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多事之秋
第三十五章 多事之秋
北辰以西皆為海域,北辰以南,半數臨海,西側入海口的是一條‘漪河’,與周邊衍生的小河統稱‘漪河水系’,此河貫穿北辰、東皇兩國,不僅是兩國農業的生命線,更是兩國水上貿易的主要渠道;另一水系名為‘北河水系’,起源洪荒領域,從天鷹鎮左側橫穿而過,往右從東皇南側穿過,名為‘東河水系’,往右從北辰南側穿過,既是‘北河水系’,這條水系同樣極為重要。
農業,國之根本。夏季降雨繁多,常使得水系下游發生洪澇,即為夏汛,歷代國君都極為關注,譴無數人才治理,直至今日,也能使得百姓不受洪澇之苦,然……
“這法子當真是六皇子所想?!”工部尚書問這話時,聲音都有些顫抖,指着羊皮卷上的圖紙,不可置信地問着何向宸。
何向宸顯然并不意外他的驚訝,搖頭道:“并非全是,是六皇子師傅所想,六皇子派人考察多年,這才結合實地所畫。”
“六皇子師傅是何人?”工部尚書下意識的問出了口,問完也曉得自己多嘴了,尴尬地咳嗽幾下,欲引開話題,卻聞對面青年道:“賢侄明白尚書大人心情,得此法時,賢侄與六皇子皆是如此激動,賢侄也是免不得想見識這位高人。”
“那賢侄可是見着這位高人了?”工部尚書興致勃勃問道,顯然是想要何向宸引薦引薦。
何向宸搖搖頭,頗為惋惜,嘆:“未曾,六皇子護其安危,不曾向任何人透露其身份姓名,賢侄作為下屬,亦是不可得知,他日若能見着,定為大人引薦!”
工部尚書亦是嘆息,随後又将心思放在圖紙上,圖紙上所畫的是一條靈渠,橫跨兩大水系,再引水至北辰北部。北辰北部水源稀少,種植困難,此靈渠不但引水而上,解決北部幹旱問題,更是引渠水灌溉,助北部地區農業發展,而此項工程乃世人聞所未聞,若是建成,定成為一大創舉。
兩人商議一番,工部尚書已經迫不及待地欲将圖紙舉薦給皇上了,何向宸識相地告辭,臨走前,向工部尚書賀道:“‘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泾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此番場景他日定能見着。”工部尚書欣喜,心中也是豪邁萬丈,到了謝,送走何向宸後立即進宮面聖。
若說蠻荒之戰是一國抵禦外敵的必須要勝的仗,那麽水利方面,就是确保農業根本的另一場必須解決的仗。歷代皇帝治理來治理去,那些皆是寶貴經驗,卻并沒有完全之策,沒有哪一代皇帝不想自己在位時解決這一問題,傳頌千年,而駱天羽自然也想。
“工部尚書,建此靈渠,多要多少時日?”駱天羽也有些激動,拿着羊皮圖紙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
工部尚書估算了一番,保守道:“少則數月,多則一年。”
“那豈不是趕不上夏汛?”還有三個月左右就是夏汛,此刻趕工恐怕也是遲了,但又想到,有此建樹已是天大的喜訊,也不在意這幾月時日,只要百姓們熬過這個夏汛,此後就是農業新的發展,“罷了,你派人立即趕去建造,此次夏汛就按着原來的計劃,派大皇子前去。”
聞言,工部尚書跪了下來,“微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望皇上答應。”
“愛卿直說便是。”駱天羽問道。
Advertisement
“皇上,此工程之前,古書上亦無記載,微臣惶恐不能一一如圖建造,還請皇上派六皇子門下謀士蘇雲為微臣分憂。”這倒不是工部尚書為何向宸說好話,只是實話實說罷了,沒有何向宸他也能自己建造,但是有了何向宸,那麽這項工程的成功率就高了許多。
六皇子……駱天羽沉思,最後還是覺得工程重要,遂允,即刻下旨,封蘇雲為水部(工部下分的四部之一)郎中,主管修建靈渠。
此诏書一下,天下嘩然,派了大皇子前去治理夏汛的同時讓六皇子門人修建靈渠,人們不僅對這靈渠好奇萬分,更是想要知道皇帝究竟是什麽意思,也只有看過那圖紙的寥寥數人才明白,皇帝對于此工程是勢在必行,哪還管得了皇子間的紛争呢。
可惜這樣的诏書也似是狠狠扇了大皇子一巴掌,方還得意萬分的大皇子轉眼卻成了笑話,若大皇子此次沒有将夏汛治理好,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殿下,還請您沉住氣,萬不可輕舉妄動。”大皇子底下的謀臣紛紛勸解,想讓暴怒的大皇子靜下心來,最後也只有大皇子身邊的第一謀士尤堇出聲勸住。
“哼!”大皇子雖被勸住了,心裏卻是有些不甘心,哼聲問道:“尤堇,你來說說,父皇究竟是何意思?!”
尤堇搖搖頭,實話實說:“不知,只有知靈渠為何物才能明白皇上的心思。”
大皇子被尤堇的話噎住,半晌才道:“那你又有何對策?”
尤堇依舊搖搖頭,“亦無,如今只能先将夏汛治理完善,不惹半點閑言。”
底下其他的謀士也是應聲喝道:“是啊,還望大皇子稍安勿躁。”
“既然諸位都這般說了,本王自會小心行事,不會毀了大計,諸位都退下吧。”大皇子無奈地揮散了一幹謀士,連尤堇都未再留下。
“是,大皇子。”
※※※
京都形勢再次風雲變幻,六皇子駱驚雷卻是半點也不想關注,因為此刻的夏府,迎來一位他絕對無法預料之人——夏秋雨的未婚妻。
三年半前,夏秋雨的祖母過世,逝世前為夏秋雨定下一門親事,夏秋雨自然不敢拒絕,遂應了下來,後又守了三年孝期,如今離孝期已過半年,那女孩家父母重提此事,夏家自然不會毀了婚約,這才答應将女子接進夏府小住幾日,等她與夏秋雨熟稔之後,再安排成親事宜。
說起那家女子,倒也有些名氣,雖不是達官貴人出生,卻也是有些來頭,竟是夏老夫人的娘家——北辰東方家的幺女——東方紫琴,若算起來輩分來,就該算是夏秋雨的表妹,只是關系稍遠了些,而這女子雖出自東方家,但并不善使毒物,反倒精通音律,人如其名,亦是生的玲珑,夏老夫人生前極為喜歡這女子,這才決定将她下嫁自己最心疼的小孫子。
東方紫琴與夏秋雨先前重未見過,而她初至夏府時,很快得了夏丹方和夏夫人的芳心,倒不是此女心機深沉,反倒生得七竅玲珑心,單純卻又聰慧,嘴上也喜歡講些甜話,卻也不是拍馬溜須,只是讓這對老夫婦聽了皆為貼心,更是思念起已逝的女兒。
而夏秋雨,對這位未婚妻子說不上喜歡卻也不讨厭,至少他對自己将來有這麽一位玲珑嬌妻還是很滿意的。至于東方紫琴,想法也和夏秋雨相似,于她一個身處閨閣不問世事,又只好音律的女子來說,定然難以尋到自己所愛,倒不如嫁一位如意郎君,往後夫妻白首、兒孫滿堂,亦是人生幸事,對于這位未婚夫,相處下來,顯然也很喜歡對方溫潤如玉的樣子。
“呵呵~小雨啊,紫琴可是個好姑娘,她在府上就住一月,你可要好好招待人家。”夏夫人身側就是東方紫琴,可見夏夫人對她是有多喜歡了。
“娘大可放心。”夏秋雨溫和地回應,更是朝東方紫琴笑了笑。
駱驚雷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看着亭中那三人的互動,只覺心痛地難以言語,那人的笑、那人的溫柔、那人的一切都該屬于他的!
駱驚雷剛回京都時,對于夏秋雨身邊沒有女子相伴是理所當然之事,現在方才覺得自己有多自作多情,不是沒有女子,只是尚未到來罷了,年紀已經二十八的夏秋雨,還未結親已是遲了,有個未婚妻才是正常的吧。
他安慰着自己,可是心裏怎麽可能接受,怎麽可能甘心!他握着拳,對于手掌上滴落下來的血滴毫不在意,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抑制他将那女子撕碎,将那人鎖起來不讓任何人觊觎。最終,他只是冷笑,轉身離去。
駱驚雷離開後,夏秋雨似有所覺,往遠處看了幾眼。
“秋雨哥哥怎麽了?”東方紫琴發現了他的動作,也看了幾眼,卻什麽也沒看到,好奇地問。
“并無。”夏秋雨自己也不知道在看什麽,或者他覺得那兒原本應該有什麽,卻也說不清道不明,只好含糊而過。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