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就是正文結束的十幾年之後了

開篇,劍閣的一群弟子們上課傳紙條被抓包後,在靜室裏罰抄。他們抄着典籍,讨論起書裏的“玉上神”來。

“修界百年無人飛升,你們說玉上神在天上會不會無聊孤寂呀?”

“夫子說不能議論玉上神,她都能聽到。”

“我聽說,青環劍尊和玉上神曾經是姐妹呢!……但是我問父母,他們都不準我提這件事。”

一上來,沈若伊便發現外傳筆調要比正文歡快許多,有一種“回首來看往事輕松”的感覺。

劍閣弟子們的對話簡直能讓她聯想到自己在書院的日常,恍惚間,好像那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一般。

“不是說玉上神無所不能嗎?能不能給我把這道題做了……”

“你想得美!你怎麽不求玉上神給我們把書也抄了?”

“抄自己的‘歷史’嗎?哈哈哈。玉上神那麽優秀,肯定沒被罰過。”

當年的少女,如今已是課本上的英傑人物。

沈若伊看得可樂,心想,柳玉釵也不是沒被罰抄過書,你們把上神想得太不食人間煙火了。

她不由得有種優越和滿足感:看,我比你們了解柳妹!

少年少女們偷偷非議上神,書抄了一半,又紛紛去看螞蟻搬家了。但回來時,卻忽然震驚地發現自己的書真的被抄完了,那道題旁邊也寫了解答過程!

沈若伊眼睛一亮,柳妹是下凡了嗎?翡不琢用先生這種方式切入,太有趣了!

伴随着年輕人們的驚呼,外頭的劍閣長老也從靈器中觀察得出了這個結論:柳玉釵回人間了!

這是她飛升以來第一次回人間,頓時半個修界都被驚動了。

Advertisement

翡不琢的視角便回到了已經成為玉上神的柳玉釵身上。沈若伊先前看他人的角度,多少也覺得柳妹現在“不一樣”了,但現在寫柳玉釵的心理活動,她便又開心起來:不管如何,柳妹還是那個她,一直不曾變過!

劍閣舉辦了隆重的迎接儀式,柳玉釵身形顯現,朝曾經的師尊神女行了一禮。柳青環并沒有出現,似乎是下山處理案件去了。

被問及仙界如何,柳玉釵便微笑着比了個靜默的手勢:仙凡之別,不可言說。而後道:“此次,我只是回故鄉看看。”

柳玉釵只是随性而為,但她一句講解一句指點,就被修士們奉為金科玉律。她如輕風,來去自如,可在旁人眼中已是高不可攀的上神。

她解答一番疑難,便告別了師門。接下來都是日常化的段落,但沈若伊看得津津有味。

只見柳玉釵一時興起,化作小修士跟在了那群開頭被罰抄的弟子後頭,看着他們解決一起小案件,一路下山去。

經由弟子們的碎碎念,一些正文裏角色的結局也被穿插描寫了進來,曾經的大熱配角、柳玉釵的同窗們、各個門派的師長們……他們中有的已成眷屬,有的則成了一方豪傑。

弟子們還路過了柳氏門前。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沈若伊承認自己就是很俗氣,她想看柳氏落魄!

果不其然,柳氏門楣已衰,柳青環入劍閣做了新的劍尊,但對外卻再也不自稱柳氏女。

柳父當年抛棄發妻,前幾年自己重病後也被續弦抛棄。續弦生活不如意,處處怨天尤人。

柳玉釵去給柳青環的生母上了一炷香,嘆息将自己被塗抹的木像收走,這位後母便如驚弓之鳥,跪地求仙人原諒。但柳玉釵卻早已走了。

劍閣弟子們繼續破案,不料遇到了妖獸,應對艱難。眼看就要重傷,柳玉釵出手了!

這妖獸在正文裏柳玉釵也曾拼盡全力死戰過,現在卻只需拔出木簪輕輕一點。衆弟子皆是滿面震驚,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小修士竟有這麽厲害?!

塵埃散去後,他們再去找,卻再也看不到人了。為首幾人對視了一眼,喃喃:“這難道是……?”

他們沒敢直呼其名。

——好一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沈若伊被搔到癢處,無比滿足。

她往後翻了翻,卻只剩下一頁了,不由可惜道:“哎呀!怎麽都結束了!”

再寫個百來回她都愛看啊!

這剩下一頁的結尾處,柳玉釵又回了一次劍閣。她是隐藏了身形的,但卻無意間與柳青環擦身而過。後者極其敏銳,猛然擡頭,與虛空之處的她對上了視線。

柳青環明明看不到她,卻慢慢笑了。她說:“我會追上你的。”

雖然還是一貫的具有壓迫感的語調,可柳青環現在看起來卻像個“人”了。

柳玉釵也輕笑一聲,消失在了空氣中。

後面便是白頁,沈若伊心中湧上了一股悵然與不舍,她忽然意識到:這次是真的結束了。

好像先生給她開辟了一扇窗,截取了一段柳玉釵的人生讓她看過。她陪着她從低谷到高峰,之後便要告別了。

“是不是很悵惘?”沈瑜摸摸妹妹的頭發,“哎,我也是啊……不過收集完十二張金紙,我又覺得我好多了!”

沈若伊:“……”

什麽金紙?

她好奇地一看,而後頓時挪不開視線了。

靈犀玉網的書友會裏,大部分人歡天喜地,少部分人愁雲慘淡:

【怎麽這樣!憑什麽浙州就不賣,英臺派,小門小戶!琅嬛,吝啬!】

【先生親繪的輿圖!好看的繡像!難道我只能夢中擁有了嗎?】

外傳的文字內容在小雅間裏都可以看見,但其他東西光是看可不能解饞。

有人便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最近我沒有空跑到江松州和皖州去,有沒有哪位道友幫我留一本?下個月轉賣給我……】

【可有道友願意從驿站寄給我?我先出路資的錢,我在叁青州。】

會首沉吟片刻,道:【核算下來,浙州的道友人數還是比較多的,不如我們合資買,再讓人統一寄到浙州?】

【繁道友,你覺得如何?】

嚴理繁猛地回過神:【嗯?】

他看着那些浙州的成員們唉聲嘆氣,不由得分出一點心神,有點心虛地摸了摸自己手邊《千金》的書脊。

……當然,這并不是他自己買的,而是他輯書客的。

輯書客認為,翡不琢這種形式非常之好,他們也可以效仿,并希望嚴理繁下本書出完結本的時候也寫一個外傳。

他走的時候忘記了帶走舉例用的《千金》,嚴理繁便收起來了。

嚴理繁剛剛一直在看那外傳,心想那小丫頭又搞這種花頭!

一不留神陷入了批判的思索當中,才錯過了成員們的談天。

嚴理繁翻到會首的發言記錄,陷入沉默:【……】

幫翡不琢那個小小丫頭片子當背貨的??

他堂堂嚴先生才不幹!

會首:【繁道友,我已經私下聯系了一個浙州的書友,她願意做接應的。你覺得這辦法可行嗎?】

嚴理繁:“?”

他愣了一下,才發現會首只是問問他的看法,并不是要他幫忙背貨。

【……】嚴理繁竟然有點不得勁,下意識想,【其實我也是浙州的。】

會首:【什麽!那感情好啊,繁道友你願意幫忙轉接嗎?】

副會首願意主動接應,當然比普通書友值得信任,且嚴理繁的貢獻大家都看在眼裏。

嚴理繁:“……”

這個靈犀玉網怎麽總是把他不成熟的想法先一步化成文字!

話已出口,不好反悔了,嚴理繁道:【……也行。】

會首和會員們大喜過望,吹捧繁道友勞苦功高。

嚴理繁有點飄飄然,放下靈犀玉牌,才意識到,馬上要有一大堆翡不琢的書暫時存放在他家了:“……”

可恨,這件事到底是怎麽發生的!

琅嬛。

“詩道友,你下一本書的繡像也務必找我們啊!”

“下回有這種事,來找師兄師姐,咱們也不是喜歡錢,就是喜歡兩肋插刀!”

“沒錯!以後我們藝峰畫院和詩道友就是八輩子的交情——”

詩千改:“……道友們,不必如此!”

說來慚愧,詩千改給《千金》人設卡片找的畫師,其實根本不是什麽名家,而是琅嬛藝峰的學生。由畫院的先生牽頭,讓學生們借個自己的名。

咳,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後的效果簡直比她想象的還要好,連她都忍不住問印刷社要了一套黑色繡像、一套金色繡像。

賀雪和夜九陽也很喜歡,賀雪将它們用琉璃框裝裱起來放在三人的客廳裏,夜九陽則捧着臉道:“下一回,我的書也要這麽出!”

詩千改把集郵抽卡的元素給帶了出來,大大攬了一波小錢錢,給畫院道友們的分成自然豐厚。

這個時代的“美術生”,比詩千改前世還燒錢,因為有些顏色只有寶石礦物裏才能提取出來,顏料當真是按克計數。

而因為小說流行,繡像行業內卷也嚴重,競争十分激烈,她這次下的單子財大氣粗,讓好多寒門的畫院師兄師姐恨不得和她結拜。

詩千改順便也了解了一下這個世界畫師的修煉方法,總體來說,專精畫畫的畫修屬于小衆,但比說書客熱,走的是類似輯書修的修煉路子。

她提議了漫畫的設想,許多人頓覺靈感大發,還有提前問能不能簽契書約改編的。

詩千改:“……”

她感覺再談下去,自己的衍生IP都要齊了。

“你這個畫風挺特別。”畫院的先生單名一個字“丹”,她點了點詩千改的紙面,“你是不是學過番邦的畫?”

詩千改點頭道:“嗯……稍微接觸過一點。”

其實是前世自學過,素描色彩都屬于基礎了。她這回作為甲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了很多意見,所以最後出來的繡像畫風與時下的有些區別。

丹先生摸着下巴,高深莫測道:“那你有沒有興趣來畫院做弟子?咱們畫院就缺你這樣的人才。”賺錢的人才。

簡升白:“……”

怎麽除了匠道,連藝峰都想和他搶學生?

他沒好氣地把丹先生和一幹畫院弟子轟走了。

詩千改這幾天的書院生活風平浪靜,周哲等人已經再也不敢出現在她面前,她一口氣寫了許多存稿,打算要開《賭翠》了。

吳麗春一份文書遞交給詩千改,道:“你看看,這是琅嬛開放給入學一年新生的報紙版面,你來挑一個。”

不論是不是大文修,新書初上報都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而是從低版面開始放起,而後随着人氣一步步上升版面。每個門派都是如此,這是修界長期摸索出來最公平的方式。

詩千改選了個叫《聆閣日報》的,吳麗春也覺得這個最适合,便打了個勾。

簡升白探頭看了一眼,咂摸道:“咦……你一挑便挑中了一份合辦的報紙。這不是琅嬛本舵的,是我們和瑤華共有的。”

《聆閣日報》在兩個地區都有售賣,叫同一個名字,但內容不相同,只有約三成的部分重疊。

“我記得岑枝的《萬鬼集》也要在瑤華版的《聆閣日報》上登載。”簡升白說。

兩本書還都是要參加幽篁山莊徵文的,屆時肯定會有所對比。

詩千改倒覺得這個巧合很合理,因為這份報紙的男女讀者比例大約四六開,是內容對女性讀者友好的那一類,且銷售量在同等級的報紙裏是最高的。岑枝的考慮過程估計和她差不多。

吳麗春遲疑了一下:“那……要改嗎?”

“誰說對比就一定會起沖突?”詩千改笑道,“我不改,就這個。”

……

四月。

《千金》完結本與後傳的出現,成功讓讀者們的熱情延續了下來。

好看的東西誰不喜歡?甚至不僅書友,連非讀者都貢獻了不少銷售額。還有人專門收購繡像裝訂成小屏風,擺在書桌上當裝飾。

随着日期一天天過去,讀者盼望的《賭翠》也終于有了消息——

四月初六,立夏。

《賭翠》正式開始在《聆閣日報》上登載,第一天一次性放出了三回萬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