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抵了試過了片刻, 吳嬌娘能感覺到齊衍似乎下意識地捏了捏,她臉更紅了,只是很快齊衍就迅速的收回了手, 然後背對着她轉了過去。
吳嬌娘頗有些不解, 但是好一會兒也不見齊衍沒有反應,似乎睡着了一般, 心中生出幾分失落的心情來。
難道她猜錯了?
吳嬌娘挪動了下身子湊了過去, 随後靠在齊衍的背後。
這一日萬裏無雲,天空晴朗, 從半開的窗戶可以看到漫天的星辰,還有因為快要到秋夕節而近乎正圓的月亮。
雖然熄了燈, 但是輕薄的绡紗根本擋不住月光,吳嬌娘能感覺到自己靠過去的那一刻齊衍的身子僵硬了下。
黑暗中, 吳嬌娘鼓起勇氣伸手抱住了齊衍的腰身,別看他看似清瘦,但畢竟男子,個頭也不矮,居然有些抱不住, 那手剛好到了肚臍的位置,她下意識的摸了下, 或許是有些癢,齊衍的輕輕的握住了她的手。
齊衍的力氣不大,甚至是頗為溫柔,輕輕的包住了她的小手。
吳嬌娘本就有些躊蹴,怕是自己會錯意了, 只不過心中有種感覺, 齊衍是喜歡她的, 不然也不會這般費力求娶過來。
見齊衍這般溫柔,生出幾許柔情來,把臉貼在他的後背上,倒也沒有繼續,而是閉上了眼睛,聞着他身上特有的味道,覺得十分的安心,馬上就有了困意。
齊衍不太喜歡別人觸碰自己,睡覺更是要平躺着,但是這一次居然沒有推開她,兩個人就這般睡了過去。
早上,吳嬌娘只覺得身子沉的的不行,似乎被人壓着,她睜開眼睛一看,自己居然在齊衍的懷裏,也不知道怎麽變成了這個睡姿。
她頗為不雅的壓着他的腿,至于讓她沉重的原因,就是齊衍的手臂。
吳嬌娘動了動就連帶着齊衍也醒了,兩個人對視了一眼…… 清晨的陽光明媚清洌,像是會發光的金子,撒在屋內,齊衍的膚色本來就很白,這會兒照的幾乎透明一般,淡薄的眼眸裏有種深沉的暗流在湧動,使得原本有些冷清的他都鮮活了起來。
吳嬌娘下意識地就咽了下口水,而這個動作好像是點火石一般,吳嬌娘看到齊衍眼睛裏有了火光,随後低下來。
兩個人耳鬓厮磨,親了又親,吳嬌娘紅着臉把上衣的系帶解開……
萬姑姑覺得有些奇怪,要知道齊衍很少就晚起,但是今日似乎有些晚了,她在門口站了半響,裏面終于有了動靜,她松了一口氣,就怕是齊衍生病了,那就麻煩了。
不過按照習慣還是在門口偷偷往裏瞧了一眼,這一看就覺得臉色通紅,随即轉過頭來,看到如意正端着水盆過來,說道,“早膳可是做好了?”
如意有些奇怪,早膳早就做好了,但是馬上就看到萬姑姑露出不自在的神色來,她也是機靈的,馬上就道,“早上做了兩籠湯包,這會兒怕是有些涼了,奴婢再去瞧一瞧。”
過了片刻,裏面終于傳來腳步聲,萬姑姑松了一口氣,說道,“大爺,可是起來了?”
裏面傳來齊衍的應答的聲音,萬姑姑這才推門進入,吳嬌娘正紅着臉給齊衍穿戴,她自己卻是已經穿的整齊,萬姑姑下意識的看了眼床上,因為绡紗的帳子,輕薄的近乎透明,一眼就望到底了,她看到床上雖然有些淩亂,但卻很沒有任何痕跡就知道還沒成。
一時心裏不知道是失落又或者松口氣,只是很快就收起來心思來,就像是江敦說的那般,她就是個仆婦,只管做好分內的事情就行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萬姑姑的錯覺,覺得兩個人連吃早膳的時候都幾乎挨在一起,那椅子似乎離的比以往要近。
早上是湯包,雞子羹,香油肴肉片,素三絲,炸魚幹,槽鵝掌,雖然量不多,卻是格外精致好看。
吳嬌娘都以難想象,之前還颠沛流離的,如今卻是在這裏過上這般富足的生活,如意看到吳嬌娘拿着調羹停頓了下來,還當雞子羹不合口味,馬上就說道,“姨娘,可是味道不對?”
也就是一開始吳嬌娘給齊衍布菜,再後來齊衍嫌太費事,也就兩個人一道吃了,反正萬姑姑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吳嬌娘道,“這雞子羹軟的跟豆腐一般的,很好吃,就是想起以前,很難吃上這些。”
如意早就知道吳嬌娘的出身了,其實一開始知道的時候她還詫異了半天,因為吳嬌娘的行止做派就不像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人,她當時就想,也怪不得讓大爺喜歡,可惜沒有托生在公侯之家,那也是要挑大梁的人,想來确實是有些能耐。
如意笑着說道,“姨娘是個有福氣的,能跟了大爺,以後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吳嬌娘知道這是如意的奉承的話,倒也沒有在說什麽,剛才只是看着一桌子精致的菜肴感嘆下,再去看齊衍正低頭用膳,他不大愛吃軟的東西,所以自然不喜歡吃雞子羹,不過吳嬌娘給他分了半碗過去,倒也無話的吃了起來。
齊衍臉上慣常是沒有任何表情的,眉眼淡漠,瞧着冷冷的,但是低着頭默默吃的時候,居然覺得有種很乖的感覺。
吳嬌娘搖了搖頭,他早上趴在她胸口的時候可不像是這般乖…… 吳嬌娘不想還好,一想臉一下子就紅了。
她現在可以肯定是齊衍是真的不會了,這讓她頗為難做,難道兩個人圓房還要靠她不成?
吳嬌娘想着心事,一時發了會兒呆,再一擡頭就看到齊衍已經用完了自己的那份兒,開始給她夾菜,她前面的那小碟子上已經堆滿了一堆。
特別是多了一碗雞子羹……
如意尴尬的笑了笑,說道,“剛才大爺叫奴婢把廚房裏剩下的都端來了。”
吳嬌娘心裏說不出來的甜,厚着臉皮輕輕的握住了齊衍放在桌子下面的手,好在齊衍也沒有推開她。
如意瞧着忍不住想着,大爺和姨娘可真是好呀,其實她一開始有些懼怕齊衍,但是後來發現,他也就是神态冷冷的,跟姨娘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變得溫和的多。
***
穆學成這幾日都悶在屋子裏,直到學生吳峥來敲門,這才把門打開,吳峥看到裏面的穆學成吓了一跳,他似乎一直沒睡,臉色黯淡不說,眼睛也腫了。
見到吳峥,穆學成似乎終于放下了一顆心,指着案桌上的書籍說道,“這是我半生的心血,就想着一定要寫完,只是…… 到底心有餘力不足,不過這世間的哪裏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穆學成說着走到了一旁的書架旁邊,拿出印章來蓋在了上面,“你務必要幫把我把這些東西保管好。”
吳峥急道,“老師,到底是出什麽事?”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前陣子還好好的,怎麽今日一見面突然就要把自己的心血交托給他?
穆學成看着屋外的暮色,說道,“我可能命不久矣了。”
“什麽?”吳峥再去看穆學成,只見他雖然略顯疲憊,但是目清,精氣神還很足,不像是得了重病的樣子,一時有些不解,随即想起之前穆學成跟他說過的話來,馬上就道,“老師,您是不是跟陛下說四皇子他……”
但凡是見過四皇子的人都能看出來四皇子先天不足,是為癡兒,但是皇帝不願意相信,皇後更是護着,這才拖到了今年。
原本皇子是要三歲啓蒙的,但是四皇子卻拖到了五歲,這到底和緣故?是因為皇後藏不住了,但是誰去捅破這個窗戶紙就是問題了,他沒想到是居然是他的老師。
穆學成謹慎了一輩子,兢兢業業的,做到了太子太傅高位,正是叫人尊崇的時候,只要不出錯就這般下去,安享晚年,誰知道居然會晚節不保。
那方家人這幾年和司禮監秉筆太監狼狽為奸把持朝政,幾乎是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許多人敢怒不敢言。
“老師,您這是何必?”
穆學成見吳峥幾乎要哭了,寬慰道,“那方家氣數已盡,我不過是推了一把而已,等我走後,你肯定會艱難一些,最好辭官避開一陣子。”
“老師!”
穆學成似乎不願意再談了,道,“快走,他們該來了。”
吳峥不敢違背穆學成,強忍着淚水這才叫人把穆學成撰寫的書籍搬上了馬車,至于穆家,二十年前穆學成的獨子病故,老妻也病故,如今整個穆家就只有他一個人,還有個過繼的侄兒,只是這個侄兒顯然不太得穆學成喜歡,年前就叫人送回老家去了。
趙氏是穆學成的妾侍,過來幫着把書籍搬過去。
吳峥想要說點什麽,最後還是咽了下去,忍着淚水和自己的老師告別,這才一步三回頭帶走了。
趙氏給穆學成沏了茶水,說道,“吳大人還是老樣子,妾身還記得他剛來拜師時候的樣子……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趙氏是老妻的貼身丫鬟,後來給擡了身份做了姨娘,期望能給穆家開枝散葉,但是或許是命裏本就沒有,一直都沒有懷上孩子。
穆學成嘆氣,說道,“他學問是好,就這性情,實在是不适合在走仕途。”不過也正因為這一份赤誠,才能托付他。
“我走後,你就家去吧,這裏還有一些銀子……”
趙氏笑了笑,神色非常的平靜,說道,“妾服伺了大人一輩子,又如能這時候家去?等着大人走後,妾也随了大人去吧,也能和夫人早些見面。”
穆學成聽了眼中含淚,好一會兒才忍了下去,說道,“是啊,阿筝也該是等的急了。”
吳峥剛出了院子就看到一對兵士氣勢洶洶的朝着穆家而去,再仔細看領頭的是東廠的人,就知道這多半是方家的手筆。
他不敢停留,叫車夫趕緊趕車離開了胡同,只是心裏卻是難受的不行,但是他仔細琢磨老師的話來,說是讓他暫時避開……
吳峥想了想,四皇子是癡呆無法堪當大任,至于宮中,因為方皇後獨大,這幾年只有一位公主,要說還有個人是十年前被貶為庶人的元太子,難道說老師為了元太子?
那誰又想讓元太子回來?
吳峥發現他不能想,越是想越是覺得這裏面的不簡單。
穆學成被捉之後,在去刑房的路上,趁着人不注意,撞牆自盡,同一天,妾侍趙氏也在家中吞金自盡。
朝中頓時就不太平了起來,一時人心惶惶的,蘇春和這剛入了翰林院,還沒站住了腳跟就遇到這樣的事情,也頗為頭疼。
穆學成在士林中聲望不低,太學裏已經許多人聯名上書要求徹查此事。
蘇春和卻是不敢參合這件事,下了衙就匆匆的回了家中,想要聽一聽王氏的主意,她畢竟是王家出身,不是尋常的婦人,頗有些見解。
剛到了屋裏就看到氣氛有些不對勁兒,王氏把一封信推到了她前面,說道,“娘來信說要入京。”
“什麽?”
王氏頗為不悅,她雖然不喜歡王姨娘,但畢竟是王家人,也是促成了這婚事的人,總要留了體面給她,但是蘇夫人丁氏入京了,這府邸還有王姨娘的位置?
到時候王姨娘少不得要在蘇夫人前面立規矩。
蘇春和自然看出了王氏的不悅,馬上就說道,“我給娘寫一封信吧,這會兒來确實是不合适,主要是也沒住的地方。”
王氏這才露出笑臉來,問起府衙的事情,蘇春和就把穆學成的事情都說了,還道,“當真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他說的自然是那些太學聯名上書的學子。
王氏看着蘇春和心中頗為失望,就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良禽擇木而栖,但是這個蘇春和也太沒有骨氣了。
但是也知道蘇春和說的對,說道,“夫君說的是,我們還是靜觀其變。”
但是誰都沒想到這件事越鬧越大,在京中的人都人人自危,甚至有人在正陽門要以死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