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祝小英聽那人的聲音耳熟,不由側過頭,剛好看到一位紫衣公子站在晉水書閣的門口,身上的佩玉反射着盈盈暖光,墨發玉顏,身姿筆挺,風流倜傥地搖着一把折扇,然後眉飛色舞地對自己……身邊的人抛媚眼。

于是,祝小英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用眼角瞥了瞥旁邊的美男子。

馬文才看梁山伯要開口說話,急急忙忙擡腳奔進書閣,死死拉住他的手開始噓寒問暖:“文才兄啊,你要出遠門為何不知會山伯一聲,山伯也好為兄臺在朱雀樓擺桌酒席送行,可兄卻如此見外,竟然不告而別,殊不知愚弟幾日來朝思暮想,哎,文才兄你說,這豈不是傷了你我兄弟之情……山伯……”

祝小英實在忍不住了,她估計她再聽下去應該就可以吐出來了,于是——

“呦,真是巧了,這不是山伯兄嘛!”

“咦?這位公子是……”馬文才似乎剛剛留意到站在梁山伯身邊的祝小英,有些遲疑地問。

“公子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忘了……借書之事?”

“借書?”馬文才還是不解,但好像又對想不起來對方究竟是誰而深表歉意,“恕在下愚鈍,還請公子見教。”

見教個屁!

祝小英在心裏翻白眼,她就不相信兩個人幾小時前才見過面就能忘得幹幹淨淨,除非這個版本的馬文才兄弟患有間歇性失憶症。

但她也不想再跟他繼續打太極,于是用手輕輕遮了嘴湊到馬文才耳邊,只說了倆字:

茅廁。

馬文才正裝傻裝得投入,但覺一陣溫柔暖香隐隐襲來,緊接着,耳邊吐氣如蘭,壓得極低的聲音卻因為聯想到那畫卷上之人而聽起來仿佛莺啼燕語,就連那最不雅的兩個字也能讓他如此心馳神往,酥到骨子裏。

祝小英說完便立刻退了回來,不料無意中正對上身邊公子的目光,那公子目光淡如淨水,緩緩從她身上流過,仿佛清泉拂過石子,沒來由讓她心跳加快。

“哦~原來是仁兄~”馬文才頓時恍然大悟,向祝小英拱手。

“見過兄臺~”祝小英回禮。

Advertisement

“你我果然是有緣之人。”馬文才再拱手,“不過……恕在下冒昧一問,為何剛剛不告而別?”

她就知道!這丫是在糾結這件事所以才假裝不認識她!

祝小英在心裏評判:嗯,馬文才是個小肚雞腸的男人。

“啊,兄臺有所不知,剛剛小弟卻是有要事在身才不告而別,在兄臺面前失禮了。”祝小英臉上表現出無比誠

懇的歉意,對馬文才深深一揖。

“仁兄快快請起!”馬文才急忙上前扶了一把,手觸到對方那細化柔軟的雙手時,心中不禁一蕩,連眼睛都有些直了,所以一向觀察力敏捷的他竟然沒有注意到對面梁山伯看向自己時那別有深意的眼神。

“但求山伯兄能夠不要介懷。”祝小英不安。

“哪裏哪裏,山伯也有不當的地方。”馬文才諒解。

就在馬文才與祝小英倆人一唱一和地在這邊拜來拜去兄友弟恭的時候,一直沉默看着他們的梁山伯終于開口了。

他微笑着拍了下馬文才的肩,道:“山伯,原來你跟這位公子認識。”

馬文才愣了一下,他看看梁山伯,兩人飛快地——自以為不着痕跡地(祝小英補充)——對視了一眼,緊接着嘴角蕩開燦爛的笑容:

“是啊,不過我們也是相識不久。”

“那……不知這位公子如何稱呼?”

“這個……”馬文才比較為難地看向祝小英,也投向疑問的目光。

祝小英立刻端正姿态,報出大名:“啊,在下乃上虞縣人,姓祝,名英臺。”

“哦,原來是祝兄!”

“不敢,小弟自知比兩位年幼,若是兩位兄臺不嫌棄,便叫我英臺就好。”

“好好,難得我們如此投緣,山伯就鬥膽叫你一聲英臺了!”馬文才很豪爽地拍了拍祝小英的肩。

“這是英臺的榮幸。”祝小英斂眉垂首,然後又擡頭看了看旁邊的美公子,“只是山伯兄,不知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還不等梁山伯說話,馬文才搶先一步回答:“哦,文才兄的大名你一定有所耳聞,他就是穎城太守之子,馬文才馬公子。”

“哦?原來是太守公子!”祝小英瞪大眼,滿臉驚訝,“英臺剛剛有眼不識泰山,還請太守公子不要見怪。”

梁山伯沒有反駁,只是向祝小英微微俯首,溫和道:“文才不敢。若是英臺不嫌棄,便直呼我為文才就好。”

馬文才在邊上聽了,幾乎要忍不住向梁山伯豎大拇指了!

好啊,文才,文才,這麽叫聽着簡直太受用了……梁山伯你好樣的!

他此時有些得意忘形,幾乎已經忘了,自己現在的身份是梁山伯,而不是馬文才。

“那英臺就鬥膽稱你一聲文才兄了!”祝小英立刻從善如流。

于是三人又在書閣內客套禮讓了一番,交換了生辰年月。馬文才虛長梁山伯兩個月,而祝英臺最小,比他二人小三歲。

後梁山伯又對祝小英說:“實不相瞞,其實這家書閣就是我和山伯經營的,現在天色已晚,剛好是用晚飯的時候,英臺若是肯賞臉,便随我和山伯到書閣後面的別院裏用頓便飯,我叫四九将地窖裏藏的好酒拿出來,我們兄弟三人暢飲一番,不知可好?”

祝小英向外面探了探天色,覺得情況不妙。今天出來的時間确實有點長了,也不知道銀心那丫頭能不能撐得住,萬一要是讓人發現她跑出來那可就麻煩了。

略微思量了一下,她婉拒道:“多謝文才兄一番好意,不過今日英臺恐怕無福消受了,因出門未與家裏打招呼,怕晚歸讓人挂念,所以現在只好先告辭了。不知可否擇日再聚,到時英臺一定與兩位兄臺不醉不歸!”

“如此也好。”梁山伯道,“上虞縣距城裏還有些距離,那我叫人備輛馬車送你。”

馬文才眼前立刻一亮,剛想說太守府別院也在城外,他剛好可以順路送她,可就在這時聽到梁山伯說道:

“剛好太守府別院在城外,我可以順路送你。”

于是,美好的世界坍塌了,寶馬香車內暗香浮動的幻影破滅了。

他斜眼看向梁山伯,梁山伯卻無比淡定地回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

很快,馬車便準備好了,祝小英與梁山伯上了車,馬文才眼巴巴地一直送到城門口才含淚揮別,等到馬車漸行漸遠隐入夜色,他才讓阿柳牽了兩匹馬過來,滿心悲壯地跨上馬背,回到太守府別院。

而那邊馬車裏,祝小英發現與這位被馬文才抓包頂崗的公子很有共同語言,兩人一路相談甚歡。而坐在布簾外的兩個書童四九與木桃也聊得火熱,一陣陣笑聲不時傳來,伴随着隆隆的車輪滾動,如星夜下的歌謠。

祝小英不敢讓馬車離家太近,便在距祝府還有一段路的地方讓車停下,向梁山伯告辭。

在祝小英下車的時候,袍子的下擺竟不慎被車輪上的鐵釘勾住,絆了一下。

梁山伯立刻在旁邊扶住她。

“多謝文才兄。”祝小英不在意地道了聲謝,便帶木桃走了。

而梁山伯,卻突然在原地愣住,竟然直到那一主一仆的身影再也看不到了才回過神。

他看着自己的手,微微皺眉。

剛剛那樣柔軟的觸感……

再想到今天馬文才看向祝公子時的神情……

“四九。”

“是。”

梁山伯的眼睛看着祝小英離開的方向,悠悠道:“去給我調查一

下,這祝府裏,是不是有一位叫祝英臺的公子……”

作者有話要說:啊……總算把手頭的坑平掉了,以後終于可以主更這個了,抱歉大家久等~~

還有,謝謝親的支持,喜歡文的要留言哦~~XD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