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招賢

“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成,屬下請求以王爺之名發布招賢令,将這天下間的人才都聚集此處。”衛有榮向宴雲河提議,他并不怕有人來搶功,因為王爺的願景實在太宏偉了,足以容下有志之士。

宴雲河漸漸掌握了領導畫大餅的本事,對衛有榮的提議本想欣然采納。

但突然想到以自己如今的身份,直接發布招賢令,難免會有人想歪,到時候平添許多麻煩。

這時他想到一個方法,說不定即能減輕左右二相的戒心,又能為有能之人揚名,隐性提高匠人的地位。

這個辦法就是——舉辦一場大鄭朝版的匠人全國大賽。

宴雲河道:“招賢令容易惹朝堂矚目,孤打算改為比賽的形式。”

“比賽?”衛有榮好奇。

“沒錯,在各州府從民間征集參賽作品,選出其中最優秀的定為第一名,賞其百金,第二名賞金五十,第三名三十,以及優秀獎若幹,獎金就定為白銀十兩,自發布日開始接收作品,截止日到明年秋後。”

衛有榮猶豫道:“這花費只怕不低,恐怕秦典簿要有怨言。”既然知道王爺最重視自己,那自己就要多為王爺着想,不能因此讓王爺與秦典簿之間君臣不睦。

宴雲河道:“無妨,此事必然要天下皆聞的,到時聲勢浩大,肯定有人想要圍觀,那時我們就将參賽作品展出,像戲園子一樣收取觀看門票,遇見自己的心儀的,觀看的人還能将門票投給他,能夠提高作品排名。”

“以作品選出真正的人才,朝中也只會認為孤沉迷奇技淫巧,不會從中搞破壞。還能找出真正的人才作為同伴,也能讓得獎的大匠得到人們的認同,讓世人看看真正的工匠本事。”

衛有榮連連點頭,“此法甚妙,且王爺還設了重金作為獎賞,一切但憑自願,也免得被人說是勞民傷財。”

“那此事就交給衛工正了,名字就叫天工大賽,至于發布賽事的公告,孤會交給長史盡快去辦,你須得接待那些來參賽的人,記住,這些人裏就有我們未來的同伴,務必要好好接待他們。”宴雲河唯恐底下有人看不起匠人,于是在此提醒衛有榮,希望他培訓好接待人員。

如此這般,二人又是一番商議,确定作品評判準則,不以雕工之類的取勝,只看巧思,有多少技術含量,待分別是,二人俱是鬥志昂揚,對未來充滿暢想。

這種心情維持到宴雲河找到鐘百道,讓他主持天工大賽發布信息一事時。

Advertisement

“王爺可知道王府的支出主要都花費在何處?”鐘百道慢悠悠問道。

這個宴雲河知道,他之前就看過王府賬冊,此時就答道:“主要就是花在孤身上,但孤現在已經節儉許多。”

鐘百道一時之間有些無語,問道:“王爺看的賬冊是誰給你的?”

“是孤讓清荷問秦典簿要來的。”宴雲河滿心疑惑,莫不是有什麽問題?

怪不得,鐘百道不得不說道:“王爺看的賬冊只是明面上的,其實暗地裏秦典簿那還有一份賬冊,您不如去找秦典簿要來看看。”

“可是有孤不知道的內情?鐘長史直說便是。”宴雲河說道。

看着以往嚴肅霸道的王爺露出懵然不知的天真神情,鐘百道只覺世事變化太快,讓他頗為不适應。

但他已經決定若是這位王爺不棄,他就再試着好好為他效力,于是此時真誠道:“王爺已經忘了許多事了,可還記得靖北軍?”

宴雲河記得,只不過是從學妹給的劇情簡述,以及有關于「攝政王」平定八王之亂的傳說中。

他如實答道:“之前的有些忘了,現在只知他們随孤征戰過,如今除鎮守洛城的,其餘都駐紮在北方,護衛國境。”

“那他們效忠王爺,王爺可知道?”鐘百道問。

原著中,攝政王被路之言和楚海德施計困于洛城,留守洛城的靖北軍盡數被殺,駐紮北地的靖北軍得知消息之後,馬不停蹄趕來營救,被楚靜安率軍半路攔截,雙方打得驚天動地。

北契趁火打劫,侵略大鄭邊境,靖北軍轉而北上,可惜兵力消耗嚴重不敵北契,最後還是以楚靜安坑殺三萬北契胡虜終結。

楚靜安的殺神之名,也是在此戰之後獲得,靖北軍十不存一,整合成一路保存了下來,就是女主父親——慕擎之的西路軍。

若不是因為誓死效忠于攝政王,靖北軍又豈會南下解救他?

對于這件事的答案,宴雲河再肯定不過,“孤知道,他們誓死效忠于孤。”

鐘百道說道:“王爺還不明白嗎?他們既然效忠王爺,那自然是王爺在養着他們的,王府最大的支出,是這一批軍費啊。”

“原來如此……那王府的財力已經不夠了嗎?”宴雲河恍然大悟之後又陷入迷茫,最近他的花費真的這麽大?

鐘百道沉默一瞬,接着道:“屬下不知,王爺可去問問秦典簿。”

其實之前王府暗地裏都在傳,王爺怕是要熬不過這場重病了,後來李會明的到來,更是證實了此事。

于是王府最近大刀闊斧地辦了許多事,屬官們竟無一人反對,像是在做最後的狂歡。

但,李會明說王爺身體已見好轉,劉春更是證實了此言不假,那他們王府的日子還長着呢。

如今王爺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以後可怎麽辦?總要為将來打算不是?

“鐘長史不知道嗎?”宴雲河呆滞,最近秦典簿頗為暴躁,必定要反對的,自從知道王爺改性之後,這些屬官們也是敢言敢谏,滿身铮铮傲骨,其變化之快堪稱轉進如風。

鐘百道心中暗想:“我哪能知道,你之前防我像防賊,這賬冊豈是我能染指的?若不是看你最近表現,我早不幹這破長史了。”

然而,作為臣屬的,哪敢有怨言,最後鐘百道還要慚愧道:“屬下無能。”

宴雲河當然不會怪罪鐘百道,甚至還要寬慰他幾句,讓他先去把比賽的事發布出去,其餘的他會和秦典簿說的。

秦當聽了之後,當即拒絕三連——不行、不能、不可。

宴雲河就像個拉投資的外聯部成員,再三說道:“比賽辦起來會賺錢的,我保證!”

秦當冷着臉擺出賬冊,這就是包含軍費開支的那一本了,上面的金額讓宴雲河看得窒息。

“王爺,不是屬下要反對,但您看,我們今年的預支已經超出了,更何況您還要改租佃方式,明年的收成還說不定呢,種地的收獲周期又長,冬天也要到了,北地可是嚴寒之地,每年冬季花在取暖上的錢就要用去這一整個王莊的收入了。”

秦當苦口婆心,先前他順着王爺,一來是王爺威嚴,二來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王爺命不久矣),現在王爺暫時無恙,哪還經得起大手大腳地花錢。

宴雲河眼睛一亮,“你說哪裏花費要抵得上王莊的收入?”

“取暖,北地駐軍二十萬,除了朝廷給的,王爺每年還要額外補貼,取暖費就是一項,您算算人數,就知道花費了。”秦當說道。

宴雲河想到煤廠的煤,之前的欣喜蕩然一空,那個小煤廠根本供應不了。

更何況古代運輸條件落後,除了當地買柴,還沒聽說過要千裏送柴的。

若是要擴大規模,不只支出要增加,人員擴招也是問題,農業沒發展起來,其他都是白瞎,只有農業發展了,解放了衆多勞動力,才有能力騰出手來辦其他事,這也是宴雲河一直克制着工廠規模的原因。

如今煤廠開工,下一步水泥廠就能開幹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将這些産品變換成錢,只有賣出去的産品,才能實現其價值,在內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環,不然一直虧本,早晚開不下去。

煤和水泥都是好東西,不愁賣不出去,然而水泥制作簡單,一經面世必定有效仿者,宴雲河私心裏也不打算以水泥謀利。

因為水泥關乎國防,必要情況下,他甚至要将水泥配方直接公布出去。

“那王府就真的沒錢了嗎?”宴雲河愁眉苦臉,決定回去就翻翻學妹提供的玻璃和肥皂配方,盡快産出。

秦當嘆息一聲道:“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撐不過三年的。”

“呃……”三年?這不還長着呢嗎?真是白緊張了,他就說王府明明很有錢的,怎麽忽然就不行了,搞建設的,哪有前期不投錢的?

宴雲河放松下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是對秦當進行了一番勸說,并表示,不日就将有一筆進項,絕對能夠撐過三年之期。

堂堂一個王爺,竟要想方設法地對一個典簿要錢,要的還是自己的錢,這要是傳出去怕是要笑掉衆人大牙,宴雲河絲毫沒有意識到,他可以以強權壓迫這些人聽從他的命令。

雖然日常生活中,宴雲河因為身份地位的原因,一直是特權階級的待遇。

但他沒有特權階級的自覺,他習慣尊重別人的意見,願意聽取他人的建議,從不以身份地位壓人,少了高高在上,多了尊重溫情。

告別宴雲河的秦當走在王莊內一條普普通通的小路上,想到先前與王爺的争論,臉上漸漸浮現一個笑容,王爺有周公之德,這是他們這些屬官之幸。

現在即便是有人請他去做戶部尚書,秦當也不會答應,士為知己者死,王爺既然如此尊重他,他必要為了王爺盡心竭力,王爺想要做一番大事業,那他就全力支持。

“讓全天下人吃飽飯嗎?”秦當擡頭看向天空,恰見鴻鹄飛掠,不由哈哈大笑兩聲,“這個願望,以後也是我畢生所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