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女兒绾夏

孟靥?

盡管這個名字是從別人口中說出的,但是聽起來卻顯得那麽親切。我故意裝作鎮定:“好名字,敢問是‘笑靥’的‘靥’嗎?”

太醫有些驚訝,他微笑說道:“姑娘居然識得此字。”

我趕忙解釋道:“恰巧認識這字而已。”

吳太醫點了點頭:“正是‘笑靥’的‘靥’字。話說這位娘娘略懂醫術,老臣曾在太醫院與她有過一面之緣。後來娘娘去皇帝身邊當了舞姬,不出幾日,皇帝就封了她當妃。”

聽到吳太醫的這番敘述,我突然想到了在金河鎮時玲兒說的話,還有幾次在皇宮中見到靥兒的情景。看來孟靥現在真的在洛陽,而且就在女皇帝身邊。

既然她知道我在洛陽,為什麽不來找我?而且我在皇宮中多次遇到她,她為什麽要躲着我?

正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小嬰兒突然哭了起來。我起身将嬰兒抱起,輕輕搖晃:“娃兒不要哭,乖……”

吳太醫看了看嬰兒,示意我給他瞧瞧病情。我順手将嬰兒遞去,并借機離開屋子,看望熙親王。

此時熙親王已經清醒,坐在草屋的床上。她見我進來,立刻起身:“太醫離開了嗎?”

“你知道太醫來了?”我有些奇怪,上午我給熙親王喂藥的時候,她正在昏迷,應該不知道太醫到來這件事。

熙親王點了點頭:“嗯,我醒來之後發現身體情況好轉,便去找你。看到太醫就回來了。”

我走過去,摸了摸熙親王的額頭,發現熙親王已經退熱,身上的紅疹已經褪去。除了精神狀态有些虛弱之外,并無大礙。

“太好了。”我激動地抓緊熙親王的手臂。

熙親王伸手摸了摸我的頭,溫柔地問看着我:“初寒,辛苦了。”

辛苦了。

Advertisement

一句簡單的話語,卻讓我淚流滿面。我輕輕地靠在熙親王的肩膀上,撒嬌地說:“不辛苦,只要珞冰在我身邊。”

哪知熙親王一把推開我,皺着眉頭問:“那你為何要回洛陽?”

“我……”

“好了。”熙親王搖了搖頭,“快回去吧,否則太醫會多心的。”

回到屋中,吳太醫正抱着嬰兒,他見我進來,立刻站起将嬰兒遞來:“姑娘,嬰兒的病情已經全部好轉,老臣認為這藥方可以治療這時疫。”

我接過熟睡的嬰兒,點了點頭:“勞煩吳太醫了,這藥方您拿去救治長安百姓吧。”

“請問姑娘姓名?老臣回洛陽之時,必定要将你帶進宮中,讓皇帝重賞姑娘。”

“謝吳太醫。”逃了這麽久,我可不想讓皇帝知道我的情況,“請吳太醫不要在皇帝面前提起我,就說是吳太醫您的藥方可好?”

“這……”吳太醫有些猶豫,“進宮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您的孩子還小,您的夫君也……”

看來吳太醫認為我是這嬰兒的母親,我的夫君死于時疫。我強忍着笑搖了搖頭,“多謝太醫好意……”

“好吧,那姑娘以後用得上老臣,可以來洛陽找我。”吳太醫說罷,便離開了院子。

永安五年四月初,平陽國長安城爆發了一場恐怖的時疫,此時疫通過空氣傳播,感染率極高。且感染之人必定在三日內斃命。時,平陽女皇帝受到後宮新歡的魅惑,一直未能派人前來救治,導致長安城百姓病死無數。幾日後,吳正吳太醫帶領幾位太醫前來探查,并研究出治療時疫的藥方。而後,城中百姓服用此藥,立刻病情緩解,第二日即好。

太醫們回到洛陽後,女皇帝大喜,升吳正吳太醫為皇帝禦用太醫,并追加一年俸祿。從此長安百姓把吳正吳太醫稱為“吳醫神”,并在長安的大雁塔前擺放了一具“吳醫神”的雕像。每當百姓們遇到一些小病小災時,都要去雕像前去祈求。時間長了,外地人們都聽說長安城有一“治病救人”的神醫雕像,慢慢地就被人傳成了神話。

且說不到一個月,長安城便開始迅速地恢複發展。我和熙親王暫時居住在徐書生的家中籌備盤纏,順便照顧着小嬰兒。

這日中午,我正抱着小嬰兒玩耍,熙親王從外走進來,看似有些高興:“初寒。”

“珞冰?”我起身看着她。

小嬰兒也瞪着大眼睛看這熙親王,歪這頭說道:“地……額……”

“她在說什麽?”熙親王看了看小家夥。

小嬰兒咯咯地笑了起來:“爹……爹……”

熙親王的表情突然有些複雜,她接過小家夥抱在懷裏:“爹爹在這。”

我捅了一下熙親王:“你還真把自己當她爹了?”

“那怎麽辦?”熙親王無奈地說,“徐氏夫婦都已經過世,這麽久也不見有其他親人來過。我們不如收養了她?”

收養?我想了想,這小家夥如今成了孤兒,是挺可憐,而且我還挺喜歡這個孩子。反正我和熙親王也不會有自己的寶寶的,收養是再好不過了。

“那我們就收養了她吧!”我笑着捏了捏小家夥的臉蛋。

小家夥擡頭看着我笑了起來:“娘……”

“娃兒真乖!”

熙親王将小家夥放到我的懷裏,問道:“你說,她應該叫什麽名字?”

“娃兒啊。”

“那是名字嗎?”熙親王瞥了我一眼,“起個比較正式的名字。”

我尴尬地吐了吐舌頭:“嗯……這個夏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我們從皇宮中逃出,路過金河鎮,進了青樓;來到長安城,經歷過生死。我想留住這個夏天的記憶,一直這樣和你在一起……所以,我們給她取名绾夏吧?”

“绾夏?”熙親王重複了一遍,思考着。

“好名字!”她起身大叫,“就叫蘇绾夏了!”

我将小绾夏放在一邊,起身喊道:“為什麽要姓蘇?”

熙親王一愣,看着我,“難道要随徐書生的姓氏嗎?”

我掐着腰,仰着頭說道:“才不是!小绾夏要姓我的姓!她要姓孟!她要叫孟绾夏!”

哪知,這個百年面癱的熙親王居然撲哧一聲笑了。我瞪着熙親王詭異的笑容更加生氣:“你居然嘲笑我!?”

熙親王收回了笑容,一臉欠揍的表情說道:“是小绾夏叫我的爹,這個你去找她說理。”

“我不同意。”我依然硬逞強。

“是嗎?”熙親王慢慢地靠近我,“我們……很久……沒做了吧?”

什麽?我臉一紅,想要低頭卻被熙親王狠狠地拖住了下颌。

“小绾夏在……別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掙紮地躲開熙親王的目光,往後退。

“沒關系。”熙親王慢慢地逼近我,直到把我逼到牆角。

“不……不要……”我雖然嘴上這樣說,可是無法反抗熙親王的動作。因為這一次,她的抓着我手臂的動作非常溫柔,我早就陷入了她沒有溫度的眼神裏。

“為什麽不要?”她對着我的耳朵輕輕地問。

“因為……因為……”我呼吸開始不均勻,語無倫次。

“不知道的話,就去做。”

“唔……好。”我閉上眼睛,等待着熙親王的吻落下來。

可是等了很久很久,都沒有動靜。我悄悄地睜開了一只眼睛,發現熙親王正在對面,面無表情地盯着我。

“珞冰?”我試探地叫了一聲。

“還愣着幹嘛?去做啊?”

我一頭霧水地問:“啊?做什麽啊?”

她皺了皺眉頭:“你說做什麽?做飯啊。”

什麽?熙親王的意思是要我做飯嗎?難道她剛才說的“我們很久沒有做飯了嗎?”

“你耍我!”我羞得滿臉通紅,咬着下嘴唇喊道。

熙親王明知故問:“我哪裏耍你了?”

“我……我以為……”

她又慢慢地靠近我:“你以為什麽?你以為我要你做什麽?”

這一次,她沒有繞圈子,冰涼雙唇直接貼了上來。我緊閉着雙眼,生澀地回應着她的吻。她的舌頭慢慢地伸進了我的口腔,吮吸着我的舌頭。

“唔……”我有些失去控制了,口水順着嘴角滑落。

我被熙親王親吻着,我被熙親王需要着。只要這樣,我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熙親王的雙手開始變得不老實,她的左手借機抓住了我的胸部,慢慢地揉搓。

“別……”我剛想拒絕,就又被封住了聲音。

好奇怪,又好舒服。

我想一直這樣被熙親王撫摸,被熙親王親吻。

我想一直這樣和熙親王在一起。

直到,永遠。

熙親王撫摸着我胸部的手慢慢下滑,伸到了我的裙子下面。一股涼意襲上了我的大腿,我輕輕一抖,整個人倒在了熙親王的懷裏。

“放松。”她在我耳邊輕輕的鼓勵我。

她冰涼的手慢慢地向上撫摸,馬上要摸到關鍵部位的時候,突然小绾夏嗷嗷大哭了起來。

“珞冰……”我搖了搖頭,強迫自己清醒。

小绾夏一直很安靜,若不是有事發生是不會哭鬧的。

熙親王也有些奇怪,她停下了動作,側耳傾聽。

在小绾夏的哭鬧中,我清楚地聽到了官兵的聲音:“記住了嗎?兩個年輕的女子!你們去前面看看,我先到這家問問。”

☆、可公開劇情(3)

登場人物:

蘇天元(1100~)乾親王,先帝三兒子,蘇子墨父親。

蘇天正(1100~)康親王,先帝四兒子。(詳情請見《三十一章挑菜盛宴》:乾親王見熙親王過來,便放下了酒杯,康親王也随即轉過頭來。我仔細一看,發現這二兄弟張相極為相似,只是這弟弟康親王有些陰柔之美,比不上哥哥那種男子氣概。)

林光遠:(?~)西鳳縣的縣令,高麗之戰援救失敗後降為典史。(詳情請見《三十五章援救失敗》:“林光元,降為典史,扣除一年俸祿。”)

付成:(?~)守城大将軍,高麗之戰援救失敗後降為士兵。(詳情請見《三十四章潛入敵軍》:西鳳縣的縣令林光遠和守城大将軍付成已經在西城門等候多時,見我們大軍已到,二位立刻下轎迎接。)(詳情請見《三十五章援救失敗》:“付成,剝奪軍權,降為士兵。”)

張雄(?~)高麗國國王的小舅子。(詳情請見《三十四章潛入敵軍》:林縣令和付将軍随我們登上轎子,而後林縣令皺着眉頭說道:“敵軍的首領乃是高麗國國王的小舅子張雄,自從今年正月高麗國和日和國簽訂了同盟國,他們就開始蠢蠢欲動。前幾日,他們派來一刺客刺殺付成将軍,被付将軍當場擊斃。晚上,他們就派人綁走了承親王。如今已經過去五日了,前去刺探的情報員都沒有回來,承親王至今生死不明。”)

趙氏夫婦:生活在金河鎮的六十多歲的夫婦,無兒無女。男的為打鐵匠。夫婦二人收養一閨女,名香兒。(詳情請見《三十九章紅香苑》:乞丐本姓趙,是趙家鐵鋪的打鐵匠,今年六十有餘,我和熙親王邁進趙家鐵鋪,一眼就瞧見了滿頭白發的趙老太。)

雲信(?~)東珠國女太子。(詳情請見《四十一章 東珠太子》只見雲信輕輕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大人請看,這是東珠國的太子令。雲某本是女子,這身打扮只是為了辦事方便。”)

玲兒(?~)曾是七浮藥堂的仆人,孟初寒被抓刀後,與孟靥一起來到洛陽,中途失散。改名香兒,認趙氏夫婦做義父母。青樓藝名香玲。(詳情請見《四十張雲信公子》“大小姐……”玲兒回想到往事又有些傷感,她擦了擦眼淚,“去年七月,我們從七浮藥堂出來,就遇到了敖北的官兵。那幫官兵們個個心狠手辣,打死了我們好幾個同伴……後來……官兵把我們關到了地下室,等待發落……我才發現二小姐早就被關在了地下室裏。” “是,二小姐被關在地下室四個多月,怪不得我們沒有找到她……”玲兒斷斷續續地說道,“後來,二小姐研制出來一種毒藥,将那幫官兵都毒倒了,我們才得以逃生……” “後來……我們逃了出來……回到了七浮藥堂,才知道大小姐您被抓到了洛陽……”玲兒慢慢地回憶着,“我們就來洛陽找您……哪知我們的馬在洛陽城外受了驚,二小姐為了救我……她滾下了馬車……我就被受了驚的馬帶到了這裏來……” “趙家夫婦對我恩重如山,我玲兒隐姓埋名留在金河鎮,正是想表達感謝之情……哪知……我被人抓到了這裏……”說着,玲兒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徐氏夫婦:生活在長安城郊外的一對夫婦。男的是文弱的書生,女的是柔弱的婦女。二人結婚後生一女,為蘇绾夏。長安時疫期間,男的心地善良,救濟患者自己染上時疫,魚尋短見,被蘇珞冰救起,後病死在倉庫。女子染上時疫,病死在房間。(詳情請見:《三十二章長安瘟疫》:一路上,女人簡單地跟我們交代了一些事情。女人的夫君姓徐,是個書生。二人去年結婚,而後生了一個閨女,一家人在長安城的郊外生活得其樂融融。&徐書生心腸好,偷偷給病人們送食物和水。哪知剛送了一天,就被傳染上了時疫。徐書生怕傳染上自己妻子和閨女,便自己一個人悄悄地來到山崖邊,想要了解的性命。)(《四十三章三日之限》:徐書生躺在倉庫裏,一聲不響地離開了人世。&第二日中午,小嬰兒也開始發熱。我知道她也被感染上了時疫。到了晚上,徐夫人的房間再也沒有了聲響,我猜她也已經離開了人世。)

吳正:(?~)洛陽城的老太醫吳正,曾為孟初寒指點過“長安時疫”的藥方。因救治了長安成,被人稱為了“吳醫神。”(詳情請見:《四十四章女兒蘇绾夏》:太醫們回到洛陽後,女皇帝大喜,升吳正吳太醫為皇帝禦用太醫,并追加一年俸祿。從此長安百姓把吳正吳太醫稱為“吳醫神”,并在長安的大雁塔前擺放了一具“吳醫神”的雕像。每當百姓們遇到一些小病小災時,都要去雕像前去祈求。時間長了,外地人們都聽說長安城有一“治病救人”的神醫雕像,慢慢地就被人傳成了神話。)

蘇绾夏:(1138~)蘇珞冰和孟初寒的養女,生身父母為徐氏夫婦。永安五年,一周歲的時候,蘇绾夏的生身父母被長安時疫奪去生命,而後被冰寒二人收養。绾夏,顧名思義是留住夏天。這個名字是孟初寒對這個夏天的追憶。(詳情請見:《四十四章女兒蘇绾夏》:我尴尬地吐了吐舌頭:“嗯……這個夏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我們從皇宮中逃出,路過金河鎮,進了青樓;來到長安城,經歷過生死。我想留住這個夏天的記憶,一直這樣和你在一起……所以,我們給她取名绾夏吧?)

歷史事件:

“二月之戰”:永安五年二月初三,承親王就被派遣到西鳳縣鎮壓高麗軍。二月二十三日晚,熙親王接到承親王被敵軍抓獲的消息,随即出戰高麗,營救承親王。二十四日晚,熙親王被敵軍抓獲,并得知承親王于十九日已經去世。同天,西鳳縣投降,歸順高麗國。二十六日晚,戰敗而歸。由于這場戰争是發生在永安五年的二月,所以後人稱之為失敗的“二月之戰”。“二月之戰”是平陽國建國以來第一場失敗的戰争,也是二十五年來第一次失去城池的戰争。這場戰争使得平陽國失去兩個重要親王,導致之後的幾年平陽國的軍事力量下降,為後來新蕃侵犯平陽埋下了後患。

“長安瘟疫”與“吳醫神”:永安五年四月初,平陽國長安城爆發了一場恐怖的時疫,此時疫通過空氣傳播,感染率極高。且感染之人必定在三日內斃命。吳正吳太醫帶領幾位太醫前來探查,并研究出治療時疫的藥方。而後,城中百姓服用此藥,立刻病情緩解,第二日即好。太醫們回到洛陽後,女皇帝大喜,升吳正吳太醫為皇帝禦用太醫,并追加一年俸祿。從此長安百姓把吳正吳太醫稱為“吳醫神”,并在長安的大雁塔前擺放了一具“吳醫神”的雕像。每當百姓們遇到一些小病小災時,都要去雕像前去祈求。時間長了,外地人們都聽說長安城有一“治病救人”的神醫雕像,慢慢地就被人傳成了神話。

逃亡路線:洛陽城——金河鎮——長安城——福安城——福伊林——伊案——北烏聶城——阿拉西河——琉璃島(作者有話要說中有地圖)

關于中藥:

雷公藤與木通:如雷公藤、防已、魚膽、木通、厚樸、細辛、草烏、苦參、牽牛子等長期應用或過量服用,傳統引起腎毒性反應。近期報道,中草藥引起腎損傷54例臨床觀察發現,部分患者有不同的程度的多尿、夜尿增多、脫水、煩渴、惡心嘔吐、乏力或水腫、少尿或無尿、輕度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糖尿、高血壓等症狀。研究表明,木通、厚樸、細辛中含有馬兜玲酸可導致腎小管病變。

雷公藤含有多種生物堿和雙萜類三環氯化物及細胞類烷化劑,毒性大,可致心、肝、腎、神經等多系統疾病。其中腎毒性可引起腎小管變性或壞死、中毒性腎病、間質性腎炎、腎□壞死、急性腎衰。在214例雷公藤中毒者中,死亡64例,其中44例死于急性腎衰…有人報告,有7例病人服木通60克以上,7---10日內死于急性腎衰。中成藥引起的過敏反應,以過敏性皮炎最常見,多為局部瘙癢、灼熱,或大片紅色斑疹,甚至伴有發熱、胸悶、惡心嘔吐、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直至發生溶血反應和過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不可輕視中成藥的毒副作用。(來源于百度)

金瘡藥:【組成】雄豬油620克松香180克面粉(炒,篩)120克麝香1.5克黃蠟180克樟腦90克(研極細) 冰片1.8克血竭30克 兒茶30克*30克(去油)沒藥30克(去油)

小還丹:皂角刺3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幹),白鵝1只(取毛,微火炒),苦參(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