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竹黃
處理完蕭然蕭婳姐妹的事情後,鐘辛才拿着竹藝加工工廠的計劃書找到楚若渝。
鐘辛掏出自己整理的資料:“楚姐,你看這些,這是近幾年國風崛起,各大生産廠家的數據,都非常不錯,很受年輕人的喜歡。将竹編工藝和國風國潮相結合,我也跟工廠的老師傅都提過了,他們表示很理解,只是不知道該怎麽結合。”
楚若渝看着各種精巧的工藝,确實讓人贊嘆不已:“設計師有人選了嗎?”
“正要說這個呢,楚姐,咱們眼前正好有一個特別合适的人選!”鐘辛說着提議楚若渝去一趟竹藝加工廠。
楚若渝沒有意見:“怎麽神神秘秘的?”
等兩人到了加工廠,楚若渝看着眼前煥然一新的工廠環境,真誠地對鐘辛謝道:“鐘辛,這段時間真是辛苦你了,紫竹林前前後後你都沒少忙活,你自己回頭找財務給自己包個大紅包!”
鐘辛對楚若渝這樸素又直接的感謝方式表示好笑:“楚姐,那我就不客氣了!”
說着鐘辛帶着楚若渝進了廠房,裏面的老師傅正在教新徒弟。這些新徒弟自然是上回虺蛇案子裏被虺蛇忽悠過去的小妖怪們,此刻都勤勤懇懇地蹲在地上看着老師傅教學。
“咱們中國是文化古國,關于竹子的文是多得數不數不勝數。不僅是竹文化的發源地,更是将這些技藝發揚光大,甚至還流傳海外!你們看這節慈竹,節長,質細,彈性非常好,可以層層剝開,還不容易折斷。用這種竹子編制物品,一般都是精巧細膩。”王師傅在人群中間拿着一節竹子講道。
楚若渝也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衆人也都聽得入神,沒發現身邊有人到來。
王師傅專注地講道:“竹編有三道工序,上回咱們講過,有誰還記得?”
一只兔精舉手搶答道:“三道工序是起底、編織、鎖口!”
王師傅看着眼前這個看上去年紀不大,但态度積極的年輕學生很是滿意:“不錯。今天我們要詳細教一下編織手法,竹編主要以經緯編織為主。在經緯編織基礎上,還要會穿、插、鎖、釘、套等技術,這樣配合使用,才能編出各種不同的作品。”
“那就沒有彩色的嗎?我喜歡顏色多的!”一只鹦鹉精化成一個紮着五彩辮子頭的明朗少女在一旁發問。
王師傅看着少女缤紛多彩的造型,有些不理解,随後想起了鐘辛将衆人帶過來學徒時說過他們都是無家可歸的人,頓時覺得自己有些偏見和狹隘,于是帶着善意和藹道:“自然是有的,想要工藝品有顏色,只需要将篾片或篾絲用染料進行染色,再進行編制即可。”
說着拿出篾絲在手裏翻轉,不出片刻,竹條在王師傅的手裏已經編成了一個圖案清晰、疏密有致的竹瓶。
“其實竹藝品不止竹編,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裝修等都是技藝。這可是一門大學問,要耐得住寂寞,好好學啊!”王師傅語重心長道。
“爸,鐘老板和楚老板來了。”說話的是一名年輕男人,穿着工作服,手裏還拿着幾根篾絲。
“楚姐,這就是我準備給你介紹的設計師,王建柏。這是他的父親王師傅,也是咱們工廠的老師傅了。”鐘辛介紹道。
楚若渝一一打過招呼。王建柏将兩人迎進了辦公室。
“楚老板,坐,鐘老板上次跟我說了,我也就自報家門。我畢業于說呢過程大學,在省城學的是美術設計。我媽走得早,從小我就跟着我爸在工廠裏長大,對這家工廠很有感情。實不相瞞,當初工廠出事,我甚至找過投資公司,可惜風投公司覺得手工藝不賺錢,都不肯投資,還好你跟鐘老板出現了,不然我爸和我這些叔叔阿姨們都沒有着落,作為私人感情,我真心感謝你們!”說完,王建柏起身鞠了個躬。
鐘辛連忙将人扶起:“不用,我們買下來自然是有我們的打算。”
王建柏拿出一堆設計手稿:“楚老板,這是我在大學時期設計的一些作品案例,其中有幾件還獲得了一些小獎,雖然不值一提,但是這些我都願意免費拿出來,只希望咱們這個廠能繼續把竹工藝産品做下去。”
楚若渝挑眉,看着手裏的手稿,不得不說,有幾分靈氣:“王先生,我有個疑問?”
“楚老板,別客氣,叫我小王就行。”王建柏道。
“你的設計天分是有成績的,為什麽不去大公司,反而回來老家,就為了傳承竹工藝?”楚若渝發問道。
“不瞞你們,我也去大的設計公司做過幾年,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大家都流行國外那一套,什麽歐美風,什麽皇室傳統,我們中國傳統的風格不被承認,甚至被邊緣,被化名他用。後來我和幾個朋友單獨開了個工作室,做獨立設計品牌,但是現實沒我們想得這麽簡單,我們的資金也只夠支撐半年,沒有客戶、沒有宣傳曝光,确實很難打通渠道。”王建柏雙手撐着膝蓋嘆氣道。
“萬事開頭難,我們家經營楊柳小築的時候,剛開始客源也不多,自從楚姐來了以後,就完全不同了。”鐘辛至今覺得楊柳小築能跟着紫竹林一起越變越好,有一大半的功勞都是楚若渝的。
楚若渝了然:“那你對咱們加工廠後續的國潮開發有什麽新思路?”
王建柏聽到此話來了興致,又翻出來一堆設計稿:“這是我做的一些産品調研,現在國潮興起,漢服和新中式裝修也很受歡迎。咱們在可以現在這兩個領域試水,比如中式裝修裏涉及的中式竹燈、竹桌、竹椅。再比如漢服拍攝需要的古風道具裏,竹藝首飾、竹簫、竹簡、竹燈籠、竹屏風等。這兩者都是可以進行推廣,然後大規模進行生産的産品。”
鐘辛也受到啓發:“如果是漢服周邊,這個可以先去省城大學漢服社團進行宣傳,或者咱們去跟普陀寺商量,舉辦一次漢服禮儀大賽,咱們作為贊助商,将這些産品進行一個宣傳露出。至于新中式竹藝家具而且咱們也可以将這些東西分批次贊助給普陀寺、省城各大高校,剩下的咱們就去各大建築或裝修公司去聯系人家進行合作。”
“鐘老板這個提議好,舉辦漢服大賽,咱們還可以搞一個竹工藝展覽。”王建柏已經開始幻想未來。
“你不用客氣,咱們兩差不多大,你叫我鐘辛就行。”鐘辛也覺得這事有譜。
鐘辛繼續分析道:“竹工藝科普是個問題,對了,咱們不是有農家樂嗎!農家樂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在學生研學這塊,可以加一個竹工藝體驗課程,寓教于樂,還能科普傳統文化!”
楚若渝看着兩位年輕人踴躍發言,眼裏染上一絲笑意:“确實不錯,不過能被大量複制生産的,肯定容易被仿制。”
王建柏聞言,也有了一絲清醒:“這個問題我考慮過,在研發這些産品的基礎上,我們要先做好版權保護。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打造出ip。”
“ip我懂,可是該仿制的還是會抄襲你。”鐘辛不太理解。
王建柏有些難為情:“楚老板,我的想法可能有點冒昧。其實我們這片村子不止這一家竹工藝,其他的工廠也都存在很多年了,生産的也不必咱們差,但是名氣一直沒打出去,只能給其他品牌做做代加工,收入微薄。我的設想是咱們合力擰成一股繩,與其等着他們抄襲,不如主動找他們合作,咱們廠也吞不下所有的批量生産,我們也可以将授權主動給他們,大家雙贏,還能将竹工藝小鎮的名氣打出去。”
“你的野心不小啊。”楚若渝雖然這樣說,卻沒有反駁的姿态。
“确實是個法子,等大家都能關注這個小鎮的時候,這個ip已經形成了。大家想買竹藝産品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想到咱們小鎮和咱們的品牌。”鐘辛終于理解這個“ip”的含義。
“說這個話确實有些早,不過我想那一天一定能到來。到時候整個鎮都能發展起來,我做過調查,有很多小鎮都開發這種特色産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産業鏈。咱們後面可以建一個竹藝博物館兼體驗館,讓所有喜歡竹工藝産品的人都能來這裏學習。”王建柏說着心中的構想。
“這就是你一分版權費都不要的原因?”楚若渝确實也頗有感慨,文化的傳承不可能只靠一個人,一群人,而是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傳承。
“對。”王建柏也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前期投入肯定會很大,我也沒有其他能幫忙的,這些設計就當是我的心意。”
“構思确實不錯,但是總覺得少了點特色。”楚若渝評價道。
王建柏見楚若渝沒有拒絕,立刻道:“除了基礎生産線,還能走高端線。比如将竹工藝跟其他手工藝相結合,竹藝雕刻、竹藝加刺繡等。”
“竹雕?高端竹雕是什麽樣?”楚若渝好奇道。
王建柏見楚若渝有興趣,繼續科普道:“竹雕也很分多種,其中比較難得的是竹黃工藝。”
“竹黃工藝不是已經失傳了嗎?”鐘辛以前聽過一點。
“其實是快瀕臨失傳了,不過國內也有竹藝專家進行了複原,我曾經特意去拜師學過。這竹黃雕刻原來興盛于康乾盛世,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所以竹黃工藝作為宮中貢品,一度很流行。”王建柏解釋道。
又從抽屜裏拿出幾件自己雕刻的竹黃手工品:“竹黃說白了,就是将竹子鋸成竹筒,去節去青,只留下竹子的內皮,然後煮、曬、壓平,最後制成竹片,因為最後竹子的顏色成了淺黃色,特稱為「竹黃」。竹黃工藝則是将竹黃貼到其他器物上面,進行打磨,然後在上面雕刻山水花鳥、書法等。”
王建柏指着其中一件竹黃貼雕道:“這是我刻的貼黃如意,仿制的是清代的貼黃鑲寶如意。除此之外,我更建議咱們可以做一條更加有特色的更适合市場投放的産品。比如竹工藝包包、竹箱之內的産品,甚至可以與刺繡技術相結合。”
說着又拿出一個方形竹藝包和箱子展示給兩人看。
“這是?LV的老花包?”鐘辛細瞧着包包的花紋和樣式:“是竹子,你用染了色的篾條編織的,太巧了,感覺一下子成了我買不起的樣子!”
面對鐘辛的調侃,王建柏也笑道:“這只是一種展示手法,其實咱們國內的紋樣元素不比國外少,國內從古至今有很多種中式符合、元素,這些都能進行原創設計。”
楚若渝拿起包包,手感非常輕,打開紐扣,裏面還做了內襯:“确實有點意思,這包我先拿去用了,不介意吧?”
王建柏當然沒有意見,開心道:“你們喜歡就最好不過來!”說完又有些擔心。
“咱們的投入可能會有點大,但我可以把我的師弟師妹們都叫過來,他們非常樂意幫忙!刺繡的方案,我可以接着做一個詳細的,我在蘇州那邊有同學,也可以去問問看!”王建柏擔心出現資金再次斷裂的問題。
“做生意有虧有餘,賠不賠本還不一定呢。”楚若渝接着從口袋裏掏出三張符,遞給鐘辛道:“把財神爺這三張符都貼上,我就不信不盈利!”
鐘辛想起來這是上次完成【三界無邊】任務時,系統獎勵的三張財神爺親筆符箓,立馬笑着接過,準備找個風水最佳的位置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