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沐瑤昨夜雄心壯志,可惜最後連三個回合都沒能扛過去。
她累得不要不要的,感覺自己身體比之前好多了,還是比不上乾隆這個牲口。
最後沐瑤放棄了投降了,倒頭就睡了過去,讓身邊的乾隆哭笑不得。
看她那麽積極的樣子還以為能繼續沖鋒,誰知道認輸得那麽快,沾着枕頭就睡過去了。
沐瑤一覺好眠,雖然感覺更像是昏迷過去,醒來的時候都日上三竿了。
身邊是涼的,乾隆早就離開了。
她算了算,來園子之後乾隆雖然不是每天上朝,不過也是三天一朝,今天正好是上朝的日子。
也難為那些官員們得從京城每天一大早跑到圓明園來上朝,怪辛苦的。
夏天熱得要中暑,冬天凍得要風寒,遇上乾隆這樣不算懶惰卻愛折騰人的皇帝,京官們的日子也沒想象中那麽好過。
乾隆這邊大清早上朝,天色才剛亮。
官員們就慘多了,住的遠的,估計過了子時就差不多要起來準備出發。
畢竟路上還需要時間,到園子來最少要一兩個時辰。
年紀大點的老臣估計就更難了,每天在路上颠簸,颠得人都要暈過去的。
沐瑤想着凄凄慘慘的大臣們,舒舒服服躺着賴床一會兒才打算起來了。
聽見聲響的素茹進來伺候,還笑着道:“皇上臨走之前交代了,若是娘娘想去溫泉那邊泡一會兒,只管過去就是了。”
乾隆這點倒是體貼,溫泉太舒服,沐瑤如今渾身有些酸軟,去泡一泡是再适合不過了。
Advertisement
她也就順勢點頭道:“那敢情好,我這就過去,皇上就是體貼。”
留下的宮人都被交代過,打開門就讓沐瑤過去。
她脫掉紗衣坐在溫泉裏面,感覺一身的疲勞都讓溫泉帶走了。
沐瑤空着肚子沒敢泡太久,免得把自己泡暈了,差不多一刻鐘就起來,穿好衣服就回去曲院風荷了。
早飯都錯過了,她回去後吃的就是早午飯。
沐瑤這會兒餓得久了,感覺前腹貼後背,仿佛能吃掉一頭牛。
小廚房早有準備,她這邊剛回來坐下,那邊就已經把熱騰騰的飯菜送了上來。
知道沐瑤泡了溫泉,還這個時辰必然餓了。
先上的是一小碗蝦肉馄饨,只有六個,拇指大小。
沐瑤先喝了點湯打底,肚子裏暖融融的,這才舀了一顆鮮肉馄饨吃了起來。
蝦肉新鮮Q彈,馄饨皮薄,鮮味卻都鎖在了皮內,她兩口能吃掉一顆。
轉眼一碗馄饨就見底了,一道清醬牛腱和椿菜炒蛋就跟着上來了。
因着有馄饨墊了肚子,沐瑤也能吃得慢一點,仔細品嘗了。
牛腱肉該是先用醬料腌制過的,切得很薄,醬料是徹底融入了。
該是放了花椒和醋,吃着微辣,帶着一點酸,卻不膩人。
沐瑤一口氣吃了半盤,又把筷子轉向香椿炒蛋。
香椿很嫩,該是一大早采摘下來的,跟雞蛋很配。
她吃着差不多,這才問起永璜來:“大阿哥那邊可是用了早飯?今兒他該去上堂了,這邊去有些遠,鄧嬷嬷可是陪着?”
素紋留在曲院風荷這邊,沒跟着溫泉那邊伺候,上前答道:“娘娘,大阿哥早上用了一碗雲英面,又要了半盤牛腱子肉,一大早小豆子就陪着大阿哥去上堂了,鄧嬷嬷确實留在殿裏的。路途有些遠,原本說是要個軟轎送過去,大阿哥卻拒絕了,是走過去的,說是當做消食了。”
沐瑤一聽就笑道:“大阿哥這胃口看着是好起來了,也是半大小子就該吃窮老子的年紀。”
之前永璜就吃那麽一點點,人能不瘦嗎?
肚子裏沒有多少吃的,心情自然也不美,他臉上的笑容都沒多少了。
看來昨天永璜跟乾隆的父子關系勉強算是修複起來,他又放下了普嬷嬷這件事,胃口自然而然就恢複了。
素紋就笑道:“是,大阿哥吃着不錯,小廚房那邊也是松口氣了。”
沐瑤點點頭道:“那就賞一賞林禦廚,大阿哥那邊也要他多費心伺候才是。”
永璜剛來,之前又被普嬷嬷壓着,估計都不知道自己吃什麽,就得慢慢摸索了。
林禦廚得了賞,笑着謝恩,回去後就開始琢磨起來。
永璜其實很好伺候,給什麽就吃什麽,喜歡什麽暫時還看不出來,只知道更愛肉不愛吃蔬菜,卻也不能一點都沒有。
沐瑤也特意交代了,不能永璜喜歡吃肉不喜歡蔬菜,蔬菜就一點不上了。
葷素結合,不然對身體也不好。
要讓不喜歡吃蔬菜的人吃下去,林禦廚是有的發愁了。
永璜一早是被鄧嬷嬷柔聲叫醒的,洗漱後起來吃了早飯,小豆子已經準備好上課用的東西,拎着準備跟着出門了。
以往普嬷嬷早上也會叫自己,卻還是會絮絮叨叨說着上課要用心讀書,不能被永琏比下去,以後才能讨乾隆歡心等等的話。
讓永璜聽得渾身緊張,吃飯都不香了,去上課也是匆匆忙忙的。
如今身邊倒是有條不紊,而且鄧嬷嬷不愛唠叨,卻會默默關心。
早上涼,鄧嬷嬷就準備好薄薄的披風,讓永璜穿上才走,又交代小豆子帶上點心,等會去學堂外邊的爐子上溫着,別是叫永璜吃着冷點心會肚子不舒服。
永璜忍不住對比普嬷嬷和鄧嬷嬷之間的不同,她們年紀相當,處事風格卻截然不同。
鄧嬷嬷就像是鄰家慈祥的老嬷嬷一樣,不絮叨卻會熱心關懷,處處落在細節處,而不是再三替永璜做主。
要是普嬷嬷做主後永璜不樂意做,還要絮叨很久,讓他不得不點頭的。
永璜走路一段路到了碧桐書院,坐了一會,永琏就跟着到了。
他看見永璜還特別驚訝,尤其永璜的臉色比之前好了,人也沉靜了許多。
永琏之前察覺這位大哥上課的時候特別緊張,精神緊繃,先生也提醒過兩回,不過永璜一直都沒能輕松下來。
如今卻不一樣了,永琏能感覺到永璜的輕松,尤其看見自己,他還露出一點笑來打招呼:“二弟來了,吃早飯了嗎?”
永琏有些驚訝,還是笑着點頭道:“吃了兩塊饽饽,不敢多喝水,免得等會坐不住的。”
他挨着永璜落座,沒多久先生就來了,也看出永璜的不同來了。
平日上課永璜總是繃着一根線,說什麽時候就可能崩掉了,如今倒是放松了不少,叫先生心下老懷安慰了。
他婉轉提醒過幾次,永璜都聽不進去,如今看着是要好多了。
永璜也感覺昨晚休息得好,今兒上課聽說都要腦子清晰不少,大多都聽明白了,心裏就挺高興的。
足足一個時辰後,先生才意猶未盡讓兩人休息片刻。
小豆子趕緊把之前爐子上熱着的點心送了過來,摸着溫熱,卻不燙手,顯然是稍微放涼了一會的。
打開蓋子,裏頭是兩碗雙皮奶。
輕輕一晃,奶皮還會輕輕晃動,一股奶香味和甜香撲面而來。
永璜一怔,就聽小豆子笑着道:“這是純嫔娘娘特意交代小廚房做的,吃着綿軟不噎人,裏頭擱了糖,也能稍微解疲。”
永琏那邊的小太監也送了點心來,是一盤豆泥枇杷酥。
一只只捏成枇杷一樣,連柄都做得惟妙惟俏。
永琏看了眼永璜那邊的雙皮奶不由咽了咽唾沫,感覺就挺好吃的。
他就帶着豆泥枇杷酥去跟永璜交換,永璜爽快讓小豆子遞了一碗過來,又接過三個枇杷酥,兩人就吃了起來。
永琏舀了一口雙皮奶,奶香味十足,還甜絲絲的,吃得眯起了眼。
永璜也先吃了雙皮奶,十分驚豔,一小碗不算多,他都舍不得一下子就吃完了,慢慢品嘗完,這才吃起了豆泥枇杷酥,也是甜絲絲的。
甜食吃完,感覺之前的疲倦一掃而空,精神頭都要好一點了。
永琏感慨永璜到了沐瑤那邊,得了照顧果然是不一樣的。
之前課堂中途休息的時候,起初永璜那邊根本就沒人想起來送吃的。
還是後來才有,卻都是硬點心,吃着噎人,回頭要喝不少水,讓永璜上課半途想去更衣就麻煩了。
接着才改為軟點心,卻也是千篇一律,沒怎麽換過。
自然是普嬷嬷沒特地去打點,又沒有生母在,禦膳房的人不敢克扣,卻也不會太積極,更不會上趕着巴結,送來的大錯不錯的東西就是了。
而且永琏懷疑普嬷嬷可能連跑腿的賞錢都沒給,吝啬得很,才讓小太監回去跟禦膳房都沒說什麽,禦膳房那邊自然不知道課堂的情況,也就不清楚給什麽點心,換得也慢了。
永琏有時候看不過眼,會跟永璜分享點心,剛開始永璜是拒絕的,畢竟他空着手吃永琏的,總歸不好意思。
後來能交換點心了,永璜那邊總是差一點,他依舊拒絕,也變得更沉默了一點。
如今好了,永璜活潑了不少,也跟永琏一起聊了幾句點心各有千秋,都多麽好吃的話,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顯然日子過得要比之前舒心多了。
上午的課堂結束,兩人就分道揚镳。
永琏回去後就跟皇後提了提,只感慨道:“大哥這樣挺好的。”
兩人相處起來總不會那麽別別扭扭的,讓永琏也渾身不得勁的樣子。
和敬在旁邊聽着,忍不住問道:“哥哥,雙皮奶是什麽?”
永琏形容了一番,和敬忍不住小小的咽了咽口水。
皇後就笑道:“想必是純嫔那邊小廚房想出來的,和敬想吃,可以去純嫔那邊問一聲。”
和敬歡呼一聲,下午就打算過去玩兒。
永琏看着妹妹老羨慕了,畢竟他下午還要練武,也不可能特地跑去曲院風荷那邊蹭吃。
和敬就小大人一樣拍了拍永琏的胳膊道:“哥哥放心,我問過純嫔娘娘之後給你帶一碗回來。”
永琏就笑了:“好,那我就等着妹妹的好消息了。”
吃完午飯,小睡了一會,和敬就溜溜達達去曲院風荷了。
沐瑤早就習慣和敬過來玩兒,之前也跟她說不必提前跟宮女通報,直接進來就是了。
見着和敬,沐瑤就笑道:“小廚房的點心剛出爐,格格來得正是時候。”
和敬雙眼一亮,過去一看,果然是一碗雙皮奶。
跟永琏形容得一樣,她連忙坐下,眼巴巴盯着碗沒動。
沐瑤不由失笑道:“好了,格格也一起用吧。”
她拿着勺子舀了一口,和敬才跟着動了起來,挖了一勺吃下去,果然甜絲絲的,帶着濃郁的奶香:“娘娘,這個好吃。”
“喜歡可以讓小廚房寫了方子帶回去,也不是什麽特別的東西,回頭格格想吃的時候,讓長春仙館的禦廚做就好。剛出爐要放一放,冷了吃也是可以的。不過太冷了吃着肚子可能不舒服,還是溫熱着吃比較好。”
這還是初春,天氣有些涼意,吃冷的壞肚子就不好了。
沐瑤就提醒了一句,和敬連連點頭表示記下了,高高興興吃完一碗雙皮奶,還吃了兩個蛋撻,忍不住打了個飽嗝,臉頰都紅了起來。
看她喜歡吃,沐瑤就笑笑道:“今兒格格過來是打算玩棋子,還是繼續做帽子?”
給乾隆做的帽子,因着之前顧着玩的緣故,和敬暫時還沒做完,她趕緊點頭道:“今兒做帽子,差不多要做好了。”
再拖下去這天就要熱了,乾隆這帽子就戴不起來的。
和敬身後的宮女提着一個小籃子,裏面是做了大半的帽子和毛線球,還有兩只鈎針。
她開始專心鈎起毛線,沐瑤就坐在窗邊繼續自己的畫。
試了幾張顏色之後,沐瑤掌握了一點手感,就打算再給梅樹草稿上色。
比起之前的粉紅,這次漸變比較多,顏色一點點添加,仔細又需要耐性慢慢來。
不知不覺兩人在殿內各忙各的,愣是一個時辰過去都沒說過話。
身邊伺候的人都放輕手腳,生怕打擾了兩人。
還是沐瑤率先回過神來,把畫筆放下,示意宮女提醒和敬也休息一會兒:“坐着久了也累,不如起來出去走一走?”
永璋這時候也醒了,沐瑤就讓奶娘抱着他,帶着和敬在曲院風荷的小河邊慢慢走了一圈。
久坐不動對身子骨不太好,尤其對膝蓋不太友好。
沐瑤尤為注意,坐久了都要起身,今兒是坐太久了一點,感覺走路的時候雙腿都有點僵直了。
走了以前活動開了,才感覺雙腿舒服了一些。
和敬走了一圈也精神多了,回去後收了個尾,帽子就做好了。
正好乾隆過來了,和敬趕緊把帽子遞給過去,一副獻寶的神色。
乾隆笑着接過,看了看就戴上,尺寸剛剛好,不會太緊也不會太松,這季節也适合,不會太厚太熱了:“不錯,和敬費心了。”
和敬小臉紅撲撲的,別提多高興了。
乾隆只覺得女兒既懂事又貼心,很是誇獎了兩句,還讓李玉送來一盒子漂亮的絨花給和敬。
和敬歡歡喜喜帶着一盒子絨花回去,平日注重禮儀的小姑娘走路都忍不住輕快了許多。
沐瑤托着下巴,笑眯眯看着和敬,都想要有這麽個漂亮可愛的女兒了。
乾隆把帽子脫下,讓李玉好好收起來,就見沐瑤轉過頭,吩咐奶娘把永璋抱了過來。
永璋回來吃了點東西,正精神的時候,看見沐瑤就張開小手咧嘴一笑道:“額娘。”
沐瑤抱着他面對着乾隆坐下,小聲提醒道:“來,該叫什麽?”
永璋咬字還不算特別清楚,看着乾隆一會,終于喊了起來:“阿、阿瑪。”
皇字給掉了,乾隆還是很給面子的揉了揉永璋的腦袋道:“不錯。”
永璋聽見被誇張了,咧着嘴笑得更高興了。
乾隆算了算,永璋下月就周歲了,周歲宴也該辦起來,得提前準備才行:“正好在園子裏辦,得辦得喜慶點才好。”
雖然沐瑤也挺希望永璋的周歲宴能大辦,但是她想象中的大辦肯定不如乾隆說的十分之一,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就太隆重了一點,連忙道:“皇上,永璋這周歲宴不如就請後宮的姐姐妹妹們一起吃喝就好了,也不必太破費的。”
見乾隆皺眉不太高興,就明白他是想借口永璋周歲大辦一場,畢竟也是登基不久,有個理由能揮霍的。
沐瑤就接着道:“皇上,二阿哥周歲的時候都沒大辦,永璋總不能越過他去。”
乾隆想想也是,永琏那時候他還在潛邸,自然不可能叫來文武大臣慶賀周歲,惹人非議。
嫡子都沒大辦,永璋要大辦确實有點說不過去。
見乾隆的表情和緩了一些,沐瑤再接再厲道:“皇上能記得永璋周歲,已經叫我和永璋十分歡喜了。不管是不是大辦,光是這一點就叫人心裏跟喝了蜜一樣甜。”
她低頭露出羞澀一笑,乾隆摟着沐瑤的肩膀嘆道:“你就是太懂事了一點,也罷,就在園子張羅着周歲宴,小辦一場好了。”
沐瑤心裏松口氣,她還真擔心乾隆要一意孤行的,到時候永璋就真成了衆矢之的了。
乾隆轉頭就跟太後和皇後提起此事來,讓皇後提點沐瑤辦這次簡單的周歲宴。
畢竟是小辦,就沒必要讓皇後出手,叫沐瑤試着辦也挺好的,也算是練練手了。
皇後自然笑着答應下來,又道:“轉眼永璋也周歲了,時間過得真快。皇上放心,之前純嫔妹妹幫忙做的表格很得用,她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就能把周歲宴辦得妥當的。”
乾隆點點頭,有皇後盯着,他自然是放了一萬個心的。
這事說完,帝後起身告辭,太後就把娴妃留下來了。
太後素來喜歡娴妃,平日時常會私下叫她過去說說話,乾隆和皇後都習慣了,也沒打擾兩人,相攜而去。
等人走了,太後揮揮手示意宮人退下,只心腹嬷嬷在門口守着,這才拍着娴妃的手輕聲道:“之前若是皇上答應讓大阿哥養在你膝下,如今就沒那麽被動了。”
看看沐瑤進宮前生下三阿哥,進宮後這才沒多久又幫着照顧大阿哥。
顯然她照顧得很不錯,才叫乾隆上心,要給永璋辦周歲宴的。
不過出乎太後的意料之外,乾隆沒打算大辦。
回頭才知道是沐瑤勸下的,太後心裏對她的印象更是擡高了一些。
畢竟能讓乾隆改變主意,還能這麽心甘情願的,可沒幾個人。
這後宮裏皇後不說,很得乾隆尊重,膝下又有一子一女在,地位是穩穩妥妥的。
高貴妃雖然膝下沒孩子,但是這份寵愛從潛邸到如今就沒消退過,跟乾隆算得上前梅竹馬一起長大,情分自然不同。
而且她的親阿瑪高斌得了先帝重用不說,如今也得了乾隆繼續重用,很是難得。
沐瑤原本就是後宮唯一的漢女,身份頗為不一樣,讓乾隆另眼相看,又有了三阿哥傍身,如今還得了大阿哥的親近。
娴妃卻是既不得寵,又沒有孩子傍身,叫太後都忍不住着急了起來。
若是娴妃能當大阿哥的養母,那又自然不同了。
畢竟這後宮裏頭,除了幾個貴人之外,也就娴妃兩邊都不得的。
“當初要是我堅持一些,指不定皇上就會答應下來了。”
娴妃知道太後擔心自己,卻明白太後逼得越緊,這事就更不能成,還會惹來乾隆的不快,懷疑是自己慫恿太後去催促的。
她笑着道:“知道娘娘疼我,只是孩子總歸講求緣分的,緣分到了自然就來了。”
太後憐惜地拍了拍娴妃的手背,只覺得替娴妃有些遺憾,娴妃卻反過來安慰她的:“你素來懂事得很,不過也得緊着點皇上。進了園子也不必那麽拘束,可以多叫純嫔過去你那邊做客。”
娴妃聽明白了太後的意思,沐瑤受寵,兩人來往多了,她就能學上一點,也能在乾隆這邊的寵愛多一些。
可惜道理都懂,偏偏娴妃就是學不來,更別提是對着乾隆嬌嗔撒嬌的模樣,自個都要受不了的。
反正如今這樣也沒什麽不好,她隔三差五幫着皇後管事,清閑的時候陪着太後說說話,或是在院子裏畫畫,就挺有意思的。
娴妃這身份也不必擔心沒了寵愛,宮人們敢怠慢,而且她捏着部分宮權,誰都不敢小看了自己。
不管乾隆喜歡不喜歡,她的日子過得挺好也不會差,沒要違背自己的心意去讨好,這不就讓人難受了嗎?
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娴妃感覺如今挺好的,就是總讓太後擔心她了。
太後看出娴妃的不以為然,知道她沒怎麽聽進去,也有些無可奈何。
不過帝王的喜愛就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得益,也可能因此陷入泥潭裏面。
只能說,這事也很難強求得了。
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太後也不能真的逼着乾隆去喜歡娴妃的。
太後輕輕嘆氣道:“我之前想着,若是你這樣下去,時間長了,膝下空虛總歸不好。你宮裏的幾個貴人,婉貴人太安靜了一點,也是個不會來事的,更不受寵。白貴人稍微好一點,卻也性子太冷清了。唯獨這嘉貴人,有些不安分,心地不壞,是個會來事的……”
娴妃一瞬間就察覺到太後的心思,搖頭道:“娘娘,這萬萬不可。”
太後是想着扶一扶嘉貴人,讓她稍微受寵一點,要是能有個孩子就更好了。
她作為貴人不能親自撫養孩子,就得交給別的嫔妃。
除了高貴妃之外,娴妃就是最好的人選。
畢竟還是娴妃宮裏的,不可能越過她去。
但是娴妃不怎麽想養別人的孩子,更別提是嘉貴人的了。
其實她也能明白乾隆為何不怎麽喜歡自己,一來乾隆不太喜歡娴妃的性子過分冷硬,還十分循規蹈矩,嚴于律己還嚴于律人。
乾隆做事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娴妃就會忍不住婉轉提出來,這就讓他受不了。
畢竟他來後院是放松的,不是來找個教養嬷嬷的。
二來娴妃和太後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除了兩人感情深厚之外。娴妃年長許多的姐姐也是因着太後牽線,才嫁給了褚英之子和碩敬謹莊親王尼堪後裔,如今的奉恩輔國公富增為妻。
娴妃的父親納爾布是世襲四品佐領,且年紀太大,在她出嫁的時候已經卸任,姐姐算是高嫁了。
如今外甥女也到了出嫁的年紀,還是太後出面,與當年四大貝勒阿敏的後裔,如今的奉恩将軍色克訂親。
可以說太後借由姻親擡高了娴妃的地位,卻也叫乾隆有所忌憚了起來。
娴妃心裏發苦,只是想到外甥女能嫁得好,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就實在說不出口了。
她明白太後施恩是因着當年太後堅持,才把娴妃指進潛邸成為側福晉。
然而娴妃常年不得寵,叫太後心裏有些內疚,就忍不住在別的地方補償她了。
只可惜,這樣卻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