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攝政王他從不騙人。

宴雲河怎麽可能會死?他不只活得好好的,還越活越「年輕」,連在外面跑的時間都變長了。

雖然只是五十歲的狀态,宴雲河感覺自己已經活了。

林正山的土地丈量也步入尾聲,秋收之前,就要将新的租佃制度公布出去,宴雲河現在人緣好,也不怕政策不合人心掉名望,反正他也不強制,接受不了可以走人,他絕對不攔。

這些時日宴雲河巡視農田,發現了幾個種地的好手,毫不猶豫重薪聘請為種田指導,這些人大多上了歲數,有着豐富的種田經驗,并且有一點是宴雲河比不上的,那就是對氣候的把握。

習慣了現代農業的高科技,宴雲河是看不準的,但農業種植又是依賴氣候條件的,所以對農時的把握尤為重要。

不只如此,宴雲河還給他們每人配了個識字的,以便記錄他們的經驗。

這次重分田地前夕,宴雲河又召開了一次會議,讓大家做一下最近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和傳達下一階段的工作計劃,調整工作重心。

這次的會議在王莊的大教室召開,管事和屬官們都參加了,就連剛上任沒多久的種田指導也在座。宴雲河這次雖然仍坐首座,但說得最多的反而不是他了。

他們這段時間做了不少事,除了宴雲河關心的農事外,醫療和工廠也有新進展,燒瓷坊也正式更名為鉛筆廠。

夏季炎熱,最近衛生巡視小組一直在做防暑工作,免費為佃戶和礦工發放藥包,熬煮之後就是解暑良藥。

肥料廠第一批肥料已經生産出來了,只不過總量還不足以供應王莊,下一步還是要抓生産。

鉛筆廠請求擴大生産,目前已有外地商戶聯系鉛筆廠,想要求購,這是王府近段時間第一個進項,秦當對此極為看重,已經和商戶聯系上了。

在建的煤廠工程進展順利,現在的鉛筆廠用不了那麽大的地方,宴雲河已經決定預留下幾口窯燒水泥。

礦場那邊除煤礦在有條不紊地開采外,石灰、石膏的開挖也提上了日程,礦場工人多,支出占王府大頭,安全隐患也大,還容易被人做文章,吳餘聖親自管理這塊兒,又要應付各方的窺探,忙的最近都沒有催婚了。

是的,自從知道王爺身體轉好後,吳餘聖又踏上了催婚的道路,甚至打聽起了都城的名媛淑女,宴雲河對此自然是敬謝不敏。

Advertisement

但吳餘聖知道自己不會因此被治罪,毫無收斂的意思,宴雲河只能讓他忙起來,這就是當老板的快樂了。

農事方面由宴雲河親自查看,鐘百道從旁輔助,自農作物抽穗以來,肥料的效用已經能夠預料,早期在合适的時間施肥的谷子,産量翻番不是空話,所有人都将肥料視作神藥,有些佃戶更是将宴雲河視作神農轉世,對他越發崇敬,狠狠貢獻了一批名望值。

周玉的教學工作也開展了一段時間,總體來說,識字效率是要高許多,在沒有字典的情況下,宴雲河建議他制作了一些小卡片,讓學生們學着做,确實起到了些加強記憶的作用。

不過宴雲河認為及不上字典,只等蘇墨那邊盡快完成簡體字改造,騰出手編修字典,現在這批人裏,有此以後可能要做老師,所以宴雲河囑咐周玉一定要用心,周玉倒也沒輕視這些人。

宴雲河和蘇墨那邊已經商量過,先做出個常用字字典作為第一版初級字典,剩下的再一點點添加。

蘇墨覺得每日書信往來太麻煩,秋收之後,他打算和幾個好友來王莊,順便親身感受下拼音教學效果,宴雲河自然歡迎之至。

這次會議的重中之重自然是租佃改制,當他提出新的租佃政策時,種田指導們就反對了,“沒有輪耕,不能保證地力,即便明年能收更多的糧食,那後年又該如何?王爺重劃田地可以,但須得留出輪耕的地。”

宴雲河解釋道:“并不是不輪耕,大豆谷子甚至是大蒜,這些都在種植名單中,這塊地今年種谷子,明年就種大豆,要是蟲多了,地裏就種大蒜,總之不會讓它閑着。”

指導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們都是種田的好把式,自然知道些種田的經驗,先前也只是怕宴雲河不懂,将地裏都種上谷子小麥之類的,那就糟了。

宴雲河又問他們,若是減少租佃一半的土地數量,将精力全部用作精耕上,但租子只收一成,是否會減少佃戶到手的糧食。

一位老農道:“若是都用上肥料,不只不會少,應該還會多,只不知王爺的肥料要怎麽賣了?”

宴雲河道:“第一年大家都沒什麽積蓄,暫時定價五文一鬥怎麽樣?”

老農道:“一畝地施肥兩鬥的話,五十畝地就要先投入五百文,怕是不能所有地都用上肥。”

鐘百道說道:“也不需給所有地施肥,若要精耕的話,一人精力有限,能種五畝地就是多的,五十畝是包含其他作物的,并不是所有地都需要用到。”

幾位指導一想,沒錢就少買,有錢就多買,個人量力而行就是,五文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這可是能使糧食翻番的,再說,自家也有農家肥,兩樣加起來,那量也不少,于是都不再提此事。

秦當倒是板着臉,他已經在想肥料能賣給哪位了,外人要買自然和內部價格不一樣,對外定價直接十三文一鬥。

對于佃戶來說,雖然田地減半,但用了肥料産出卻沒少多少,還從五成的租子減到了一成,這可是天大的好事,消息傳出,就沒有不同意的。

每戶都暗暗選好自己想要的那塊地,只等秋收之後劃分了。

今年秋收在中秋節之前,像是等了許久,終于等到了收獲的那一刻,也只有這個時候,宴雲河與這個時代的割裂感才沒那麽強,唯有手中的種子才能讓他心安。

收割之前,秦當邀請了洛城附近幾個田莊的莊頭管事,以及裏長村長數名,請他們來看新肥料的效果。

他們親眼見着這些莊稼收割,脫粒之後稱重,發現那産量果真翻番,當下就有要預定明年的肥料的,秦當來者不拒,讓王虎一一記下,先收了定金再說。

宴雲河親自收割了那百株小麥,之後一點點地脫粒,得到了那麽一小袋的小麥。

雖然不多,但想起那時自己是抱着或許要死的心情,才兌換了這些小麥,再看看如今的名望值,滿足感都是雙倍的。

吳餘聖是親手接過這批小麥種子的,宴雲河裝袋的時候,吳餘聖正巧也在,他還記得那時的種子只有一把,再看看如今的收獲,不禁心中驚疑不定。

“王爺,這些全部都是先前您交給我的種子出産的?”吳餘聖忍不住道。

宴雲河心裏高興,自然不吝惜笑容,此時那發自內心的笑臉,讓他整個人容光煥發,在場衆人都被他晃花了眼,也都是嘴角含笑的模樣。

只有吳餘聖不為美色所動,只直勾勾地看着那些小麥,耳中聽到王爺說道:“自然,我親自收割脫粒,絕對沒有摻假。”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這些種子,真的能畝産八百斤?”吳餘聖看着這份量,在心中不停估算,怎麽算都不像是假的。

宴雲河道:“我可從不騙人,自然都是真的,眼見為實,吳長史,你這次該相信了吧?”

宴雲河:我從不騙人,我只忽悠人。

“可惜了,我當初身體不好,沒有在播種的時候給麥子施肥,現在也就勉強能看吧。”

吳餘聖激動萬分,“王爺,得此等良種乃是天佑王爺啊,王爺還等什麽,趕快去找那個給您種子的老農,無論是買也好,還是什麽方法,總之,先把他手裏的其餘種子都買來。”

他難掩焦急,接着道:“現在正是秋收,他種的糧也該收了,若是被別人發現高産良種,提前買走了,那我們不就落人一步?這麽一袋種子還是太少了。”

“呃……”宴雲河不知該如何跟吳餘聖解釋,別說種子的來歷了,那老農都是他杜撰的,畢竟他剛對人說過自己從不騙人,這打臉也來得太快了。

但他面上還是端得住,平靜的神态很大程度上安撫了吳餘聖焦慮的心情,“你放心,他的種子只會賣給孤,孤早就和他說好了,不久他就會将新一批種子送來的,這些也是讓孤随便種種,看看效果的。”

每當宴雲河以「孤」自稱,那就是他不自覺要為自己的話加碼的表現,宴雲河也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正在改正,只不過有時候還是會自稱混亂。

正好,攢了許久的人氣值兌換些冬小麥種子,來年開春再換些玉米番薯等高産作物,棉花也來點,或許是因為現在已經有棉花傳入大鄭。

只不過不為人知,雖然宴雲河沒見過,但種子商店裏的棉花種子還是挺便宜的。

吳餘聖松了一口氣,如此便好,想到肥料加上良種,種出畝産八百斤的小麥,吳餘聖的嘴角也忍不住翹了起來。

王爺或許真是神農轉世,或是得到了神農幫助,只看王爺的模樣就該知道王爺不凡。

神農可是三皇五帝之一,他們王爺注定是要更進一步的,未來還需好好籌算,先從王爺的婚事開始好了,他們也該有個主母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