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怨恨

他以皇命為名,推波助瀾促使賈家軍死得更快更徹底,他親自将賈家推下深淵,這在衆人眼裏,全都是皇帝的意思!

以牙還牙,太小家子氣,他要賈家滅亡、徹底消失!

卻未曾料到宮中失火,賈圓圓死得慘烈,皇帝哀痛心軟,不但放了天牢裏的賈家人,還赦免了賈家之罪,僅僅将他們削為平民!

他不服氣,幾個晚上睡不着覺,早知如此,就由着李藝他們跳進火海把皇後救出來得了,一個燒得殘缺不全的肢體,會将曾經的美好統統抹殺,管教皇帝半點憐香惜玉的心情都沒有,賈家不滅都難!

也想過雖未能如願讓賈家滅門,到底賈家已失勢,比當初的鄭家還弱,再要恢複元氣得三代之後,收拾賈家還是很容易的,慢慢宰割或許更多些樂趣,誰知他還沒動手呢,反被賈素素咬了一口!

弄死一兩個賈家人,不過像捏死幾只螞蟻,許靖卻在此時無端跑出來放話,令鄭敏修很不舒服。

都退親了,還做出有情有義的樣子,給誰看?

回想李藝聽到許靖提及皇後時神情微有震動,鄭敏修唇角泛起一絲冷笑:誰說許靖為人端方不夠圓滑,只憑戰功說話,不屑巧言令色取信于人?賈家一門窮困,許靖可曾過問?當初賈、許兩家訂親,他憤怒得連摔幾個茶盞,而今退親了,沒有關系了,按說最高興的是他,可他卻裝模作樣,當着李藝的面要遵皇後生前托囑照護賈素素周全,這不是惺惺作态是什麽?

賈圓圓燒死,皇帝赦免了賈家,至今未能走出悲痛,在宮中睹物思人,一提及皇後就傷心,昭華宮那場大火也是詭異,跟随皇後的宮人全部死光,但有別處宮苑的宮女能說出皇後生前事,皇帝就将人調到自己身邊來,每日無聊地追着問皇後說過什麽話?都在何處做過何事?

一時間宮中單憑向皇帝述說皇後生前一言一行而得重賞甚至晉級者不計其數!

許靖此舉,與宮中那些邀賞的宮女太監有什麽兩樣?

誰不會鑽營?關乎利益前程,許靖不是傻子,有機會肯定會抓住。

鄭敏修帶着些惱怒合上書本,只是這麽一來,想敲打賈素素、拿捏賈家就不那麽容易了。

想到賈素素充滿怨恨的目光,那張與賈豔豔頗有幾分相似的臉,鄭敏修輕蔑地哼了一聲。

能怨恨他麽?哪個良家女子會像她這樣,不懂自重自愛,撩拔幾下就犯賤上鈎?她以為給他扣上一個“調戲同僚未婚妻”的罪名,就能扇動他和許靖之間生怨,最好像她胡扯的那樣大打出手?真正是白日做夢!可笑當時他接近素素,假裝深情款款,成功令素素将全副心思轉到他身上,是經過許靖同意的,鄭敏修想再次取得賈家人的信任,而許靖只要一個結果:不管鄭敏修怎麽弄,能退親就行!

賈家也算世代簪纓,安國公那只老狐貍,底下子孫文臣武将皆出色,養出來的姑娘實在不怎麽樣,賈圓圓還算聰明,樣樣都懂點,卻是一見着李泰就兩眼放光,半點自主意識都沒有,完全像個傻子,這樣的女子送進宮,早晚都得死!而賈素素則混帳不堪,唯有他從小心儀的賈豔豔,美麗鮮豔,溫婉娴雅,有大家閨秀風範,可嘆命運不濟,最後是如此結局!

Advertisement

鄭敏修慢慢翻着書卷,長随鄭五豐進來禀報:此時已是亥時末,府裏二老爺一直在等着大爺,遣人來問大爺何時回府?

鄭敏修皺了皺眉,将面前文卷推開,走出書房吩咐不必驚動內院,自帶着随從們連夜回到城南永盛街上的鄭家大宅。

鄭二老爺直出廳堂迎接侄兒,鄭敏修不得不快走幾步,趨前向叔父深施一禮,嘴裏告罪:

“侄兒事忙,讓二叔父每日牽挂,實為不孝!”

“叔父曉得的,曉得的,阿敏如今可是朝廷重臣,日理萬機,可也要多保重身體,莫累着哦!”

鄭二老爺單薄幹瘦的身子習慣性地躬着,一邊說話一邊連連點頭,笑容滿面與侄兒寒喧,問他可是餓了還是渴了,廚房備有酒菜,要不要先吃點東西,絮絮叨叨說個沒完,鄭敏修老大不耐煩,卻又無可奈何,不得不做出尊重的樣子傾聽。

他打心眼裏瞧不上二叔父動不動對人點頭哈腰,卑躬屈膝的醜陋形象,但又不得不承認,是二叔父的奴顏媚骨保住了鄭家,沒有二叔父,鄭家一門老少即便不被流放,也可能早被趕回外省鄉下老家,不能存留于京城,他也沒有機會去到天子身邊!

鄭二老爺打小不愛讀書,也是個靠家族權勢四處混跡的纨绔,原以為他這輩子只懂聲色犬馬、吃喝玩樂,若有大難來臨必定死得最快,卻沒想到他于市井間學會的各種鑽營投機讨巧手段到關鍵時刻派上用場,鄭家被打壓落敗,鄭老太爺、鄭大老爺做為朝廷重臣首當其沖,非死不可,底下衆位做官有功名的弟、侄也相繼铛锒入獄,一夜之間大廈将傾,鄭二老爺戰戰兢兢,勉為其難頂上家主之位,為保一府老小的命,不計代價毫無臉面地到處認爺爺喊奶奶,俗話說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死皮賴臉的磕頭哀告也大有收效,鄭府最終保住,不但沒被抄家,籍沒財産時,還容許他們留下城外幾處田莊養命。

鄭敏修對這位二叔父的感覺十分糾結而微妙,既不肯聽他訓教,又不得不做出敬重順從的樣子。

而鄭二老爺倒也不糊塗,心知肚明鄭氏家族想要恢複從前的昌盛榮華,憑他這種人是絕對不行的,而他那些三妻四妾生養出來的十多個兒子也不成,還得靠從小深受老太爺、大老爺器重,博覽群書聰明睿智的大侄兒,是以多年來始終将鄭敏修當寶貝一樣供着,雖為家主,然則家裏大事都要問過侄兒,與侄兒商量過才辦來。

事實證明鄭二老爺是對的,鄭敏修的才智絕非凡品,在家為二老爺輕輕松松出主意,解決了不少難題,在朝堂陪侍君王,以多謀著稱,深得皇帝寵信,不過六七年光景,他終究出人頭地,光耀鄭氏門庭,鄭府往日的榮耀和顯赫又回來了!

叔侄倆坐在前堂喝了盞茶,立時有婢仆端上熱騰騰的夜宵,鄭二老爺頻頻勸着,鄭敏修只得略吃了些。

之後就問鄭四的情況,鄭二老爺先是罵幾句老四混帳,接着又小心提及賈家,鄭敏修淡然道:

“此事都有侄兒,二叔父放心吧!”

鄭二老爺果然就面露安心歡喜之色,習慣地點着頭,忽然話鋒一轉,說到另一件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