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娘走後,店鋪內又恢複了寧靜,直到過了午後也沒有客人再來,棠止喝完最後一口花茶起身理了理衣服,找來一件薄披風穿上便準備關店離去。

這個南方小鎮的秋天有些涼,穿堂風一陣陣的吹得人手腳冰涼。

棠止攏了攏身上的披風,加快腳步,在路過晚市的時候還順手買了些新鮮蔬果回家。

這個時間的青石巷裏很熱鬧,有炊煙緩緩從各家的院牆內升起,天色還有些亮,孩童們三兩成團玩着那些永遠也不過時的游戲。

有的小蘿蔔頭見棠止回來就會圍上來,用軟糯清甜的聲音喊他,聽着便叫人覺得心喜。

無比熟練的從懷中掏出一小袋糖塊塊,棠止勾着嘴角撿了一顆塞進嘴裏,剩下的便全都給了小蘿蔔頭們。

小孩兒們得了糖塊,臉上笑得愈發燦爛,禮貌道謝之後便一哄而散分糖去了。

“真是一群鬼機靈。”

棠止搖搖頭自顧自開門進屋。

屋內一片清冷,他點了燈,換了身輕便的衣裳便取了書倚在小榻上看,因為不餓所以也不打算給自己弄口吃的。

不知過了多久,外頭的天已經黑透了,這個時候的娛樂項目特別少,街上的晚市倒是個好玩的去處,只是棠止從沒獨自去過,更多的是等鄰居家的大爺大娘出門的時候招呼他一起去。

只是,大爺大娘們也不是天天都會去晚市上瞧熱鬧的,所以,更多的時候棠止只會早早洗漱,然後早早休息。

就像今天。

美美的泡過一個熱水澡後,棠止把自己卷進被窩找了個舒适的姿勢滅了燈火。

青石巷裏像他這般早早休息的人家不少,這會兒雖說還算不上很晚,可整條巷子裏幾乎所有的人家都已經熄了燈。

所以,誰也不知道,在巷子門口,有一個半大的少年正緩緩走來。

Advertisement

這日,天還沒亮的時候棠止就醒了,他撐着額頭起身,分明感覺自己沒睡飽精神卻是異常的清醒。

難得起了個大早,棠止細細整理完自己就準備出門去早市上吃李奶奶家的早點。

李奶奶家的馄饨皮薄餡大,一口下去湯汁四散,肉餡裏還夾雜着細碎的馬蹄粒兒,咀嚼之間帶着絲絲清甜,光是想想就叫他忍不住流口水。

青年打開木門,擡腳正想跨出去,目光卻是突然一凝——

他家對面的牆根下,有個半大少年正靠在那裏打着瞌睡,少年懷中抱着把油紙傘,身上穿着最簡單的深灰色衣衫,許是衣服有些過于寬大,褲腳上還被挽了兩圈,此刻正露出他纖細蒼白的腳腕來。

秋寒露重,時不時有風刮過,棠止看着少年無意識的瑟縮着身子,心裏閃過一絲驚愕,随即快步上前,湊近了仔細打量了兩眼。

沒錯,眼前的人雖然縮小了很多,但是他能确定,這就是年啓白!

沒有多做思考,棠止迅速脫下身上的薄披風将對方的身子完全攏住,然後彎腰将少年輕輕抱起。

早餐也沒心情出去吃了,直接自己動手在家煮了雜菜粥又做了幾個蛋餅放在鍋裏熱着,店也不開了,看了看年啓白身上的衣服又是出門到對街的成衣鋪子裏挑了幾套柔軟的裏衣和兩套成衣。

年啓白醒的時候,棠止正靠在小榻上看書,他醒的還不算晚,只是肚子卻一直在唱空城計。

他起身穿鞋,沒走兩步就瞧見小榻上正在看書的人。

棠止其實并沒有在看書,又或者說,他雖然是拿着書,但心思卻完全沒有放在書上,一雙漂亮的眸子更是時不時就往床邊瞟上兩眼。

現在對上了年啓白的目光,耳朵已經紅了一半,頓時有種做賊心虛的感覺漫上心頭。

倒是年啓白先笑了,笑容綻放在稚氣未脫的臉上殺傷力異常巨大,驚得棠止差點連書都拿不穩。

“看見我來了竟是這般高興嗎?”

小少年還未長開的嗓音清潤悅耳,如同一道柔和的春風吹拂着棠止的心。

他承認,他的确是想這人想得狠了,以至于當年啓白以這副模樣出現的時候他根本就沒反應過來。

小少年此時還要比他再矮上大半個腦袋,身子纖細,一雙漆黑的水眸柔柔的看着你,模樣乖巧可愛,與他長大時的氣質大為不同。

明知這人是只披着羊皮的狼,眼前可愛的小少年總有一天會長成高大可靠的男人,但棠止還是不住的将目光往年啓白身上放。

小小軟軟的年啓白……太過可愛。

仗着現在自己‘人高馬大’,棠止起身,抿着嘴一把将年啓白抱起來輕輕蹭了蹭,然後把人放在椅子上,轉身去拿還熱在鍋裏的早飯。

或許是因為年紀還小的原因,年啓白的身子很輕,抱起來并不算費勁。

早飯過後,年啓白把自己從頭到腳洗刷幹淨,換上新衣裳,跟着棠止出門,只是,臨到門口之際他伸手扯住棠止的衣擺然後在對方停下腳步之際,将自己的手迅速塞進對方的手掌之中。

年啓白的手很暖和,棠止頓了頓,最終還是沒能敵過自己的私心,伸手牽住了對方的手。

棠止帶着年啓白從青石巷內走過,有人見到他們都會停下來問兩句,漸漸的,大家便都知曉,“棠先生家的雜貨鋪裏來了小夥計。”

也有大娘笑着鬧他,“原先以為你不喜歡生人,倒是不知道糖糖中意的小夥計原來是個年紀這麽小的。”

這次棠止倒是沒再拿話頭搪塞人,而是笑眯眯的向青石巷裏的各家各戶介紹着,“這是我的家人,叫年啓白。”

家人,執手白頭的人也是家人。

小少年模樣的年啓白很有禮貌,見了人就問好,再加上他天生一副笑眯眯的柔和模樣,很快就博得了青石巷內長輩們的喜愛,成為了長輩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