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媽替你讨公道(捉蟲)

第23章 媽替你讨公道(捉蟲)

等人躺在縣醫院手術床上時, 周秋萍才知道為啥吃了飯也能結紮。因為從頭到尾她都是清醒的。大夫在她肚子上打了針,然後就下刀子開膛破肚了。

疼吧?當然疼,疼的她渾身直冒冷汗, 感覺生孩子那會兒都沒現在這麽疼。

好在做手術要比生孩子快的多, 在她痛得要暈過去的時候,大夫就告訴她手術做完了。

“忍一忍, 過了今晚就好了。”大夫比劃給她看, “就這點大的口子,小切口手術,兩厘米長,才縫了一針而已,放心,很快就能下田幹活。”

可是等回到病房, 護士将接紮證發到她手上, 裏面的注意事項卻寫得清清楚楚, 三天內要充分休息,七天內刀口不要碰水, 十天內不能做重體力活。

那種手術當天回家, 第二天就能下田幹活的宣傳, 真是生怕結紮婦女死得不夠快。

別說結紮證上标注清楚了,這年代不識字的農村婦女不罕見。幹部都這麽說了,即便識字的婦女又在公婆丈夫面前有多少話語權?

周秋萍躺在病床上暗自嘆息。

阿媽坐在病床邊上默默垂淚。這可怎麽好哦, 她苦命的女兒連個兒子都沒有就不能再生了。她會被休掉的啊。

狗日的,專門欺負他們苦命人!

周高氏一邊哭一邊打女兒的肩膀:“要你浪, 你跑到城裏浪什麽浪?你害死你自己了你知不知道?”

周秋萍想躲, 牽動到了肚子上的刀口, 痛得龇牙咧嘴。

護士過來給她拔挂水的針頭, 沒好氣地瞪了眼周高氏:“吵什麽吵?你不睡覺人家不睡覺?鬧騰死了。不在我們縣醫院結紮,回鄉下結紮你們哭的日子還在後面呢。一幫赤腳醫生,什麽水平你們心裏沒數啊。”

周高氏平常對着外人尤其是吃公家飯的時候尤其低聲下氣,可今天她實在憋不住了,居然吼回頭:“你們害死人了還有理了?我們在家就沒這種事。”

護士冷笑:“計劃生育是全國的。農村就不結紮了?我們醫療巡回組下個禮拜就下鄉,二胎一律結紮。”

Advertisement

周秋萍怕阿媽被人直接叉出去,有氣無力地開口解釋:“大夫說的是真的。農村也在結紮,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早晚都逃不過。”

上輩子她忙于照顧孩子和家裏地裏兩頭幹活,很多事情都過耳不過心。現在再回憶起來,真相其實一直擺在她眼前。

馮二強為什麽急着摔死她小女兒?因為他等不及把小孩送人了。計生幹部就要下鄉來拎人去結紮了。當年她是因為喪女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才不符合結紮标準的。

周秋萍捏緊床單,牙齒咬得咯咯響。畜生,那個畜生!她一定要殺了他給自己和女兒報仇!

她用力呼吸了好幾下,才勉強平息心中的怒火。難怪人家重生都想穿到位高權重的人身上,因為普通人想複仇後還全身而退,無異于天方夜譚。

還是離婚吧,離了婚過自己的日子就好。

刀口太疼了,周秋萍沒力氣再多想,只草草地招呼了句阿媽:“睡吧。”

周高氏很想嚎啕大哭,可現在哭了沒人聽還會挨護士罵,只好躺在床上默默掉眼淚。

咋就這麽苦?女人咋就這麽命苦。

病房裏只住了她一個病人,夜深了,房間裏安靜得當真掉根針在地上都能被人聽到。周秋萍疼得睡不着,聽見阿媽不時抽口氣,忍不住心疼。

結果她還沒開口安慰阿媽呢,阿媽就冒出一句:“讓你早點把小的送人你不聽,現在哭都來不及了。”

氣得周秋萍都顧不上刀口疼,直接翻身,背對着阿媽。她現在真沒力氣罵人。後來她實在疼得吃不消了,又平躺回來,迷迷糊糊的直到天色發灰才算是真合了眼。

可惜也沒落到安穩覺睡。

天剛有點亮透了的意思,知了都沒開始叫呢,病房外面就鬧了起來。先是乒乒乓乓響,然後是有人拍桌子掼板凳,再然後就是氣吞山河的叫罵聲。

“哪個打掉了我兒子?出來,老子殺了你個比娘養的償命!”

接下來的罵聲更兇更髒了,周秋萍叫吵醒了真恨不得一刀砍死外面鬧事的人。人睡着了才能忘記疼,醒過來刀口真是火辣辣地疼。

一想到動了手術,她起碼十天時間不能倒賣豬油渣,連抓知了猴都困難,她就氣得想殺人。現在她一天要掙不掙,就能進賬四百塊。

這可是1988年的四百塊,她重生前每天還掙不到這麽多錢呢。

狗日的,果然無論重生前還是重生後,女人想要離個婚都這麽難。

周高氏流了半夜的眼淚,這會兒也叫吵醒了,聽到外面的叫罵跟着附和:“缺德冒煙的東西,喪心事做多了,我看她們會不會絕戶。”

周秋萍刀口痛,夜裏又沒睡好,說話都像是吊着一口氣:“人家不在乎這個,萬嬰之母林巧稚一輩子沒結婚生小孩,人家當回事了嗎?阿媽,小星要噓噓了。”

周高氏慌忙爬起床抱起小外孫女兒,生怕她尿在醫院的床上。等站直了身體,她又發狠開始色厲內荏:“就在床上澆尿,澆得透透的。”

周秋萍有氣無力地吓唬她:“洗一次床單要五毛錢呢。”

吓得老太太趕緊連大外孫女兒也一并拉起來去上廁所。

也得虧祖孫三人出了門,她們前腳才走,後腳病房門就被“砰”的踢開了。剛才砸了護士站又沖了醫生辦公室的男人眼睛猩紅地拽着個護士進來,沖着病床吼:“你殺了我兒子,我要你賠命!”

周秋萍擡起眼睛,驚訝地看着男人:“是你?”

這會兒應該白班還沒接班,人手少,夜班護士被這樣拽過來居然也沒人攔着。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吓得臉色慘白,帶着哭腔喊:“她沒懷孕,她就是做了結紮手術。計生幹部帶來做的手術,管我們什麽事。”

男人也看清楚了病房裏的人,臉色大變,丢下護士轉身就跑。

周高氏帶着兩個外孫女兒解決了五谷輪回問題,回病房時剛好跟他擦肩而過,差點兒被他帶倒了。她進了病房門還罵:“趕着去投胎啊。”

周秋萍看小護士也帶上病房門跑了,到底沒回答母親的疑惑,只開口道:“阿媽你把星星給我喂奶吧。醫院門口有買豆漿油條包子的,你給我帶兩個包子就好。”

青青昨晚被吓壞了,可一夜睡醒了,她又只惦記着吃:“要肉包子。”

周高氏看女兒跟外孫女兒就犯愁,還吃呢,現在就是有山珍海味擺在她面前,她也拿不動筷子。

她正要再罵兩句女兒,剛才趕着去投胎的男人又匆匆折返,直接往病床上丢了個信封掉頭便跑。

這回周高氏可算看清楚他的臉了,住她們隔壁孕婦的男人。她疑惑地問女兒:“他跑來幹什麽?這是什麽?”

大信封鼓鼓囊囊,裏面裝了整整兩千塊錢。現在面額最大的人民幣是十塊,兩千就是整整兩百張鈔票,數出來都是厚厚的一沓。

周高氏臉色大變,盯着女兒追問:“咋回事?他怎麽給你這麽多錢?”

兩千塊錢趕得上縣裏一個幹部一年的工資了!

周秋萍了然,這應該是孕婦丈夫給她的封口費了。加上昨晚孕婦本人塞給她的兩個信封,她兩根輸.卵管竟然換了六千塊錢,真可謂天降橫財。

倘若不是做手術需要休息,耽誤了她掙錢,這事簡直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沒什麽,昨晚幹部本來應該是來找那個大肚子的。”

周高氏瞬間瘋了:“他們拿兩個臭錢就害了你?他們想得倒美!她能生兒子,你就不能生啊?不行,沒這麽便宜的事!”

周秋萍趕緊攔她媽:“行了,結紮也結紮了,還能怎樣。”

倒不是她聖母心發作,心疼那孕婦肚子裏幾個月大的孩子,而是做買賣講究錢貨兩訖。她本來也沒打算再生育,能在縣醫院由經驗豐富的主任做手術而且相當于白得了六千塊錢,她又有什麽好不滿的呢。

周高氏卻不肯就此放過,這是斷了她女兒的活路!

她還管什麽早飯,調過屁股立刻追出去,她要為女兒讨個公道。

周秋萍肚子上的刀口還疼呢,下床活動都夠嗆,又怎麽是成天幹活的中年婦女的對手,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阿媽健步如飛。

病房門被帶上了,青青跑到媽媽身旁,小小聲地和媽媽說悄悄話:“媽媽,沒有弟弟了嗎?”

其實才兩歲多的小孩并不懂外婆和媽媽的對話。她更加無法理解什麽是結紮,什麽是手術。但從她記事開始,她就反複被人提起“弟弟”,在她的理解中,她一定會有個弟弟的。

因為大人都這麽說。

周秋萍笑了,伸手摸大女兒的腦袋,柔聲道:“不生了,媽媽有你和妹妹就足夠了。”

雖然女兒還小,就是兩只小包袱。但這包袱摟在她懷裏,她感覺踏實。

她又重複了一遍:“不生了,媽媽只要你們。你們是媽媽的寶貝。”

青青如釋重負,她看到村裏自己小夥伴有弟弟的,雞蛋都給弟弟吃。不像妹妹,她和妹妹一起吃雞蛋。媽媽還買肉包子給她吃呢。

小小的人兒也有自己的思量,不要弟弟最好。因為雞蛋很好吃,肉包子更好吃。

病房門開了,醫生護士過來查房。

周秋萍自己沒能力跑去買早飯,只能拜托對方幫忙:“麻煩你們給我們娘兒幾個弄點包子豆漿過來,我沒糧票我加錢,要兩個菜包子,一個肉包子。”

白班大夫皺眉毛:“你愛人呢?”

周秋萍好聲好氣:“他不知道。”

誰知從醫生到護士,一堆人都變了臉色,領頭那位上了年紀的醫生拔高了聲音:“他不曉得?”

見周秋萍點頭,這些穿着白大褂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退出了病房。

搞得周秋萍滿頭霧水,簡直丈二和尚摸不着頭。

青青可憐巴巴地冒了聲:“媽媽,我餓。”

她已經聽了好幾聲肉包子了,可是到現在也沒吃上。

周秋萍犯難,這會兒她也找不到電話叫外賣啊。她瞧大女兒可憐的模樣,甚至都腦洞大開要不要讓她也喝兩口奶先墊墊肚子了。可惜她同樣從昨晚到現在滴水未沾粒米未進,奶水夠不夠小丫頭喝還打個大大的問號。

好在病房門再度打開了,先前那位年輕護士拿了饅頭和豆漿進來放在床頭櫃上,招呼她們母女:“你們吃,需要什麽就說。那個,你丈夫來了可得好好跟他講,計劃生育是國家政策,我們也是按照計生幹部的吩咐工作的。”

周秋萍雲裏霧裏的,不明白為啥會來這一出,只能含混應下。她要拿早飯錢給護士,對方也不收。

等到房門關上,啃饅頭的大女兒才委委屈屈地抱怨:“沒肉肉。”

周秋萍哭笑不得:“行了,有免費的給你吃就不錯了。”

她倒覺得醫院的饅頭不錯,雖然沒衛校食堂大,但是口感更喧軟,配上加了糖的豆漿真是吃的她都忘了刀口疼。

她發誓,她真對這待遇超級滿意了。結果沒一會兒,昨晚給她動手術的主任又親自過來看她時還帶了好幾個包子,肉餡和素餡的都有。

剛好吃飽了奶的小丫頭哼哼唧唧的不知道是想拉臭臭還是要噓噓,護士居然直接抱着小東西去解決問題了。

更恐怖的是,醫生拿來了政府給結紮婦女的補貼——十個雞蛋,她随口說不方便吃,能不能換成奶粉後,醫院當真給了她一罐子奶粉。不是那種必須得下水煮才能完全融化開的奶粉,而是專門的嬰兒速溶奶粉,現在商店裏都買不到。小星星喝的吧唧香。

這回別說才兩歲大的青青,上下兩輩子加起來歷經風雨半個多世紀的周秋萍都傻眼了,搞不明白自己為啥結個紮都突然間享受起高幹病房的待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