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熾陽燒烤着大地,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這天韓十三送完柴回來,帶回了大寶——到了收夏糧的時候了,大寶是回來幫忙的。
看到韓丹鳳,大寶叫了聲姐,拿出個油紙包給她,“姐,你跟二寶分着吃吧。”
丹鳳打開一看,是一塊麥芽糖,糖已經有點化了,顯然不是新買的。
被個小屁孩發糖吃的丹鳳……
二寶也看到了麥芽糖,“哥,你又給我們帶東西,你是不是自己沒吃?”
大寶抿了抿嘴,“我在鎮上,比你們更容易吃到。”
果然沒吃。
丹鳳跑竈房把糖切成五塊,一人分了一小塊,給韓十三和喻氏也分上了,一家人都分到一小塊,看着家人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丹鳳的心也跟着脹得滿滿的。
天太熱,丹鳳特意煮了綠豆稀解暑。
“這是什麽?綠色的糊糊,又不像野菜又不像粥。”大寶很好奇。
韓十三已經呼嚕喝上了:“好喝,舒服。”
二寶也不落人後,直顧着喝,邊喝邊招呼他哥快喝。因為綠豆涼性,丹鳳并不是每天都煮綠豆稀,煮的量也不多,因此二寶一直沒喝過瘾。
“這是雞絲藤籽,又叫綠豆。大妞得神仙托夢,知道這綠豆能治喉嚨痛,能解暑,按神仙說的方法做的,這是綠豆稀,下次再煮綠豆粥。”
丹鳳把那盆賣相不好的豆芽菜也推到他們面前:“還能做豆芽菜!”
豆芽菜大寶倒是知道,他們酒樓現在賣得最火的一道菜,主要配菜就是豆芽菜。
飯後喂雞,二寶又秀他的雞仔和存的蚯蚓,還告訴大寶家裏喂着的兩頭豬,有半頭是他的,讓大寶很是贊嘆。
“可惜咱家沒地了,否則何愁不旺家。”韓十三嘆氣,“我這個做爹的沒用啊。”
歡樂的氣氛一下子變了……
韓丹鳳沉默,在那個世界她打小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地,一年甚至見不能一面。她直到大學考到父母所在城市才跟父母見面多點,只是她已經過了依賴父母的年齡,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她有求必應,甚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她弄進胖胖公司,可她就是對他們親近不起來。
現在系統壞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與父母相聚。看到韓十三嘆氣,她不由想到另一個世界的父母,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發現她不在那個世界了。
六月初一丹鳳起了個大早,喻氏已經在竈房忙開了。喻氏的活不能丢,上午仍要去漿洗。二寶要撿稻穗,也沒空顧家裏。
鍋裏煮的不再是野菜粥,而是貨真價實的大米飯——吃飽了好幹活。韓丹鳳炒了個小幹魚仔,又炒了盤木耳,加上鹹菜,湊成了三個碟子。
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都只顧着吃鹹菜,小幹魚仔和木耳基本沒動。
等都出門了,丹鳳先是喂了雞,背着背簍打豬草。
韓十三擔回的潲水一只豬足夠了,兩只豬又不夠。家裏的米糠早就吃光了,現在吃的是喻氏找範家借的,說好收了夏糧後還,丹鳳不由想起前世的豬飼料的好處,可惜她只知道主要成分是玉米杆,玉米杆要怎麽變成豬飼料卻是不清楚。
丹鳳也不貪心,只打了平時二寶一半的豬草,夠中午一頓的。
回到家,二寶也家來了。
“姐,爹叫我來提醒你,午飯多煮七個人的飯,大伯帶着三個堂哥來幫忙了。”二寶跑得氣喘籲籲。
“大伯加你三個堂哥不是四個麽?”丹鳳好笑地看着二寶。
二寶癟癟嘴:“哼,本來是四個,可是大伯說爺奶好久沒見到爹了,想他了。爹就說叫了他們一起吃飯。大伯又言家裏只餘大伯娘一個人在家裏,好久沒一家團聚了。爹只好又讓叫上大伯娘一起。”
丹鳳一聽有譜了,大房一家又來占便宜了。
她家只有六分田,他爹帶着大寶上午就能收完。偏偏大伯帶着三個兒子過來,又不好趕回去。
大堂兄韓繼祖是個百無一用的書生,勉強能撿個稻穗,還遠遠比不上二寶。二堂兄韓繼宗毛手毛腳,有人大略估計過,叫他割十斤稻谷,他能給你浪費掉五斤,在這糧□□貴的年代,誰也不敢叫他收稻谷,就是大伯自己家收稻谷,也是讓他撿稻穗。三堂弟倒是個踏實的,只是從小體弱,撿個稻穗還能累病……
現在不只要準備他們四個人的飯,還得買四送三,七個人吃的米飯,都夠他們娘三個喝十天甚至更久的野菜粥。更讓丹鳳和二寶郁悶的是:今天大伯家四個人來幫了忙,即便幹不滿半天,也算半個工,四個人就是兩個工,到時還得還……
想想就糟心啊,她得做點什麽。丹鳳招手叫過二寶,告訴他借米去,借五升米,找範家借,不夠再找別家借,借完了送回來,再去把大伯娘叫來幫忙。範家陳氏是有名的包打聽,而且跟她大伯娘不對付,她相信這樣一來,附近都知道他大伯一家借幫忙之名來打秋風了。
果然,葛氏跟着公婆去大伯家“幫忙”,一路上一個個都招呼她:“去十三家吃飯?”
事實确實如此,葛氏也不好否認,“二叔家今天收割忙,我去幫幫忙!”
路人恍然大悟:“對對對,去幫忙!”
葛氏不由奇怪自己人緣怎麽突然變好了。殊不知人人都知道她為了占債臺高築的小叔家便宜,有多不要臉。
葛氏三人一來,丹鳳就借口大病未愈躲院子裏曬太陽,借的米留下一半,綠豆和原來剩的為數不多的米也早拿回了房間。
不到中午,收割的大部隊就回來了。這是個沒有雜交水稻的年代,與她記憶中動不動兩千斤的畝産相距甚遠,六分田出産也就百斤出頭,他爺還一個勁表揚,說她家産量高。
丹鳳暗暗算了筆賬,就算曬幹能有一百二十斤,還得交了半年的稅,田是百斤一畝,地是八十斤一畝,半年租交完,能剩七十七斤。一斤谷能打出六兩米,似她家又能打出四十四斤……
招待他大伯一家就要用掉五斤,也就還剩三十九斤。看他大伯一家閑着等飯吃,丹鳳不平衡了,叫來韓十三商量:“爹,你看我們家以後都沒地了,院子裏的禾堂也用不着了曬谷,要不您跟大寶趁現在有空,把禾堂挖一半出來種地?”
韓十三正為以後沒地了郁悶着,聞言眼前一亮,“也別挖一半了,我們這個院子有四分地,我們挖三分出來。”四分地是宅子自留地,買宅地時一次性付了,不用年年交稅,因此這三分地比原有的四分地不會差。
大寶一聽也有勁了,立馬去搬鋤頭,二寶正要搬鋤頭幫忙,被丹鳳扯住:“二寶,你還小,挖地大事有大人在,你去拿個空罐子,撿蚯蚓就成。”
正在樹蔭納涼的韓大牛……
沒辦法,誰讓他們就是打着幫忙的旗號來的,只好帶着幾個兒子挖地。
二寶一下子撿到五罐蚯蚓,咧嘴直樂。
待喻氏漿洗完回家吃飯,先是發現多了七口人吃飯,既而發現自己家有了三分地的旱地。又驚又喜之下,她甚至沒想到這麽多人吃米飯,家裏米還夠不夠的問題。
終于又有地了,韓十三一家都很高興。韓大牛一家自認占到大便宜,也是很高興。韓長庚很久沒這麽一大家子團聚,也是很高興。唯一不高興的只有韓繼祖,一看桌子上就三個菜,分量還不多,還趕不上他家平時的夥食,他覺得他半天的辛苦都白辛苦了,可憐他手都磨破了。
韓丹鳳沒想到,因為她的一個突發奇想,秀才村大部分人家都把禾堂給挖了,以至于她家那個僅剩一分地的禾堂,連着半個月有人借來曬谷,原因是自家的禾堂太小曬不過來。丹鳳哭笑不得,有些人家,比如她大伯韓大牛家,因為禾堂太小,谷沒曬幹就連日陰雨,導致壞了不少谷子,也不知道該說他聰明還是貪心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