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吃了我的吐出來
挖出來的三分地,地少,種糧食也種不了多少,韓丹鳳要了種菜。
因有福掌櫃打過包票收菜,韓十三和喻氏自然贊成,韓十三天天要進城,買種子的事他主動接下,第二天就買回來了蔬菜籽。
蔬菜籽有兩種,韭菜和蘿蔔。丹鳳沒經驗,直接每樣一塊半土給種上了。特意把肥沃的蚯蚓土撒上,種的蘿蔔還好,一場雨過後陸陸續續冒出來許多新芽。韭菜卻稀稀拉拉幾根。
韓十三趁送柴的機會,問了賣種子的,才知道韭菜種子要泡種,且種子長得慢,要兩三年才能長大,一般都是買老株分栽。
這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還沒賣錢,又白花了買韭菜種的兩文錢。只好把長出的幾根移到一處,又買了十文錢老株,堪堪栽了半塊土。空出來的一塊地不知道種什麽,就暫時空着。
什麽是人言可畏,丹鳳算是見識到了。
外面不知道怎麽傳的,反正是沒兩天,葛氏趕着給他們送了五升米過來,言說不用還,甚至還假模假樣責備二寶:“你這孩子,家裏沒米了四處借怎麽不找大伯娘?”
丹鳳也假模假樣插嘴:“大伯娘,正想跟你商量個事,我爹和大寶是沒時間還工,我娘要漿洗衣服,二寶要讀書,您看能不能等我身子好些再去給您家還工?”
葛氏的笑臉一頓,再笑起來有點勉強,“你這孩子太見外了,大伯娘還不了解你家情況,你就好好養身體,不用還工了。”
這樣更好了。
等葛氏走了,丹鳳問喻氏大伯娘怎麽突然變得這麽和藹可親了?
喻氏每天出門漿洗,倒是聽到些風聲,“你大堂哥繼祖不是滿了十四,要相看人家了。聽說你大伯一家想要說前面泗水村老秀才的閨女,在這節骨眼上,名聲尤其重要。沒看你大伯娘特意拿盆裝米來的嗎?這是特意讓別人看到。村裏都在傳你大伯一家為了占我們便宜,逼得我們四處借了一月的口糧供他們吃喝,還倒欠他們的工。”
“有心人還翻出舊事,一是當年分家,你爺奶十畝水田旱地,分給我們的只一畝。”
“二是你生病,你大伯一文錢也沒借給我們,反而是強買了我家的田。”
分田的事丹鳳知道,她爺奶作為擁有十畝水田旱地的大戶,在秀才村是排得上號的。秀才村的慣例,分家父母跟哪個兒子住哪個兒子就多分一成,剩下的九成均分。
結果四年前分家,他爺韓長庚說按古法,老大得七成,他爹和韓繼祖這個長孫一人分得一畝半,又說他們要跟着長子住,以後養老都不靠韓十三,讓韓十三再交半畝出來給韓大牛。可憐他爹結婚十載,領的工錢一分沒少交給奶奶,分家除了一畝地,就是外加十文錢。她家的茅草房還是他爹借錢蓋的。
當時村裏人議論韓長庚偏心太過。又有人說這是韓繼祖這個讀書人忒壞,幫着他爹搶叔叔的家産,否則韓長庚一個泥腿子、大老粗,怎麽會想到用古法。對于這個古法,他們可是聽都沒聽過。
韓丹鳳沒想到還有強買的事,“娘,強買田的事我怎麽不知道?不是說給了三兩?”
喻氏嘆氣,“給了三兩沒錯。可三兩是朝廷的定價,不說我們秀才村,就是放眼整個鎮整個縣,都是田地少,三兩買不到地,官府容許加價三至五兩成交。當時隔壁大虎也生病,他家田地賣了七兩一畝。我們家的地你爺攔着不讓賣別人,你大伯家又只肯出三兩一畝。”
市價七兩,出三兩銀買,還是在其侄女大病急缺錢治病的時候。
喻氏說是強買,丹鳳覺得喻氏說得太委婉,這簡直是強盜,趁火打劫。
“爺奶也太偏心了。”她抱怨。
喻氏黯然,“你奶嫌娘沒有你大伯娘有福氣,有福分,進門三年才生你,還是……”
還是個女娃。
丹鳳不由為她娘抱不平,韓十三每月只有一天假,為了省路費,三四月家來一次,能跟喻氏相處的時間不多,自然比不上她大伯娘天天跟大伯一起。至于生男生女,更怪不着喻氏。
不管怎麽說,她們也算小小掰回一局,讓大伯一家把吃了的吐出來。
二寶很重視讀書的事,家裏收稻谷休息一天,第二天不顧疲憊就是讀書了。他還連夜給自己取了個新名字,韓文歌,并拿出一百文請韓十三給他上戶口。
韓丹鳳趁機也拿出一百文,給自己正名,名正言順叫韓丹鳳。
大寶已經去了酒樓,韓十三又和二寶商量着取了兩個名字:韓文和、韓文清,和煮好的白水煮鴨蛋一起帶去給大寶,讓大寶選一個。大寶選擇了韓文和。
有了名字,韓十三直接給三個小的上了戶口。
午飯的時候,上桌韓十三就說了一件事,是大寶也就是韓文和提的,離鎮上最近的李家村,有戶人家在城裏買了房,準備把村裏的地賣了,三畝水田外加一塊宅基地。全買下要三十兩銀子,想落戶另外要交二兩的落戶銀子給村裏,他們村落戶向來是這規矩。如果只要地,可以八兩銀子一畝。
韓十三拿了筷子卻不急着吃飯,“全買下我是不敢指望,這不是丹鳳給了八兩銀子買地,正好這個機會可以買一畝地,水田難得哩,就是離家裏有點遠。”
“要不我們把錢湊一起,買兩畝?”二寶建議。
丹鳳算了一下,她手上有二兩有餘,湊一湊确實夠。
喻氏卻搖頭,“不行吧。你們兩個小子還好,丹鳳的錢卻是不能動,一畝田每年收益不足百文,得多少年才能收回。”
女子十六歲出嫁都不算早,甚至有不少十四歲就出嫁的,丹鳳的錢要用來當嫁妝的。
“早知道我們就先不上戶口了,又能省下三百文。”二寶咕哝。
韓十三摸了摸兒子的頭,“又說孩子話,有多大腳穿多大靴,明天我就去打聽一下,能分開買我就買一畝。”
第二天大早送完柴,回頭路過李家村,韓十三方得知已經有人捷足先登買下了兩畝水田,只剩下一畝水田加上宅基地,不分開賣了,一共十五兩,加落戶十七兩。
拿不出錢,韓十三只能放棄。
平淡的日子如流水般滑過,又到了趕集的日子。
早上睜開眼,系統軟糯的聲音又響起:“主人,今天有肉吃嗎?”
“有,有,有,你等着吧。”韓丹鳳服了,每天早晚都要問一次。要知道她也七天沒吃過肉了,只前兩天買了兩根筒子骨,勉強粘了點油腥。
二寶要讀書不能陪她,韓丹鳳卻不想錯過趕集。
她請韓十三給她在背簍底部加上三個木輪子,又像行李箱一樣加個拉杆,頓時變成了古代版的購物車。
拖着購物車去趕集,韓丹鳳第一個去了賣鴨蛋的攤子,照樣五文買了二十個鴨蛋,攤主還帶來八只鴨子的鴨毛,丹鳳又付了三文,攤主補給她兩個鴨蛋。在賣鴨仔的攤子上,又花兩文收到了六只鴨子的鴨毛。
這下有十四個鴨子的鴨毛,不浪費的話夠做一件羽絨服了。
照樣買了一斤細面,上次的面粉太少做了不了什麽,被她用來做疙瘩湯,打上兩個鴨蛋,正好一家人的朝食。
買肉的攤子上,大叔還記得這個小姑娘,買兩斤肉分成兩份,又送她兩根骨頭。
丹鳳提着一斤肉,正要找個偏僻的地方,聽到一個細細的聲音,“姐姐,你要買鹌鹑蛋嗎?一文錢十個。”
丹鳳駐足,一個瘦弱的小男孩期盼的看着她,小男孩的身子太瘦,因而顯得頭有點大,大概是看到她一出手就買了兩斤肉,覺得她有可能會買下她的鹌鹑蛋吧。
比起一文錢十個的鹌鹑蛋,更多人更喜歡一文錢四個的鴨蛋,份量足。很少人知道鹌鹑蛋很适合貧血和營養不良的人,而恰巧她家就有五個。
“有多少?”
“總共四十二個,四文錢。”小男孩快速的回答。
這是還送了兩個,丹鳳爽快地掏錢。
小男孩的臉上滿是笑容,“謝謝姐姐,姐姐好人會有好報。”
被人這麽一本正經的表揚,丹鳳被弄了個大紅臉,拿了鹌鹑蛋拖着購物車跑了。
路過賣種子的攤子,花了兩文錢買了香菜種子。家裏還有塊地空着,正好種上。吸取韭菜種子的教訓,丹鳳詳細請教了賣種子的人。幸好請教了,才知道這香菜浸種又與衆不同。
--------------------
作者有話要說:
孫林小可愛來了,萌萌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