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染坊一時半刻還開不起來, 宋青遠便先在建好的羊毛作坊裏給他們騰出了一個空着的院子。

這處原本是打算做紡織用的,但考慮到在這個季節,即使織出了羊毛衫、羊毛褲一類的衣服, 市面上也沒幾個人會買,宋青遠便暫時擱置了這個計劃,把它騰出來先做了染坊。

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宋青遠在給他們普及了幾種現在沒有被發現的染料後,就大手一揮, 把染色的事情全權交給了莫拓和查娜夫妻二人, 讓他們帶着手底的人實驗去了。

因為作坊裏多是年輕的小娘子,莫拓也不好經常呆在裏面,怕影響了小娘子們的聲譽, 便幹脆負責起了原料采買這一塊的事務。

整日裏和去山裏采集植物的老農,還有那些賣原料的商人打交道, 莫拓連嘴皮子都練麻溜了不少,再不是那副木讷寡言的樣子。

新城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百姓絡繹不絕。

有剛搬來住處,出來置辦家用的婦人;也有出門找地方做工的年輕人;還有到府衙辦理地契,登記信息的人。

街上的人多了, 就難免發生意外。

這段時間光是去衙門報案, 說自己在街上丢了錢袋的,就有十幾個人。

縱使宋青遠早就預料到會有這種事發生, 往新城那邊多派去一倍的官員,府衙裏也還是左支右绌, 只能堪堪維持着城中的治安, 多餘的事卻一點也忙不過來了。

被派去管理新城的是丹仁吉, 一個手臂比宋青遠小腿粗的壯碩漢子。

他原本是負責王庭內的秩序, 前段時間被連提指派去了新城做城主。

今天一大早, 宋青遠正在大殿裏和連提商量之後幾個月裏和南周之間交易的事情,剛說了沒幾句,薩合就進來禀報,說外面有丹仁吉大人求見。

“這麽大清早,他不在新城,到這兒來做什麽?”連提嘟哝道。

“說不定是有什麽要事呢,要不還是先讓他進來吧?”宋青遠神色淡然。

連提擡了擡下巴,薩合趕緊出去把丹仁吉給叫了進來。

丹仁吉顯然是沒想到宋青遠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連提的宮殿裏,嘴唇張張合合半天,沒有吐出半個字來。

“有事說事。”連提瞪了他一眼。

連茶水都沒賜一杯,顯然是讓他說完就走,不要浪費時間的意思。

丹仁吉看了看眉眼冷清的宋青遠,又看了看一臉不耐的連提,終于接受了自己确實不受歡迎的現實。

他咬了咬牙,哀聲道:“殿下,王上,這個城主之位,要不還是換個人來做吧!”

丹仁吉的聲音,比秋風裏的寒鴉的叫聲還要凄涼。宋青遠終于沒忍住內心的好奇,輕聲開口詢問他原因。

在丹仁吉如泣如訴的訴說中,宋青遠終于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我本可以生活得很自在,如果不是新城城主這個身份害了我”的悲慘故事。

原本的丹仁吉在王庭只要負責王庭巡衛。

防止有人在街上尋釁滋事,就是他全部的職責所在。但在王庭裏,處處都是連提的親軍,尋常人有幾個膽子敢王庭作亂?

因此,從前的丹仁吉的工作,簡直可以用「清閑」兩個字形容。

「錢多事少」說的就是他統領的金吾衛。

但到了新城卻不一樣。新城裏各個部落的居民混在一起,即使有坊牆隔着,但也難免在街市上遇到。

這幾日送到府衙的人中,有因為不守規矩,當街縱馬傷着人的;有因為懷疑商販缺斤少兩而起了争執的;甚至還有因為語言不通,溝通不暢打起來的。

畢竟中原還有「百裏不同音」的說法,更何況相隔幾座大山的部落,語言之間有差異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總之就一句話:多種多樣,應有盡有,只有丹仁吉想不到的,沒有百姓們做不到的。

不僅如此,丹仁吉還要負責各部落首領每日的問詢。

比如分的房子不夠用啦,他們的牛羊不知道要去哪裏吃草啦,還有部落中的小孩想要去書院上學啦……

諸如此類的問題簡直讓他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頭疼不已。

若從前的丹仁吉是上午起床,在街上巡查一圈,檢查一下屬下有沒有偷懶後,就可以去吃午飯的話,現在的丹仁吉就是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忙到天黑也處理不完府衙裏的事情的苦命人。

丹仁吉斷斷續續地訴說着他這些日子以來的辛酸苦楚。宋青遠從這個一米九出頭、古銅色皮膚的漠北大漢臉上,竟然看出了幾分悲戚之色。

他嘆了口氣,這也不能怪他能力不足。

主要還是新城初建,各種事情繁雜,但處理事情的官員卻沒幾個的緣故。

現在的情況已經是宋青遠撥了大半個王庭的官員過去的結果了。

就連剛回來報道的秦子箴,都被他派去新城,負責維護城裏的治安去了。

這樣下去可不是個辦法。宋青遠看了一眼面容愁苦的丹仁吉,忍不住提了個建議:“要不再選拔一批官員來吧?”

“倒是可行,只是一時間怕是選不出那麽多合适的人來。”連提沉吟道。

宋青遠想了想,開口道:“之前王庭的官員都是怎麽選的?”

漠北的情況與他所熟知的古代不同,受連提直接管轄的只有王屬的地方。剩餘的部落雖說名義上也是由漠北王指派官員,但一般都只是走個過場。

最後任命的官員都是他們自己部落的貴族。各部落的自主性很高,部落裏的各項事務實際上還是他們的首領說了算。

王庭、還有周邊的村落部族,倒是是由連提任命的官吏在管理,但他們實際要做的事情也很少。

宋青遠沒見過連提任命官員,自然也不知道選拔的标準和方式是什麽。

連提聽到宋青遠的詢問,十分難得地頓了頓,遲疑地開口道:“一般都是王庭中的貴族子弟,若覺得合适便給他們指派一個職位。”

宋青遠把一直握在手裏的茶杯放了下來。

許是自己也覺得草率,連提又接着補充了一句:“但大多做一段時間後,便有經驗了……”

在宋青遠直勾勾的注視下,連提越說越心虛,最後幹脆閉嘴。

在一旁低着頭偷看的丹仁吉也驚呆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他們王上和殿下在私底下的相處竟然是這副模樣嗎?

平日裏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們噤若寒蟬的王上,竟然在燕雲三殿下淡淡的一瞥後就閉嘴了?

就閉嘴了?

丹仁吉一副三觀被震碎的樣子,低着頭直呲牙。

殿下平日裏給人的那種冷靜自持、如沐春風的感覺都是假的,真正的殿下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們王上閉嘴!

這邊丹仁吉還在拼湊他破碎的三觀,那邊宋青遠已經在思考要如何快速的選拔官員了。

要不還是采取最簡單粗暴的辦法,直接考試吧!

這次考試暫且先面向王庭和附近的村落部族,等到時機成熟後再擴大範圍。

畢竟王庭中的百姓對連提的忠誠度還是可信的,萬一從別處選來一些「只知部落首領,不知漠北王」的官員,那才是麻煩。

至于現有的官員,宋青遠其實也想給他們來一場考試。

這些官員中,當然有諸如掌管農事的博彥那樣,有能力又踏實肯幹的人,但也不乏沒什麽本事,全靠家中身份混個官職的廢物點心。

而這場考試,就是為了淘汰掉後者,把位子留給那些有才幹的人的。

只是這樣做的話,難免會引起一大批貴族的不滿和反抗。現在新城和鹽業那邊都忙得厲害,實在不是和他們起争執的好時機。

這事還得慢慢籌謀。宋青遠暫且放下了這個計劃,只與連提說了舉行一場考試,從普通百姓中選拔官員的打算。

對于宋青遠的提議,連提沒怎麽思索就答應了,他顯然也是意識到了現在從貴族中随意任命官員的弊端。

選拔官吏的考試随便不得,等到敲定流程、編撰試卷、舉行考試、閱卷、錄取、崗前培訓都結束,新官員上任最快也得等到一月之後了。

但顯然,現在的新城已經等不了那麽久了。單看丹仁吉那愁容滿面、眼底烏青的模樣,若再等一個來月的時間,怕是許多官員就要猝死在崗位上了。

先想想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減輕他們的負擔吧,宋青遠敲幾下桌子,思考起來。

現在新城主要的問題就是百姓間之間的摩擦太多。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若是處理不好,也會将剛建成的新城會與一旦。

因此,府衙的官員們不敢有絲毫大意,每件上報到官衙裏的事,都要處理得無比嚴謹,工作量自然就增加不少。

作者有話說:

丹仁吉:向老板倒苦水,還不忘八卦老板。

今天略短,明天補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