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算計

“嚯!你這是哪來的?”高有輝看着姜何放在桌上的玉米,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劉大媽給的。”姜何也知道這肯定是劉大媽變相接濟他們了,左右看了一下,發現陸明峰不在“老陸呢?”

“哦,他去看看陷阱裏面有沒有東西,要是能逮兩只活的回來養着就好了。”高有輝喃喃。

“你覺得呢?”姜何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個時間段因為害怕民衆投機倒把,對于私人養殖,是明令禁止的,如果有人偷偷養,那不好意思,牢底坐穿吧你。

“看你這麽高興的樣子,遇到什麽好事兒了?”高有輝問道。

“今天回來的時候,看了一出好戲,等老陸回來,一起說。”姜何神秘一笑。

“什麽事情?等我回來再說?”陸明峰手裏提着一只已經剝了皮的兔子,走了進來,擡眼就看見姜何跟高有輝靠在一塊兒,于是不動聲色的,将手裏的兔子往中間一放。

“還能什麽事兒,肯定是有什麽小姑娘跟小何表白了呗。”對于好友的動作,高有輝果然沒有察覺,依舊是一臉八卦的樣子。

姜何心裏暗自吐槽,這貨真是夠了啊,他也懶得搭理對方“老陸,你可別聽他瞎說,那,你看,這是劉大媽給的玉米,今晚做一鍋玉米湯。至于你弄的兔子,今晚我們做一鍋麻辣兔肉。"

“嗯!”聽到對方的話,陸明峰臉上的冷漠表情才緩解,只是甩了一記眼刀給高有輝

"嘿嘿"高有輝嘿嘿的傻笑。

因為陸明峰将兔肉處理過了,姜何只要把兔肉剁成小塊,然後放進清水浸泡20分鐘就好,在浸泡兔肉的過程當中,姜何從空間裏面把鹽、胡椒粉、料酒、生抽拿出來,然後倒在一起攪拌,正好昨天還剩一些野雞蛋沒有吃完,從裏面挑出打好蛋清。

将劉大媽給的玉米串裏,揪下來一個,壓成粉末澱,準備為腌制做準備。

看了看手表的時間,起鍋燒油,油溫6成熱下入兔肉,然後依次放下各種提香的佐料。

“呼……,小何,誰要是将來娶了你,真的是祖上積大德了。”這時候,原本正在添火的高有輝終于忍不住把腦袋伸出來,聞着不停的鑽進鼻子裏的香味,他忍不住感慨道。

Advertisement

“你的詞用錯了吧?我怎麽可能會是嫁?”姜何笑道,然後轉到陸明峰這邊“玉米粒弄好了嗎?”

陸明峰将弄好的玉米粒放到姜何眼前“這些夠了嗎?”

“嗯,應該夠了,晚上不能吃的太多。”姜何點頭,又繼續翻攪鍋裏的兔肉,香味更加濃厚。

“诶,小何,你說你回來的時候看了一場大戲,什麽大戲啊?”高有輝又往鍋爐裏添了一把火,然後忍不住問道。

“還能是什麽大戲,為了讓我更相信他女兒是瘋了呗!”姜何從旁邊拿出一個幹淨的小盆,這樣燒好的兔肉全部打進去“鍋裏的火小一點。”

“哦!”高有輝連忙抽出了一些燃燒木頭“劉喜?他這不是畫蛇添足嗎?對了,演的怎麽樣?”

将一把野菜扔進鍋裏,姜何停下炒菜的動作“演技堪憂。”

“哈哈哈。”高有輝直接被逗笑了“他這不是告訴我們之前的事情,有很大的蹊跷。”

那邊的陸明峰臉上的表情也緩和了很多,但是視線還是看着姜何這邊,看到對方額頭上的汗,從自己口袋裏面遞過去一個手帕。

“謝謝!”姜何接過來道了個謝“要起鍋了,不要再放柴火了。”

一菜一葷加上滿滿的一小盆湯看的幾個小孩口水直流,但是孩子們很懂禮貌,都很自覺的将小碗和筷子整整齊齊的放好。

“好了,開動!”随着姜何的話音剛落,一桌子的人都迫不及待的夾起了眼前的美食。

這邊姜何他們有說有笑的吃着晚餐,劉大爺那邊卻是臉色不好看,手裏的旱煙已經不知道被他抽動了幾回,對面坐着一個年輕男人“爺,你說,這劉喜唱的哪出啊?”

“這件事你先別管,要是他再有什麽動作,你記得告訴我。”劉大爺并沒有回答對方的話,只是皺眉說了一句。

其實,那件事發生的時候,他到現在都有點懷疑,但是劉喜那邊哭天搶地的,姓楊的知青一直到被上面判了刑,還在昏迷。

這幾年村子裏面也因為他們家發生的事兒,對他們家有所寬容,畢竟女兒瘋了,老婆身體又不好,大家也是能幫就幫。

但是,只要對方一聽說,有知青要過來,鼓動着村裏的人來逼着他。

這一回兩回的,他還可以理解,也體諒對方,但對方三番兩次的不把他的話放在心裏,還似有若無的鼓動其他人鬧事,這就觸犯了他的底線。

尤其這次,他明顯感覺到劉喜是針對那個叫姜何的年輕人,要真說是遷怒吧,但是又不像,很像是怕對方查出什麽。

“老頭子,想什麽呢?”就在劉大爺還在想着出神的時候,就有一個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老婦拿着個鞋底,坐在他對面納鞋。

“你說,這個劉喜到底在搞什麽?今天怎麽就讓小姜看到了他女兒?”

“你啊,當局者迷,還能有什麽?想讓人家知道,自己為什麽要針對那些知青呗,我看這個劉喜憋着壞呢!”老婦将穿過來的針放在頭上襒了兩下,說道。

“你這說的什麽話?”劉大爺露出不贊同的眼神。

“這事我也不和你争論,反正我就覺得小楊那事兒沒這麽簡單,他們家姑娘什麽樣的人大夥也都知道。”老婦滿臉不屑道“我就覺得今年這知青來的好,你是沒看到之前來的那些知青,現在哪有個人氣,這事不解決呀,以後肯定有大麻煩。”

“以後再說吧。”劉大爺聽到自己老伴這麽說,眉頭一皺,的确,當年小楊知青跟劉喜家閨女出事那會兒,就有個知青出來證明,但是那會村民已經被鼓動起來,說什麽也不相信他們。

雖然事情過了很久,但就好像有一道鴻溝将那些知青和村民分了開來,雖然也在一塊兒做事,但是從來沒說過一句話,看他們時的眼神,有點瘆人。

想到這裏,劉大爺眼裏露出了擔憂,但是很快又露出了一絲期待,說不定今年來的那幾個知青,還真能解決這件麻煩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