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
開場
那人掃了一眼郝令瑜,其姿态完全不像是個匠人,冷冷淡淡地答道:“當然沒有活物,純木制作。”
“那它怎麽會自己動?難不成是木牛流馬現世?”郝令瑜極想近距離接觸一下這會自己動的貓貓狗狗,但一道玻璃牆阻止了他。
木牛流馬早已失傳,若是有人真的能制作出來,那此次的大賽頭名非它莫屬,但看此物外形與記載中的木牛流馬大為不同,衆人也不能确定。
“豈敢與木牛流馬相比,只不過是個供人取樂的小玩意罷了。”那人顯然不願多說,只解釋了這麽兩句。
郝令瑜他們看了半天,見這些木頭貓狗只能走直線,到頭了就有人給他們轉個向,體型也不大,看上去确實像是個玩具。
他們捏着手裏的票,幾乎想立刻就将這票給投了,然而一聲鑼響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原來是那邊的戲已經唱完,但顯然後面還有內容,不等衆人散去,那敲鑼的人就吆喝開了。
“第一屆天工大賽正式開始喽,下面将開始第一輪展示,要論這世間的稀罕物在哪裏?還是得看咱們天工大賽。”
此人說完,戲臺子上就走出一人,手裏拿着個竹竿拂塵,看那架勢,明顯是竹竿子(主持人),果不其然,這人的嘴皮子是真的溜,将看完戲要走的人都給留了下來。
緊接着戲臺邊上擺上桌椅,評委們也紛紛就座,竹竿子将評委們一通介紹,讓大家認了個臉。
“不用吃蟲不喝水,腳不沾地空中留,這鳥到底有什麽稀奇,讓咱們一起請上一號參賽作品,浴火鳳凰。”
話落就是一陣急促的鼓點,幾個壯漢擡着個火盆上了臺,放穩之後,參賽人就将自己手裏花花綠綠的紙鳳凰往上一扔,就見那紙鳳凰非但沒有掉進火盆之中,反而在那火苗之上飄飄蕩蕩,宛如火焰上起舞。
底下衆人就跟看變戲法似的,紛紛叫好,等一號變着角度展示了一圈,竹竿子就請出了二號。
二號和一號完全不同,他展示的東西類似魯班凳,但與魯班凳不同的是,他手裏的那個體積大得多,展開之後就是一張桌案。
“這個沒甚稀奇的,不如第一個有看頭。”郝令瑜和友人們品評道。
“要啥看頭,這個搬家的時候不占地方,也是有用的。”旁邊聽見他話的人有別的看法。
郝令瑜那家庭條件,哪用得着搬家,所以也不搭那人話茬,他雖是豪富之家,但性子卻并不争強好勝,沒有非要與人辯論的念頭。
等三號作品展示完,評委們也對前三個作品做好了評價,竹竿子将評語一一念出,最後給出分數,目前浴火鳳凰暫居頭名。
另一側的臺子上立着個排行榜,立時有人将前三個作品按名次貼了上去。
說實話,大家夥就愛看這競争的戲碼,有了這個排行榜,大家的興致一下就上來了。
“之後咱們這些作品會進入展示區,大家夥可以将自己手裏的票投給喜歡的作品,最後得票最多的那個将得到五十兩獎金,并于大賽結束後游洛城一圈,讓更多的人見識它的奇妙之處,喜歡它就支持它,這些作品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們的手中,千萬別吝啬自己手裏的票。”
五十兩獎金一出,圍觀人群嘩然,誰不愛財?衆人紛紛翻找自己進場館時買的票,議論着要怎麽投票。
這下大家更要看比賽結果是什麽了,衆人也不走,圍觀的人就越來越多,上臺展示的作品一個又一個,下了臺就進展示區。
等第一輪展示結束,天色也不早了,郝令瑜幾人也有想投票的作品,趕緊去展示區找。
至于剛進門時看到的會自己走路的木頭貓狗,今天并沒有輪到它們上臺,郝令瑜他們就決定暫時不給它投票了。
水生被安排在第三輪上臺展示,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比賽形式,本着積攢經驗的想法,全程圍觀了第一輪展示,看的是津津有味,結束了才想到自己不久也是要上臺的,心中就是一陣緊張。
他回到自己的展示區,老爹正在那守着,見了他就問道:“怎麽樣?”
水生道:“大家都不錯,沒看到和咱們一樣的,咱這個應是獨一份的,不過論起新奇有趣,怕是比不過人家。”
水生說着就看向了自己的作品,木輪此時還靜止未動,但若是給它添上水,當木輪轉動起來時,就會帶動盡頭的幾片扇葉,送出陣陣涼爽的風。
這是水生從水車之中得到的靈感,他們那裏以打漁為生,他自小就和水親近,海邊雖沒有水車,但他有幸見過水車的圖紙,自此之後就心心念念,所以逐漸沉迷于手工制作。
在日複一日的琢磨之後,水生憑自己的天賦,理解了水車的運作原理,之後他就嘗試着制作了這個水輪風扇,他在屋裏安了個大缸,就用從缸裏流出的水帶動木輪轉動。
來了洛城之後,水生見識了水利石磨,他本就琢磨水車多年,見了實物之後,立馬就明白了其中的妙處,于是又對自己的水輪風扇改進了一番。
王府的工匠和管事都極為和善,即便他詢問他們一些技術問題,他們也耐心教導,水生也從他們那裏學到了一個新知識,虹吸原理。
他立馬就想到了自己那個需要時時添水的水缸,若是将虹吸原理運用起來,那麽自己這個水輪風扇就能省很多事了。
之前還在擔心自己這個不好展示,誰知管事們說是聽從王爺安排,直接給他解決了問題,讓水生暗暗激動好一會兒,但真正看了別人的參賽作品之後,水生又對自己的不自信起來。
“你擔心啥?依我看,咱這個就挺那什麽,挺實用的,最後說不定能得個最實用将呢?”老爹一貫是安慰水生的,這時也不例外。
“唉,老爹你不知道,那邊有個做織布機的,論實用,咱們可比不上人家。”水生唉聲嘆氣。
他口中的織布機,自然就是魚晚和張小春改進的那個,本來她們不覺得自己這個會吸引眼球,就在展示區随意擺上,現場織起布來。
誰知道觀衆們的口味那麽獨特,看枯燥地織布也不嫌無聊,還覺得有意思。
他們就覺得左腳右腳來回踩踏有意思,而且還是第一次見織布這麽快的織布機,看了就停不下來。
“這個好,這織布得省多大功夫,哪裏有賣的?”一個圍觀的百姓問道。
旁邊的人道:“沒見過,我得請我三叔來看看這織布機,他是做這個的行家裏手,看看說不定就會了,到時候讓我三叔給我家婆娘做一個。”
“你家三叔住哪裏?若是能做出來,我先預定一個。”
“還不一定呢,不過我三叔手藝沒的說,其他的也能做,他就住在……”
二人三言兩語就留了地址,只等這織布機做出來,趕緊拿自家去。
老百姓關心的無非就是衣食住行,這織布機可以說是點在了他們的心坎上,也都知道這織布機的重要,若是別人家都用新的,自家還用舊的,那可就差人家許多。
于是,在魚晚和張小春還不知道的情況下,這改進的織布機先在洛城工匠之間傳開了,不少工匠進這場館就是為了這個織布機,指望能看出其中門道,盡快仿制出來,這個時候,誰先做出來,誰賺的多。
然而,不親自上手去摸摸,只靠看的,這些工匠還真看不出其中的門道,于是紛紛開始打探這是何人改進的。
“這一上午織出來的布頂得上以往三天的長度了吧?”
“何止?這小姑娘明顯還用的不甚熟練,中間也停了好幾次,要是一刻不停,不止三天。”
“聽說織完這匹布,還要展示布匹的質量,我就等着看這布比不比得上用手織的。”
“不管比不比得上,即便織出來的布稀疏平常,那也是織成了。”
衆人議論紛紛,這織布機還沒到上臺展示的時候,他們只能在這裏等着幹着急。
張小春她們沒想到百姓對織布機有這麽高的熱情,還在猶豫要不要将此事上報給王爺,讓王爺拿個主意。
魚晚道:“我看大家很眼饞咱們的織布機,不如報給王爺,讓王爺建個織布機廠,做成了賣出去,也是一個進項。”
張小春卻道:“你沒發現,眼饞咱們的有很多可是匠人,你信不信,咱們只要賣出一臺織布機,仿制的很快就會出現,到時候怎麽掙錢?說不定還要賠本。”
“那該怎麽辦?咱們都改好了,還不能讓人用嗎?”魚晚煩惱道。
被她們拉來的煙靈看不得她們糾結的模樣,提醒道:“不管怎樣,你們改進織布機的初衷是什麽?”
“為了織布省力。”
“讓大家輕省些。”二人同時答道。
“所以呢?怕別人偷學了去,你們就要只做出這一個織布機嗎?”煙靈一雙美眸清淩淩的,“大家對織布機熱情,正是說明你們的改進非常有用,大家都需要這種改進,這不就是你們廢寝忘食之後所想得到的結果嗎?這時候怎麽畏畏縮縮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姜姜小天使的手榴彈,老臉通紅,慚愧慚愧,有留言就好啦,謝謝姜姜的傾情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