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沐瑤鈎完一對襪子,就從小應子那邊得到消息,不由低頭一笑。
鄧嬷嬷冷哼道:“嘉貴人這拖拖拉拉的,顯然連皇上都看不下去了。”
沐瑤倒不覺得乾隆真是看重嘉貴人這規矩,不過是覺得有趣而已。
想想嘉貴人埋頭苦背的樣子,大過年是不是很有意思?
這夠惡趣味的,不過沐瑤只想說乾隆難得幹得不錯!
而且娴妃提前打了預防針,有理有據,乾隆自是沒有不贊成的,嘉貴人就要倒黴了。
不過她努力背的話,過完年還真能放出來。
就嘉貴人假惺惺的樣子,還真可能跑來景仁宮跟自己請安,沐瑤想想就覺得好麻煩,恨不能嘉貴人繼續被關起來在翊坤宮努力背書!
只是大過年要不攔着嘉貴人,她很可能也會來串門,也算是好事一件。
既是好事,那就該吃點好的來慶祝。
之前宮宴吃了一肚子的素菜,這會兒就該吃點肉了!
沐瑤特意在宮宴前一天讓老太醫過來把脈,知道自己的身體好多了,也能吃更多的肉,沒那麽多忌口,別提多高興,立刻就吩咐禦膳房那邊的。
禦膳房得了消息,自然鉚足勁做一桌好菜送過來孝敬純嫔。
一道道菜給送了來,沐瑤看着滿意,先嘗了一道酥烤鲫魚。
鲫魚不算大,只有兩指寬,添了佐料腌制後用炭火慢慢烤,兩面金黃,口感酥脆,就連骨頭都是酥了。
一口下去能聽見咔嚓的脆響,十分酥香,吃着一口就迫不及待想要吃下一口。
Advertisement
不大的一條鲫魚很快就吃完了,她還有點意猶未盡。
剛烤好的鲫魚是最香脆好吃的,沐瑤接連吃完兩條這才算是把目光挪到旁邊的菜式。
那是一道水晶肴蹄,剔除了骨頭,煮過後跟水晶一樣透明,切成一片片的,稍微一晃盤子,肴肉還會輕輕晃動。
配着醋吃,軟綿綿的,入口即化,絲毫不膩人。
這熱着吃,冷着吃也可以,冷着吃配熱飯亦是相當不錯了。
前面兩道都是葷菜,後邊兩道就是素菜了,一道芝麻豆苗,一道是涼拌十香菜,吃着都清爽可口。
最後上的自然是甜品了,今兒上的是栗糖糕。
裏面有栗子,又香又甜,且甜而不膩。
每道菜的分量都不算多,沐瑤吃着正好,既不會吃撐,每一樣都能嘗大半。
她打了個小小的飽嗝,感覺滿足極了。
沐瑤懶洋洋倚着軟塌,看着素茹指揮小宮女把餘下的膳食撤下去,她示意鄧嬷嬷把各種顏色的毛線都拿過來,挑了個碧瓊色的毛線,比劃了一下,用鈎針又鈎了起來。
鄧嬷嬷坐在旁邊,看沐瑤的雙手動作很快,轉眼就鈎出一塊毛衣片來,疑惑道:“娘娘這是做的什麽,衣服嗎?”
看着像是衣服,只是這麽一片延伸下去,仿佛不太像是了?
沐瑤笑道:“等我做好了,嬷嬷就知道是什麽了。”
她飛快鈎了幾針,再把底下開始把鈎邊連了起來,漸漸能看出雛形來了。
沐瑤也沒急着做完,費了一下午做了一小半就放下了。
反正過年放假,時間多的是,也不必那麽着急。
素紋給沐瑤做的護腰,她這會兒是穿上了,感覺前後暖融融的,又是吃飽飯,鈎了一會毛線就在軟塌上眯了一會眼,卻是睡着了。
等她睡了半個時辰醒來,小應子從禦膳房送來點心糖酥酪,素紋泡了普洱茶解膩,沐瑤依舊倚在軟塌上都不用動,一邊吃着點心一邊喝着茶,在窗邊賞着外頭已經漸漸盛開的梅花,實在惬意極了。
她以前努力工作,就是想着以後能攢錢買個院子,在院子裏種上幾棵樹。
可以是桃樹,可以是梅樹,還有梨樹和桂花樹。
這樣春天可以賞桃花,冬天有梅花,初夏可以賞梨花,秋天就有桂花,每個季節院子都有它的美,都能賞花了。
房間做一整牆的落地玻璃,再做整屋的暖氣,冬天在室內也能好好賞花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季節的美景。
當然想象是美好的,等她能攢出這筆錢來買下夢中情房,估計年紀很大了,也不知道退休之前能不能攢上。
如今倒好,沐瑤來到這裏,住着大宮殿,外邊還有個院子。
雖然沒能種好多棵樹,但是一小片的梅樹在,冬日也是美不勝收的。
尤其冬天冷得很,要一直窩在殿內,有地龍在,更是不願意出去,在屋內用來賞景是再适合不過了。
其他季節還能出去賞花,沐瑤在冬天沒事是壓根都不想出去了。
冬天的水果瓜果少,不過禦膳房還是很聰明,特地在之前把水果做成果幹。
一來吃不掉也不會浪費,二來冬天的時候也能吃上。
小應子提了一盒子的果脯,禦膳房不知道沐瑤喜歡吃什麽,放了好幾種。
裏頭的果盤能轉開,打開之前不知道裏頭是什麽,這樣吃還挺新奇的。
沐瑤轉了一下,發現是話梅幹,再轉一下是雪梨脯,再一轉是金橘餅。
另外還有龍眼幹、荔枝幹、葡萄幹和蜜橘幹等等,偶爾吃上一顆,就着茶吃,當做零嘴也挺好的。
幹果也是有的,杏仁、核桃、榛子和板栗,當然都不必沐瑤親自動手,素紋和素茹在旁邊淨手後就給她剝榛子和敲核桃,鄧嬷嬷還幫着剝板栗,沐瑤只需要張嘴吃就行了。
這日子簡直快活似神仙,就是太容易胖了。
沐瑤不出去,就在殿內時不時起身來回走,久坐傷膝蓋,而且很容易下身胖起來。
約莫半個時辰她就起來動一動,這樣腿腳也不容易水腫的。
她做了好幾天,才把手裏的毛線最後收了針,鄧嬷嬷終于發現沐瑤做的是一頂毛線帽子,這尺寸不像是給三阿哥做的,要大上許多,不由問道:“娘娘這是給誰做的?”
沐瑤笑道:“那天嬷嬷不是拼命跟我使眼色,後來又苦口婆心的,我這不就給皇上做個毛線帽子嗎?”
乾隆自小練武,渾身跟火爐一樣,不管是毛線護腰還是毛線褲都沒必要,穿着肯定熱得難受。
唯獨有個地方,就是如今這發型,額頭光溜溜的能不冷嗎?
大冬天的時候,帽子肯定是要戴的,這毛線帽子最是适合,毛線挑的是細線,十分緊密,戴着一點都不透風,相當暖和了。
鄧嬷嬷聽後,這才欣慰道:“上回瞧着娘娘不太用心的樣子,老奴還十分擔心的。”
沐瑤笑笑搖頭:“嬷嬷不知道,上趕着給的東西未必會珍惜,只有出其不意地給,對方不但有驚喜,還會更加歡喜。”
乾隆要什麽就給什麽,跟其他人就沒什麽兩樣了。
若是起初沒答應,後來給另外一樣東西,還是更适合他的,想必落差一大,這驚喜更是成倍上去了。
乾隆哪裏沒見過什麽好東西,随口說要,也不過是別人有,覺得他也該有,哪怕并不适合,拿到也不會用。
沐瑤琢磨了一下,這三座大山裏,乾隆是最大的,還得稍微費點心思,索性就做了這個毛線帽子,冬天也合适。
而且可以說是獨一無二了,皇後那邊是毛線護腰,她還打算給皇太後再做一件毛線背心和毛線褲。
比起乾隆和皇後,皇太後估計更怕冷,聽聞慈寧宮那邊的地龍早早就打開了。
雖說皇太後不會經常出去,偶爾出去的時候穿上,想必要暖和多了。
還別說,沐瑤每次出去的時候,總是懷念起以前的毛線褲來,雖然穿着不夠纖瘦漂亮,但是真的暖和極了。
她正想着,就聽鄧嬷嬷問道:“那娘娘打算什麽時候送給皇上?老奴這就去庫房拿個錦盒過來。”
她二話不說,風風火火去庫房拿了個漂亮的錦盒,把毛線帽子放進去最是合适。
沐瑤笑道:“這個不錯,但是今兒不急,過幾天再送也不遲。”
鄧嬷嬷一聽頓時急了:“那天看皇上就不大高興的模樣,娘娘早些送不是很好嗎?”
聞言,沐瑤就道:“這年剛過,不年不節的送禮物倒是有些奇怪,不如等上幾天,元宵的時候送就好了。”
反正那時候天還冷呢,這禮物也不算送遲了。
當然她沒跟鄧嬷嬷說的是,比起護腰,毛線帽子确實更适合乾隆,而且更不費功夫。
要乾隆前腳剛提沒幾天,後腳就送過去,他肯定會覺得沐瑤好像沒太用心,時間長一點,那就不一樣了。
鄧嬷嬷不是很理解這個做法,反正自家娘娘總是對的,而且對皇上也怪用心的樣子,她就點點頭道:“娘娘做主就好。”
沐瑤笑了笑,又道:“聽聞素紋給嬷嬷的毛線護腰做好了,可是穿上了?”
鄧嬷嬷摸着腰腹,笑眯眯道:“是的,多得娘娘貼心,教會素紋做這個,穿着老奴感覺平日冬天後腰有些涼,夜裏會酸疼,如今都好多了。”
“嬷嬷穿着好就行,”素紋先給鄧嬷嬷做好,再給素茹做一個,然後才給自個做,做得是越來越快,越來越熟練。
沐瑤原本還擔心冬天來不及,就得初春才能穿上,如今看來幾人在冬天還是都能穿上的,就笑着道:“素紋的手藝是越發好了,等我把會的都教了素紋,以後只管讓素紋做就好,我就能懶下來了。”
素紋臉頰紅撲撲的,被沐瑤一誇,更是高興道:“娘娘只管教,奴婢一定用心學好。往後娘娘要做什麽,只管吩咐奴婢就是,很不必親自動手了。”
她巴不得幫沐瑤,把鈎毛線的事全攬到自己身上來!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能取代自己在沐瑤身邊的位置了!
一旁的素茹看着素紋的眼神裏帶着羨慕,可惜她沒有這天分,根本就學不會,不然就不會讓素紋在這方面獨自大放光彩了!
不過素茹也有擅長的地方,笑着提道:“聽翊坤宮灑掃的小宮女說,嘉貴人房間的燈半夜都沒熄滅。”
嘉貴人這是通宵埋頭苦背了?
“身邊伺候的人提了兩回熱水回去,說是泡茶用的。”
大半夜不睡覺,沒濃茶在,還真的很難撐下去了。
沐瑤笑着搖頭道:“這該睡覺的時候不睡,白天無精打采的就很難記得住。背了前邊,估計很快就要忘了後邊的。”
這簡直是惡性循環,不過她也沒有提醒嘉貴人的意思,反正折騰兩天嘉貴人估計就先受不了。
果然跟沐瑤想得一樣,不用兩天,一天一夜下來,嘉貴人就已經受不了,感覺整個人都暈乎乎的,看着宮規那些字都要飄起來在晃了。
她搖了搖頭想保持清醒,越是搖越是暈,最後整個人倒下,把身邊的玲珑吓了一跳,趕緊扶住了:“娘娘,娘娘沒事吧?來人,快去請太醫過來。”
“不用,”嘉貴人勉強坐起身,感覺眼前一陣陣發黑:“我就是沒睡夠,有點暈乎罷了,大過年的就不用請太醫過來,你扶着我過去睡一會就好。”
她被玲珑扶着在床榻躺下,感覺眼前還是天旋地轉的,趕緊閉上眼,沒一會就沉沉睡去。
等嘉貴人醒來,外邊已經天黑了,她趕緊讓人點了燈,然後拿起宮規,發現之前背的都有點記不清了,頓時滿臉懊惱。
玲珑連忙勸着道:“娘娘剛醒來,不如先用膳食,別是餓着了。”
想來餓着的時候更背不下來,嘉貴人就點點頭。
玲珑之前見嘉貴人沒什麽胃口,特意讓禦膳房那邊做了一道陰米山藥羹送過來。
另外還有一碗豆皮冬筍餃子,拇指大小,一碗只有五個。
吃着鮮,也不會積食了,還好克化,吃完渾身暖融融的,讓嘉貴人又有了睡意。
但是一想到乾隆的話,她又重新振作起來,硬是看了兩個時辰,接近子時的時候才重新睡下。
娴妃第二天一早聽說嘉貴人子時終于舍得熄燈了,只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元宵佳節就在幾天後,宮宴又得辦起來。
不過這次皇帝沒打算又跟群臣同樂,連宗親都不想見,只打算在後宮辦個小宴,就要簡單得多,算得上是家宴了。
娴妃依舊幫着皇後敲定元宵宮宴的菜單,其實這件小事讓皇後自個來就好,不過皇太後喜歡娴妃,當初也是特意指了娴妃進潛邸成為側福晉的。
所以皇後不介意讓娴妃加入進來,而且娴妃做事認真,也是個很好的幫手,兩人商量着,就能事半功倍了。
如此一來,皇太後滿意,皇後有人幫忙分憂也沒有吃虧,娴妃也有事做能參與進來,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不愧是皇後,實在是面面俱到。
娴妃拟定了幾個菜式,聽見嘉貴人的做法也不太在意,只讓人稍微留心,別讓嘉貴人真因為背書而給累病了。
大過年的,嘉貴人要真在翊坤宮給累病了,傳出去那多難聽。
仿佛娴妃苛待了嘉貴人一樣,明明是她之前不努力,拖拉了這麽久的時間,不然按部就班下來,元宵确實已經差不多能背下來了。
比起婉貴人和白貴人,嘉貴人的腦子更好使,背誦應該更快一些,就是不夠努力,又太知道怎麽敷衍過去了。
對做事極為認真,甚至是一絲不茍的娴妃看來,最是不喜歡嘉貴人這樣的人,太知道怎麽投機取巧了,又太會來事,一張嘴跟抹了蜜一樣,皇帝總是被輕易哄過去。
也就這次皇帝沒有被嘉貴人蠱惑,誰知道下次會不會呢!
不壓一壓嘉貴人這氣焰,就這小聰明不知道要鬧騰到什麽地步去。
後宮一個個都安靜本分,也就嘉貴人上蹿下跳,誰都忍不住出手把人壓下去了。
“你繼續盯着,也讓人委婉提醒玲珑,這還是大過年呢,實在不好去請太醫。”
娴妃言下之意,要是嘉貴人真病了,請太醫就自個去,她才不幫着請呢。
大宮女胧月笑着應下,自是跟玲珑委婉提醒了一下。
玲珑當然也跟着委婉提醒了嘉貴人,這才讓嘉貴人以後每天都盡早休息了,免得真把自己累病了,又不能去請太醫,不得更郁悶了。
就跟娴妃想的那樣,在元宵節前一天,嘉貴人就派了身邊的玲珑來,說是已經把宮規背熟了。
娴妃把嘉貴人叫到跟前來,還叫上了婉貴人和白貴人一起審核。
嘉貴人雖然沒再熬夜了,卻是費盡心思,一天到晚的讀背,熬得人都有點憔悴了,夜裏睡得都不踏實,眼底都有點青影來。
她們幾個每人出一句,嘉貴人就得接下一句。
這次娴妃倒沒為難嘉貴人,規規矩矩地問,而不是直接問第幾頁第幾行這麽粗暴了。
如此讓嘉貴人偷偷松了一口氣,她是擅長背書,但是第幾頁第幾行這種實在太可怕的。
每人輪着問了三個問題,嘉貴人都答對了,答得還挺快,娴妃點點頭道:“不錯,你這背得還算熟悉。”
嘉貴人聞言,松口氣之餘又雙眼亮晶晶的,她總算是解放了!
然而下一刻,娴妃的話讓她一口氣沒松下去又提起來了:“擔心你轉眼就忘了,每個月初我都要問一問,要是答不上來的話,我只好請皇上對你做出懲罰來,以儆效尤了。”
嘉貴人想到乾隆之前的話,臉皮都繃緊了,才能不露出失禮的表情來:“娴妃娘娘,我一定會努力記熟,絕不會偷懶的。”
“這就好,”娴妃露出一點笑來,嘉貴人只覺得後背陰恻恻的,她這還不如不笑呢!
娴妃示意胧月去跟皇帝說一聲,嘉貴人這邊算是過關了。
胧月過去後沒多久就回來了,看了娴妃一眼,娴妃就知道她有事要單獨跟自己說,就打發幾個貴人回去了。
嘉貴人特意走得慢一點,想要偷聽幾句,被白貴人叫住問道:“嘉貴人是腳疼嗎,怎的好像走不動了?”
白貴人的聲音還不小,裏邊肯定能聽見,嘉貴人想偷聽的事被拆穿,就不好繼續拖着不走,只能勉強擠出一點笑容來解釋道:“我這鞋子沒穿好,這會兒好了。”
聞言,白貴人點點頭,也不知道沒沒相信嘉貴人的話,反正兩人是并排着一起走了。
等人都走了,胧月這才小聲跟娴妃說道:“奴婢去禦書房的路上碰到鄧嬷嬷替純嫔娘娘給皇上送東西,是個錦盒,不知道裏頭是什麽。”
“奴婢原本想着半路遇上,不好當做看不見,就上前打個招呼,又不好主動打聽。鄧嬷嬷倒好,直接就跟奴婢說,錦盒裏是純嫔娘娘最近費勁鈎出來的毛線帽子。看着天冷了,才給皇上做的。”
說真的,這操作讓胧月都有點懵了。
只有暗地裏打聽的,哪有這樣主動告訴別人的?
娴妃聽着嘴角帶着一點微笑,看着一臉茫然的胧月笑道:“想必是純嫔的意思,感覺這事也沒必要遮遮掩掩的。”
而且沐瑤讓人送過去,路上肯定有人看見,索性讓鄧嬷嬷不必瞞着,要是遇到人直接說就行了。
鄧嬷嬷總覺得這樣有些奇怪,但是勝在她一向都聽話,沐瑤這麽交代,她就這麽做了。
沐瑤是覺得自己又不是送什麽見不得光的東西,告訴別人也省得後宮私下胡亂猜測的。
娴妃倒是喜歡沐瑤這般光明正大的态度,送就送,也沒鬼鬼祟祟的,仿佛害怕別人會學着一樣。
要是她派人說要去學這個,估計沐瑤也不會拒絕,直接就讓人教了。
娴妃輕輕搖頭,就純嫔這個性子,幸好皇後是個厚道人,後宮也沒多少心機叵測的,不然就得吃悶虧。
不過說真的,比起那些心眼多的,她還是更喜歡沐瑤這樣,敞亮得很,也不必擔心純嫔會在背後使壞。
娴妃這邊知道了,皇後那邊香岚也回來遞了消息。
只因為在路上,還是很多宮人的必經之地,鄧嬷嬷的聲音也不算少,不是聾子都聽見了,自然有人給皇後這邊遞消息的。
皇後點點頭,香岚倒是奇怪道:“之前送年禮的時候,純嫔娘娘怎的沒給皇上送去這個毛線帽子,這時候才送了?不過純嫔娘娘做的毛線護腰真好,皇後娘娘穿着都不如以前怕冷了。”
聞言,皇後笑着點頭:“想來純嫔就一雙手,給我做了一件毛線護腰,哪裏還能再做帽子,肯定是來不及的。皇上之前提過兩回,但是皇上一向不怕冷,護腰是用不上。純嫔估計琢磨了好些日子,才想到做這個毛線帽子的。”
她跟着乾隆這麽多年,自然了解他的性子,雖然不需要,看別人有也有點眼熱,估計跟沐瑤也提過。
沐瑤看着乾隆用不上,也不可能真送個沒用的東西,才琢磨出毛線帽子來。
這天冷,确實額頭涼飕飕的,出外的時候戴上帽子就暖和多了。
香韻在旁邊不由感慨道:“以前覺得純嫔娘娘總是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來,如今吃睡好了,總算精神頭不錯,也知道琢磨起來了。”
皇後點點頭,以前的純嫔圍着皇帝轉悠,卻是不得勁,身子骨也不算好。
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還不樂意歇息。
如今身子骨好起來了,景仁宮的事抓起來,在皇帝這邊也終于能稍微使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