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寒假正式開始後,孟鏡和溫源溪聯系有幾天時間沒空見面,主要是孟鏡要在家複習準備來年的一個省內競賽,溫源溪知道後沒多做打擾,盡量給孟鏡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兩人一直通過短信的方式保持聯系,結束了一周的學習,孟鏡本打算這周末乘着快要新年的熱鬧帶溫源溪出去逛逛,常阿姨那裏卻發生了一些事。
常總接到公司裏打來的電話時,正坐在沙發上和孟言裕商量怎麽和孟鏡更親近一些。
孟言裕聽出她言語裏的無奈,問:“出什麽事了?”
“我可能要回公司一趟,那邊說來年再準備新項目可能來不及,現在就得着手準備着。”其實她這段時間都是忙裏偷閑攢下的,公司裏的員工還在加班,做老板的倒是先放假了,不過她非常好意思。
“我送你。”孟言裕說着就拿起車鑰匙準備往外走,卻被常總一把拉住:“這事一時半會辦不完,我和阿鏡吃頓飯再走。”說着,擡頭朝樓梯口看了看,目露遲疑。孟鏡雖然待在樓上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時常還會下樓倒杯水吃點水果什麽的,她還想多看看孟鏡。
孟言裕握着車鑰匙的手松了松,提起的氣力瞬間消散。
孟鏡這幾日一直沉浸在自我的複習中,偶爾下樓只是因為要吃飯喝水,不過她每次吃飯的時候都留了個心眼,探頭朝廚房裏瞅,沒想到來家裏做客的常阿姨居然親自下廚,而媽媽是個打下手的,連續幾天皆是如此。
如前幾天一樣,孟鏡在樓上看資料,正是看的入迷時聽到了敲門聲,恍惚間,她以為自己幻聽,畢竟回家這幾天都沒人會在她學習的時候過來打擾她,隔了約莫四五秒鐘,敲門聲才真真切切的傳到她耳朵裏。
“在忙嗎?”孟言裕在孟鏡開門後問道,半步未曾挪動,看樣子沒有要進來的意思。
以這種問句開頭,一般情況下就是有事,孟鏡答道:“還行。”
“常阿姨公司有事,下午要回去加班。”
“我自己一個人在家也可以。”孟鏡倒是聽出了表面的一層意思。
孟言裕越過孟鏡看到了她書桌上堆放的一摞書,猶豫的說:“如果不忙的話,跟我們一起去好嗎?”
“我跟溫源溪說好了出去逛街。”
孟言裕欲言又止,最後說了句罷了便要離開。
“媽!”孟鏡喊住她,“能帶溫源溪一起去嗎?溫叔叔應該也在公司吧。”
孟言裕點頭:“我去問一下你常阿姨,快到飯點了,看着點時間早些下去,我就不上來叫你了。”
“好。”孟鏡應下,回到房間拿上了幾本書,然後給溫源溪發了短信。
孟言裕進廚房把這件事跟常總說了一下,還在揮動鍋鏟的常總看上去很是驚喜,差點就要揮動剛下鍋不久還帶着油的鍋鏟,被孟言裕一把拉住,“小心點,孟鏡又不會跑。”
飯菜收尾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她心情很不錯,嘴角一直挂着笑。
飯桌上,孟鏡得知了預料到的結果,看着常阿姨和媽媽相視一笑的舉動,眼眸不由地深了幾分。
學生剛放假沒幾天的時間,上班的人的假期卻還未到,溫陽勤勤懇懇的上着班,接到常總要回公司加班還要帶上兩個孩子的電話,按照常總的交代在會議室靠邊的角落裏添了兩把椅子,他嚴格認真的準備着常總待會開會需要的資料,心裏确是一番喜悅,常總可從來沒有将私事帶進公司裏過,第一次居然就是帶着兩位孩子,不知道孟言裕和常總的關系究竟有多好,因為孟鏡的關系,順帶着溫源溪也得了便宜。
溫源溪直到跟着孟鏡上車,整個人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麽,她只是收到了一條孟鏡的短信,然後雲裏霧裏的吃了午飯,再然後就是上了孟阿姨的車。
車內,常阿姨坐在副駕駛座上,她和孟鏡坐在後排,孟鏡上車後便從她帶的東西裏翻出一本書十分投入的瞧着,也只有這個時候,孟鏡會表現出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
坐在前面的常阿姨開口:“既然把孩子們都帶上了,晚上我還是跟你們一起回來吧。”如果孟鏡不跟着來的話,她一個人肯定是回自己家住,等除夕那天再來陪孟鏡過年,可是現在孟鏡和她在一起,她便不想再一個人回到那個家。
孟言裕沒說話,溫源溪等了半響沒聽到任何聲音,聽出常阿姨話裏的意思,伸手推了孟鏡一把,輕聲同她說:“常阿姨晚上下班後還跟我們一起回去好嗎?”
孟鏡頭也不擡的回道:“好。”溫源溪的話她都聽。
車內恢複安靜,孟言裕看到孟鏡在看書也就沒有開音樂,從儲物箱裏套出一副耳機遞給身旁的人,常總拿在手裏沒動,腦袋靠在右側時不時的朝後看一眼,眉目柔和。
四十分鐘的車程後,四人來到常總的公司,孟鏡在常阿姨跟她說快到了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書,車子直接駛入地下停車場,她只是在靠近這棟建築的時候認真看了一會兒,常阿姨所在的公司在一棟大約三十層左右的大樓內,停車場入口的側邊寫了大樓的名稱,可見這棟樓內不止一家公司,常阿姨只是在這裏租了一塊地方。
進入低下停車場,光線昏暗了許多,孟鏡一只手自然的牽着溫源溪,朝前座的人望去,常阿姨明明是來加班的,可是看上去卻很開心,電梯上升的時候孟鏡聽到常阿姨給溫叔叔打了電話,挂斷後對兩個孩子說:“我待會要去開會,你們跟我一起進去,坐在會議室的後面,溫總給你們準備了椅子。”
孟鏡不明白常阿姨讓她們兩個孩子旁聽公司會議的用意,跟着往前沒吭聲,對她來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看書,溫源溪見孟鏡沒說話,便也聽從了常阿姨的安排。
出了電梯後常阿姨直接帶着兩位孩子進了會議室,而孟言裕則是去了更深處的常總辦公室。
溫陽在會議室門口迎接,長方形的會議桌此時被近二十個人包圍,孟鏡目光落到會議室最裏側的兩把椅子上,不用人說拉着溫源溪手朝那邊走去。
片刻,會議室裏響起常總清冽有力的聲音,這和在家裏跟孟鏡說話時候完全不一樣,起先的幾分鐘裏孟鏡還跟溫源溪一起神游天外或者是翻了幾頁書,時間一久,孟鏡發現會議室裏談的事情她也能聽懂一些,便開始全身心的投入,不過她沒有忘記身旁還有人,偶爾為了照顧溫源溪朝她那邊看幾眼,時間一分一秒的度過,會議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她們到這裏的兩個半小時後,溫源溪起來的時候揉了揉腰,孟鏡關心的問:“坐累了?”
“有一點。”
“那我們出去走一走。”孟鏡和常阿姨說了一下情況,得到允許後帶着溫源溪離開了會議室。
回到辦公室的常總卸下一身的疲憊,坐在椅子上問孟言裕:“阿鏡才十六歲,你怎麽不讓她多玩幾年?”
孟言裕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面前放了一大堆資料,她正拿着筆不停地寫寫畫畫,擡眼看了一眼常總,不帶猶豫的說:“十六歲也不小了,早點成長就能少走一點我曾經走過的路。”
常總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說話,坐着什麽也不幹眼睛不停地朝門的地方瞟。
孟鏡帶着溫源溪去了茶水間,她們進去的時候裏面已經有人在煮咖啡,離開的時候看了她們兩人一眼,孟鏡找到一次性水杯給溫源溪倒水,“還好嗎?”
“我沒事。”溫源溪對孟鏡笑笑,自己哪有那麽嬌弱。
兩人都喝了一些水才朝常總辦公室的方向走去,路上孟鏡和溫源溪說:“我們後面幾天還來好嗎?”她覺得在這裏自己的成長可能更快一些,她是如此迫切并渴望着成長,分秒必争到不想放棄任何能夠讓自己長大的機會。
溫源溪是覺得都可以,自己的爸爸也在這裏,倒不會覺得陌生,最主要的是她和孟鏡在這裏可以一直待在一起,比家裏幾天見不着人可好多了。
兩人找到常阿姨的辦公室敲了門才進去,溫陽已經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沙發上,孟言裕則是坐在另一旁的單人沙發,常總坐在椅子上正好與溫陽面對面,兩人手裏都拿着一疊資料,見兩位孩子進來後要說的話頓了頓,孟言裕朝她們招招手,入座後常總的聲音才繼續回蕩。
孟鏡不用再看自己帶來的書,溫源溪亦不會覺得無趣,兩人都好像成了公司的員工一般聽的很認真,溫陽和常總說完前期準備後繼而說到這次公司新增業務後的傳播途徑,話題一開始溫陽特地看了一眼溫源溪。
常總說:“還是先從傳統媒體開始吧,挑一個影響力中上水平的財經新聞社,約着看看能不能做一次專訪,先讓他們那邊的人根據公司基本情況列一個大綱,你這邊辛苦一下和他們對接,修改大綱後和公司的各個崗位的領導層約個時間,專訪做完的文稿和音視頻都得給我過一遍,具體的發布時間你根據公司來年的準備進度情況再做約定,我就不參與了,這件事交給你去做。”
溫源溪現在上課所學到的還只是書本上很淺薄的一些,真正在實際運用中的幾乎沒有,這會能聽到點皮毛也算是免費上了一節課,想着要是以後還有機會多來來這裏,那豈不是畢業後的起點都要比旁人高上許多,不過就算起點再網上挪,也抵不上孟鏡的半分,這點她還是知道的。
常總和溫陽忙完今天加急工作後已經是晚上七點鐘,于是幾人決定帶着孩子在公司附近吃了一點好的,溫陽自己也開了車,溫源溪便沒有和孟鏡繼續呆在一起,五個人兩輛車前後駛出公司。
這樣早出晚歸的日子一直持續到除夕夜的上午,雖然還有些事情沒忙完,但是常總執意要要點下班給孟鏡做一頓年夜飯,孟言裕攔都攔不住,甚至在常總知道孟言裕以往的那些年很多時候都是點的外賣,更是氣的要撸起袖子打人。
今年的年夜飯要比往年都熱鬧許多,常阿姨住在家裏的這半個月時間,是孟鏡吃的最好的一段時間,孟鏡從小對父親的印象很淺,即便現在爸媽離婚,爸爸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在她的面前,在這樣熱鬧的節日裏,她也生不出一絲挂念的情感,就連爸爸的模樣她都忘了五六分,倒是一如往年那樣,她無法和溫源溪一起過新年,終究是兩家人,團圓的日子都是各自的。
孟鏡傍晚下樓看到桌子上已經放了半桌子的菜,數量已經比往年的任何一年都要多,香氣撲鼻色澤令人胃口大開,可是常阿姨還在廚房裏忙着,家裏的空調打的很足,孟鏡只穿了一件長袖T恤絲毫感覺不到冷,她想看看廚房裏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一進去便感到鋪面的熱浪朝面頰襲來,待她适應了廚房的溫度腳步還未繼續往前的時候,拿着鍋鏟的常阿姨已經過來推着她往外走,“小孩子別進廚房,在外面等着吃飯。”
被玻璃門阻隔的孟鏡手指繞着頭發不停的打轉,回味剛剛常阿姨的那句話,她在溫源溪家聽過溫阿姨說過,感覺很是親切,兩人的距離又因此拉近了不少。
除夕講究吃飯早,炮竹一響便預示了年夜飯的開始,孟鏡離開鄉下後已經好幾年沒玩過炮竹了,小區內自然是祥和一片。
雖然常阿姨一下車就直奔廚房,但等到一桌菜全部上齊後也已經是晚上七點,以前在鄉下的時候,這個點老人家都已經抱着孩子坐在沙發上準備看春節年歡晚會,客廳的電視機裏幾年不變的晚會預告采訪,在孟鏡看來有些嘈雜的聲音卻帶有新年的味道,這是唯一還和小時候一樣的年味。
孟鏡上桌準備吃飯,常阿姨剛剛離開客廳時對她說:“等一下吃,還有最後一個菜。”
正在用目光掃視着餐桌上菜色的孟鏡眼前忽然一暗,客廳裏的燈光被人關了,只剩下電視裏大紅大紫的映襯,能大概看出廚房內一個身影手裏端着一個矮矮的圓柱體的東西,孟鏡聽見從廚房裏傳出的聲音。
“你怎麽把燈關了?”常阿姨先說道。
“你叫我關的。”孟言裕說的振振有詞。
“你關的太早了,蠟燭呢?”廚房裏好似很忙亂,孟鏡已經知道了裏面的人在幹什麽。
孟鏡看着廚房裏站在一起的兩人,媽媽正往蛋糕上一根一根的插着蠟燭,摸索到打火機,點火,時間仿佛用沙漏在計算,孟鏡覺得這一瞬間是可以用讀秒來計算。
小的時候,媽媽常年在外,回家待的最長的時間就是新年,但是爸爸不常回家,所以每年的生日都是媽媽陪她過,她的生日日期特殊到即便是十年整歲的生日,也不會有任何的親戚朋友前來祝賀,而今年,家裏多了一個人,還為她準備了生日蛋糕。
“好了好了,你別動了。”孟鏡聽到常阿姨焦急的動手拍了一下讓媽媽停手。
伴随着悅耳的生日歌,常阿姨和媽媽回到客廳,将蛋糕放在桌子的最中央。
“阿鏡,生日快樂!”常阿姨的眼睛濕潤,不知是不是被蠟燭的煙熏着了,孟言裕在她身側輕輕拍打着她的後背,孟鏡借着蠟燭微弱的光芒看到常阿姨微紅的臉龐,有一種仿佛跟随了十幾年的熟悉感油然而生,透過虛晃的燭光,常阿姨的面龐更顯伊麗。
“謝謝常阿姨。”孟鏡有些失禮的盯着常阿姨的臉看着,時間宛若一條溫熱的泉水滋養着常阿姨的容顏,和小時候扭頭望去的一眼沒有任何區別,整張臉透露着精致與溫和,特別是此時此刻,多看一眼都會覺得常阿姨由內而外的散發着母愛,孟鏡切切實實的體會到了關愛的感覺。
客廳的燈重新打開,打破了孟鏡在幽暗中的一絲迷幻的想法,想起今天還沒聯系過溫源溪,拿出手機給她發送了一條除夕快樂。
溫源溪不知道她的生日,自然不會送來祝福。
除了新年的第一天,孟鏡和溫源溪又回到了剛放假的前幾天,幾乎沒有見面的時間,孟鏡是待在家裏哪裏都不用去,而溫源溪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到處跑,兩人的生活似乎在新年的時候能看出霄壤之別。
在往後一段時間,大人們開始上班,家裏只剩下孩子,溫陽和常總去公司的那天距離孟鏡的開學還有一周的時間,常阿姨依舊每天都來家裏住,自從那天的生日後,孟鏡與她的關系也越來越好,面上偶爾也會有在面對溫源溪時才有的溫和。
又過了兩天,孟言裕也因為工作離開了家,孟鏡不知道媽媽到底在哪裏工作,只知道她不能時常回來,反倒是常阿姨即便加班的再晚,也會盡早回來。
這日,客廳的挂鐘上的時針已經指向了九點,門外卻一點響動都沒有,孟鏡出門看了幾次,小區的門外只有一盞路燈還亮着,路燈往後的黑暗中什麽也瞧不見,小區門外的那條道路上沒有一輛帶着燈光的車子經過,捧在手裏的書開始一個字也看不下去,所有的字符好像都變成了蝌蚪似的在游,放下書本後數次拿起手機,随着屏幕不停的亮起和熄滅,孟鏡整個人顯得有些焦躁。
直到整個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坐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已經是是夜裏十一點,孟鏡忽然聽到門外有汽車由遠及近的聲音,顧不上雙腿發麻的站起身,亦步亦趨的往門口的地方挪,那輛熟悉的車子終于還是穩穩當當的停在了車庫。
常阿姨今天看上去格外的疲憊,但是在看到孟鏡的瞬間依舊是揚起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常阿姨,你吃飯了嗎?”
“吃了,公司今天定的盒飯。”她今天确實很累,因為公司擴張增加了新的部門的緣故,原先租的那層辦公區域已經完全不夠,所以年後便開始找新的辦公區域,今天是搬遷公司的第一天,她身為老板也跟着員工和搬家公司後面忙了整整一天,主要是公司的資料,交給搬家公司來做到底是不方便,她便讓公司有車子的員工一趟一趟的從原地址搬到新的地方,想起新公司的地址,常總的心情雀躍幾分,翻了幾下孟鏡放在沙發上的書,許久才開口說道:“阿鏡,阿姨搬了新的公司,就在小區的對街那棟新樓裏,你要是在家沒事的話可以去那裏待着。”
孟鏡所居住的小區是近幾年剛剛規劃的新城市中心區域,她剛來的那年這片區域還只有她們這一個建設比較完善的小區,随着近幾年的發展,以小區為邊界的新城市中心開始建立,經過幾年的建施,在孟鏡大一的時候小區對面的那棟樓正式完工,後面陸陸續續的進行了簡單的清理和裝飾,招商緊鑼密鼓的進行着,不過她沒想到常阿姨的公司居然搬到了對街的那棟樓,這對于很想進公司多學點東西的孟鏡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謝謝常阿姨。”孟鏡不推卻,“對了,常阿姨,我能留一下你的電話號碼嗎?今天你回來的很晚,我聯系不到你。”
面對孟鏡向來溫和的常總面不露喜色的報出手機號碼,孟鏡能明顯感覺到她在說號碼時語氣的變化,兩人交換電話號碼後,孟鏡才知道常阿姨的名字叫做常幸。
常有幸運相伴,是個很好的名字。
常幸讓孟鏡先上樓睡覺,自己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再睡,孟鏡洗完澡後開門向樓下看了一眼,常阿姨還坐在沙發上,笑面如花的跟誰發着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