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向祝小英問話的公子大概十六七歲的年紀,眉眼間卻不見這個年齡應有的銳氣,看上去溫順平和,相貌雖然不是那種讓人過目不忘的驚豔,但恬淡儒雅,一看便是個脾氣極好的。

“這位兄臺,可是來此求學的同窗?”見祝小英不回答,公子又問了一遍。

“哦……正是。”祝小英趕忙行了一禮,因為距離拉近,她突然注意到眼前這位公子的左眼顏色有些特別,呈淡淡的灰色,像飄着蒙蒙細雨的灰色天空,并不像右眼那樣漆黑明亮。而且雖然穿着和其他人一樣的書生服,但他的衣袖袍擺磨損相對嚴重,黑色的書生服也洗得發白褪色。

“仲堪,你在和誰說話?”

說話間,一個懶洋洋慢悠悠的聲音自他們身邊響起,祝小英聞聲轉過頭,發現又一位公子向他們這邊走過來,這個人看上去和祝小英差不多大,十三四歲的模樣,臉上稚氣未脫,但身形已經抽高,皮膚白皙,五官輪廓綜合了少年的漂亮柔和與青年男子的初具棱角。

只是可惜,本來一個長得清俊端莊的美貌小正太,偏偏生出一對鳳眼長眉,還要拿那種撩人的眼神掂量地看人,這就給人一種……額……很不讨喜的感覺了……

華服美貌的小公子圍着祝小英不急不緩地繞着看了一圈,就像在打量一只稀奇的異域火鳥,然後問出一句讓祝小英很崩潰的話:

“長得還不錯,今年多大了?”

臭屁小鬼真沒禮貌!

祝小英心中不滿,但無奈她以二十歲高齡穿越到祝英臺蘿莉的身體裏,比這小鬼還要矮一個腦袋,氣場又沒人家強,于是不想惹事的她只能笑眯眯地做出一副乖巧模樣裝嫩:

“在下上虞縣祝英臺,今年十三。”

臭屁小鬼像模像樣地點點頭,然後目光從祝小英身上收回來,又開始百無聊賴地四處東張西望,卻沒有離開的意思。

祝小英不屑跟他一般見識,又規規矩矩地問:“敢問兩位兄臺如何稱呼?”

最開始說話的那位公子溫和地拱手回禮:“在下姓殷,名仲堪,陳郡長平人,祝公子叫我仲堪就好。”

祝小英立刻甜甜地叫了聲“殷兄”,殷公子眼中浮起淡淡笑意。

祝小英又将目光投向旁邊那個沒禮貌的,只見他雙目正牢牢鎖在他們身後某處,也不知道看到了什麽,漂亮的黑眼睛驀地眯了起來,似是沒有聽到祝小英的問話。

Advertisement

殷公子見狀,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對祝小英道:“

這位是桓公子。”

姓桓?好奇怪的姓……

祝小英歷史學得并不好,不然她就會知道,桓這個姓氏,在東晉末年這個時代意味着什麽。

梁山伯與馬文才交代好了馬車行李事宜,看到祝小英被兩個書生搭讪,兩人很有默契地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加快步子向那邊趕過去。然而還沒走到跟前,馬文才神色驟變。

那姓桓的公子本負手而立,看到馬文才後長眉微微一揚,立刻眼中帶笑,剛要張口叫人,不料馬文才卻突然高呼一聲“靈寶!!!”,然後飛奔過來撲進他懷裏,還不等他發出一聲便堵住他的嘴,連拖帶拽地把人拉走,看得殷公子目瞪口呆。

“祝公子,剛剛那位兄臺他……他與桓公子相熟?”

目送兩人一邊纏打一邊走遠,祝小英低頭咳了一聲,很淡定地對殷公子微笑:“呵呵,我和那個人不太熟。”

梁山伯對馬文才的詭異行徑卻見怪不怪,翩翩然走過來,與殷仲堪相互見禮。

“在下穎郡馬文才,久聞崇羅書院周士章先生高名,特來此求學。”

祝小英聽了梁山伯自我介紹,偏頭看了他一眼,心道這倆人演戲還演上瘾了,要知道此話一出,三年的身份便定,這人前人後要圓多少謊?而且剛剛那個桓公子好像認識馬文才,貌似也不是個省油的,不知道文才兄要想什麽辦法堵他的嘴,呵呵,這下有好戲看了!

“師父與師母近些日子不在書院,書院大小事務暫時由監院負責,一會兒還要請示他給你們分房間,現在我先帶你們去見他。”

“嗯?山長夫人……也不在書院裏嗎?”祝小英聽了殷仲堪的話,立刻從幸災樂禍中驚醒。

“是啊,師母與師父出門訪友,要有月餘才能回來。”殷仲堪回答。

院仕夫人竟然不在,這可怎麽辦!祝小英暗暗皺眉。

離家之前,祝老娘和祝老爹讓她發三個毒誓:

第一,不可以向人透露自己是女兒身;第二,不可以跟同窗有肌膚親;第三,不可以飲酒亂性。

山長夫人曾是祝夫人的師母,為了方便念書,祝夫人還特地寫了封信讓祝小英帶給她,拜托她額外照顧一下,但如今她卻不在書院……莫非真要和男人同吃同睡?

正暗自發愁,祝小英突然覺得肩上一暖,回頭一看是梁山伯,他暖暖的手輕拍了下她的肩,微笑一下又迅速收回了手,那一瞬間祝小英

似乎覺得梁山伯明白自己心裏在想什麽。只是,他又怎麽可能真的知道呢?

崇羅書院的監院是個白白胖胖的花胡子老頭,帶着一頂寬大的書生帽,笑眯眯的活像一個彌陀佛。監院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書院的行政、財務,以及稽察學生品行等工作,學生們入學的第一步就是要和他打交道——交學費。

戰國以來尊師重教,夫子開學堂是為了傳教于他人,要是收取銀錢則不免落了銅臭,為名士所不齒,因此只是收取學生的束脩,即一些簡單的米糧酒肉。但随着時代演變,束脩的內容也漸漸從吃食發展得越來越多樣化,最終還原于其金錢的本質。所以古時的束脩也就是指學費,往往只規定最低數額,上不封頂。因此交學費不稱之為“交”,而是“捐”。

于是,學子們從進門開始,便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祝小英與梁山伯被帶到監院辦公的院子,這時馬文才也和桓公子趕來了,他低着頭乖乖地跟祝小英他們站成一排,也不知道他使了什麽手段,那桓公子對他的真實身份守口如瓶,只是懶懶地倚在門邊看熱鬧。但是,他那種心滿意足像只餍足的貓一樣的神情……嗯……總是讓祝小英忍不住多想。

“馬文才?你可是穎郡馬家的馬文才?”胖監院眯着眼睛慢悠悠問。

“正是學生。”梁山伯答。

“嗯……那穎郡太守是你何人呀?”胖監院語氣和緩了些。

“是家父。”

“哦……”胖監院滿意地點點頭,也不再說話。

梁山伯估摸着時機差不多了,便讓仆從将自己帶來的束脩都送過來。

随着那一箱箱滿當當沉甸甸的大箱子擡進院子,胖監院的眉眼愈發舒展,等到一幅翡翠琉璃屏風豔光四射地擡到他面前時,胖老頭的小眼睛裏幾乎是瞬間迸發出點點精光!

“呵呵,文才太客氣了太客氣了,你看這麽多的東西……呵呵,太多了……都夠書院整體翻新兩次了……”胖監院撚着自己的小胡子,笑得越發慈眉善目:“文才啊,我看書院東面的知賢樓背山面水,風景雅致,剛好有兩間主廂房,現在還空着一間,你就住那裏吧。”

“是,多謝監院。”梁山伯回答得不卑不亢。

“我不要和他住。”這時一直倚在門邊看熱鬧的桓公子發話了,勾魂攝魄的鳳眼斜過梁山伯,又瞟了眼站在另一邊的馬文才,纖纖食指遙遙一指,竟點到祝小英的身上。“我要和他住。”

“不行!”

“不行!”

梁山伯與馬文才異口同聲說道。

桓公子一挑眉,“哦?如此的話……我就還是一個人住好了。”說着抖了抖袖子,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絲毫感受不到遠處馬文才那恨不得将其洞穿的目光。

胖監院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企圖對桓公子好言相勸:“南郡公啊……”

“沒什麽好商量的。”桓公子高傲地擺擺手,打住其話頭。

胖監院為難。

梁山伯說:“沒關系,我住別處就好。”

“可是……除了知賢樓,其餘的地方廂房都是二人合住的……這……只怕委屈了你啊……”

二人合住?

電光火石間,祝小英,馬文才,梁山伯眼中同時閃過一絲莫名的情緒。

桓公子将三人的表情變化盡收眼底,看向祝小英的目光愈發多了幾分探究。

“無妨,我便與人合住。”梁山伯終于回答。

“我看看……”監院用胖胖的手迅速翻起一本簿冊,“你就住在逸雲館的一號房好了。那裏條件也極好。”

“何人與我同住?”梁山伯問。

“你那間房還沒人住。”監院答。

梁山伯不再出聲,仿佛思量着什麽事,緩緩地點點頭。

馬文才卻突然覺得眼睛一跳,心中生出不詳的預感。

“祝英臺?你是上虞祝家莊的?”

“正是。”

“哦……我與你的幾位叔叔當年是同窗,祝家子弟果然個個一表人才。”胖監院贊道,“那你也去逸雲館吧,剛好和文才同一間房。”

“這……”

“不可不可!絕對不可!”還不等祝小英說什麽,馬文才立刻跳出來反對。

胖監院不滿地白了馬文才一眼,依舊笑眯眯地看祝小英。

“這……監院……恐怕不太好吧。”祝小英生怕被馬文才炙熱的目光灼傷,默默後退了半步,“我看……我還是去知賢樓好了。”

馬文才還想說什麽,卻被梁山伯打斷:“監院,知賢樓與逸雲館離得可近?”

“嗯,士族子弟飲食起居都在一起,你們都在書院東側。”

梁山伯不說話了。

站在一邊看熱鬧的桓公子滿意地微笑。

馬文才卻突然有些後悔,他為啥要說自己是梁山伯呀!

接下來,胖監院的目光又落在

馬文才身上,馬文才此時穿的正是梁山伯的衣服,質地上乘,做工精細,因此監院雙眼炯炯有神,似是含着期許。

而馬文才因為從家裏出來得急,也沒想到要帶束脩,一時間尴尬萬分,于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梁山伯。

梁山伯立刻心領神會,輕輕咳嗽了一聲,對監院道:“嗯……監院,學生慚愧,其實剛剛那些束脩……是我與山伯兩人的。”

“哦?”胖監院坐守崇羅後勤多年,處事老道,立刻明白這其中緣由,看向馬文才的目光變得有些輕視。“如此也罷,文才的束脩綽綽有餘了。那麽,不知山伯家中子弟在何處為官?”

馬文才回答得誠實:“學生家世代從商,家中并無為官者。”

胖監院的眼神這回變得更加疏遠淡漠了,下巴揚得高高的,用眼角看馬文才,“這樣啊……那你便去西邊和庶族子弟們一起住吧。”

“不要!”馬文才再次反對。若是被劃撥到庶族那邊,豈不是要和英臺分開了?不可以,那他千裏追妻的苦心就白費了!

這次胖監院真的生氣了,暗自嘀咕,哪裏來的不懂規矩的窮鬼!沒錢沒勢的還這麽多要求!

馬文才一向厚臉皮,不理睬對方的白眼,只是默默移到梁山伯身邊,目光極其堅定:“我要和他在一起!”

祝小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作者有話要說:背着鍋蓋回來鳥……勿砸!

糾結了三天,終于下定決心,書院裏的人物還是用歷史真實人物,YY那些東晉風雲人物的青少年生活還是無比美好的,當然也比較有挑戰性!木瓜查了許多資料,綜合各個人物年齡,終于定好了時間點,把祝妹妹進學堂那年定在383年,大家知道那年發生了什麽大事嗎?

所以書院裏的故事,會以YY為主,順便穿插一些很有萌點的真實人物小故事!因為不是歷史專業,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出入,歡迎考據派的GN們來科普~

看文圖歡樂,順便長文化~~(^o^)/

——努力向文化人靠攏的木瓜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