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烈火

皇帝李泰在德雅殿召見親信鄭敏修和福郡王李藝,君臣密談至一更天,茶喝得多了,三人都覺得腹中饑餓,李泰想起昭華宮的美食,卻見李藝抿了口茶,眼睛往殿門外一掃,故作散漫之态道:

“皇後娘娘為皇上準備的夜宵該送到了吧?”

李泰靠在椅背上,似笑非笑:“皇後今夜不會送吃的過來了!”

李藝和皇帝年紀相仿,皇族宗親,同為龍子鳳孫,不用說氣度長相都是出類拔萃,或許是因為兩人從十四五歲開始便接觸頻繁,幾乎天天相見,不少人都暗覺李藝與皇帝長得有幾分相似,兩人的情誼較別的同宗兄弟也深厚許多,尋常時候言談輕松自如,少一些拘束顧忌:

“皇上自昭華宮來,難道不該是皇後管皇上的夜宵麽?”

“朕可不記得有這個規矩,深更半夜,皇後不要歇息的麽?別總惦記着皇後做的點心,你年紀也不小了,自去娶個賢良能幹的妻室,想吃什麽,讓她給你做去!朕可把話放在這裏,今年再不成婚,朕就給你指一位名門淑女!”

李藝立刻一臉苦相:“皇上日理萬機,就不要為臣操心了,再容臣自在兩年……”

一身便服白衣勝雪的欽差鄭敏修安靜坐着,臉上微帶笑意,剛從邊關遠道歸來,卻是儀容端雅俊逸,意态悠閑清爽,絲毫看不出半點倦意。

皇帝身邊親信近臣,俱是文武全才,要有過人的膽識和謀略,還要有旺盛充沛的精神體力!

君臣笑語未落,忽見內侍疾步進殿,語氣急促不安:“禀皇上:皇宮內苑突起煙火……德雅殿雲景樓上看得十分清楚,像是中宮……昭華宮走水了!”

李泰一驚,起身就往外跑,李藝、鄭敏修急忙相随出來,幾個人站在樓臺上看得分明,清朗夜空下烈焰一團團騰空而起,火光将整個皇宮內苑照得清清楚楚,被烈火焚燒的地方正是昭華宮所在!

李泰只覺心口劇痛,緊握雙拳,用盡全力大吼:

“救火……快救皇後!”

沒有人敢不救皇後,李藝、鄭敏修來不及向皇帝告退,急速奔下樓臺,和衆多內侍近衛一道沖入皇宮內苑。

昭華宮早在火勢漸起時就有人施救了,起初是宮裏的太監宮女,很快值更的禁衛軍、巡夜皇衛都趕過來,人數衆多,将失火的宮殿團團圍了一圈,就近有湖可汲水,奈何秋季天幹物燥,夜間風大,一桶桶一盆盆地澆淋,猶如杯水車薪,毫無用處,任憑大家怎麽努力,都不能将火勢壓下去。

李藝、鄭敏修和衆多禁衛軍将官、皇衛圍着正殿轉了一遍,尋找空隙多次欲沖入殿內救人,都被熊熊烈焰逼退,高超的武功在大火面前毫無用處,火舌纏住他們,一個個瞬間變成火人。

Advertisement

李藝往地上滾了幾下爬起來,身上衣裳破了好幾個洞,頭發和眉毛被燎燒,他顧不得身上皮肉之痛,又往火海裏沖去,卻被一人拉住,回頭看到鄭敏修清冷的目光四下一掃,淡然道:

“郡王爺能救出皇後嗎?還是想陪着皇後雙雙葬身火海?皇上應該不太樂意!”

李藝怔了一下,怒道:“你大膽……混蛋!”

“難道郡王爺希望皇後穩坐後座,将來尋機将我們幾個殺了?”

鄭敏修冷笑:“賈家已經完了,與其讓她被廢退居冷宮,從雲端跌落泥地,還不如就是這樣的結局——生于富貴錦繡,死于盛寵繁華!這是她的命,又蔫知不是天意?”

“不、不!皇後何罪之有……不該如此!”

以為皇帝會保護好她,不是說昭華宮已被封鎖起來,外邊所有消息不會讓她知道嗎?皇帝自己也說要嬌寵她一輩子,不會讓她吃苦頭受委屈,卻為什麽會有這樣慘烈的事發生?

李藝搖着頭,望着沖天火勢,絕望地閉上眼睛,頹然跌坐在地上。

胖乎乎嬌憨粉嫩的小女孩,圓圓的腰身,紅潤的小圓臉,清澈水靈的雙眸,羞羞一笑,小酒窩裏似盛裝着無限甜蜜,這是李藝初次見到的賈圓圓。

天真可愛,那樣乖順地牽在皇帝手裏,就像一個影子,去到哪裏跟到哪裏。李藝和許靖、鄭敏修還有另外的宗室、勳貴子弟得以順利地、堂而皇之地與皇帝在一起,還虧得毫無半點機心的賈圓圓,她教皇帝玩游戲,皇帝不滿足于紙上談兵,想應證體驗幾種大型玩法,這就需要不少玩伴,于是小夥伴們時常進宮,皇帝身邊始終有賈圓圓相随,太皇太後不認為一群小娃娃能做出什麽來,對他們并不關心。

圓圓八歲認識皇帝,十歲開始接觸皇帝身邊這些親信近臣,一片誠心待人真摯,她哪裏會想到,這些人對于她來說并非善類,一邊和她玩耍,哄她說話,一邊貪吃她親手烹制的美味食物,而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将她的祖、父、兄拉下馬,皇帝長大了,要自立自主,她的娘家太強勢,必須削掉,就算貴為皇後,她最終難免被禍害!

李藝手握成拳,下意識地将身子蜷曲起來,被烈火炙烤得滾燙的青石地板烙痛了他的肌膚,他只覺兩眼要冒出煙火,內心灼痛:圓圓……皇後!凡塵渾濁,世情險惡,唯願你少受痛苦,早早解脫,芳魂速速歸去無憂仙界,莫再回頭!

鄭敏修見李藝跌倒下地,不再去看他,轉身折往前邊殿門——皇帝應該來到了。

皇帝李泰在那陣刀刺般的心痛之後,覺得自己像被抽掉了所有筋骨,他很想奔跑,但腿軟無力,邁不開步子,在內侍們攙扶下酒醉一般跌跌撞撞進到昭華宮,面對沖天火勢,他毫無知覺地往燃燒的正殿走,內侍們拖住他,他也不掙紮,任由他們擺布,自始至終哽咽着,眼淚流個不停,說不出一句話。

起火的是正殿,火勢猛烈蔓延極快無法撲滅,最終整座昭華宮全部被燒毀,曾經的繁華绮麗,不複存在。

最慘烈的自然是正殿,除了一堆燒得焦黑的磚瓦石柱,其他諸物都燒得幹幹淨淨,血肉之軀怎抵得煉獄般的焚燒?皇後早化為煙塵。

第一場秋雨綿綿密密,帶着肅殺寒意珊珊來遲,空蕩蕩的昭華宮更顯悲涼凄清。

成千上萬僧侶與道衆奉旨入宮,團團圍着昭華宮設法壇誦經布道超度皇後亡靈,願她芳魂早早脫離苦海,安然去往福地仙鄉。

昭華宮從此宮門緊閉,皇衛把守,不修葺不重建,不許任何人踏入宮院半步!

舉國喪,臣民衣缟素,不論官員或平民,百日內不得宴樂婚嫁。

邊關有戰事,朝政諸般未定,皇帝強忍悲痛,僅罷朝七日便登臨金殿議事,因感了風寒,群臣只見他面色青白,嗓音嘶啞發不出聲音,與朝官們議事需得身邊太監代為傳話。

大臣們紛紛上奏,好言勸告皇上節哀,稱皇後福德仁善,聰慧異常,上天妒羨,召請歸去必有好因果,皇上還應為家國社稷着想,切切保重龍體!

皇帝又傷心了一回,當即下旨:體念皇後一向仁慈良善,恭謹純孝,不忍皇後因父兄之罪魂魄不安,赦免賈家衆罪,賈家人原有功名盡除去,一律革職為民。

衆臣稱頌皇上仁德,再無異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