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見沐瑤仰着頭,一張臉滿是迷茫的樣子,乾隆好笑地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臉頰:“怎麽,吓傻了?”

沐瑤搖搖頭,坐直身道:“皇上,我素來愚鈍,估計給皇後娘娘幫不上什麽忙……”

她話還沒說完,乾隆就搖頭打斷道:“你不懂,那就多請教皇後和娴妃就是了,沒什麽人一開始就會的。就連皇後當初剛開始接手潛邸事務的時候也有點手忙腳亂,有皇額娘指點一二後才慢慢上手了。”

“只要你想做,就沒什麽做不好的,看看你鈎毛線和畫畫不就挺好的了?”

乾隆這話擺明是沐瑤不想做也得做,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沐瑤眨眨眼,有點不明白了。

畢竟皇後和娴妃兩人處置宮務得心應手,其實已經很從容了,根本不缺幫忙的人,怎麽乾隆就非要她加入呢!

乾隆摟着沐瑤,低聲解釋道:“你如今是立起來了,卻還是缺了一點。朕又不能時時刻刻盯着你,你手裏有點東西才能在宮裏長久立足。”

沐瑤看着他,心裏詫異。

乾隆這是承認自己的寵愛并非長長久久,反而宮裏的權力捏在手裏才是最實在的嗎?

他這倒是實話了,就是沐瑤沒想到乾隆會這時候提點自己。

可能沐瑤的眼神太直白了,就連乾隆都能猜出一二來,好笑道:“怎麽,這不像朕會說的話?”

沐瑤連忙搖頭道:“我就是有些詫異,皇上這話算得上跟我掏心掏肺了,我感激還來不及的。”

乾隆輕輕點頭道:“朕以前并不算是最出挑的,也是因着皇爺爺的關系被另眼相看,這才有今天。朕跟着皇爺爺早早就在宮裏生活,從小就見識過許多。知道這宮裏頭直接得很,誰得了寵,誰手裏的權力就能慢慢多了起來。”

這一點沐瑤還是知道的,因為康熙喜歡乾隆這個孫子,才讓他從幾個兄弟裏面脫穎而出了。

不過乾隆也是自謙了,畢竟他出生的時候是真的好。

Advertisement

乾隆出生的時候,前面的二兄弘昐兩歲時早殇,接着嫡兄弘晖和三兄弘昀先後去世,前頭只有弘時一個兄長。

說是第四子,其實是第二子了。

而且他五歲就過目不忘,十歲遇到康熙後被帶進宮裏,在這位帝王身邊親自養育。

除了那位廢太子,還沒誰有這樣的殊榮。

等康熙去世,雍正繼位,阿哥們長大後,弘時被溺愛而行為放縱不謹,弘晝卻遠不如弘歷,弘曕的年紀卻太小了一點。

只有四個兒子,這一比較下來弘歷可謂占了天時地利,加上雍正早早去世,年輕的乾隆順勢登基,可以說是順風順水,絲毫沒多少挫折了。

頭上除了皇太後,長輩大多都去世了,也就沒誰約束,乾隆這皇帝當得是輕松舒服得多。

不像先帝熬了多少年,好不容易登基,卻要接手康熙留下的爛攤子,庫房空虛,十幾年兢兢業業才囤起來卻累得早早撒手人寰,最後全便宜了乾隆。

只是難得乾隆竟然為她着想,知道沐瑤的娘家勢微,蘇家沒有人在朝堂上,她又是漢女,這是希望她借由給皇後幫忙處理宮務,好歹在宮裏徹底站穩腳跟的。

不管處理什麽小宮務,總歸是有東西捏在手裏了,誰都不敢小觑。

沐瑤沒料到乾隆想得那麽長遠,卻也實在得很,頓時感激開口:“還是皇上想得周到。”

哪怕她不想幹,就乾隆這份好意就不該辜負了。

乾隆摟着沐瑤低頭笑道:“知道你容易滿足,心思也不多,朕就替你多想一點就好了。”

沐瑤是看出來了,乾隆對誰上心就真的會特別溫柔周到,若是不上心,那是徹底忘在腦後。

哪怕不為了她,為了永璋,自己也得讓乾隆一直上心才行。

不過也不知道沐瑤做了什麽,乾隆這會兒倒是真的對她頗為上心的。

沐瑤回想了一下卻沒有頭緒,索性放下了。

反正她之前怎麽樣,如今也該怎麽樣好了,總歸因為自己性子這樣,乾隆才會多上心的?

這晚上過得是溫馨又走心,沐瑤第二天一大早就醒來,趕上乾隆上朝的時候,麻溜爬起來給他整理領子。

她原本想着該早點起來,還是晚了一點,乾隆都洗漱好換了衣服,就差吃個早膳去上朝的。

乾隆看沐瑤迷迷瞪瞪的樣子起身給自己整理衣服,頓時覺得有趣:“好了,看你還迷糊着,就不必操心了。”

當然沐瑤哪怕迷糊的樣子,依舊好看得很。

沐瑤笑眯眯退後一步,看着李玉給乾隆徹底整理完之後,才上前給他挂了腰飾,是一塊青色龍紋玉佩和一個荷包。

荷包看着應該有些年頭了,她感覺有點眼熟,就被乾隆握着手道:“這是你之前給朕做的荷包,倒是有些舊了,不如給朕再新做一個?”

沐瑤一愣,點點頭,立刻答應下來:“好。”

她進去洗把臉,把長發簡單束起,就出去陪着乾隆用了幾口早膳,送他出了景仁宮,轉頭就道:“給我換一身衣裙,我也該去長春宮了。”

雖然昨晚乾隆只嘴上說說,不過該是派人跟皇後說一聲了。

果然等沐瑤去到長春宮的時候,香岚就在門口候着,領着她進去道:“皇後娘娘在後邊,就等着純嫔娘娘過來了。”

沐瑤進去後行禮,再擡頭見除了皇後之外,娴妃也在。

皇後笑着讓沐瑤過去坐下,指着桌上的冊子道:“皇上跟我說過了,正巧開春要去園子,準備的東西不少,我正愁缺人手,皇上就讓妹妹過來幫忙了。”

這話說得真好聽,明明是乾隆硬塞她進來,倒像是皇後請沐瑤過來當幫手一樣。

沐瑤笑吟吟道:“皇後娘娘要做什麽,只管吩咐我就是,就怕我不熟悉,做得磕磕碰碰的,別給娘娘添麻煩才好。”

娴妃在旁邊道:“沒事,慢慢熟悉就是了,只有一點,錯了一回就得記住,可不能一錯再錯的,免得耽誤事了。”

聞言,沐瑤點點頭,她是來幫忙幹活,不是拖後腿的,要是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沒搞清楚而不斷弄錯,自己都沒臉繼續留下了。

娴妃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明顯是先兵後禮,事情先擺出來一開始說清楚,後邊就沒那麽多麻煩和分歧了:“這是底下人拟的單子,你來看看。”

沐瑤接過單子看了看,都是各類準備的東西,有用的,比如載人的馬車,裝籠箱的馬車。

另外還有吃的,除了食材之外還有禦廚跟着多少人,幫廚多少人。

各宮出行要大約給多少馬車,跟着多少人,有多少籠箱等等都需要預估,還要預估多一點,免得到時候忽然少了,還得另外調配。

厚厚一疊,看得人眼暈。

沐瑤忽然感覺皇後說缺人手的話,很可能是真的。

光是這些一兩個人怎麽能短時間內都過一遍,怎麽都得人幫忙才行了。

沐瑤看着感覺這一頭那一頭的,就在白紙上畫了個表格,寫上每個宮的名字。

底下則是需要的馬車數量,随行的宮女和太監的人數,貼身用的東西裝的籠箱數量預估等等。

只要在後邊填個數量就行了,如果都檢查過了,就打個勾來表示,還可以後邊跟着檢查的人寫上名字,如果出錯了,就能立刻找到人來問了。

這樣一來就要清晰多了,而不是一股腦全攤下來,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沐瑤寫完後就先把景仁宮的填上了,畢竟這個自己會熟悉一點。

她想着自己要帶的東西不算多,永璋要帶的卻不少。

孩子習慣的餐具要帶,寝具也得帶上,畢竟習慣了,換了新的反而可能睡不着。

衣服還得多帶一些,畢竟永璋如今快一歲了,已經嘗試着到處爬,衣服很容易就髒。

等天氣稍微熱一點,那永璋換衣服就要更勤快一些,自然多帶一點為好。

哪怕繡娘跟着也不可能立刻變出衣服來,多帶點總是不慌。

估算下來,景仁宮光是裝籠箱的馬車就得至少三四輛,另外鄧嬷嬷肯定要跟着,加上素茹和素紋,只留下小應子看門就好。

其他粗使宮人就不必帶了,園子那邊必然是有的。

沐瑤大概寫上後看了看,感覺是一目了然多了。

她這邊寫完,娴妃湊過來一看,頓時雙眼一亮道:“這個法子頗好,一眼就能看明白,也能立刻找到負責的人,很是方便得多。”

娴妃拿着表格遞給一旁的皇後,皇後看完也是連連點頭道:“這個确實好用,回頭宮裏收拾東西還能列個單子,寫上需要帶的。負責衣服首飾的,負責小阿哥那些東西的,照顧小阿哥的人等等,都可以寫上去,回頭若是落下什麽也能找到負責的人,而不是亂糟糟的。”

收拾東西出行,因為東西多又是零碎,很容易不是丢了就是落下了,可能就找不到了。

如今有這個表格在,讓人把需要的東西列出來,一件件放進去,旁邊還有人監督,盯着一樣樣勾上,就不必擔心再弄丢了。

沐瑤沒想到皇後只看了兩眼,很快就舉一反三想到用表格的方法了,連忙點頭道:“皇後娘娘這個好,一樣樣檢查,籠箱上要是把單子貼上,回頭去了園子重新收拾的時候也不必手忙腳亂還找不到東西了。”

皇後含笑點頭:“還是妹妹聰慧,一下子就想到這個好法子,我早該讓妹妹過來幫忙的。”

被皇後誇贊,沐瑤美滋滋擺手,謙虛道:“這有什麽,能幫上娘娘的忙就最好了。”

娴妃挑眉看了過來:“你這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去了,還謙虛什麽,趕緊幫忙多寫幾張。”

物件清單的表格還得重新做一個,剛才那一張就能先讓香岚和香韻幫忙謄抄起來。

兩個宮女的動作很快,謄抄出來兩頁遞給皇後和娴妃,皇後就交給宇嬷嬷,讓底下人照着單子上來。

不過粗使宮人大多是不識字的,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就有些麻煩了。

皇後沉吟道:“那就讓識字的宮人跟着,幫忙寫上名字。”

這就要麻煩多了,沐瑤想了想就提議道:“不如給不識字的人做個印章,又或者用他們的腰牌來畫押印上去?”

腰牌上有字,還是宮人的名字,不必他們會寫,直接印上去就好。

這是個臨時的法子,以後也用普通木頭做個小印章,上面只有名字,刻得也能少一點。

小印章讓工匠做就好,反正只要名字清晰,也不要特別漂亮規整,一天就能做好幾十個,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平日用手指來畫押,指紋雖然在,但這時候都分不清究竟是誰的指紋,用印章确實要簡單得多。

皇後沉吟片刻,卻沒有立刻确定下來:“這事得跟皇上商量一下,再看吧。”

沐瑤一愣,才想起乾隆才是印章之神,最是喜歡各式各樣的印章。

要宮人們人手一個印章,也不知道乾隆會不會不樂意的。

她看了皇後一眼,感覺自己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一點。

皇後還以為沐瑤被吓着了,連忙安撫道:“別擔心,這事要是不成,用腰牌也是足夠了。”

沐瑤點點頭,把其他分門別類的表格單子做好了,左邊填寫物品,後面跟着數量和籠箱的位置,再後邊是負責人的姓名。

娴妃就問道:“這籠箱位置要怎麽确定?”

沐瑤想了想答道:“在籠箱上面貼單子,或者貼個标記,比如甲乙丙丁這樣的,找起來就方便得多了。”

娴妃點頭道:“沒料到你對這些倒是有想法,确實早該叫你一并過來幫忙的。”

沐瑤笑笑,她也只是用上前人的法子了,在搬家的時候确實特別好使。

甲乙丙丁要是不夠,後面還能用上戊己庚辛壬癸,再不行還有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天支地幹都用上,總歸是足夠用的了。

貼上這個之後,每個宮殿住的人還不一樣。

比如翊坤宮內住着娴妃之外,還有另外三個貴人,她們的東西規整後要是用相同的法子,很容易就混淆了,畢竟箱子都用一樣的标記。

沐瑤就道:“除了這個,還用顏色來區分。寫的顏色不一樣,就代表不同人的東西。若是麻煩,還能用一二三四來分開。”

這樣一來,各人的東西無論如何都不會混淆在一起了。

之前雖然也有分開,卻沒有如此細致,确實同個宮殿的主子未必會混淆,但是貴人們就未必了。

她們畢竟住得近,東西也不多,不可能獨自用一輛馬車,很可能會混淆在一起,到時候分開就很麻煩了。

這樣一來對貴人們說就要方便得多,白貴人在收拾的時候忍不住跟婉貴人道:“聽說這法子是純嫔娘娘想的,主子娘娘們倒是不怕混淆,我們的就不一樣了。”

她的東西不算多,只裝了六七個籠箱。

婉貴人的就更少了,只有五個,她們兩個加起來就得裝在同一個馬車上,還有點空位估計是給嘉貴人留的。

因着嘉貴人之前頗為受寵,進宮後東西也比她們這兩個不算受寵的貴人多了。

帶去園子的東西,嘉貴人也要多不少,足足十幾二十個籠箱。

一輛馬車塞不下,好在婉貴人和白貴人那邊的馬車還有位置,不然嘉貴人就得放棄幾個籠箱的。

對嘉貴人來說,哪個籠箱都不想放棄,畢竟裏面全是衣服首飾鞋襪等等的東西。

去園子起碼住上好幾個月,她才不要總穿一樣的衣服,那怎麽能引起皇上的注意呢!

但是把衣服全部帶過去也不現實,所以帶的這些都是嘉貴人精挑細選過的,自然哪個都舍不得放下了。

嘉貴人原本覺得每個籠箱都要貼上标記,哪怕不用她自己動手也是麻煩。

然而等宮女們吭哧吭哧收拾好,她忽然想起有一對珍珠耳環不小心也放進去,原本想這兩天戴的。

嘉貴人還以為宮女們翻出來要好久,哪知道看着單子,轉頭就在标記的籠箱裏面找到了。

她大為驚奇,手裏拿着珍珠耳環看着那些單子,自己不得不承認,放的時候稍微麻煩了一點,找東西的時候是真的太方便了,一點都不費勁的。

而且東西都規整好,寫得清清楚楚,不但找起來不麻煩,也不容易丢東西了。

各宮都發現這個好處,就連太後那邊收拾的時候都用上了。

皇後特意跟太後提起此事,太後就笑道:“純嫔一向躲懶,卻是個機靈的,以後可不能讓她再偷懶了,得多幫忙才是,這主意是真的好。看我這些東西又多又零碎,這會兒都能規整好了。”

不說出行時候收拾,就連庫房的東西也能按照單子分門別類放進各個箱子裏面,找東西的時候只要拿出單子照着找編號,立刻就能找到,別提多方便了。

太後之前聽乾隆說要讓純嫔去給皇後幫忙,她還以為是添個名聲,實際上也就沒什麽用,不幫倒忙就不錯了。

畢竟剛進宮的時候,皇後也試圖讓高貴妃幫忙,最後弄得更亂不說,兩人也痛苦,高貴妃索性就退出去,不敢再幫忙了。

太後想着沐瑤會不會跟高貴妃差不多,如今瞧着卻是看走眼了,倒是個聰慧機靈的,也是個玲珑心。

這點小事其實并非沒人能想出來,平日也是規整寫上單子,但是編號這個還真沒人想到會更方便。

另外每處固定的負責人這個,更是妙極,也不怕丢了東西後有人互相推诿了。

皇後就笑道:“是啊,之前純嫔妹妹身子骨不好就沒想叫她勞累了。如今她好起來了,立刻就來幫把手,确實是幫上大忙了。”

太後輕輕點頭,一高興就讓心腹嬷嬷去給沐瑤送了賞賜,贊賞她這次的好點子。

于是沐瑤就收到了好幾匹江南少見的雙面繡布料,一對玉如意。

太後賞了,皇後也緊随而來,送來一座珊瑚擺件,約莫兩巴掌高,十分精美。

知道沐瑤立功了,乾隆也頗為高興,大手一揮跟着賞賜。

他這次的賞賜就有點與衆不同,竟然給沐瑤送了一個半臂高的首飾妝匣。

外邊是雕花镂空,裏面打開是一層層的抽屜。

最上層左右都是小抽屜,左邊的抽屜還要更薄一點,只有兩指寬,足足有兩個,能放一些小物件。

裏頭居然還分隔開,戒指、吊墜等等這些小東西放着也能一目了然,哪怕挪動也不會混在一起。

右邊的抽屜是左邊兩個抽屜加起來,要深一些,就能放镯子之類的不太厚的東西。

底下的抽屜更寬一些,放簪子、步搖、簪花等等都是可以的。

再下面就更寬敞了,能放胭脂水粉和香水,不必都堆在桌子上,打開就方便多了。

而且最上面還有一個機關,镂空板子放下的時候就是個裝飾,拿起來卻能固定,能把鏡子放上去,還能調整角度,真是絕了。

沐瑤對這個禮物簡直不要太滿意,滿足了所有的需求:“皇上送的這個真好,我這就把首飾都放進去,回頭還可以帶去園子。”

見她歡喜的樣子,顯然真的很喜歡這個首飾妝匣,乾隆就笑道:“這是工匠費了一旬功夫才做出來的,朕瞧着還可以,就給你送過來了。”

他說是還可以,自然差不到哪裏去。

乾隆又道:“你那個單子畫得極好,回頭讓庫房也照着這麽辦,找東西就方便多了,別是以後跟朕說丢了這個那個的,如今就沒有由頭了。”

沐瑤還說他怎麽忽然如此大方,原來是要把表格拿去用。

她摸着妝匣十分上道開口:“能給皇上幫忙就好,只管拿去用就是了,以後若是丢東西也能知道究竟是誰負責的,又原本放在什麽地方。”

乾隆微微颔首道:“确實,之前皇後跟朕說,你建議讓人做個小印章,回頭畫押的時候就能直接印上,不必手寫。”

因着宮人很多都不識字,有印章确實方便得多了。

沐瑤看了過來:“皇上覺得這樣如何?實在不行的話……”

“這有什麽,朕準了。只是宮人的印章不能太大,拇指的指甲大小就足夠了。”

這麽大的話,确實足夠雕刻上名字,也能看清楚了。

她還挺驚訝,乾隆居然會準許此事。

看出沐瑤的疑惑,他就笑道:“朕喜愛印章,倒不至于讓其他人都不能用。”

畢竟其他勳貴也喜歡附庸風雅,身上帶上那麽一兩個好看的印章。

乾隆也不至于那麽霸道,他能用,別人就不能用印章了。

“當然,那些勳貴的印章數量也絕不會比朕多,用的料子也不會比朕更好。”

沐瑤心想誰家的印章有乾隆多,他每天用不一樣的印章,別說一個月,可能好幾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不過這樣一來,各處負責都精确到個人身上,也不知道那些宮人心裏怎麽埋怨她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