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等和敬把坎肩鈎完,送給皇後的時候,乾隆終于宣布她們可以出發去圓明園了。

皇後收到這個禮物十分驚喜,哪怕她隐約已經發現和敬每天埋頭苦幹鈎這個,還以為是和敬給自己做的,哪想到是禮物呢!

皇後當場就穿上了,和敬看得十分高興,連連點頭道:“這個顏色女兒選了很久,最後是純嫔娘娘幫着選好的。尺寸是貴妃娘娘幫着丈量的,果真十分合身。”

香岚送來半身鏡,皇後左看右看十分喜歡,都舍不得脫掉了:“确實很好看,就是累着你了,特地趕工做出來。”

和敬搖頭道:“女兒不累,這個辮子針也不難的。”

确實鈎針熟練之後就沒那麽難了,但是對她那麽小的孩子來說确實不容易。

沐瑤感慨和敬真是個好孩子,而且心志堅定,還坐得住,說做就做,一做就是一個時辰都不擡頭,每次都是她提醒才休息一會兒的。

和敬還打算鈎個帽子給乾隆,不過感覺等她做好,春天來了,天氣也暖和了,乾隆可能是用不上了。

不過她有這份心意,沐瑤也沒阻攔,只幫着挑了更薄更細的毛線,這樣做出來的帽子不會太厚,初春勉強也能戴上。

因着之前出了表格之後,庫房給整理了一番,順道整理了一些不是貼身用的行李。

如今要出發,只需要把貼身用的收一收就好了。

沐瑤也不必做什麽,殿內的宮女忙忙碌碌的,鄧嬷嬷害怕吵着她了,索性把庫房裏的一把軟塌讓人搬在偏殿的窗邊,叫沐瑤躺着等就是了。

她哭笑不得,也只能被鄧嬷嬷按在軟塌上,手邊有個木幾來放點心和熱茶。

小廚房送來一碟酒釀餅,還是沐瑤點名要的。

她小時候在老家,就春天的時候會吃上這樣的餅子。

據說是以前附近釀酒的人家多,到春天的時候酒糟就要放不住了,于是就用酒糟來做小麥餅,不必放酵母,完全靠酒糟來自然發酵。

Advertisement

裏頭的餡有肉有素,素的是豆沙、薄荷和玫瑰,吃着香甜。

老家多年來也保留了這個傳統,沐瑤忽然想起來,就讓小廚房試着做了。

林禦廚試過很多次才定下這個配方,沐瑤更喜歡吃甜的,就沒做肉餡,而是做了豆沙和玫瑰兩種。

她更喜歡吃玫瑰的,甜絲絲中帶着一點花香味,配着玫瑰花茶一起用,感覺口齒生香,身上仿佛都帶着一點若有似無的玫瑰香味。

等沐瑤吃完點心,那邊也收拾好,就可以出發了。

沐瑤被鄧嬷嬷扶着上馬車,示意小應子留在景仁宮,免得人都走光了,連個主事的都沒有。

小應子有點遺憾自己沒能跟着去,連連保證會好好看家。

這次跑腿的太監小應子沒跟着,卻有乾隆送來的小豆子,沐瑤索性帶他去圓明園。

小豆子之前跑了一趟,把沐瑤的畫作送去給郎世寧指點一二,很快就跑回來傳話。

郎世寧對沐瑤的畫技十分肯定,覺得她非常有天賦,顏色的配搭也相當好,甚至還用深淺顏色來作為陰影,突出樹的立體來。

就是深淺之間過度的太僵硬,比較明顯了一點,可以用擦拭的方式來減少深淺之間的邊界。

沐瑤一聽就知道郎世寧是真的專業,一眼就看出問題來了。

她确實打算用深淺來突出梅樹的立體感,之前總感覺哪裏有違和,原來是深淺分界的問題,是受教了。

沐瑤這次的行李裏也帶上了郎世寧的書,打算回頭再反複琢磨,看能不能把顏色這一塊吃透的。

鄧嬷嬷坐在馬車裏,見沐瑤出神看着窗外,不由笑道:“等去了園子,娘娘也能見着大少爺了。”

沐瑤這才想起乾隆之前答應過自己,等去了圓明園就能跟她大哥蘇嘉鳳見面的,不由期待了起來,笑着答道:“是啊,也不知道大哥那邊建新園子如何了。“

也不知道蘇嘉鳳會不會曬黑了,又或者累瘦了,她不免有些擔憂。

鄧嬷嬷就安慰道:“有工部的大人在,大少爺應該不忙的吧?”

她想着管事的是工部的人,蘇嘉鳳也就帶着工匠們幫把手而已,主要還是工部的人來做,應該不用日曬雨淋去忙活的。

沐瑤想想也是,蘇家就獻上了圖紙,又帶着熟悉的工匠來,建造的時候有疑問就能立刻讓蘇家人回答罷了,估計做不了主心骨。

就是看在她的面上,讓蘇家人參與,而不是拿到圖紙就把人扔到一邊去了。

圓明園就在京郊,馬車走了一個時辰才到。

沐瑤沒坐過這麽久的馬車,哪怕馬車裏邊布置得再舒适,也十分寬敞,坐久了還是有些颠簸,下車的時候才感覺松快了一點。

她擡頭忽然看見不遠處的皇後扶着皇太後下車,娴妃就在旁邊,後邊居然跟着嘉貴人,不由挑了挑眉。

高貴妃這時候也下車,看見沐瑤就過來,順着她的目光看見嘉貴人就小聲解釋道:“聽說嘉貴人隔三差五就帶着抄好的經書去慈寧宮請安,跟太後娘娘說說話,很是得太後娘娘的喜歡。”

她說着有點酸溜溜的,畢竟這麽些年來,高貴妃不是沒試過贏得皇太後的喜歡,可惜都是徒勞無功,做多少都沒什麽效果,也就放棄了。

皇太後就是不喜歡她,高貴妃起初不明白,後來慢慢也就釋懷了。

反正人總是有偏好的,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相處久了依舊還是不喜歡,何必彼此勉強呢?

好在皇太後哪怕不怎麽喜歡高貴妃也沒有磋磨人的意思,就是态度稍微冷淡了一點。

高貴妃剛開始還會難過,如今稍微放下了,就低聲吐槽道:“她還特地挑皇上去慈寧宮請安的時候去,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太後居然也沒阻攔,由着嘉貴人跟乾隆偶遇,沐瑤還感覺挺稀奇的。

高貴妃一臉欲言又止,知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把一肚子餘下的話都吞回去了。

沐瑤就扶着高貴妃往裏走道:“好了,我們趕緊進去,慧娘之前不是心心念念要來園子的?看,那邊的桃花好像開了。”

剛進門有一小片桃樹,如今枝丫上的桃花含苞待放,淡淡的幽香飄來。

高貴妃的面色頓時陰轉晴,點頭道:“武陵春色有一大片桃樹,過陣子該是要盛開了,到時候我們也能去賞景,你還能在那邊畫畫的。”

想想一大片桃花盛開的美景,風一吹桃花的粉色花瓣飄落猶如花雨,确實美不勝收。

光是想想,沐瑤就有點迫不及待想去賞花了。

圓明園實在太大,讓她們走着進去是不可能的,早就備着不少軟轎。

皇後先扶着皇太後進了軟轎,這才坐了後邊的一頂,娴妃也是如此。

嘉貴人自然不可能比高貴妃和沐瑤更早上轎子,只能退到旁邊等着兩人上轎子後,這才進了更後邊的軟轎。

轎子進去後,就往各處園子去了。

乾隆說是早有安排,只有領路的人知道她們會住在哪裏,也算得上是驚喜的。

當然說是驚喜,其實她們心裏也有數的。

乾隆必然是住在九州清晏,皇後大多會住在長春仙館。

高貴妃想必是住在萬方安和了,娴妃和沐瑤就不太清楚了。

坐在軟轎來搖搖晃晃的,沐瑤想了一會,轎子就停下了,鄧嬷嬷扶着她下來。

沐瑤擡頭一看有些驚訝,咋一眼還以為自己到了杭州,大門的牌匾上寫着曲院風荷四個字。

這處園子依山傍水,山自然是假山,水則是湖水。

水裏荷葉連天,想着到夏天的時候就有荷花盛開,連綿不絕,肯定美不可言。

鄧嬷嬷滿臉笑容,扶着沐瑤進了園子,這處園子處處仿園林而造,顯然是乾隆特意為沐瑤挑選的住處,實在用心了。

沐瑤轉了一圈,還沒走完這個園子,實在是太大了一點。

曲院風荷足足有五個大殿,還有庭院、湖中亭和一座九孔石橋。

九孔石橋很長,把湖水分成南北兩面,一面連着庭院,另一面則是連着一條小路,路邊還有小溪在。

溪邊種滿了垂柳,小路沿着小溪,完全是按照蘇堤來仿造的。

比起真正的蘇堤自然要短一點,卻也仿制得足夠用心了。

沐瑤走了一會就有點累了,選了最大的宮殿作為住處,隔壁連着一個小一點的宮殿則是讓永璋帶着奶娘入住,還有伺候的兩個宮女和兩個太監在。

鄧嬷嬷一路舟車勞頓,臉色不比沐瑤好到哪裏,就被沐瑤按下休息,讓素茹和素紋分別帶着人收拾沐瑤和永璋的寝殿。

素茹和素紋就商量了一下,素茹帶人去收拾沐瑤的寝殿,素紋則是去永璋那邊。

馬車帶着籠箱無法進來,太監們已經推着小車送過來曲院風荷。

因為有表格在,素茹和素紋只要按照單子的編號把東西一一規整好,比起平日出行都要方便快捷得多。

殿內亂糟糟的,沐瑤就帶着永璋坐在外邊的湖中亭。

永璋看着那麽大的湖水特別感興趣,很想靠近去,被沐瑤摟着低頭說道:“這湖水只能遠觀不能靠近了,你們警醒點,不要帶小阿哥挨近湖邊。“

她看着那麽大的湖水也有些發愁,好看是好看,有永璋這麽個孩子在總歸不太安全。

永璋如今已經能扶着牆壁走兩步,爬就更快了。

簡直是沐瑤一低頭,永璋就能爬不見了,沒兩三個人一起盯着,着實叫人頭疼。

奶娘連忙應了,恨不能離湖水遠遠的。

沐瑤卻覺得讓人盯着還是不夠安全,皺眉想了想,能不能讓人在湖邊加個圍欄呢?

圍欄也不必太高,半人高就行,畢竟攔也就是攔着永璋罷了。

就是加了圍欄,這湖景就沒那麽好看了,也不知道乾隆會不會答應。

沐瑤皺眉想了一會,眉心一熱,低頭發現永璋坐在她的懷裏,可能看見自己皺眉,伸出小手摸了摸,一副擔憂的小模樣。

她頓時一笑,低頭親了親懷裏的永璋道:“真是個好孩子,都知道關心額娘了。”

被親還被誇了,永璋小臉一紅,也跟着咧嘴一笑,還嘟囔了一句:“額娘。”

沐瑤滿臉歡喜,低頭又親了他一口:“真乖,都會叫額娘了。”

永璋喊了幾聲,口齒越發清晰了,沐瑤高高興興地抱着他親了兩口。

永璋也仰頭親了兩口回來,糊得沐瑤臉頰上都是口水,她也顧不上了,恨不能把這個好消息滿世界告知的。

只是今兒各處都在收拾,沐瑤遺憾不能跟人分享這個好消息了。

等殿內收拾得差不多,小豆子機靈跑到她跟前來禀報道:“娘娘,太後娘娘住在镂月開雲,貴妃娘娘住進了萬方安和,娴妃娘娘帶着婉貴人、白貴人和嘉貴人住在武陵春色。”

沐瑤看了這個小豆子一眼,之前這個小太監是乾隆指派過來,只為了跟郎世寧之間跑腿罷了。

然而這個小豆子實在是個人才,十分會來事。

她想打聽什麽,都還沒開口,小豆子已經跑了一圈把各處都打聽好了,這會兒來告訴自己。

沐瑤笑着讓鄧嬷嬷賞了小豆子一個荷包,他笑眯眯收下了:“做得不錯,小應子不在,各處你就多盯着一點兒了。”

比起宮女,還是太監在外邊走動更方便一點。

以前這些都是小應子負責的,如今有這個機靈的小豆子在,又是乾隆的人,沐瑤就不客氣地支使上了。

小豆子巴不得如此,他被乾隆指過來,自然是要留在景仁宮的純嫔身邊,當然要在新主子面前多表現了。

如今沐瑤指派了差事,這就是要重用自己的意思,小豆子恨不能拍心口一個勁保證自己會辦得妥妥當當的。

沐瑤懷裏的永璋有點坐不住了,想要下去。

她卻擔心圍欄還沒弄,就讓奶娘抱着永璋,又讓兩個力氣大的太監跟着一起,離着湖邊遠一點的地方稍微走一走。

奶娘也沒走遠,就在沐瑤一擡頭就能看見的地方。

鄧嬷嬷泡了茶送過來,是六安瓜片。

沐瑤喝着茶水,想到太後住進的镂月開雲,就問道:“聽聞那之前是叫牡丹亭來着?是個賞牡丹的好地方?”

小豆子點頭答道:“回娘娘,那處以前确實叫牡丹亭,後來讓先帝改名了。當初先帝爺在那一片讓人種了許多牡丹,盛開的時候祖孫三人一起賞花。先帝爺後來還畫了一幅畫,就挂在大堂中間的牆壁上。”

這祖孫三人,自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了。

三人一起賞牡丹的地方讓太後住進去,顯然也是乾隆的孝順,覺得太後想必也會借着這個地方懷念先帝不說,又能從畫中有所慰藉。

而且那片牡丹花海,想必連太後都沒能親眼所見,看來乾隆也是想讓親額娘看見這片他曾欣賞過的美景了。

別說太後,就連沐瑤都很想看看的。

牡丹一向有國色天香的美譽,大片牡丹一起盛放,想必是美如仙境了。

沐瑤想着也不知道能不能去賞花,要是能畫下來就更好了。

就怕她的筆力有限,沒能把牡丹的美十成十留在畫紙上。

不過娴妃住在武陵春色,回頭沐瑤也可以過去跟她一起作畫,桃花比牡丹要好畫得多了。

林禦廚也跟着來了,把曲院風荷帶着的小廚房收拾幹淨,派小太監過來問沐瑤今晚想要用什麽樣的菜色。

她是累了,不怎麽有胃口,讓林禦廚簡單煮一碗面送來就是了。

林禦廚哪怕煮一碗面也不敢太敷衍了事,最後做的是一碗鮮蝦面。

上面的幾只鮮蝦炒過後剝了殼,整整齊齊擺在面條最上頭,顏色鮮豔,擺得整齊漂亮,看着就很有食欲。

面條十分勁道,該是手擀面。

湯底應該是老母雞湯,也不知道過來才小半天功夫,林禦廚是怎麽辦到的,難不成從景仁宮的小廚房還把吊好的老母雞湯一并帶過來了?

沐瑤吃完一碗面感覺渾身暖融融的,也困倦了起來,眼皮越發沉甸甸的。

永璋在旁邊坐在特制的寶寶椅子上,用小勺子吃完一碗蛋黃蝦皮粥,吃得津津有味。

兩母子吃完是一臉的困倦,揉着眼睛的樣子都很相似,鄧嬷嬷在旁邊看得滿眼慈愛,一疊聲讓廚房燒了熱水送來。

兩人分別洗了澡,永璋洗一半已經睡過去了,沐瑤好歹堅持到洗完,迷迷糊糊趴在榻上就睡過去了。

留下素茹小心翼翼給沐瑤擦幹稍微濕了一點的長發,鄧嬷嬷給她掖了掖被子。

收拾一番之後,沐瑤中途都沒醒過來,鄧嬷嬷到了新地方不太放心,在外間守了一會,就被素茹催着去休息,自個倒是留下來,在外面支了個小榻守夜。

沐瑤換了地方一點沒認床,睡得很不錯,第二天起來發現素茹眼底帶着青影,得知她昨晚在外間守着,就打發素茹回去歇息,換了素紋過來身邊伺候。

永璋這孩子也沒認床,早上起來吃着挺好,沒有路上太累,換了新地方睡不着吃不好的樣子,是個好養活的。

皇後打發了香岚過來看看沐瑤有什麽不适應,或者缺了什麽。

沐瑤正要搖頭,忽然想起打算在湖邊建圍欄的事,就問了起來。

香岚不好做主,回去跟皇後禀報,正巧乾隆到長春仙館來,聽見這話沉吟片刻道:“确實那麽大的湖水,邊上沒有圍欄是危險了一點。”

不說永璋這麽個小孩子,就是和敬去那邊找沐瑤玩兒也不安全。

另外比如太監和宮女這些,要是下雨天一時腳下打滑摔進去也不好了。

這麽個美不勝收的地方,要湖裏出了什麽事,總歸太晦氣了一點。

乾隆這邊點頭,自是有李玉去安排工匠收拾。

既然是沐瑤住的地方,李玉就點了劉銀作為領頭人,帶着一些粗使太監去幫忙建造圍欄了。

劉銀忙不疊帶着材料趕過來,先去跟沐瑤行禮,滿臉的感激。

要不是因為沐瑤之前讓他做了幾個小玩意,李玉哪裏會想起他這麽個小小工匠來?

“都是托了娘娘的福才得了這麽個差事,奴才一定辦得穩穩妥妥的。”

沐瑤看見劉銀也是放心,畢竟之前他親手做的東西都很不錯,既細心又懂得變通,也算是眼熟的人了。

當然她也明白是自己用了幾次劉銀,李玉才會點了他過來,就笑着道:“雖說讓你辦事好幾回了,若是這次沒辦利索,我可不會客氣的。”

劉銀連連保證,就帶着師弟們去忙活了。

他問過沐瑤的意思,圍欄要到腰的位置,這樣要是摔了,也不至于摔進湖裏去。

而且圍欄之間的縫隙要小,最好連永璋這麽小的孩子都鑽不過去才行。

原本劉銀帶來的都是雕花圍欄,看着漂亮,高度也夠,就是縫隙不夠小,只能臨時改一改,還得加上圍欄的欄杆,活計比之前要多一倍的功夫了。

他心裏琢磨了一下,原本三五天能完成,如今估計至少得十天才行。

園子裏一直亂糟糟也不好,劉銀就跟李玉遞了話,多派了幾個工匠來幫忙。

曲院風荷要弄圍欄,高貴妃就邀了沐瑤到她那邊,也能得個清淨。

沐瑤欣然應下,帶上永璋前往萬方安和。

這個園子是環水而建,湖中養了不少錦鯉。而且方方正正的,分了東南西北四個宮殿。

四個宮殿看着是連在一起,卻又是分開的,跟正方形的積木一樣,中間用镂空的平臺隔開。

這麽一隔開,宮殿之間空氣流動,夏天必然很涼快。

殿內有一條連廊,站在廊橋上就能欣賞湖水裏的錦鯉。

石榴領着沐瑤進去,就見高貴妃正無聊地倚在廊橋的柱子邊上扔着魚食玩兒,湖裏不少錦鯉探頭搶食,濺起一小片的水花。

看見她過來了,高貴妃才笑道:“我實在後悔,該是之前把套圈的東西一并帶過來的,你還說東西太多了不好帶,如今過來後我才感覺無趣了一些。”

沐瑤也是無奈,畢竟套圈其實不難,回頭随便再摘個樹枝就好。

唯獨套圈的東西,一個個錦盒積累起來卻不少,一輛馬車都要塞得滿滿當當了。

而且這東西帶過來,回頭還要帶回宮去,總歸太麻煩了一點,沐瑤就攔下了高貴妃。

如今高貴妃抱怨兩句,也是因為來園子後,看慣了的園子實在沒有逛的樂趣,花又還沒完全盛開,不能去賞花,自然無聊透頂:“你這腦瓜子一向好使得很,有沒什麽有趣的玩意兒?”

沐瑤哭笑不得,一時之間哪裏能想得出來?

正巧這時候石榴來禀報,說三格格過來了。

和敬過來還以為高貴妃可能帶着套圈的東西,就來繼續一起玩兒了,知道沒帶就滿臉失望。

這兩個人,一大一小眼巴巴看過來,沐瑤只好道:“行吧,讓我想想。”

想來想去,她打算做個飛行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