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成書
數九寒冬。延喜王景非迎娶杜侍郎之女。
消息一出,破碎了大景朝江南江北的莺莺燕燕的一顆顆心。
江南的綿城裏,有名妓喚作溶溶的,做詩一首,題在香噴噴的錦帕上,托人千裏迢迢從綿城捎來,送入延喜王府手中。
詩曰:“碧翠樓前脂粉香,江南風致久傳揚。綿城落花春不在,何日重來夢滿床。”
詩俗劣,字也不佳。但題詩的錦帕卻香氣濃郁,可想見佳人盈盈粉淚,寸寸柔腸。
我雖女子,見之也心旌一動。更何況景非這個風流王爺。
他手捧錦帕,連連嘆息了幾聲,大有不舍不忍之意。
然後他道:“任蘭舟,你辦事兒忒快了。”
我笑道:“王爺,你在綿城那幾年,究竟留下了多少風流韻事?何日江南一游,風光無限,你一一數來,讓我有幸一飽耳福眼福?”
景非仰天嘆道:“江南佳人雖多,唯有溶溶深得我心。可惜,可惜了。”
我嗤之以鼻,說:“你若舍不得,還來得及。”
景非道:“罷了罷了,白白想了傷心。不如當即收了心,過過舉案齊眉的日子。”
景非成婚那日,百官道賀。景成身體抱恙不能前去,托我送上了一對翡翠牡丹,祝其百年好合。
孟客之也率知書院的書生們道賀。書生賀禮,自是不同。比如孟客之就畫了一幅畫,上面青山隐隐,流水迢迢,山間庭院一間,點綴桃花盛開,蜂蝶競逐。
畫旁無落款無題字,只在左側山頂之上小小巧巧地蓋了一枚朱印。
景非手捧畫幅,啧啧稱贊不已。
Advertisement
我笑道:“你懂畫?”
景非道:“岚洛之畫,看上去就是春風和煦,令人歡欣無限,真真是賀了我的新婚之喜。”
岚洛是孟狀元的字。
我見他仍在仔仔細細地瞧,道:“你莫不是又在盤算價錢?”
景非道:“所以我每每常道,世間知我的,除了岚洛,就是你任蘭舟。岚洛之畫作,畫技暫且不表,若是在他狀元那幾年,單是他的名聲,就足以使這畫價值千金,多少人争着要搶了去。”
他嘆息一聲,又道:“可惜這幅畫上無題字。何況岚洛今昔不如往日,隐身在知書院內,少在市面上走動,莫不是要落個有價無市……”
我為孟狀元之才真真長嘆數聲。
年三十皇宮家宴。皇後娘娘左瞧瞧太子妃丁氏,右看看延喜王妃杜氏,不住地贊賞喜歡。皇後一高興,就賞賜給太子府和延喜王府不少物件,連帶着也給我這個太昭五品官不少賞賜。
所以說,皇後還是賞罰分明的。我任蘭舟在這兩樁婚事上,頭功可是當仁不讓。
來年開春,太子已大好,可以上朝了。我歡喜無限。今上更是歡喜無限,讓太子繼續兼管兵部和工部。兵部尚書丁佑積極效力,邊境安寧,兵強馬壯,百姓安居樂業。
大景朝滿朝文武都說,如今大景朝上下和順,太子日漸好轉了,就連風流王爺延喜王也收心成了家。大景老臣們,老淚橫流,反反複複在早朝時不斷表示一片丹心日月可鑒,我大景一朝基業安穩,盛世明主,諸皇子家業和睦,大景當傳百代千秋萬世。
又恰逢知書院上奏,知書院歷經十年,編撰成功《觀景禦覽》,集泱泱上古至我大景開國以來文人騷客詩詞歌賦著述文章,以及典故雜科經書等其他文獻。合兩萬四百卷。
那日,據說是孟客之數年後第一次登得早朝,親手捧着《觀景禦覽》第一卷,呈上朝堂。上大悅,憶起孟客之當年,問及他這幾年境況。孟客之朗朗作答,出口成章,敘述十幾年歲月流轉,不卑不亢又情真意切,俨然當堂口述成一篇骈文。
孟客之孟狀元當年的驚世才學聲名,再一次傳遍天下。
幾日後,孟客之被提升為知書院正史。官居三品。
我和景非去看孟客之,他對着我們凄然一笑,道:“微臣必将竭盡全力,率知書院衆人,集天下文章,為我大景歌功頌德千載揚名。”
我答不上話。景非也不吭聲,給他和孟客之各斟上一杯酒,兩人各自一飲而盡。
出得孟客之家門,景非忽道:“江南水患又起,本王需去綿城一趟。”
作者有話要說:傳說中末世最後一個月的首日,所以今日似乎更得勤快了點,嘿嘿2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