟着宋青遠到了新城,成功見識到了一個頂級的權臣,處理政事的效率。
對于宋青遠的到來,府衙的官員表現出了十二分的歡迎。
那股子激動的勁兒,好像來的不是一臉恨鐵不成鋼的宋青遠, 而是什麽把他們從壓迫中解放出來, 救他們與水火之中的大善人。
宋青遠進了衙內,沒有半句寒暄的客套, 直截了當地就開始處理起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市集。
新城中一共有兩個市集,一個在城中, 一個在城南。這兩個集市的定位也各有不同。
城南的那個市集靠近王庭, 一般以大宗交易和官方貿易為主, 像食鹽、鐵器、糧食、肥皂、建房子的水泥等貨物就是在這裏售賣。
收購百姓貨物的攤位也都在這裏。這個季節正是剪羊毛的時候, 新城裏的百姓隔三差五就會挑着羊毛過來賣。
因為基本都是官營的貿易和宋青遠派來的部下, 所以這個集市的秩序還是要好一些的,發生什麽小偷小摸的次數也少。
但城裏的那個集市就要混亂很多了。百姓們意見最多的就是缺斤少兩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倒也好解決。宋青遠當即就讓随從從府庫裏取了幾個稱重的工具來。
這幾個秤都是他手底的匠人做的,質量有絕對保證。拿過來後,宋青遠便讓人在集市上的幾個出口都設了臨時的稱重處,每日還派有有金吾衛執勤。
比起每天處理無數百姓和商販間的摩擦耗費的人力,這七八個金吾衛簡直是再少不過的耗費了。
凡是對買到的貨物重量有所懷疑的,都可以在離開集市前拿到這裏稱量。
若查清楚的确是商賈缺斤少兩,便會對他們進行懲罰,被發現一次是罰款,等到第二次便是要取消他進入集市的資格。對于無理取鬧的百姓,自然也會有懲罰。
宣讀了這條規定後,那些本本分分的生意人都拍手叫好,但那些偷奸耍滑的商販卻傻眼了,連夜把他們做過手腳的升鬥容器和杆秤都收了起來,換作了正常的器具。
于是第二日,來買東西的百姓們一進集市,就看到門口擺了一張長桌,桌子後面是披堅執銳的金吾衛士兵,桌子上還擺放着許多稱量的工具。
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殿下知道了市面上經常有商販做那些缺斤少兩,坑害百姓的勾當後,特地命人做了這些,防止那些商販繼續禍害人的。
聽了旁邊人解釋的百姓們,有一個算一個的都十分連連稱贊宋青遠。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原本還覺得搬至新城後自己對什麽事情都覺得陌生,心裏也有點犯怵。但有殿下這樣事事為他們着想的人,他們肯定能在這裏過上好日子,心裏也都安定不少。那點擔憂便慢慢平複下來了。
一直跟在宋青遠身後,旁觀了這一切的赫連泰更是被宋青遠折服了。
這可不是什麽小事,城中民心不穩,是有可能發生的。沒想到宋青遠這麽輕易就把百姓安撫了下來。
但在宋青遠看來,這只是暫時的辦法,要想城中長期穩定,還是要将律法推行開來才行。
府衙內的官員肯定是幫不上忙了,光處理日常事務便讓他們忙得腳不沾地的,哪還能抽得出人來推行律法。
宋青遠也不打算為難他們,便把目光投向了各部落的首領們。
因為現在城中事務有府衙接管,首領的權力被架空了大半,只有一小部分發生在部落內部的事情,才需要他們出面處理,每日裏清閑得不得了。
宋青遠原本修建新城便是要縮減這些首領的權力。雖然現在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資本家是絕不會放過任何人的剩餘價值的。
這些首領每年要拿百姓多少賦稅,現在居然想什麽事兒都不幹?
前世的大資本家宋青遠表示:做夢去吧!
這幾個部落的首領本就因為自己被宋青遠分掉權力而心生不滿,要不是在原來的地方過不下去,誰願意從一個手握大權的首領變成現在這個整日裏無所事事的閑人呢?自然不肯順了宋青遠的心意。
宋青遠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此刻一定正在自己府上,等着給自己一個下馬威。于是便只拜訪了和王庭關系親近的幾個首領,其中自然包括渾恪部落的首領達蘭臺。
達蘭臺對于宋青遠安排給自己的向部落裏的百姓普及律法一事,自然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但到宋青遠起身告辭時,他又狀似不經意地提起收購酒頭酒尾一事。
“殿下之前讓我和百姓說,只要搬來新城,原本那些無用的酒頭、酒尾就能賣出個好價錢,不知殿下可還記得?”
宋青遠愣了一下,倒不是他打算反悔,只是這段時間事情太多,自己竟然把這件事給忽略了。
聽了宋青遠的解釋,達蘭臺連忙擺手。
他倒是不擔心宋青遠是故意诓騙他們,畢竟當初是自己主動提出搬遷一事,并不是宋青遠拿此事利誘他。只是部落裏百姓們催得急,他便出言提醒了一下。
在得了宋青遠「五日之內便會派人到集市上收購他們的酒頭酒尾」的承諾後,達蘭臺一臉滿足地送走了宋青遠,回去琢磨對方和自己說的在百姓之間普及律法一事了。
至于剩下的那幾個擺了鴻門宴等着自己的首領,宋青遠便幹脆利落地叫江铎請了連提過來。
他自己不好出面收拾他們,但這方面,連提可是熟悉的很。
畢竟在漠北的這片土地上的刺兒頭部落,哪個沒挨過連提鐵騎的拳頭呢?
現在的他們哪怕對連提這個漠北王有再多不滿、再多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面上都是服服氣氣、恭恭敬敬的。
畢竟不服氣的早就被吞并,消失在漠北的輿圖上了。
果然,見宋青遠身後跟着連提這個煞神後,一衆首領都收起了他們想要尋宋青遠麻煩的打算,一臉恭謹地接過了對方遞過來的律法文書。
不僅如此,他們還承諾一定會在半月之內,就讓自己部落裏上至古稀之年的老翁,下至牙牙學語的幼童,全都熟知宋青遠新定的律法條文。
解決掉普及律法的這個大麻煩,宋青遠心情愉悅地離開了最後一個首領的府上。
宋青遠反而沒有預料到,連提竟然還有着能将一屋子的人都鎮住的威風。畢竟在他眼裏,連提就是一個腦回路奇詭,看到壘起來的公文就頭疼的形象。
有時候宋青遠也會覺得連提身上帶這一種尋常人難有的肆意、潇灑和自信,但對于很多人都和他說過的,連提令人望而生畏的煞氣,他卻沒有一點實感。
直到今日所見。
其實連提的五官雖然深邃,但卻和兇狠沾不上一點關系。
因為很少有人敢直視連提的眼睛,所以便很難發現,連提在太陽底下露出笑意時,那雙帶着些琥珀綠色的眸子便像有星星點點的碎芒落入其中似的,眼尾也會微微向上翹起。
整個人……就像是一只停在人肩頭的雄鷹,在對方的撫摸下,懶洋洋地蹭了蹭那個得到自己認可的人類的手心。
但顯然,在一屋子人裏,只有宋青遠一個人得到過這樣的待遇。
就連常年侍奉在他身邊的薩合,都被連提散發出來的那種極具壓迫感的氣息所屈服,整個人畏畏縮縮地躲在了宋青遠身後,生怕對方注意到自己。
宋青遠帶着連提這個煞神到各部落轉了一圈後,便成功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
等到新城的百姓通曉律法,并且知道了違背律法的後果,城內那些非法亂紀的事情便會少上大半。
現在的主要問題就只剩下語言不通這一項了。對于這件事,宋青遠一時間還真沒有什麽好辦法。
畢竟他也不能拿刀架在百姓脖子上,逼百姓們改掉他們自一出生起就在使用的方言吧?
好在雖然語言有些差異,但連蒙帶猜還是能聽懂個大概的。因此,即使講起話來效率是低了些,但還不至于到無法溝通的地步。
這件事一直沒什麽好的辦法。直到有一日,羊毛作坊的管事過來彙報,說已經用第一批染好色的羊毛做出幾塊坐墊時,宋青遠前去作坊那邊查看,路上遇到查娜,這才有了一點頭緒。
查娜正和他彙報這幾日染坊的産出。宋青遠猛然發現,查娜在說話時用的竟然是和自己相差無幾的官話。
他再回憶了一下自己第一次見對方時情景,那時查娜說得官話雖不如王庭百姓,但也是比尋常人好了不少的。
他記得他們夫妻二人都是自幼在達羅部落長大,按理來說應當是說不出這麽好的官話的。
宋青遠便有些疑惑地向查娜詢問原因。
查娜在衣擺上擦了擦手,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道:“我之前便打算來王庭找個糊口的營生。那時聽部落裏的人說,王庭裏用人的地方都優先要那些官話說得好的,我就私底下學着王城裏的人說話。最開始說的不太好,還好殿下不嫌棄。”
宋青遠像是明白了什麽似的追問道:“那若是有規定,說只要會說官話就能多拿俸祿,你覺得會有人主動學嗎?”
“當然會啦!”查娜下意識高聲道。又想起自己是在谪仙似的宋青遠面前,趕緊放低了聲音,解釋道:“若是會說官話便能多賺到錢,人們定是趕不及要學呢,王城的街上啊,怕是要擠滿了來學官話的人!”
他們這些人學習官話,大多地靠聽王庭裏的百姓說話。查娜說的街上擠滿了人,便是都去圍觀王庭百姓說話的意思。
宋青遠懊惱地拍了拍自己的手臂。他怎麽忘了!對于普通人來說,最能驅動他們做某件事的,便是切身的利益啊。
普通人每日起早貪黑地辛苦做工,賺到的錢財只尚且維持生計。若是只要會說官話便能增加收入,有誰會不願意呢?
宋青遠當即叫來了總管事,吩咐對方在自己名下的作坊都貼出告示,告知百姓凡是在他的作坊裏的做活的人,只要會說官話,每月的月銀就額外多加一份。
對于原本就在裏面做活的王庭百姓,宋青遠這項舉措不異于平白讓他們多了一份收入。但對于那些剛進入工坊做事的新城人,這無疑是一個難以拒絕的,學習官話的動力。
雖說不是所有人都在宋青遠那裏做事,但誰能保證在将來他們不會去呢?學會官話總歸能多了份保證。
因此,這條規定傳出去沒多久,新城裏就吹起了一陣學習官話的熱潮。
街道上,随處可見家長拽着自家小孩兒,要他們跟着大人說官話的場景。
作者有話說:
連提:自信男人最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