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太後越是想補償娴妃,做得越多,乾隆就對她越是忌憚。

然而娴妃也不能阻攔太後對她好,加上如今的日子也算不錯,就這樣下去了。

有沒孩子這個,娴妃心裏不是不遺憾,卻真的認為這是需要緣分的。

要是跟孩子沒緣分,沒孩子也沒什麽,反正這事也無法強求。

太後看娴妃再三拒絕,十分不喜歡抱養別人的孩子,也就再沒提這件事了。

嘉貴人卻明顯感覺到太後稍微不如之前對她那麽親近,百思不得其解,只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加緊多抄了幾份經書送過去。

太後對嘉貴人起初只想要她能幫娴妃一把,但是相處久了,嘉貴人十分會來事,又會說話,時常逗得自己開懷大笑。

人是有點野心,比較上進,變着法子想要往上爬,卻不得其法。

手段稚嫩了一點,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嘉貴人努力讨好自己,抄經抄得手疼也沒斷過,太後不免有點心軟,就讓她過來請安的時候見乾隆幾面。

幾次之後,乾隆都察覺到了,等嘉貴人離開後,他才對太後笑道:“皇額娘最近是不喜娴妃,反而更親近嘉貴人起來了?”

太後沒好氣看了他一眼道:“還不是皇上之前拿我來做借口,叫嘉貴人拼命抄經,這會兒她抄得手腫了都沒停下,我這心又不是石頭做的,自然也能捂熱了幾分。”

“她既然想多看皇上一眼,我也就成全了。”

乾隆笑笑道:“難得她懂事,讓皇額娘高興也是應該的。只抄經就讓皇額娘心軟了,皇額娘倒也太偏向小輩了一點。”

太後也笑道:“我這上了年紀之後,确實比以前是容易心軟得多了。要是皇上不喜歡,以後就不讓嘉貴人過來了?”

乾隆擺擺手道:“皇額娘想找個人說說話罷了,嘉貴人确實會說話,見一見也沒什麽。”

Advertisement

反正嘉貴人也不過多看他兩眼,倒也沒做什麽不該做的。

太後點點頭,之後還是偶爾叫嘉貴人來說說話,乾隆卻有時候會避開,有時候會見面,她并沒有像之前那樣刻意讓乾隆跟嘉貴人遇上了。

嘉貴人雖然遺憾,好歹還是有機會見到乾隆的,也就心滿意足了。

見過面,乾隆偶爾想起她來,也就去嘉貴人那邊坐坐。

雖然十天半個月難得一次,乾隆也不是每次都留下來,嘉貴人已經很高興了。

只她聽說三阿哥的周歲宴在園子舉行,還是沐瑤親自來辦,心裏很不是滋味。

說嫉妒倒也沒有,畢竟嘉貴人的肚子還沒有動靜,想辦也沒有機會。

就是她覺得同樣在潛邸的時候都頗為受寵的兩人,進宮後的境遇竟然差距漸漸變得大了起來,讓嘉貴人有種怎麽都追不上的感覺。

沐瑤不知道嘉貴人想那麽多,這會兒正在長春仙館跟皇後求教怎麽辦周歲宴。

當初永琏辦周歲是在潛邸,規模自然沒那麽大,好在如今在園子裏也算是家宴,跟之前差不多就行了。

沐瑤聽着皇後一件件說起流程來,感覺頭都大了。

流程雖然不算複雜,但是後頭要準備的事情不要太多。

因着不會請朝廷大臣和命婦過來,所以還好,去掉邀請賓客的瑣事。

不然要确認名單,要寫請柬,還得分順序送出去。

身份不同,請柬送出去的順序也得不同,要是錯了就麻煩了。

省去了這一個,周歲宴還得統計需要準備的人手,确定抓周和宴席的場地,拟定宴席的菜單。

連抓周的東西也得每一樣準備好,得寓意好的,不能放不該放的東西,而且回頭還要再三檢查才是,別是混進了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給小阿哥抓到那就麻煩了。

還有就是得提前訓練永璋熟悉抓周流程,別是到時候鬧出什麽烏龍來。

沐瑤才知道,原來抓周還要提前排練的嗎?

她之前真的以為抓周就是讓孩子随意發揮,敢情已經排練過了?

所以當初永琏抓周,拿到的是毛筆和小木弓,賓客還說他以後必定文采斐然,還要當巴圖魯的好話,原來是事先排練過了?

看沐瑤滿臉詫異的樣子,皇後笑道:“畢竟孩子小,他不知道抓的是什麽東西,可能只覺得好玩。但是作為小阿哥抓周時候手裏抓的東西,很可能會對他以後有很大的影響。”

畢竟小阿哥作為皇帝的孩子,無時無刻都讓人盯着。

若是抓周的時候抓了胭脂水粉或者其他東西,那就不好遮掩了,往後怕是時不時要被人提起來笑話的。

沐瑤連連點頭,表示記下了:“那我回頭把抓周的東西準備好,就帶着永璋開始練一練。”

皇後聽着就安撫道:“妹妹也不用太擔心,抓周的東西都是有定數的,你看看有什麽另外要加的,大多是不怎麽會添進去。”

抓周的東西越是安全越好,所以這些年來就按照規定的那些來準備,大多不會新添點什麽,免得出什麽意外就不好了。

沐瑤原本就不想永璋太過紮眼,更沒打算在這上面創新,真弄出什麽烏龍就麻煩了,索性也不準備另外添上什麽。

皇後把之前永琏抓周物件的名單讓人謄抄了一遍送給沐瑤,又交代道:“繡娘等會去給永璋裁剪新衣,會做得稍微大一點,等抓周的時候穿。”

雖然離着抓周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小孩子長得太快,一天一個樣,衣服還是做得寬大一點為好,回頭改起來也方便。

畢竟衣服大了能改小,小了就不好辦了。

皇後是事無巨細都叮囑了一番,可謂十分用心的。

沐瑤都一一記下來,旁邊時不時幫忙補充的娴妃這時候開口道:“要是你一個人忙不過來,給三阿哥練習的時候也可以叫上我。”

這話叫沐瑤有點受寵若驚,連忙點頭道:“若是實在忙不過來,必然要麻煩娘娘的。”

娴妃點點頭,目送沐瑤離開。

皇後看了她一眼,并沒有多問,不過也猜出娴妃該是相當喜歡孩子的,想幫着沐瑤過去陪着三阿哥玩兒。

後宮如今還小的孩子,除了和敬之外,就只有三阿哥了。

年長的孩子,娴妃不好接近,能稍微逗弄的就只有這個還沒有記事的永璋了。

沐瑤回去後把清單重新檢查一邊,沒有問題才讓素紋去跑一趟把抓周的東西都備齊了。

自然不必回宮裏去,內務府會專門派人送過來,素紋只需要在曲院風荷的院門口收下就是了。

她再仔細檢查每一樣東西是不是好的,有沒什麽不妥之處。

沐瑤看着單子,忽然覺得她除了親自訓練永璋抓周之外,其他事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有人幫忙代勞了。

就連場地其實皇後也幫忙準備好了,還是乾隆親自定下的。

是在圓明園裏頭叫天然圖畫的五福堂,正上方還有康熙爺親手題的“五福五代堂”五個字,相當吉利之地了,最是适合用來做永璋的抓周之禮。

五福堂收拾都不必沐瑤來,乾隆就讓李玉派人去整理一番。

裏頭常年有人打掃,如今不過是把正堂的桌椅挪到隔壁,騰出一片空地,鋪上厚厚的地毯來讓永璋抓周。

都不必沐瑤親自過去看,素茹就特地跑一趟五福堂,回來給她形容五福堂究竟有多寬敞,能容納多少人等等。

得知永璋周歲宴的事,鄧嬷嬷時不時過來問一問,聽聞沐瑤親自來辦,自然是再放心不過了,笑着道:“不知不覺三阿哥也長大,都到周歲了。”

永璋如今扶着人能走動幾步,走得還挺穩的。

奶娘和兩個宮女和一個小太監守着他,永璋認真走了兩步,擡頭看向沐瑤,得到沐瑤含着鼓勵的目光,又努力多走了兩步。

沐瑤也點頭附和道:“是啊,這才幾個月,永璋都會走路了,還會叫額娘的。”

聽見叫自己,永璋揚起小臉,疑惑地看了過來,然後快走了幾步撲到沐瑤的懷裏。

沐瑤一把抱住這沉甸甸的孩子,笑着道:“好了,抓周的東西準備好,永璋來試試。”

這邊側殿也讓人鋪上厚厚的紅毯,跟五福堂那邊差不多,免得回頭換了地方,永璋這孩子就懵了。

地毯上面整整齊齊放了不少抓周的東西,從筆墨、石硯、書籍、算盤、金元寶、笛子、字畫、小木弓、小劍,還有一塊刻着平安的玉牌。

小劍的劍尖是圓潤的,打磨得沒有棱角,估計是怕永璋拿到後會傷着自己。

沐瑤把永璋重新放在地毯上,永璋一屁股坐在原處不動,她就伸手輕輕推了推永璋的後背,鼓勵道:“來,過去選一件你喜歡的東西,再拿回來給我。”

她重複了兩遍,永璋這才算是勉強明白了,慢吞吞爬了過去,左手抓住了毛筆,右手拿起了小木弓。

鄧嬷嬷在旁邊就笑道:“娘娘,看來三阿哥以後要文武雙全了。”

沐瑤正要點頭,就見永璋把手裏的東西往旁邊一扔,左手拿起金元寶,右手撿起了小劍。

鄧嬷嬷只好又道:“娘娘,三阿哥這是衣食無憂,以後也是武藝超群。”

沐瑤這次沒點頭,盯着永璋看了一會,就見他又開始扔了手裏的東西,把其他的抓了。

輪流扔了一遍,最後留下的只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平安玉牌,另外就是笛子。

永璋樂呵呵抓着笛子去敲了兩下玉牌,發出悶悶的聲音。

沐瑤頓時頭疼,這孩子怎麽忽然就熊了起來?

鄧嬷嬷這會兒都不知道說什麽了,趕緊上前攔下永璋,免得笛子把平安玉牌敲得裂開就不吉利了。

永璋一看見鄧嬷嬷,順勢就松開手,讓她拿走笛子,笑眯眯爬過來抱住了沐瑤的大腿。

沐瑤頓時頭疼了,這熊孩子究竟喜歡什麽,怎麽每個都去抓一下然後扔了,只剩下這個笛子和玉牌,都硬邦邦的所以打算用來敲出聲音聽個響嗎?

她不死心,讓宮人把東西重新擺放一遍,連順序都沒有變化。

依舊讓永璋去選,這次他還是把東西胡亂扔了一通,這次剩下的東西不一樣,一把小木劍和笛子,左右開弓互相敲了起來。

好了,沐瑤是看出永璋多喜歡聽個響,只能努力解釋說:“這樣不行,你不能扔東西,只能選一樣最喜歡的。”

永璋聽得懵懵懂懂的,看着手裏的東西,最後把笛子扔了,只拿了小木劍。

小木劍也行吧,沐瑤是這麽想的,就讓人又重新擺放好,示意永璋過去把小木劍拿起來交給自己。

這次就挺順利的,永璋聽着沐瑤想要,直接爬過去就拿起小木劍送了過來。

沐瑤剛拿到手,就讓奶娘給永璋喂了一口最喜歡吃的蛋羹。

然後她讓人把小木劍送回去,重新讓永璋再拿了一回。

來來回回弄了三次,永璋仿佛記得了,沐瑤這次就沒再三提醒是小木劍,只讓他自由發揮,過去拿一樣東西回來。

然後永璋很快就帶着東西回來,伸出手卻是笛子,不是小木劍。

沐瑤嘆氣,她原本以為讓永璋練習抓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只要反複強調,然後來回練習之後,永璋怎麽都能記住了。

如今看來永璋壓根記不住,要沐瑤直接提醒拿小木劍才會伸手。

沐瑤覺得自己要耐心點,一天不行就兩天,反正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總能讓永璋記住了。

然後一天兩天三天,第四天的時候,她已經麻木了。

永璋還是記不住,每次只要沐瑤不開口要小木劍就會拿別的東西回來,讓人都快抓狂了。

嘗試着用各種好吃的來作為獎賞,永璋吃起來是不含糊,但是拿東西依舊很糊弄人,壓根就沒幾次對的。

沐瑤打算把其他東西都撤掉,只留下小木劍,然後讓永璋反複去拿過來,這樣應該就能記住了。

嘗試了兩天感覺沒什麽問題,重新把所有東西擺回去,永璋終于不拿別的東西了。

沐瑤總算是松口氣,折騰好幾天,林禦廚來問,她才發現自己忘記拟定菜單了。

好在林禦廚是個會來事的,知道這幾天沐瑤都忙着給三阿哥練習抓周的事,于是就先拟定了不少菜單,讓她直接在上面選就行了。

沐瑤遞了他一個贊許的眼神,這還真的給自己省了不少事的。

她低頭看着菜單,先上冷盤,然後是熱菜,再是大菜,之後是甜點。

菜名叫人看得眼花缭亂,沐瑤一邊問林禦廚,一邊才慢慢選出了幾道來。

冷盤選了琵琶大蝦、糖醋蘿蔔、香椿豆腐和胭脂鵝脯,熱菜則是芙蓉燕菜、香麻鹿肉餅、龍舟鳜魚、燕窩鴨絲、蔥椒雞羹、春筍炒肉、清蒸刀魚、紫米瓜露等等,湯選的是豆腐鲫魚湯,點心挑了黃豆酥、豆沙糕、松花餅之外,還把雙皮奶和蛋撻也添了進來。

這裏邊乾隆喜歡的鴨肉沒落下,永璜喜歡的魚也有,不管是清蒸魚肉和魚湯都有。

另外太後吃素居多,裏頭的葷菜要有,素菜也不能沒有。

這個紫米瓜露就是南瓜和紫米做的,紫米養人,南瓜綿軟,吃着甜絲絲的,讓牙口不太好的太後最是适合了。

皇後是看不出喜歡什麽,娴妃也是如此,其中幾道菜以前的宮宴出現過,兩人也動過筷子,哪怕不是特別喜歡,起碼是不讨厭的。

茶葉選了白雲山的頂湖茶,她也才知道宮裏連泡茶的水都有講究,用的是京城的玉泉水。

之前康熙爺喜歡的是趵突泉的泉水,特地讓人從那邊運過來,只為了泡茶,實在是奢靡極了。

沐瑤總算把菜單弄完,累得都不想動了。

感覺這一天天的,除了身體累之外,腦子也挺累的。

難為皇後和娴妃數年如一日每天都處理各種事務,每一樣還精細得過問,不熟悉可不行,瞧着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其他就有人辦了,但是也得全看一遍。

這工作量不能說不多,光看她這個周歲宴,辦的還是小宴就已經名目如此繁多,每一樣都得過問,免得到時候出錯。

就是平日皇後偶爾還得見命婦,招待小宴不說,還得賞賜。

勳貴人家賞什麽,對方家裏有什麽人,都得清清楚楚才是,鬧出烏龍那彼此的臉面就不好看了。

光是想想,沐瑤就覺得頭皮發麻,這工作量真的十分可怕。

更別提皇後還要給太後請安,時不時問起太後那邊吃住如何,身體如何。

哪怕皇後人不是每天都過去,也得時不時送點吃的用的玩的,貼心周到。

更別提除了太後,還有乾隆,這就要更用心了。

雖說有李玉這個能幹的太監總管在,乾隆那邊吃穿用度都有宮裏多年的規制,皇後還是得事事過問才行。

就乾隆那個性子,皇後要不聞不問,他只怕要惱了,覺得皇後不夠關心體貼自己的。

如果沒娴妃幫忙,皇後真是要分分鐘累暈過去。

總算把裏裏外外都規整好,沐瑤也能稍微清閑下來,之後就是時不時鞏固一下永璋的記憶,別讓他到那一天的時候掉鏈子就行。

周歲宴前一天小廚房那邊就已經熱火朝天開始準備起來,雞湯得提前吊八個時辰,另外還有鲫魚、刀魚和河蝦得張羅着新鮮運到園子來。

林禦廚親自檢查每一道食材,生怕有什麽差錯。

五福堂那邊有素紋盯着,前一天也親自檢查了好幾遍,生怕漏掉了什麽還能立刻補上,讓周歲宴不夠完美。

連鄧嬷嬷都緊張起來,跟永璋告罪,過來沐瑤這邊幫把手的。

永璜自然沒有不答應的,他漸漸适應了如今的生活,也開始一點點接手身邊的事,安排起身邊伺候的宮人們,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被動接受。

差不多一個月下來,永璜也明白對吩咐宮人辦事是如何抓大放小了。

只要他提出大方向,餘下的事自然有宮人去辦。

以前永璜不受乾隆重視,加上生母不在,普嬷嬷又拿捏着他,周圍宮人對普嬷嬷更為言聽計從。

如今不一樣了,乾隆特意挑了兩個嬷嬷過來讓永璜挑選。

永璜最後選了一位嚴嬷嬷,看着臉盤圓圓的,瞧着十分親切慈祥,還愛笑,說話溫溫柔柔的。

他是怕極了跟普嬷嬷一樣的人,乾隆估計也知道如此,所以特地挑了兩個面善的嬷嬷過來。

哪怕看着溫柔慈祥的樣子,能在宮裏呆到這個年紀,還能被乾隆選上,自然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沒有看起來那麽溫和無害。

不過只要這個新嬷嬷是向着永璜的,這就可以了。

那天挑選的時候,沐瑤也特地去旁聽了一番,沒給永璜提什麽意見,總歸不太放心就跟着看一眼。

兩個嬷嬷看着都挺好的,永璜遲疑了很久才選上了瞧着更為和善的嚴嬷嬷,沐瑤也不意外。

只是永璜無師自通,收下嚴嬷嬷後,還對她說道:“等我年長幾歲就要出宮開府,到時候會帶上嬷嬷一起出宮,也會榮養到老。”

這就讓嚴嬷嬷很是心動了,如果之前只是乾隆的命令,讓她留在大阿哥身邊,自是會忠心耿耿。

那麽大阿哥這番話,就讓嚴嬷嬷更加死心塌地了。

她們這些上了年紀的嬷嬷,在宮裏哪怕在貴人身邊伺候多年,也未必能出宮去甚至得到榮養,只看運氣和主子的心情了。

大多嬷嬷出宮的話,外邊的親人可能都不在,或者也未必會接納她們。

不出去的話,她們就只能老死在宮裏,鋪蓋一卷就不知道埋到哪裏去。

但是跟着大阿哥出宮,那就不一樣了。

不說活着體面,老了也能有個好的安身之所,嚴嬷嬷如何能不心動?

沐瑤心下不由感慨,之前被普嬷嬷壓着,永璜懵懵懂懂無法翻身,如今解開了心裏的郁結,居然還知道攻心至上。

果然不愧是皇家的孩子,哪怕年紀不大,只要稍微長大一點,就能自然而然明白人心的重要了。

有嚴嬷嬷幫忙,鄧嬷嬷還留了一陣子,漸漸就放開了,回來沐瑤身邊的時間是越來越多。

這次鄧嬷嬷說是回來幫忙,自然是不打算繼續回去的。

永璜跟鄧嬷嬷相處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卻對她是依依不舍。

畢竟鄧嬷嬷算是陪着他度過了最彷徨的一段時間,讓自己慢慢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身邊沒什麽特別貴重的東西能送,最後只承諾道:“嬷嬷以後有所求,可以來找我,只要不過分又不傷天害理,我又能做到,必然會幫忙。”

鄧嬷嬷心裏也感慨,大阿哥真是個好孩子,并不覺得自己以後需要幫忙。

哪怕她需要,自然會去找沐瑤,而不是找永璜的。

不過永璜有這份心,鄧嬷嬷還是十分感激。

她回來後跟沐瑤提起此事,沐瑤也覺得永璜确實是個不錯的孩子了。

而且這孩子也有心眼了,還知道有個前提,是他能做到,也是不能傷天害理之事才行,并沒有胡亂承諾。

有心眼也好,他以後在宮裏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了。

身邊的宮人哪怕不敢過分怠慢,卻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主子要是心太軟,分不清楚這些人放在身邊,胡亂谏言不說,還可能給自己招來麻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