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租書店
=========================
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順利。
謝生和謝聽去找書的時候,每次都能很高效地找到書在哪裏,連一本都不少得可以都買下來,連帶着偶爾老板還會給添頭,都是一些卻了上冊或者沒下冊的書。
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也把他自行車鋪子給堆了小半個地方了,兩人重新收拾了一下鋪子,門口只留了點地方放修自行車的工具,然後就是收銀臺和臺後一面牆的書。
另外一面打了桌子放了椅子,有的時候可以借了書在店裏讀,這樣離開時候還書,沒有損壞的話就不需要押金了。
從店開起來就人氣挺好的,不知道是書比較豐富還是因為店長長得挺好看,而且還不會說話,這比那些亂推銷的人好多了,很多女孩都喜歡來,走的時候也會偷偷多看兩眼謝生。
不過也沒人跟他多聊,他也不會說些讓人為難的推銷的話,總之還算是挺好的,沒有那麽多煩心的事情。
江橋一開始會來店裏就坐在收銀臺裏面,每一本文的漫畫她都認識,甚至還能按照書裏的漫畫故事在別人看了太多混亂了,或者好久沒看記不住的的時候,明明自己低頭在看漫畫,卻還是能把故事情節給人家理順了。
等幾個人聊開心了,她就會推薦一些近現代的長篇小說,各個國家的都有,順便還會講一下裏面的故事和有意思情節。
“ 所以,姐姐你繼續講啊,這個故事後面怎麽沒有了… 所以富貴家的人最後怎麽了?” 兩三個附近高中的學生圍着她問後面的故事。
而講了小半個故事的江橋才想起來自己壞事了,這個故事好像1991年還沒有寫出來,她不能這樣把別人沒寫的故事在她的嘴裏講出來。
“ 後面的我也不記得了,我就是講的也不是小說,是我聽長輩講的老家裏一個老人家的故事,說不定你們以後出行的時候會碰到那個老人家,後面的故事他會告訴你們。”
雖然江橋覺得對于原主的年紀而言,其實也不能算是老人家…
“ 啊… 我還想知道後面的故事呢… 這個老人太慘了。”
“ 可不是嗎?”
“ 那你們看看這本《簡·愛》很好看的。”
Advertisement
“ 這又是什麽故事?” 一個紮着雙馬尾的女生接過那本書忍不住翻看了幾頁。
“ 主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約翰牛的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 (1)
“ 從小失去父母的簡愛寄居在舅媽家,自幼受盡表兄欺辱和舅媽冷眼,稍大些後即被送入管教嚴格的教會女子學校。 ”
“ 在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女生并沒有因為冷漠刻板的生活變成無情的女生,而是自立自強,還積累了不凡的學識修養,成年後她成為桑菲爾德貴族莊園的家庭教師。”
“ 她在這裏遇到了男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第一次露面時兩人相識于一場堕馬事故,而後二人慢慢熟悉,羅切斯特先生體會到簡愛的與衆不同,并漸漸愛上她。最終他們結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 (2)
女生拿着書翻看了幾頁後,擡頭看着江橋,忍不住問了問,“ 可是為什麽一定要用男女主相愛結婚作為結局呢?”
她的聲音很清,像是随着風進入她的耳朵裏,像是帶着女性一直以來的疑問,過去的人問着未來的人,未來的人看着過去的人。
江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她。
要跟她分析這個故事的整體情況?基于作品的內容去講解這個論題?江橋沒有講那麽多長篇大論,她只是看着那個女生,像看着原本可以覺醒的千千萬萬的女生。
“ 也可以不結婚,當然可以活自己想活的生活。” 這像是一個謊言一樣,但是江橋還是這樣回答着她,“ 不過,這本書還是可以看看的,或者你忽略掉這個結尾,也能學到她絕境逢生的生活方式。”
“ 好的,謝謝姐姐。” 女生掏出幾枚硬幣放在桌上,然後把書放進自己的包裏,去謝生那邊填寫着借書還書的時間。
看着女孩的離開的身影,江橋目光轉移的時候看到了在一旁的謝生,注意到她的眼神,謝生隔空手指着她桌上的書,想告訴她,她沒有夾書簽,書合上了。
江橋點點頭,然後坐下來繼續看剩下的部分,但她的心裏卻在思考起自己也是時候該動身去新的學校了,誰的生活也不是以婚姻為終點,至少她現在還是需要在自己原本的路上持續走下去。
至于謝生,她已經幫助了很多了,她也喜歡謝生,但她更喜歡自己,雖然她知道謝生并不會真的阻攔她的離開,但是江橋不想看到謝生眼圈紅紅的樣子,就像他說的笑着才比較好看。
江橋把書直接合上,然後拿着包比劃着說要出去一下,她在謝生的眼神下只從包裏拿了錢包就出門了,而看着她留了包在店裏的謝生覺得她很快應該就會回來了。
而這個很快是7年…
對于江橋而言,她可以只帶錢包和身份證明離開就行,所以她真的只是回去拿了個新的包,只帶了些私密的衣服和錢包,真的就直接離開了江城。
她給每個人都留了一封信,還給阿姨留了一年的薪水補償讓她去換個工作,給謝生和謝聽留下來她存的那些書還有幾盒她配置的噴灑農作物的藥水,她還給兩人留了點事情,好像這樣大家就還能有話題寫信溝通。
原本暑假前就已經規劃好了新學期秋季的時候她直接去米國,那邊一堆農場主她可以買下一大片地區用來種植研究,還可以很方便的采購到最新的研究設備觀察到植物的內在紋路。
她沒有選擇曾經幾位農業大拿研究出來的方向,因為她知道他們會在國內研究出來,倒也不需要她在海外研究出來這些再帶回國。
她只是在繼續研究着原主的研究的課題,茄科植物馬鈴薯繁育系統與快速繁殖技術及多倍體誘導研究,作為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90年的時候國內一般農村種是一年一次,但是大棚種植的,就可以一年收成兩三次。
一般北方産區的土豆收獲時間相對固定,受到季節和天氣氣候的影響,北方土豆生長緩慢,一年只能生長一季,農民種植業也會選擇在春季中下旬到5月初種植,秋收在10月和11月左右進行,而南方基本可以一年可以種三次,一年收兩次,基本春季的二月到三月之間種土豆,它們是在秋天的六月和七月左右收獲的。
很多人會選擇将土豆運往北方進行售賣,但是路上還是會有很大的折損率,而土豆作為很重要的糧食戰略物資,自然是需要在每一個區域都能有足量的收成。
所以她需要搭建一大片的大棚進行種植研究,實驗不同條件下馬鈴薯生長收成和最終的結果紀錄,至于種出來的成果,優先選擇一批進行留種,其他的就會就地賣掉成為各大店裏的薯條。
江橋吃着薯條,看着窗外走來走去的金發美女,突然想到好像麥當勞現在也只有南方才有,北方好像還要再晚一點才有麥當勞的門店。
那謝生豈不是還沒有吃過薯條?
不過薯條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江橋又吃了一根後這樣想着,然後繼續跟身邊的同學聊天,她在這的生活好像才因為這些二十一世紀常見的東西而覺得減弱了大半的孤單。
麥當勞在她的時代裏很普通,薯條在她的時代裏也很普通,她現在只是過着她記憶裏普通的日子但卻莫名的感受到時代洪流的沖刷。
在這裏的每一天好像有回到二十一世紀的錯覺,原來這麽早的時候,這些城市就已經定型了,以至于到她長大的那年還是類似的狀态。
原來她以為老舊的地鐵,原來她以為老舊的公交車,原來她以為的老舊的樓,在現在看起來都很新,這一刻又讓她意識到自己是真的還留在90年代。
“ hey 瑞秋,你最近都不出來的?你是真的要住在你的那個農場裏面了嗎?” 這個學期同課程的同學難得把江橋約出來吃飯,明明有那麽多店她都不去,非要在麥當勞坐在玻璃窗戶前看着街道。
“那我這不是在這裏?” 江橋把手裏剛拆開的派放在她面前,“ 再說了這學期教授有多瘋狂你不知道嗎?他的課題想要拿A,肯定要多做實驗。”
“也是了,你說的沒錯。”
兩人沒有再繼續聊什麽,都坐在那裏發呆看着窗外的風景,雖然這幾年看了挺多的,但是這樣不需要做什麽而可以坐着發呆的感覺還挺好的。
尤其這個薯條說不定是用她的農場賣出去的土豆做的,想到這她忍不住又吃了兩口,再喝一口可樂,整個人都像被泡進汽水泡泡裏,還有暈着光暈的陽光在眼前,整個人都很溫暖舒暢。
--------------------
(1)(2)來源網絡,本章女主也沒有特別詳細講解書裏內容,所以沒看過書的女孩會問為什麽一定要以結婚為結局,這其實跟這本書沒什麽關系,而是想用這個問題點醒女主,該離開的時候該走自己的路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可惜小狗要好幾年看不到她了,小狗覺得自己被抛棄了… 應該會哭好幾天吧。
大家對90年代的租書和報刊亭感興趣嗎?想開一個年代文講這些的,溫馨一點的故事,可能江橋和謝生會客串吧,看大家留言,如果感興趣的話,我就開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