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處理那幾個兵痞……

處理那幾個兵痞的事到底沒讓楊宜君進官衙對峙,族叔雖然想讓楊宜君把事情給全背下,但到底不能那樣做。這年頭晚輩對長輩恭順,相應的,該出面擔當的時候,長輩就要端起責任來。

再者,楊段在族裏也是很能說的上話的,人家将女兒托付給他。萬事順利,那自然是欠他一份人氣。可要是中間出了什麽差錯,那也是有說法的!

所以最終楊宜君根本衙門的門都沒進,族叔這邊自己去拜會衙門的人,另外則安排了親信先送楊宜君去周家。

楊宜君雖然不怕事,但也樂得少些事,聽了話就去外祖家了。只不過相比起之前的興致勃勃,到底被這件事擾了心情,有些興致不高。直到被等在大門口的大管家接住,見到早等着她的外祖父外祖母,這才高興了一些。

周革是蜀中名士、士人領袖,連蜀王孟思道也要十分尊敬的人,雖沒有官職,卻比蜀國許多大官兒地位要高出不知道多少!這樣一位平日裏對權貴不假辭色、對子女極其嚴格的老人,今日卻是滿臉溫和笑意,

周革對孫輩是很和藹的,而在孫輩中,周革最喜歡的又屬楊宜君...這其實沒有太多原因,可以說是楊宜君從小生的玉雪可愛,又早早顯出了聰慧。但歸根結底,還是兩個人有‘緣分’。不然的話,長輩可以喜歡最差的那個孩子,那叫惜弱。也可以喜歡最常陪伴在身邊的孩子,感情都是培養出來的麽......

長輩在諸多兒孫中偏愛某個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所有人都只是由結果倒推原因。

外祖母秦氏倒不最偏愛楊宜君,但這也是親外孫女,沒有不喜歡的。上次見到這個外孫女,還是兩年前去播州時候的事了。此時再見外孫女,也是滿臉笑容:“好好好,嬌嬌這是又長高了...之前還好像是個孩子,如今竟成了個大人了!”

兩老如何歡喜不必說,稍後又見了周家幾位表親和舅媽也不必說,因記得宜君舟車勞頓,周革和秦氏很快就安排了楊宜君去梳洗休息。至于見到舅舅們,甚至嫁在成都城裏的姨媽們,那還得等等。

舅舅們又不是不事生産的米蟲,雖然聽周革的安排沒有為官,但白日裏也是有事做的。

和在播州不同,成都城這邊繁華的多,楊宜君幾日之間或者随外祖母、舅媽們去見一些親友,又或者出門去逛看,倒也不覺得厭煩。而就在她新鮮感快完時,祖父周革又及時地帶着老妻和孫子孫女們去了城外避暑別苑。

之前信裏就說了,這次有朋友的避暑別苑可以用。不過兒子們要留在城中做事,兒媳們要照顧丈夫和家裏,所以就只能帶着孫輩了。

去避暑別苑對楊宜君來說并不是很麻煩的事,真正被麻煩到的是安排一應事務的舅媽們,以及具體去做事的仆人。至于周革、秦氏,以及楊宜君和她的表親們,都是只管輕松去玩兒就好了。

但,實際上,這還真不是玩兒那麽簡單。

到了避暑別苑之後,因為地方足夠大,周家又是表兄弟比較多,這次同來的表姐妹只有一個,所以楊宜君單獨分到了一個小院子。

就在楊宜君和表姐一起下棋打發時間,平兒和晴雯一起點檢行李,整理房間的時候,秦氏給幾個老姐妹寫了帖子。

楊宜君來成都府的真正原因并不真是避暑、探望祖父母,而是周氏希望母親能幫着女兒相看人家。

秦氏也樂得外孫女嫁到成都府,想當初女兒嫁到播州,她就老大不願意!要不是周氏婚後順遂美滿,女婿別的地方實在沒什麽可挑剔的,這件事說不得都要成她的心結了!但說到底,她還是覺得播州就是蠻夷之地,外孫女能來成都,自然比嫁在播州好!

“嬌嬌什麽都好,楊家不是什麽小門小戶,她父親說起來也是讀書人。她自己更不必說了,像嬌嬌這樣标致的小娘子,我還從來沒見過!外頭傳說國主寵愛的大唐妃、小唐妃姐妹如何貌美,是西子再生、明君轉世。我也見過,只覺得比平常人貌美些而已,并無驚豔之感。”

“我還道古來美女皆是如此,兩只眼睛、一個鼻子,又如何能比尋常美人高到哪裏去?還是他人太過誇大了。如今見嬌嬌,才覺得古書上說美女不見得是假的。”

“唯一不好的,就是播州楊氏在蜀中許多人家那裏,怕是有些芥蒂...”播州楊氏在蜀中還是有一定名氣的,但和蠻夷混居,蠻夷之氣甚重,也是外界對播州楊氏的評價,在秦氏看來這不太利于外孫女。

說着這話,秦氏又像是想起什麽來了一樣,對一邊站着的主事婢女道:“方才你念了各家送來的帖兒,有幾張是請家中郎君娘子的?”

夏日裏城中日子難熬,成都城中富貴之家多有往城外避暑別苑去的。

此時雖然不興什麽‘別墅區’,一座避暑別苑占地非常‘慷慨’,鄰居也不太可能緊鄰着。但真要說靠山臨水、适合做避暑別苑,同時還要與城中往來方便的風水寶地,其實也就那麽些!

所以,富貴之家的避暑別苑,也就在幾個區域分布。彼此之間就算沒有緊挨着,也間隔不遠。

夏日裏,既然都來了避暑別苑,有相識之家彼此走動是很正常的。就是不相識,有共同相識的人,在各種宴會、小聚中打幾次照面,也就認識了。

周家并非是避暑別苑的主人,但和這些別苑主人也是有交集的...事實上,周家的圈子相當‘高端’,在這些別苑主人中,倒是很多人平常蹭不上周家——周革這樣的大儒,或許不算有錢,也很難說有什麽勢力,社會地位卻是真的高。

所以,知道周家借了朋友的避暑別苑,今年要在這裏避暑,這附近的人家,但凡是有一點兒關系的,都送上了帖子。

這其中有周革這樣成年男子适合去的邀約,也有秦氏這樣年長老太君去的地方...自然的,更少不了年輕男女的活動——年輕人愛熱鬧,來到避暑別苑就是離開家了,就算依舊有長輩,規矩上也會比在家時松許多,可不得盡情玩樂麽!

秦氏身邊的管事婢女聽她這樣吩咐,連忙挑出了好幾張帖子重新念了。有的是長輩發出的請帖,但從請帖內容可以判斷出重心是年輕人。有的則幹脆就是小輩兒女寫的帖子,邀請周家孫輩。?輕?吻?最?萌?羽?戀?整?理?

“這就好、這就好...那許家小姐、劉家公子寫的帖子,送到小郎君小娘子們那裏去,叫他們一起看看,到時候他們自己去。趁着年紀小、無事忙,正是該多交朋友、多玩樂呢!”秦氏自己年輕時就是活潑愛玩的,此時特別積極,也不只是為了答應女兒促成外孫女的終身大事。

這日之後,只過了兩日,楊宜君就開始了隔一兩日就有安排的日子。每次不是劉家公子起詩社,就是趙家娘子邀集姐妹蹴鞠,再不然馬球、賞花、拜月、下棋...總有許多玩樂之事可做!

這一日并沒有什麽邀約,楊宜君上午讀了一上午的書,吃過午飯之後就有些乏了,睡了一小會兒午覺。才起床梳洗,一起來避暑別苑的表姐就來尋她了。

表姐名叫周婉,比楊宜君大了兩歲,因為周家的門風也是從小讀書的。而就她個人來說,平常最擅長的是下棋,最喜歡的也是下棋。日常下棋的兄弟姐妹都遠不是她的對手,叫她好不盡興!

倒是如今來的楊宜君,能和她棋逢對手,所以得空就帶着棋盤棋子找宜君。

宜君也不推辭,兩人便相對坐了,一人執黑,一人執白開始落子。下着下着,宜君忽然道:“也不知哪一日回城...”

“怎麽好端端說起這個來了?難道在這兒不快活麽?”周婉倒是很喜歡避暑別苑這邊的日子,周家的家庭氛圍不壞,但家裏總不如避暑別苑這邊松快。再者,避暑別苑這邊行動自在,玩樂也比家中多多了。

說到這裏,周婉忽然想起什麽來了,打趣笑道:“難不成是因為安東将軍之故?”

宜君這些日子和周婉一起行動,其間宜君每次都是衆人之中的焦點...這一方面是因為宜君生的美,超出一般美人範疇的那種,同時她還會玩兒。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安東将軍孟钊了,就在宜君出門交際了兩三次之後,這位當今蜀王的孫兒也來到了別苑避暑,并且積極參加未婚年輕人的各種活動。

從第一次與他碰面起,他就對宜君非常關注了。

當然,這在宜君眼裏,乃至于在周婉等旁觀者看來,都一點兒也不奇怪。

“嬌嬌你生得美啊,那些男子有自命清高的,只說不為美色動心,結果見了嬌嬌你就一切變了...這位安東将軍,也早早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就算前幾年不受重視,一時沒人在意,這兩年也該有動靜了罷?結果他只說冠軍侯舊事,許下志向,要先公後私。如今卻全不同了...”

“嬌嬌你又是怎麽想的...說起來,安東将軍也是一表人才、年少有為,他還那樣喜愛你,若是長輩同意,嬌嬌你不心動?”

對周婉的打趣,宜君不做回應。至于心動,她有些漫不經心道:“不動心啊...有甚可動心的?自我知人事以來,就有好多未婚郎君獻殷勤,喜愛我,其中也不乏長得一表人才的青年俊彥,若是來一個便動心一個,我的心早就不夠分了。”

說話的時候,楊宜君的冷漠非常明顯,即使周婉早就隐隐發現這個表妹性情不算熱切,也覺得她對喜歡她的人太随意、太不放心上了。然而再看看表妹的人,周婉又覺得這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如此美麗,還如此聰明的表妹,因傲氣而生出漠視,沒毛病。

本質上也确實如此,楊宜君相比起此時的絕大多數貴族都要善良,她甚至會尊重那些服侍她的奴仆、田地裏勞作的農夫,并不覺得對方在人格上和她有什麽不同,她還會同情底層百姓、遵紀守法、有社會責任感...這一方面是她天性守序善良,另一方面也是那些影視劇的功勞。

影視劇的題材多種多樣,時代跨度也很大,但都是現代之後的作品了!哪怕是古代故事改編,也是由現代人完成并表達的。所以,裏面肯定還是會自然流露出人本、人文那一套東西。

然而,具體到男女之事上,楊宜君絕對是被寵壞了的‘熊孩子’——美貌、才華,還有更加難以用言語描摹的氣質,讓楊宜君站在那裏就讓人無法挪開視線,太多人輕而易舉地令她予取予求了。

她不覺得一個人的愛慕很珍貴,也不在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