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8)

他頭痛欲裂。

“何況這事兒,”張起麟咬了咬牙道,“這暴雨還未完全停歇,這瘟疫、瘟疫就來了……”

“滾!”雍正這次砸了他手邊的那一方端硯,墨汁撒的到處都是,所幸沒有砸到人見了紅,“此事切莫再提。”

張起麟連滾帶爬的高退後,屋子裏一派靜默,雍正還氣在頭上,蘇培盛也是誠惶誠恐的不敢開口,他也不敢如同張起麟一樣離開,省得雍正氣過頭出了什麽狀況,這兒沒人照料。蘇培盛這會兒就恨不得自己就一石墩兒,雍正別記起他就是了,待會雍正想起來要拿人出氣兒,他這唯一人選兒就遭殃了。

“蘇培盛。”蘇培盛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就在他還在默默的減少自己的存在感的時候,雍正忽然開口點名了。

吓得他一個激靈就直接給跪了,“咚”的一聲在已經寂靜了有些時候的屋子裏很是吓人,“奴才在!”

“剛才張起麟的話都聽見了?”

蘇培盛還在心驚膽戰着,他自然想說自己沒聽見,但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奴才聽見了。”

“此事你怎麽認為,這喜神撞鬼月的……”

蘇培盛壓力很大,畢竟這事兒可關系到皇家血脈,怎麽輪到他開口,于是他小心翼翼的開口道:“奴才對喜神撞鬼月這事兒只是略有耳聞,但只有有的人比較忌諱這個,依奴才看,也未必就是如此,皇上,現下最的便是解決這外頭的災情,其他的事兒都可以延後再談。”

雍正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直勾勾的看着蘇培盛,讓蘇培盛被吓得動彈不得,“若此事是真的呢?”

皇上動搖了啊。蘇培盛心下一驚,“若是皇上有所懷疑,奴才倒是有個建議,皇上請人來給此事算算,也算是求個安心。”

“此事你現下就給朕去辦。”雍正陰沉沉的說道。

“喳!”

将蘇培盛也攆了出去後,屋子裏就剩下雍正一人,看着桌子上那一堆上報着災情的奏章,雍正的表情越來越黑沉,

☆☆☆

Advertisement

蘇培盛被趕了出來後,便遇上了在殿外候着的張起麟,張起麟直接朝着蘇培盛打探道:“這裏頭兒究竟是怎麽樣的情形?”

蘇培盛沒好氣的瞥了張起麟一眼,“還不是張公公幹的好事兒。”

“蘇公公,你這話可真真不厚道,”張起麟哭喪着一張臉,“主子問話,灑家不說可就是欺君,這話說也是不說也是死,你讓我怎麽辦?”

“主子不會是信了吧?”

“還沒呢,”蘇培盛瞪了張起麟一眼,“讓灑家去請人呢,你可別在跟皇上嚼這些個舌根,還嫌死不夠是吧,此事兒本就不是咱該議論的,這下倒好,你我都被拖下水。”

張起麟:“……”

“你說這都是什麽事兒,怎麽皇上出去了幾日,這事兒就變得越發不可收拾。”

“你也知道園子裏嘴碎的人多得很,這事兒本就忌諱,一下子便止不住了,各位娘娘這些個日子都分.身無暇的,哪有時間管其他人。你不在,可不知道那些個宮女太監說的比灑家說得更口沒遮攔。”

“你就不知道管管麽?”蘇培盛一肘撞向張起麟,“怎麽能讓那些個流言污了皇上的耳,皇上這些個日子就忙得焦頭爛額,此事要是弄不好,這宮裏可就要翻天了。”

“得了得了,可別來批判灑家,”張起麟朝着蘇培盛擠了擠眼,“此事……皇上除了讓你找人來,還有沒有別的事兒,灑家怕說錯話,一下就被……”他在自己的脖子前做了個手勢,身子顫了顫,看着是有十二分恐懼。

“別的咱不知道,咱就知道你這陣子最好夾緊尾巴做人,別有事兒沒事兒在嚼舌根。”蘇培盛擋開了張起麟,“別攔着灑家,你在這兒看着,灑家這就去找人把人給請過來。”

“成,蘇公公慢走。”張起麟嘆了口氣,目送着蘇培盛離開。

“公公。”未幾,一個小太監朝着張起麟走來,張起麟讓其附耳過來,又囑咐了一二,讓其趕緊離開。

☆☆☆

暴雨下了幾日,終于停了下來,但也停得不甚徹底,洛寧在屋子裏坐得腰酸背痛的,見雨停了便出來走走,一路上開着讀心術看看有沒有什麽事情可看的,哪知走了不遠,便搜集到了蘇培盛的信息,但這厮走得快,一路上便是斷斷續續的。要知道雍正這會兒回來誰都沒來得及見,若是能從蘇培盛這裏收到信息,洛寧大可不必再去打探消息。

洛寧也走快了兩步,沒多久終于将這蘇培盛的腦子給探清楚了,但是那張起麟是被人收買了還是怎麽回事?此事怎麽到了張起麟嘴裏,便成了先前就有傳言兒非地動後才傳起來的。但照着蘇培盛去請人這件事看來,恐怕這事還真是沒完沒了了。

“娘娘?”汀蘭見洛寧走着走着便停下了腳步,不解的問道。

“回去吧。”洛寧轉身,“看着天又陰了,這雨恐怕又得下了。”

洛寧說的沒錯,再走晚兩步,她就的被雨淋個濕透,現在不過是幾滴雨淋在身上已經算好了,衆人忙不疊的給她換衣服。

“趕緊讓人去拿姜茶給主子驅寒。”汀蘭吩咐完後,便看向洛寧,“主子,你究竟怎麽了,怎麽看起來心神不寧?”

“這幾日,本宮心神有寧過麽?”洛寧搖了搖頭,“皇上回來了,卻是因為外頭的瘟疫,這天災**何時能停歇。”

“主子先顧好自己和小主子們,先把将姜茶給喝了,別着涼了。”

這姜茶在她這可成了常備品,不過幸虧放了糖與紅棗,這味道才不算沖,就算如此,洛寧還是繼續囑托道:“成,這就喝,這姜茶還得煮多點備下,以備不時之需。”

過後的幾日洛寧一直注意着有沒有人進園子,也注意着到底是誰收買了張起麟,這人嘛就是會來事兒,洛寧掃了幾個人都沒發現端倪,直到把人都掃光了,還沒發現是哪個宮嫔,既然不是宮妃,此事便十有八.九與皇子有關,而這其中,弘歷的嫌疑又最大,畢竟這弘時與李氏、弘晝與耿氏同氣連枝,要是兩人都不知情,那麽也只剩下弘歷了。

弘歷……又想幹什麽?洛寧有點犯難了,她與這三個成年阿哥沒怎麽見面,但也不是沒辦法,先前因為福惠獨個兒住到阿哥所的時候,洛寧私底下派了一個人跟着福惠就怕他吃虧呢,現在這人便可起到大作用,就是不知道他那邊有沒有注意到弘歷的情況。

但幾日下來,蘇培盛找的人也沒進院子,而雍正自從回來後都沒來後宮,也沒見後宮裏的人,洛寧卻也只是見着了雍正一次,還是洛寧讓人給雍正送姜茶的時候,才被雍正喚了過去。

雍正的黑眼圈此時已經像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臉上,不僅疲态盡露,人也瘦了幾圈,讓洛寧看着心裏很是不舒服,又不知道該怎麽勸他,雍正心情不好,洛寧自然也不敢多打擾,只得讓雍正要好好休息與用膳,雍正自然是十分疲勞,也沒有說多少話,只問了洛寧與幾個小包子的情況,便讓她離開,也沒有問劉氏的情況。

洛寧有些摸不準雍正的心思,便在蘇培盛送自己出去的時候,打開了讀心術,一下便探聽到雍正讓蘇培盛請來的人由于前些個日子出了京,最近京城又天災**戒嚴的,所以沒能及時趕到,不過之後她還沒獲取到多少信息,蘇培盛便主動開口:“娘娘,這皇上已經有好些日子沒能正常的用膳,今日娘娘一來,應是能起到些作用。”

“蘇公公,本宮沒法時時刻刻陪在皇上的身旁,此事本宮只得囑托與你。”

蘇培盛露出了一苦笑,“娘娘大抵也知曉,這些日子皇上廢寝忘食,不顧自個兒身子,奴才有個不情之請。”蘇培盛頓了頓,便将請洛寧每日按點送些膳食過來的要求給提了。

“成,”洛寧自然答應,“但皇上領不領情,本宮不敢打包票。此事,還得交由公公。”

“奴才謝過娘娘,勞娘娘操勞了。”

“能給皇上分憂,照顧皇上的龍體是本宮的責任,公公若是發覺有什麽不對,一定要對本宮細說,有的事情刻不容緩。”

蘇培盛點了點頭,“奴才知道,有什麽時候奴才必定會第一時間通知貴妃娘娘,”此時已經到了宮門外,蘇培盛看着也差不多了,便對洛寧行了個禮,“奴才就送娘娘到這兒吧,娘娘慢走。”

又過了一日,太陽總算撥開雲霧,瘟疫也算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宮裏的陰霾卻沒有停歇,此時李氏卻忽然在晨會提出要去城郊的岫雲寺給雍正以及京城的災民祈福。

昨日李氏還沒有這心思,怎麽一下突然提了出來?

“姐姐,”洛寧皺了皺眉,“不是本宮不想讓姐姐去,而是現下雖然城內外的瘟疫受到了控制,但卻還沒能完全控制下來,此時出去,恐怕并不安全。”

“奴婢可是已經想了這事兒好幾日了,”李氏正襟危坐道,“此事不光為了皇上,更是為了這黎民百姓,好不容易等到了着疫情終于控制了下來,此時若再不去,便遲了。”

幾日……

好吧,這點她無法吐槽,但李氏的心思都被她用讀心術給挖掘了出來。

“李姐姐,本宮還是無法同意。”洛寧說道,“本宮自然知道你是為皇上好,先不說這疫情,這路途遙遠,山路崎岖的,若是又再下雨,又該如何是好?”

“奴婢也不是今日就出發,”李氏道,“咱準備好了再去,若是有姐妹想一同前往的,亦可跟着本宮一起去,也好作個伴。”

“李姐姐心意已決?”洛寧嘆了口氣道,“若是如此,便再緩幾日罷,至少等着疫情完全控制下來,還有一件事,姐姐若是去了,回院子的時候可能得在外園待上幾日,讓太醫确保姐姐的身體健康。”

洛寧将話說的這麽白,但也是為了衆人的安全,李氏做了這個決定,自然也就得承受這樣的後果,李氏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恐懼的道:“奴婢明白,奴婢自個兒也會小心。”

這去岫雲寺,一般都得途徑福生寺。

這福生寺……——

作者有話要說:!!!這文終于100章了!本來想着100章神馬的應該碼多點字,結果前兩天完全不在狀态……

101、祈福禍事

李氏提議去岫雲寺祈福,雖然洛寧同意了,但還有幾點必須得注意,比方說這寺廟有沒有損毀的問題,但幸運的是岫雲寺完好無損,第二便是原則上此事還是得聽聽雍正的意見,見洛寧還是左右為難的樣子,李氏便趁機道:“娘娘,奴婢有此提議旨在為民求福祉,相信皇上若是知曉必定贊同奴婢此舉,娘娘不妨與奴婢一道面見皇上,由皇上做定奪。”

此事她也算是已經同意了,所以李氏根本不必拉上她,而李氏拉上她的最大原因,就是怕雍正不見自己,畢竟雍正回宮好些天,卻也只見過洛寧一人,其他人不管送任何東西過去,要麽就石沉大海,要麽就直接被打回,既然洛寧已經見過雍正,那麽想必雍正也不會再次拒絕見她一面。李氏當衆提出要求,就是料定洛寧不會在衆人的面前拂了她的面子。洛寧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既然李氏這麽期待這一次的行程,她還不妨行個方便,等李氏順利成行,在看她們會将這件事如何收場。

“李姐姐若是想好了,本宮也不欲再攔着,畢竟此事是姐姐的一片慈悲心,為災民求福祉,本宮想,皇上應該也會贊同。姐姐若是擔心此事,亦大可不必。”在去見雍正的路上,洛寧對着坐在隔壁軟轎上裝憂郁的李氏如是說道。

“有娘娘這番話,奴婢便放心了。”李氏沉聲道,表情雖然看着并不算輕松,但李氏的心裏卻已經樂開了花,讓用讀心術探知李氏心裏狀況的洛寧無力吐槽。

“但此番前去,姐姐除了祈福外,還必定得注意自個兒的身子,特別是得注意疫情,本宮知道姐姐的身子一向很健康,但此事非同小可。”對于李氏冒險的舉動,洛寧最擔心的便是這個,所以便特意再次提出來。

李氏搖了搖頭,聲音裏帶着幾分無奈,“娘娘已經叮咛了奴婢不止三次了,奴婢這耳朵都快聽出繭兒了,奴婢知道娘娘是為了奴婢好,只是娘娘再說下去,恐怕奴婢也要開始擔心了。”

這是嫌她嗦?洛寧完全沒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跟老媽子沒啥兩樣,最大的問題在于,她也不是只為了李氏好,要是李氏真的染上了什麽瘟疫啊等奇奇怪怪的病,她的身子受不受得了是其次,但那個計劃肯定得受影響,然後若是不小心将什麽帶進圓明園裏,這事便不是李氏一個人的事。就算李氏已經滿口答應回來之前在外院住上幾日,但誰又知曉李氏會不會突生變卦。

洛寧本想說些什麽,但兩人已經快到目的地,準備下轎。

先前兩人便向蘇培盛交待過此事,雍正也不知是真給洛寧面子,還是因為得了空,兩人一到,便給蘇培盛迎了進去。

洛寧一進去便覺得不大妙,雍正似乎正煩着,雖說兩人有正當理由,不過還真不是什麽好時機,但話又說回來,雍正這些個日子又怎麽會有不煩亂的時辰,什麽時候來其實也都一樣。

說到底此事她不是主角,李氏才是,她充其量就是個陪襯,這麽一想,洛寧心裏倒好受了許多。也沒這麽忐忑。

李氏好些日子沒見過雍正,一件雍正瘦得颌骨也現了形,不免責怪了蘇培盛幾句,雍正本就不是想聽李氏這些話的,正打算發火,洛寧開口打了圓場,也讓李氏閉了嘴。

“好了好了,姐姐此番可不是為了責備蘇公公而來,可別忘了正事啊,皇上近日政務繁忙,姐姐可得把握住機會了。”洛寧的聲音清脆,一如淙淙泉水,不高不低的聲音一下子便澆熄了兩盆火。

李氏也意識到自己開口的時機不對,當即便開始正色的向雍正推銷……,好吧,是向雍正提出自己想去給災民祈福的建議,李氏的這張嘴還真是厲害,妙語連珠的開始侃侃而談,

雍正一開始本就心煩意亂,但是這李氏說得頭頭是道,還有幾分道理,雍正雖沒細聽,卻也聽進了幾句,再加上雍正讓蘇培盛請來的人一直沒到,這幾日又被劉氏那個謠言攪得心緒不寧,諸多因素下,雍正便大手一揮,也沒多做糾纏,直接同意了李氏的請求。

雍正最後也只是問了李氏打算什麽時候回去,又派了幾個人去協助李氏後,再調了一隊侍衛給李氏。

“只是齊妃去?你呢?”雍正忽然眸子一轉,落在了洛寧身上。

洛寧一怔,搖了搖頭誠實的說道:“奴婢自然也想去,但回頭一想,弘昊他們還小,這回李姐姐又不知去幾日,回來的時候還得在外院住幾天,奴婢不放心,但想來奴婢這些日子在宮裏為衆人祈福也是一樣的。”

“如此亦好,”雍正點頭,“齊妃,此事便由你全權負責,朕待會還有其他的事兒,你們若是沒其他的事兒便退下吧。”

雍正開始趕人,李氏這麽久沒見雍正自然不甘心,但是連洛寧都不敢留下來,李氏也知道自己今年來與雍正關系遠了不少,不敢再惹他便只好跟着洛寧一道離開。

李氏要離宮,這劉氏自然不會同去,于是誰接手便又是個問題,現在雍正對劉氏持懷疑态度,剛才雍正可是連提都沒有提到現在後宮中唯一一位懷有龍種的女人,可想而知劉氏的謠言對雍正的影響有多大,劉氏自然是想着燙手山芋扔給洛寧,但洛寧沒給她機會,明示暗示此番雍正答應了這件事她也有點功勞,就這一句話就将李氏給堵住了,沒等李氏反應過來,洛寧又再次道自己要去照顧自家包子了,然後就與李氏分道揚镳了,把終于發應過來的李氏給氣得跳腳。

話說此事本就浪費了她不少時間,這幾日大家都很忙,洛寧雖然自認為沒有疏忽自家三個包子,但陪伴他們的時間确實銳減,于是洛寧也不是跟李氏說虛的,想着自己包子還在宮裏不知道怎麽鬧騰了,洛寧便挂念的緊,趕緊讓人走快兩步,別再耽擱時間。

回到自己的院子裏,将自家包子抱在手裏,那溫溫軟軟的手感将洛寧的心瞬間填滿,恨不得抱着自家包子就狠狠的啃上幾口,誰知洛寧還沒親過瘾呢,便被弘晔糊了一臉口水,元宵見狀本來也不甘示弱,但是後來還是羞羞答答的就在洛寧的臉上親了一下。

說來也奇怪,兩只小包子抓周的時候,明明是弘晔小包子拿的文,元宵小包子拿的武,小弘晔本身也對書本什麽的特別感興趣,這不沒到三歲,口齒還不甚清晰的便能将三字經倒背如流,還能小秀幾首唐詩,小元宵腿骨力道極佳,經常就一腳把用屁屁對着她的大哥給踹了個踉跄,至于她家小哥的待遇更慘烈,直接被踹的趴倒在地上,也幸虧兩人不計較,還經常裝痛逗自家妹妹,先前洛寧倒是擔心小元宵可能會變成一個刁蠻公主小霸王,哪知雙胞胎越長越大,小弘晔的臉皮是越來越厚,而小元宵的臉皮卻是越來越薄,踹屁屁還是要踹的,踹完久躲在人身後偷看自家大哥小哥揉着屁屁一臉哀痛的樣子。

人家說喜歡讀書的大多都書呆子,喜歡武功的都大大咧咧,自家這對雙胞胎倒是正巧相反,洛寧倒是很期待一個不會只是死讀書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姿勢的開朗兒子與一個內斂含蓄能夠不動聲色搞定一切的武林高手小女兒,想想就覺得美滋滋的。

說到底在院子裏還是挺無聊的,先前洛寧總喜歡将三只包子帶出去做圓明園半日游,哪知一個地動,連着好幾天的大暴雨,便把自家包子局限在了屋子裏,自己和包子玩了一陣,自家包子就開始吵着要跟福惠哥哥玩。但這福惠嘛,也不是自己能夠請得動的,地動過後雖然有那麽幾天他不用上學,但是在下暴雨之前他的課程就已經恢複了,洛寧是不敢在嚴肅的夫子手裏搶人,而且那樣不僅對自己形象不好,也對福惠不好。

“待哥哥放學了,額娘便找人去問問他要不要來跟咱們用膳好了,你們幾個要是乖乖的別在膳桌上搗亂,福惠哥哥肯定願意過來。”

“額娘壞,我們那裏有在膳桌上搗亂。”弘昊鼓着腮幫子不服氣的說道。

站在他身旁的小弘晔看着坐在地上的大哥面頰鼓鼓,于是好奇的用手一戳,一下便讓小弘昊的漏了氣,小弘晔眨巴咋辦眼睛,自己也鼓起了腮幫子開始自己戳自己,洛寧看着有趣,招了招手讓小弘晔過來,開始拿着食指腹戳着自家包子軟軟嫩嫩的臉玩。

“怎麽沒搗蛋,”洛寧挑了挑眉,“上次你搶了弟弟的雞肉,又把不喜歡的蘿蔔給了妹妹。”

“弟弟不喜歡吃那幹巴巴的雞肉,”小弘昊說的幹巴巴的雞肉是一塊雞胸脯兒肉,雖然吃着是不夠雞腿肉嫩滑,但是也未至于幹巴巴,有的人還就喜歡雞胸脯兒肉,比如說小弘昊,“我也把自己的肉肉給了弟弟。還有啊,額娘,是妹妹想吃蘿蔔,我才給的。”小弘昊挺挺胸脯兒,表明自己絕對是一等一的好哥哥。

按理來說,小弘昊的确是資源調配的一把好手,不過吧,這膳食都是老太醫給調配好的,雖然小弘昊也不是真的很挑食,不過吧……“額娘會讓膳房調整你們的膳食,下次保證讓那個你滿意,絕對不會讓你再有把蘿蔔給小元宵的機會。”

小弘昊撅起了嘴巴,小元宵搖搖晃晃的在小弘昊的嘴巴上戳了一下,然後準備偷偷離開的時候就小弘昊捉在懷裏,于是兩人就在地上滾了起來,咋一看還真像是在摔跤。

“哎哎,你們兩個給額娘停下來,快撞上桌腳了!”洛寧眼見兩人越滾越遠,雖然不是特別的着急,因為她讓人将桌腳給用棉布給包上了,撞上了也不不會特別痛。

“咚――”小弘昊撞上了桌腳。

小元宵完好無損的站了起來,居高臨下的看着裝作龇牙咧嘴的哥哥,沒有絲毫的同情心的轉身就走。

“噗――”小弘晔趴在洛寧的膝蓋上笑得人仰馬翻。“哥哥笨笨,妹妹從來不會撞到的。”

其實,這是小弘晔的經驗之談。

可真是一對難兄難弟,五十步笑百步。洛寧默默在心裏感嘆。幸虧她早就有先見之明在地板上放了地毯,就算在上頭滾來滾去也沒多大的問題。

洛寧這次看清楚了。還真不是小弘昊讓着自家妹妹,小弘昊雖然比自家妹妹大一歲多,但自身的控制力也不是像小說裏說的強到逆天,他那軟綿綿的小身板就是比健康還要強壯一點點,跟自家妹妹被稱為筋骨極佳還是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兩人滾來滾去,自家小女兒還是起主導作用的那個,也不知道她到底是怎麽做的,每回都讓小弘昊和小弘晔滾到桌腳邊了,洛寧看了好幾次,終于還是忍不住讓人纏了桌腳。

後來雍正還特別因為此事問了洛寧究竟是怎麽回事,聽了洛寧的描述後還把小弘昊給教訓了一頓,可是沒多久三只包子又故态萌發,有一回還被雍正撞到了正着,正準備又訓小弘昊一頓,誰知小元宵抱着雍正的大腿就不撒手了,軟軟糯糯的聲音加上羞答答的撒嬌喊阿瑪就将雍正本來就不怎麽憤怒的怒氣給擊潰了。

就在洛寧以為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的時候,誰知道這些個小家夥還是鬧着要福惠哥哥,于是洛寧沒辦法,只好趕緊派人去看看福惠究竟有沒有時間,一起過來用個膳什麽的。

小福惠那頭很快有了回音,說是上完課就過來,自家包子聽到這個消息便開始打了雞血似的歡呼。

就在自家包子玩自己的時候,洛寧又開始盤算另外一件事兒,便是自己放在福惠身邊的小太監有沒有注意到弘歷有什麽不妥的消息,這要是注意到了最好,沒有注意到也只能自己去提醒提醒,下次得注意,順帶得注意着福惠的安全,要是這弘歷又鬧出什麽幺蛾子,這事她可沒辦法哭。正好今日福惠來,她就順帶交代了這事兒,也省得再派人過去問話。

要是她的讀心術能夠把覆蓋面積增加就好了,但顯然她的能力還沒到那逆天的份上。

洛寧想了想,讓自家小包子自己待在屋子裏玩,然後便讓人将小春子叫了過來。

福惠上完課後屁颠屁颠的就來了,洛寧還沒準備膳食了,就準備了少量的糕點,結果餓狠了的福惠開始與三個小包子一起搶糕點,還搶了個不亦樂乎。洛寧也暫且忘了那些個糟心事兒,陪吃陪喝陪玩到了傍晚才将小福惠給送回去。

讓人帶着自家包子去洗澡,洛寧這才空了下來聽小春子彙報。

果不其然她放在小福惠身邊的人并非沒有注意到弘歷的不尋常,但是卻苦于沒有什麽證據,所以小春子便讓他回去的時候再注意注意,特別是弘歷與張起麟之間的關系,自己也得小心別惹弘歷懷疑了。

洛寧這邊還沒安下心呢,翌日居然就有好幾個人表态願意跟着李氏往岫雲寺裏拜拜,李氏還都答應了――多幾個長舌婦見證人什麽的,李氏還真心巴不得呢。

在最開始的時候,洛寧就對衆人将這次行程的弊端說得相當清楚,去了有染上瘟疫的風險,雖然幾率不大,但這風險還是有的,就算無病無痛的回來,也不能直接回圓明園,只得去外院先住上幾日,确保沒有染上瘟疫了之後,才能回來。說白了就是變相隔離觀察,這事兒李氏也答應了。

這一來一去再加上隔離的時間,怎麽着也會有十餘日。倒還真的有不怕死的跟着李氏一起去,其中有李氏宮裏的人,還有非李氏宮裏的人,而傅瑩也是自動請纓的其中之一。既然這麽多“志願娘子軍”洛寧自然也不便阻止,問好了還有沒有人去,确定人數後,便同意了。

洛寧開了讀心術才知曉原來這些人想着反正雍正也好幾日沒來後宮了,這天災**的後患還沒完全控制下,想來雍正也不會有那興致,還沒算上雍正身體不是很好的事實。有洛寧這座大山擋在前頭,就算有了也未必能輪得到她們,于是志願娘子軍們便覺得給大清祈福給災民消災什麽的也挺好的,至少雍正是看到她們的表現,還正巧合了李氏的心意。

洛寧沒多費心思去一個一個查這些人究竟怎麽想,就着重挑了傅瑩與其他幾個,大都大同小異。此事是雍正親口說的讓李氏全權負責,于是洛寧也只是過問了幾句,大概知道李氏的計劃、日程,洛寧事先劃好了外院直接告知了李氏,到時候她們回來便回直接往那兒住。

說實話,事情究竟會不會如李氏所願,洛寧還真的相當的期待。

但李氏還有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留了下來――劉答應。處于風暴中心的劉氏時運繼續不濟,據說這些天被那一點一點的陰風給吹得情緒不穩,胎兒就越發不穩,洛寧想了想,還是親自接了手,省得再推脫給留下诟病,反正雍正現在似乎也不怎麽看重劉氏,若是李氏的計策成功,劉氏她肚子裏的娃也算是到頭了。至于劉氏還年輕,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洛寧是不敢打包票,畢竟這女人說到底還是圓明園阿哥的額娘。反正有太醫看着,應該死不了。

李氏離開的那天洛寧率着一衆留守的宮妃送行,看着洛寧一副又想千叮咛萬囑咐的樣子,李氏是敬謝不敏,趕緊客套了兩句說她們得趕早,在天黑之前看能不能到奉福寺。奉福寺乃岫雲寺的下院,一般人前去岫雲寺祈福基本沒法直接到目的地,大部分都得在奉福寺過上一夜,待翌日在上山。

這話還真是李氏的場面話,因為李氏第一個要到的目标并非奉福寺,而是福生寺,李氏可是早就在福生寺安排好了,這幕戲的開端便應該由福生寺開始。

李氏的計劃還是挺順利的,因為在傍晚的時候,李氏讓人傳話回來,她們中途有點小阻礙,沒能順利到達奉福寺,只好在福生寺歇了腳。

但奇怪的是,第二日“消息”并沒有如願傳來,洛寧接到的卻是李氏率衆人朝着岫雲寺進發的消息,難道計劃改變了?洛寧一時也摸不着李氏葫蘆裏賣什麽藥,只能靜觀其變。

李氏的日程倒是日日會傳回來,因為耽擱了一日,還得重新選擇吉時,于是李氏的日程又拖了不少時候。

洛寧能接到李氏的消息,雍正肯定不會接不到,按照洛寧收取蘇培盛這頭的消息看來,雍正的确收到了不少她沒收到的料。比如李氏在福生寺的時候,主持就曾經給了李氏一個錦囊讓她交給雍正,并且叮囑誰也不能打開,再比如李氏岫雲寺求的簽,還有主持給解的簽文。

李氏自然沒敢打開錦囊,而岫雲寺那準确的簽文蘇培盛沒記下,只是雍正的反應卻很是對了李氏的胃口。蘇培盛心裏腹诽這劉氏恐怕也待不長了,就看雍正到底什麽時候能夠忍不住了。

李氏在岫雲寺齋戒祈福全部做完了一遍後也想早日回來,又率着衆人原路返回,途中又經過了福生寺。

軒然大.波由此而起。

李氏在回程的時候,被福生寺裏的一個“高僧”給攔了下來,這話就有多玄要多玄,但最要緊得那句便是:天家有人沖撞了鬼神。

由于這話說得還挺私密,所以除了跟着去了妃嫔聽見了,其餘人都沒能聽見,那頭的反應洛寧是沒法探真切了,可李氏的反應卻是極其迅速,立即添了香油讓這高僧封了口,自個兒趕緊把這事派人傳回來,連帶着之前主持給了錦囊一同拿給雍正。

于是……事情大條了——

作者有話要說:包子,我的最愛嘤嘤嘤

還是趕上12點前啦!101章也有6000字哦,有木有大力鼓勵一下某11啊

102、博弈開始

與李氏錦囊一起到的,還有蘇培盛從宮外請了大半個月才請進來的道士。

由于這些日子先是地動,而後又是狂風暴雨,接着瘟疫肆虐,道士進園子以前還得在外頭隔離個三五天,這大半個月就晃了過去。

這半個多月裏,外頭的風波縱使沒有徹底平息,卻在雍正日以繼夜的勤奮治理下有條不紊的回歸正軌,但園子裏的謠言卻依舊脫軌,甚至完全失去了控制。

但對許多人來說,道士其實來得正是時候。

道士被宣進殿內的時候,雍正手裏正捏着李氏命人帶回來的錦囊與字條,面帶怒容,道士還沒開口說上兩句,蘇培盛就已經被雍正攆了出去,還勒令其他的人都不準靠近殿門,于是沒人能得到任何消息。

約摸一個半時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