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橡膠

宴雲河托了下衛有榮的手臂,笑言道:“莫要再謙遜了,此事你用心良多,做得非常好,既然做得好,怎麽就經不得誇贊了?天工大賽結束之後,還要你為學院一事費心。而且一次天工大賽也不能改變什麽,過後此事還需你來主持,現在謙虛太早了。”

在大鄭,不管做什麽都講究含蓄,這是自古以來延續下來的傳統,而宴雲河這種直接的做法,顯然是與此時的風格相悖的。

但衛有榮卻從宴雲河的話中獲得了滿足感與安心,自己上峰的心思是如此直白,不用時刻揣摩上面的用意,擔心自己做錯事,衛有榮怎能不安心?他再一次慶幸自己是在王爺手下做事。

之後宴雲河一個個浏覽過去,自然也看了現排名第一的木偶人。

那是一個木制舞蹈人,有音樂伴奏,那木偶就跳起了舞蹈,圍觀人都來看這稀奇。

“這制作人是一位偃師嗎?”宴雲河問道。

衛有榮答:“确實與《列子·湯問》中所記載的一樣,此人也自稱傳承自偃師,難得這次能夠出山,除典籍記載之外,已經許久不曾見過這木制舞蹈人了。”

宴雲河點點頭,“你們可曾與那人接觸過?他是否願意入咱們的技校?”

衛有榮将各個選手的信息都記在了腦中,更不用說這種有真才實學的人,他早就親自見過本人,“只說還在考慮,屬下打算在大賽結束後,引他們參觀技校,順便介紹幾位先生與他們認識。”

“與他們說明白,咱們不貪圖他們手中的東西,只希望他們能入咱們的學校學些東西,等他們學完再問他們是否願意留在技校當老師。”

呂守山和幾位先生如今正在學習宴雲河交給他們的物理知識,他們都是有基礎在的,如今也只不過是以書中的方法進行驗證,乃至進行細分。

等衛有榮應下,宴雲河又囑咐道:“有幾個農用器械改良的,好好記下,即便他們在比賽中得不到什麽獎項,也不要忽視他們,必要的時候,單開一個獎項也是可以的。”

宴雲河看了一圈,農用機械因為沒有花裏胡哨的外形,操作起來也沒甚稀奇。

所以人氣方面并不如何高,而技術含量上也比不過木偶人這樣的。

但凡是與農業相關的,都不會是小事,宴雲河免不了要叮囑一番。

等和楚靜安出了場館,看着圍着場館販賣東西的小商小販,宴雲河也來了興致,想要看看民間現在都時興些什麽。

楚靜安自然是寸步不離地守着,比跟來的侍衛還像侍衛,他對那些小東西沒甚興趣。

但看宴雲河頗有興致的模樣,心中暗自思量:“原來他喜歡這樣的,下次就送這些東西。”

宴雲河逛了一圈下來,可謂是收獲滿滿,其中有幾種手藝,是宴雲河在現代都不曾見過的。

他忍不住想,若是這些在歷史長河中失傳未免可惜,或許他該出資請人做一下記錄。

不只這些小東西,還有民風民俗什麽的,這些都是有歷史意義的。

他勉強也算是後世過來的人,對于大鄭有很深的文化認同感,所以也知道這些文化對于後世的意義,趁現在有些文化還未遭到破壞,先做個記錄吧。

宴雲河在待辦事項中添上了一項,他不需親力親為,吩咐下去,出個資金,監督一下就可以。

晚間,宴雲河又一次打開了種子商店,上一次還是采購農作物種子,現在他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項。

曾經的他覺得橡膠樹種子簡直是天價,十萬一顆實在太貴了,在兌換了幾種心心念念的高産農作物之後,他也敢把目光投注在這種天價種子上面了。

說實話,他眼饞輪胎很久了,在他的規劃之中,各地修建了水泥廠之後,下一步就是道路建設,在發展中,「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是一個走出去和走進來都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而在道路建設之後,運輸工具也要跟上,有了輪胎,即便還沒有發動機,那也是能省很大的功夫,大鄭的車架他早就見識過了,效率在靖北軍給他送皮貨那次也驗證過,這還是官方的效率,好幾個月才能從邊關走到洛城。

若不解決這個問題,後續發展必定要受限制。宴雲河成長的土地就是廣袤富饒的,他當然明白,道路交通對于資源整合利用的意義。

考慮到身為攝政王的他無法離開洛城,種植橡膠樹一事必定要托付他人,還要選擇種植地區,種下之後開割,運氣好的話五六年,差點就要等個八年十年的,此事必須盡快。

明年二三月份開始種植的話,現在就應派人帶着種子南下選擇種植地了。

在橡膠樹成材之前,他還需要考慮它的替代品,而這種替代植物,宴雲河想到了橡膠草。

橡膠草,又名俄羅斯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喜冷涼氣候,其根部能提取出橡膠産物,雖産量只有橡膠樹的十分之一,但其種植周期短,只需三個月,且能産生大量種子,相比橡膠樹還要等個十年,無疑是個很好的替代品。

事實上,含有天然橡膠的植物不只橡膠樹,除了橡膠草外,杜仲樹、銀膠菊、蒲公英都含有橡膠成分,只不過相較于其他植物,橡膠草更利于種植推廣。

除了這兩樣以外,宴雲河還要選擇水稻種子,既然都要派人去南邊了,那也改良一下南邊的水稻種植吧,這樣過個兩三年,就是真正的不愁吃了。

想到未來糧滿倉的場景,宴雲河就心中安定,晚上也能睡個好覺,覺得自己每日被動記錄生活也非常值得,甚至希望更多的人來看他的生活記錄。

用人方面的事,還是要找吳餘聖,因為這次橡膠樹種植周期長,在南邊必定是要居住很長時間的,所以人選也要好好選擇。

吳餘聖當即就找了善于種植的人,不只要會種植,此人還要識字,能夠記錄橡膠樹成長狀況,将其寄回洛城。

願意背井離鄉的人不多,但錢給的到位,一切都好辦,更何況,去了南邊種植,也可以找當地人做幫手,等那邊的人上手之後,也不是不能回來。

而橡膠草和橡膠樹就完全不一樣了,橡膠草要種到北邊去,宴雲河比對了大鄭的地圖,又詢問了幾名北方官員他們家鄉的氣候情況,在幾個地區之中,選擇了離洛城最近的并州與中州北部交彙處。

現在當然不是橡膠草的種植時間,但還是要先将地選好,來年開春才好進行種植。

先用積分兌換了水稻種子和橡膠樹種子,做了保存措施之後,只等選好的人南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熱鬧了七天的天工大賽迎來了最後一天,到了最精彩的時候,許多洛城百姓一時都聚集在了場館附近。

之前該展示的都已經展示過了,今天展示的都是得獎作品,公布大賽結果。

這種場合自然少不了郝令瑜,對于他來說,最大的懸念就是人氣獎的得主,想到之前自己為了投票,給家中的仆從每人都買了一票,若是這樣,自己支持的作品還不能得獎,那就太虧了。

這邊從優秀獎開始宣布,那邊人氣獎就開始現場數票,郝令瑜只顧盯着那數票的人,不停在心裏念叨漲漲漲。

大賽第一名自然是木偶人,第二名是飛鳶,這個飛鳶自稱能帶人在空中翺翔。

但因洛城風力不足,外加沒有懸崖峭壁可供起飛,雖然參賽人緊急做了個模型,但到底不如真人上天,所以,最後輸給了木偶人。

第三名則是一個灌溉工具,以其讓人眼花缭亂的器械配件組合脫穎而出,讓衆人紛紛發出「雖然我看不懂,但我大為震撼」的呼聲。

而改進織布機取得了最佳改良獎,本來評委們想給個最實用獎項的,但根據規定,最實用獎項必須是新事物,改進的只能是改良獎項。

魚晚和張小春沒想到她們第一次參賽就能取得獎項,各個都興奮不已,也是直到頒獎的這一刻,衆人才知道這改進織布機的竟然是兩名女子。

“果然,在織造這一塊還是得看女子,這個織布機改的好。”

“這是哪家的姑娘?可曾婚配嗎?”

“看這兩個女子的打扮,應是富貴人家的,怎出來抛頭露面的?讓家裏人代領不就行了。”

“那姑娘真俊俏,看着就不是一般人。”

人們議論紛紛,不是猜測魚晚她們的身份,就是在贊嘆她們怎麽能想到這麽好的主意,剩餘的不贊同聲音,很快就淹沒在人群之中。

魚晚和張小春并不在乎下面人的眼光,高高興興地領了獎金和獎牌,她們在王爺身邊沒少被人看,早就習慣這種場合了,反而比一些男子更為從容大方。

等她們一下臺,那些對織布機有興趣的,都圍了上來,這時候也不講究什麽男女大防了,誰先占得先機誰賺錢,哪還顧得上矜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