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喇叭
第067章 喇叭
心中有了決定自後, 錢國偉讓周博濤和李江留在操場上。囑咐他們守着所有的幸存者,保護對方的安全,同時避免再有類似剛剛的争執發生。
等幸存者們休息一會兒後, 稍微恢複了一點精氣神,就由周博濤帶領他們共同清空二層小樓裏的雜物。二層小樓上下加起來也有十多間屋子, 可原來好幾間都用來堆放雜物了,清理之後才能多空出幾個房間用來休息。
既然他們已經過來這邊,就肯定不能再讓幸存者們繼續擠在一起, 二十多個人住一間屋子——那樣不僅無法讓幸存者好好休養虧空的身體, 還會産生許多不必要的糾紛。
周博濤和李江點頭應是。
随後, 錢國偉便帶領楊奕欽幾人,一起去教學樓清查單家兩兄弟昧下的物資。
衆人拿着從單亮那裏搜集來的一大串鑰匙, 先來到了一層,從左到右依次試用鑰匙開門。
打開第一間教室的門之後, 看到門後的場景,楊奕欽不得不笑嘆了一句:“厲害,還真有閑情逸致。”
——只見寬五米長九米的長方形教室中, 擺了五六張一看就十分奢華昂貴的沙發, 其他諸如紅木櫃子、雕花桌椅、玉制茶具……之類的家具, 同樣數不勝數,堆疊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亂。
封霖輕嘲一句:“不用他自己搬運, 當然有閑工夫。”
錢國偉眼中一片冷漠。
這些東西在末世前是享受生活,在單亮這個“土皇帝”眼底是他身份的象征, 對他們來說卻毫無用處。
所以幾人只是簡單搜查了一遍,确定沒有一件實用的東西, 就合力将那些大件家具都搬到了走廊裏。這樣一來, 他們就可以騰出來地方住人。
目測教學樓可以騰出許多間房間。
其中大部分留給後來救回來的幸存者居住, 減小居住密度;只留下一間讓楊奕欽幾人使用,滿足睡眠需求的同時,放置一些不能讓幸存者觸碰的重要武器。
确定這間屋子沒有其他東西,他們便離開去了其他大教室,那些教室有的放置了許多東西,有的則完全空置。最離譜的是,其中一間教室裏面堆滿了衣物,無論男女老少、春夏秋冬都一應俱全。
Advertisement
這麽看來,聚集地明明不缺衣服。
然而在操場上的那些幸存者,除了個別被單亮“選中”的人需要清洗幹淨以外,其他人別說換衣服,連洗澡的資格都沒有,他們的貼身物品都是初次投奔聚集地的時候帶來的。他們不僅餓得消瘦,更是一個個蓬頭垢面,臉頰和身體的肌膚上都是已經幹掉了的泥污,衣衫褴褛,髒污結成了塊,每個人都散發着酸臭的氣味。
單亮不愧是做盡惡事的人,就算擁有一整個教室的衣服,就算這麽衣服他根本用不到,任由衣物堆在這裏發黴也絕不分給其他幸存者。
見狀,錢國偉走到窗邊打開窗戶,朝操場上的衆人喊了一句:“來幾個已經恢複了力氣的人幫忙,這裏有很多衣服,我們一起搬出去,給大家分發下去。”
聞言,有不少人舉起手來躍躍欲試,周博濤觀察他們的臉色,選了幾個看起來比較強壯、老實的男人,讓他們過去幫忙。
當衣物一包一包被搬運到操場上的時候,衆人都歡呼了起來。
周博濤和李江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找來幾名細心的中年婦女一起幫忙,給大家分發合身的新衣服。發過一輪之後,他就将剩下的衣服,都拿到了原本作為體育器材室的房間裏,日後有人需要再拿出來。
另一邊,錢國偉等人已經上到了教學樓的二樓。
二層是單亮的狗腿們住的房間,裏面藏了不少他們各自的物資和食物,這些也全都被拿到了操場上,留着一會兒分給大家。
等錢國偉帶隊走到三樓的時候,才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
三樓的六間教室都堆滿了食品物資,除了袋裝和罐裝的易保存食品,還有一個用棉布層層疊疊包裹起來的冰櫃,裏面竟然有還未腐爛的肉蛋。有雞蛋還可以理解,有還沒有腐爛的肉類,八成是用到了學校裏的備用電源,時而制冷時而用棉布保溫。
另一間教室則堆滿了各種藥品,裏面甚至還有許多治病的專業醫療器具。
楊奕欽想起之前那些幸存者曾經說過,單亮會領着手下的人,故意将附近街區的超市和店鋪都掃蕩一遍,讓他們無法獲取生活物資,不得不投靠這個聚集地,否則就要去更遠的地方尋找食物。而将商店的食物和藥品都搜刮幹淨之後,單亮仍舊不滿足,會強行拉着幾個還算強壯的幸存者,一起去撬附近居民樓的門鎖。
如果樓裏面還有人活着,他們就會威逼利誘,讓對方帶着物資加入聚集地;如果房間裏的人已經變成喪屍,那就讓幸存者當誘餌,他們解決喪屍之後,再将屋子裏的物資都搜刮幹淨。
經過他們兩個月蝗蟲過境一樣的搜刮,附近的幾個街道都沒能幸免于難。
有些不願意加入聚集地的幸存者,會故意躲藏起來,可等他們搜刮幹淨之後,也只能往其他街區逃跑。
唐永科語氣懷疑:“……他們将這幾條街超市和倉庫都搬過來了嗎?”
楊奕欽颔首:“八成是。”
慶市只是一個小城市,生活節奏也比較緩慢,只有幾家超大型的超市。慶幸那間大超市不在這所小學的附近,單亮的手還沒有伸到那裏,還能為這座城市的其他幸存者留下足夠生活的物資。
鬥米恩升米仇。
從剛剛有人試圖襲擊唐永科的行為來看,他們中有許多不安分——或者說只敢對他們不安分的人。
二樓的物資比較少,錢國偉可以均分給幸存者,但肯定不能将三樓這麽大數量的食物分發下去,那樣只會讓本來不堅定的幸存者們産生別的心思。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有錢國偉代表基地,将這些食物都收攏起來,然後按照一日三餐的标準給每個人發放食物。
基地的備用電源快要用完,肉類也早點解決的好。
想到這裏,錢國偉沉吟一句:“把門重新鎖上吧。”
說完,李江就走上前,将這幾間教室倉庫重新上了鎖,由錢國偉保存倉庫的鑰匙。
“既然我們現在已經做好決定,要把這裏的人全部都安全護送到北市幸存者基地,那麽到走的時候,這些物資肯定也要運送過去。”唐永科有點遲疑,“到時候肯定也要将這些物資運走,所以不管怎麽做,最後還是會讓那些人看到這批的食物,只希望他們不要有其他心思。”
他們七個人果然還是太少了,就怕壓制不住那些人。
楊奕欽轉動了一下手裏的槍,笑了笑:“別慌,問題不大。”
單亮和他的同夥加起來也才幾個人,還沒有聰明的頭腦和強勁的戰鬥力,卻能将那些人吓得不敢反抗,說到底,只是因為他們擺出了不容反抗的态度而已。
必要時刻,他們也可以這麽做。
“有心思正好。”封霖淡聲說,“可以順便殺雞儆猴。”
像之前襲擊唐永科的那名年輕人肯定不止一人,他們不怕這些人有旁的心思,就怕他有心思卻暗暗藏在心底,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人。只有對方真正出了手,他們才能逐一擊破,讓剩下有同樣心思的人看清現實,認清自己的錯處。
楊奕欽笑了。
這件事不能由錢國偉和周博濤等人來出面,但是他們卻可以代勞。因為他們不代表基地的立場,只是兩個“嫉惡如仇”的年輕人而已。
将三樓的倉庫都鎖上之後,他們又去了四樓。
單亮和單明兩兄弟的個人物資也相當豐富,占了大半間的教室,食物、醫療物資和武器都比二樓所有小弟的加起來都多。楊奕欽幾人甚至還在單亮房間的床下,找出了幾箱金條,以及一大箱珠寶。
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沒有用處。
錢國偉沒有動那幾個箱子,只是囑咐衆人,把可用物資都拿到了一層的一間教室裏,作為這個聚集地的備用物資使用。
他不知道自己要在慶市停留幾天,但是這棟教學樓裏所有物資,就足夠這裏所有幸存者,在末世裏生存幾個月了。
“雖然理論上來講,這些物資可以支持我們在這裏生活幾個月。”錢國偉對衆人說,“但實際上,我們至多在這裏停留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後我們必須回到北市幸存者基地。”
他們不能缺席太久。
一是因為基地太需要人,他們又正好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二是現在溝通不便,怕基地以為他們遇到了困難。
楊奕欽問:“有什麽具體計劃嗎?”
“這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好好商讨了。”
“沒問題。”
整個下午,錢國偉等人都在整理教學樓的物資,周博濤則帶領幸存者們,一起整理二層小樓房間裏的垃圾。因為之前發生的事,大家都十分遵守規矩,行動井然有序。
大約三個小時後,他們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務。
趁着天色還沒暗下來,楊奕欽提議說:“不如直接開始我們的第一次全市搜查?”
周博濤看向他:“怎麽說?”
錢國偉問:“莫非你已經有計劃了?”
“我是這麽想的——”楊奕欽将自己的想法徐徐道來,“既然要用最短的時間,救出最多的幸存者,那麽比起我們一棟建築物、一棟建築物地去尋找幸存者的蹤跡,不如讓幸存者主動告訴我們地址來的更好。”
錢國偉繼續問:“怎麽個主動法?”
楊奕欽勾唇,說:“比如乘坐直升機,盤旋在慶市的上空,挨個區域拿着喇叭喊‘有沒有人需要幫助’之類的。”
周博濤:“……”
錢國偉摸了摸下巴:“倒是可以嘗試。”
周博濤:“……?”
唐永科不認為這是個好辦法:“不會引來是喪屍嗎?”
“引來那就擊斃,而且如果有大面積的喪屍群,直接用大火力消滅,也會讓附近的居民更安全。”楊奕欽眼神篤定,“至少在我看來,這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否則以他們這兩架直升機、七個人的小隊,即使慶市只有兩個區,也不可能在兩周內救出絕大多數的幸存者。更不要說在這短短的兩周內,他們要做的不止是救出大部分的幸存者,還要分出心思來保護聚集地的幸存者,更要為之後集體“遷移”北市做好周密的準備和計劃。
不論是哪個方面來講,都需要極限操作才能成功。
這種特殊時刻,當然要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行。
錢國偉當然也知道他們目前面臨的困難,他若有所思地看向楊奕欽:“你繼續說。”
聞言,楊奕欽整理了一番思緒,繼續說道:“而且今天已經是下午了,再過幾個小時天色就要徹底黑下來,到時候我們救人的工作只會更難展開。”
“慶市一共只有兩個小區,常住人口不多。我們今天先駕駛直升機環繞城市一圈,告訴基地裏的幸存者軍隊來人的消息,這些人如果有人膽大有車,可以讓他們開車前往聚集地,我們在空中為他們開路,這樣既能節省我們的時間,又能讓後來的幸存者有車。”
“至于那些不敢出門,或者不便于出門的人,就讓他們提前在窗戶上寫上醒目的字,或者在窗外挂上紅色的物件作為标識,方便我們明後天來救人。當然,我們救人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直升機來回運送人,而是應該派人降落到幸存者所在的地方,找到可以駕駛的汽車,用車載着他們前往基地——這樣一來,既能弄來幾輛遷移北市要用到的‘載具’,還能節省直升機耗油。”
楊奕欽發表完自己的看法之後,掏出一壺水,擰開瓶蓋潤了潤口舌,這才問其他人說:“你們覺得這個辦法怎麽樣?可行嗎?”
周博濤豎起大拇指:“我覺得可以。”
唐永科也點了點頭,說:“我也覺得可行,你年紀不大想法倒是很多。”
“不不,您更厲害。”楊奕欽客氣地問,“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唐叔應該練過許多年的武術吧?”
唐永科回答:“大概三十年吧,我十歲左右就被送到武術學校了。”
“和我想的一樣。”楊奕欽由衷誇贊,“怪不得唐叔現在身手都這麽厲害,年輕的時候肯定更強。”
“小夥子,你也太謙虛了。”唐永科笑着搖了搖頭,說,“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可沒有你們這樣的身體素質。”
他見識過楊奕欽和封霖的動作,知道自己就算再年輕個二十歲,也不是他們的對手。而且他現在的狀态,反而比年輕時更好,各方面都遠遠勝過那時候的自己。
可眼前的這兩個年輕人,還有無限的可能。
楊奕欽卻說:“不是謙虛,是我爸曾經跟我說過,像唐叔這樣的人最不能小看。”
“你爸也練過武術嗎?”唐永科不由得好奇,“他叫什麽名字?”
“嗯,他叫楊建國,以前是國家武術隊的。”
聽到這裏,唐永科沉默了。
楊奕欽疑惑:“……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我以前見過楊哥,他算是我的師兄,是我們那一批學生裏十分敬佩和向往的人。”唐永科認真道,“他退役的時候,我正好準備加入武術隊。”
“……”
這回,沉默的人換成了楊奕欽。
聽到唐永科嘴裏出現“楊哥”這兩個字,楊奕欽還以為是在叫自己,怎麽聽怎麽別扭。不過他們兩個人竟然還有這層淵源,這令他十分意外。
其他人也都露出驚訝的神情。
錢國偉拍了拍唐永科的肩膀,又拍了拍楊奕欽的手臂:“好了,你們的舊私下再敘,我們先談接下來的計劃。”
兩人對視一眼,朝彼此點了點頭。
楊奕欽說:“正事要緊。”
唐永科複述:“正事要緊。”
錢國偉繼續說:“我也認為剛剛楊奕欽的計劃是可行,我們的情況特殊,這是目前來講最合理、省力的計劃。在環城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拯救幾個處境最危險的人。”
“但是每次只能出動一輛直升機。”周博濤接着說道,“因為我們需要保證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能留下一架直升機和足夠燃油,讓我們能及時往返北市和慶市。”
“沒錯。”錢國偉肯定了他的說法,“就算燃油緊缺,也要每三天往返一次北市和慶市,向基地報告這裏的情況。”
而且萬一遇到了靠他們幾人無法解決的困境,也需要及時向北市基地求救。
“往返的事就交給我。”周博濤笑說,“畢竟我是這裏最好的飛行員。”
“好,就交給你了。”錢國偉看了眼時間,說,“那麽事不宜遲,今天的巡視現在就開始。”
楊奕欽問:“人員怎麽安排?”
“既然是你提出來的想法,那麽第一天就由你去吧。周博濤駕駛直升機,封霖和李江也一起行動。”錢國偉看向其他人,“如果遇到離這裏比較近,且路線也比較安全的幸存者,盡量今天就将他們救到聚集地來。”
楊奕欽動了動手腕:“好。”
其他人也點頭。
慶市實在不算大。
四人乘坐直升飛機在城市的上空盤旋,不用飛多高的距離,就能将整座城市的樣子收入眼底。
幸運的是,城市裏只有喪屍群,沒有大型變異動物和喪屍動物——這會讓幸存者前往小區的道路更暢通一點。
城市中沒有超高層的建築,最高的就是幾個二十多層樓的樓盤小區,它們都集中遠離慶市小學的另一個區。兩個區之間只隔了一座高架橋,清楚地分割了東西兩個部分。
因為慶市小學附近的街道和小區,都已經被單亮和他的同夥掃蕩得幹幹淨淨,所以他們直接略過了這片區域,降落在其他區域的上空搜尋幸存者,擴散軍隊來救人的消息。
封霖從學校的傳達室裏找來了一個喇叭。
楊奕欽将喇叭接了過來,按下錄音鍵——不多時,慶市城市的多處上空,便接連響起了他的聲音。
[尊敬的慶市市民,你們好。]
[我們是來自北市幸存者基地的軍隊,因為聽說了慶市發生的事,所以趕來營救這裏的幸存者。但是由于我們可動用的人力物力不足,所以這次的拯救行動需要你們的配合。]
[如果你們有意向跟随我們前往更安全的庇護所,請在窗口或者窗外顯眼的地方挂上紅色的床單和衣物,如果沒有紅色的東西,也可以選擇用你們自己方式引起我們的注意力。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在發現目标後,和你們取得聯系,并協助你們乘車前往臨時的安全聚集地。]
[如果你聽到這個消息,也請不要忘記将消息告訴你身邊的幸存者,我們會拯救每一個人發出求救信息的人。]
每到一處地方,周博濤就會故意将直升機飛得很低,在同一片區域反複盤旋好幾周。李江打開直升機的窗戶,向外揮舞喇叭和華國國旗,确保能讓附近的每一棟樓都清楚地聽到喇叭裏的消息,看到他飛揚的、手中令人心安的國旗。
楊奕欽和封霖則就負責架着槍,一邊注意樓下的動靜,一邊開槍擊斃聽到喇叭的聲音後圍在一起的喪屍。
舉國旗還是楊奕欽的點子。
畢竟,這次行動最大的難點,大概就是要說服那些幸存者相信他們。
——慶市之前發生過單亮欺壓普通幸存者的事,從小學附近逃走的幸存者,如果在慶市的其他地方落了腳,肯定也會知道這件事,怕他們也是一樣的惡人。
不過楊奕欽相信,樓下的居民看到直升機、聽到開槍聲,再發現直升機上軍人揮舞的旗幟,一定會放下心來。
将自己的身份表明,就是讓幸存者相信他們的最好辦法。
就這樣,四人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已經成功繞城市一周,讓喇叭聲響徹這座小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怎麽樣?”周博濤問,“再轉一圈嗎?”
“嗯。”楊奕欽點頭,“回到最開始的地方,再轉一圈。”
最後今天就能盡快救出一些人。
末世已經過去快三個月,一定已經有人自己逃離了慶市。
楊奕欽估計了一下整座城市的大小,如果慶市小學附近的小區就有一百多名幸存者,那麽整個城市中,至少能再救出五六百人才是。
當然,肯定會有人對所有陌生人都保持戒心,直到最後也不肯相信他們,不願意露面求救;也會有人覺得自己現在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只想和親朋好友守好眼前的堅固堡壘,不想去更大更遠的安全區。
就算抛去這樣的人,他們應該也能救出三五百人。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全都乘坐私家車離開慶市,一輛私家車乘坐五個人,他們就需要近百輛車,更何況還要需要運動物資,留出空餘避免有車輛損壞。
因此楊奕欽等人讨論了一番,認為他們最好能找到兩輛的公交或者巴士,雖然機動性上差了一點,但載人量足夠。至于運輸物資這一方面,就要看看城市裏有沒有卡車或面包車。
楊奕欽暗自記下那條街道有這樣的目标車輛。
他對其他人說:“我加下了卡車、公交車、廂車的位置,我們之後挑個時間将它們開會臨時聚集地。”
李江疑惑:“你的眼神真好,剛剛你沒有戴望遠鏡吧?”
“好像是末世後發生了點小變化。”楊奕欽解釋說,“不知不覺眼睛就比以前看得清,看得遠了。”
李江恍然大悟:“你也是發生了變異的人?”
楊奕欽回答:“王醫生和梁博士是這麽說的。”
李江看向了封霖:“你這麽厲害,也是因為發生了變異嗎?”
“不知道。”封霖只說,“可能是。”
梁博士做了許多次實驗,沒有找到普通人和變異者的不同之處,所以唯一驗證他們與衆不同的方法,就是看傷口的恢複速度。
“錢隊長的身體好像也有了強化的跡象,你們都很厲害。”李江語重心長地說,“千萬不要浪費你們的能力。”
“我們會的。”
這時,周博濤度他們說:“既然楊奕欽的眼神好,那就靠你多觀察下方的情況了。封霖和李江也注意一下,不要錯過每一個求救的信號。”
楊奕欽點頭:“好。”
“準備好——”周博濤說,“我們要開始逛第二圈了。”
直升機環繞城市第二圈的時候,楊奕欽發現有人已經挂上了醒目的床單、衣服,還有人在窗戶上用顏料寫上了“SOS”三個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