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顧染人雖然在小朋友稍後一點,但她的身材比例很好,人不高但腿夠長。刀尖正好在小朋友前面一點點滑過重點。

“哥哥好棒!”表弟在場邊激動大喊。

他連最後的沖刺都做得有模有樣,江岩忍不住在心裏給他鼓掌。又指着旁邊的小隊員說道:“他今年十歲,練習短道速滑已經三年了。”

顧染摘下頭盔和護目鏡,抹了把額頭的汗水,大口喘着氣:“他很專業。”

江岩說:“但你贏了他。”

顧染笑道:“我比他大,勝之不武。”

江岩笑道:“你只練了兩周,就能有這個水準,難道還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嗎?相信我,你就是為短道速滑而生的人。”

顧染仍舊不動聲色:“我再想想。”

顧染回到家,許玫正在廚房和阿姨一起做飯,顧長風向他招招手:“最後一天,感覺怎麽樣?”

顧染把冰刀和背包扔在地上:“還不錯,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運動。”

顧長風問他:“所以你決定要繼續練短道速滑了嗎?”

顧染搖頭:“我還沒有決定。”

許玫端着菜從廚房出來:“吃飯了,快去洗手!”

晚飯的時候,體育頻道正在播一個紀錄片,是關于短道速滑的。

顧染轉過頭去,幾十個人站在冰場內,一片混亂。隊員們正在交接棒,有的摔倒了,有的在拉扯,而中國隊正在試圖超越韓國隊。

幾名隊員糾纏在一起,鏡頭給了個特寫,顧染清楚地看到,韓國隊伸手推了中國隊一把。

Advertisement

雖然顧染只學了三周短道速滑,但他也知道,韓國隊這是犯規,應該被判罰取消成績。

然而,最終結果恰恰相反,裁判判罰了中國隊員犯規,同時取消成績。

賽後,中國隊員接受采訪,非常氣憤地說道:“我覺得太不公平了。”

“雖然我自己從事短道速滑,但我現在越來越看不懂這項運動了。”

當天晚上,顧染就做了個夢。

夢裏,他踩着冰刀馳騁在白色跑道上,速度很快,兩側的景物極速後退,幾乎化成了虛影。

而前方,隐隐約約出現一個人影,他看不清那人是誰,可他卻看到那人頭盔上的韓國國旗。

然後他的耳邊就出現了一個略帶哭腔的女生:“我覺得太不公平了。”

“我現在越來越看不懂這項運動。”

這一個晚上,顧染都在做同一個夢。這兩句話就像循環一樣,一直在他耳邊響個不停。

直到鬧鐘響起,天亮了。

顧染走出卧室,許玫坐在餐桌前朝他招手:“兒子,過來吃早餐。”

“反正你的滑冰課已經結束了,再給你報個別的。繼續學鋼琴怎麽樣,雖然十級已經過了,也可以練練其它曲子。”

顧染沒說話,轉過頭來卻看到昨天放在玄關處的冰刀。腦海中又響起了中國隊員的那兩句話。

“太不公平了。”

“我越來越不懂這項運動。”

許玫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染,怎麽了,發什麽呆?”

顧染轉過頭來,笑道:“我想繼續練短道速滑。”

——————————

眨眼間來到第二年一月,顧染也跟着江岩練習了半年的短道速滑。

這半年來,他每天晚上和周末訓練,白天上學,倒是兩頭都不耽誤,還能做得游刃有餘。

他的進步非常快,半年時間,市隊那些跟他同齡,甚至比他還大一些,練習短道速滑好幾年的隊員都已經不是他的對手。

這天是周末,顧染的訓練安排在白天。上午正在訓練的時候速滑館來了幾個陌生人,顧染一個也不認識,卻發現有個人一直在打量自己。

他好奇地回望過去,那人似乎沖他揚了揚嘴角,顧染還沒細想這是什麽意思,就被隊友拉去換衣服了。

顧染也沒當回事,轉身就走了。

過了沒幾天,這天晚上訓練結束,江岩特意等着他一起離開速滑館:“有個事情要告訴你。”

顧染随口跟他貧了一句:“您要退休了嗎?”

“快了。”江岩反應過來不對,在他後腦上拍了一巴掌,又把話題拉了回來,“前兩天,省隊的教練下來選拔,說是要挑選12-16歲,有潛力的隊員,參加全國青少年短道速滑U系列賽,第一站在上海。”

顧染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該不會是選上我了吧。”

“沒錯,只選上了你。”

顧染一臉“我就知道”的表情:“那天有個人他老是盯着我看。”

江岩說:“那就是省短道速滑隊現任主教練。”

顧染問:“那我去嗎?”

江岩皺起眉頭:“我覺得吧,讓你現在參加比賽,還是全國性的比賽,早了點。”

顧染本來對這個全國U系列的比賽沒有太濃烈的興趣,聽江岩這麽一說:“正好,我也不是很想去。”

“……”

江岩頓時無語,本來以為他能有點少年人的叛逆,沒想到他還真就躺平了。

江指導趕緊又把話圓回來:“我的意思……出去鍛煉一下其實也不錯。再過幾個月,你就14歲了,隊裏跟你差不多大的幾個隊員,市裏、省裏的比賽參加過好多。”

顧染聳了聳肩:“他們要走這條路,我卻不一定。”

江岩摟過他的肩膀:“運動員的職業壽命是有限的,一些技巧性的運動,十四五歲就是最能出成績的時候。一些天才運動員,過了發育期,反而會因為身體條件所限,再也沒能有所突破。”

“短道速滑的黃金年齡一般在18-26歲,但在那之前,運動員将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比賽磨煉,才有厚積薄發的機會。”

顧染笑道:“我現在這個階段,談職業壽命和黃金期,是不是早了一點?”

江岩擺了擺手:“不早了。”

“你聰明又有天賦,難得的是,還能吃苦耐勞。但時間畢竟短了一點,現在正是打基礎的黃金年齡。其實我也想多帶帶你,但是……”

“短道速滑與別的競速項目不同,比賽場上瞬息萬變,意外随時都有可能發生。只有你的基本功夠紮實,擁有足夠細膩和全面的技術,才能做到處變不驚,更好的應對場上各種情況。”

“你去省隊那邊,他們有更專業的訓練團隊和場地,我是希望你過去之後能得到更好的訓練。”

顧染看着他:“您真的認為我現在的水平能去省隊嗎?”

“省隊看的不是水平,是你的潛力。”

江岩接着說道:“U系列賽只是個業餘比賽,參賽隊員都是沒有在冬管中心注冊的小隊員。那也是來自全國同年齡段的頂尖選手,你就當去長長見識。”

顧染挑了挑眉:“我就只能長長見識,不能拿個獎嗎?”

江岩敲敲他的腦袋,“我的意思是,就算你去了,也只是參加一次比賽,還不一定能留在省隊。”

他這麽一說,顧染倒是真有了點興趣:“那就……試試吧。”

江岩故意逗他:“你不是要期末考試嗎?”

顧染攤手:“不考也沒關系,有的是學校要我。”

“這麽自信?”

“都說了,考個理想的大學沒問題。”

江岩在他肩膀上拍兩下:“下周一報道,然後開始集訓,2月9號到14號比賽。”

顧染一聽這個時間就樂了:“正好,還能參加期末考試。”

江岩敲敲他的腦門:“你知不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有道理……那還是算了吧。”

江岩嘆一口氣:“你要真的進了省隊,那就是職業運動員,”

顧染笑道:“師父,您就別暗示我了。學習和短道速滑,我肯定優先選學習。二者還能兼顧的情況下,我也可以繼續練下去。”

他太有注意力,江岩倒是沒什麽可說的。

顧染的文化課考試從來就沒讓人失望過。成績還沒出來,他就能自信滿滿估算總分,順道又把去省城集訓的事情跟爸媽提了一下。

顧長風和許玫自然高興,還說晚上帶他吃頓好的,慶祝一下。

顧染做事很有計劃,行禮都已經收拾好了:“訓練從明天開始,我既然決定去,就要服從安排,認真對待,還是今晚就去省隊報道吧。”

一路上顧長風的心情簡直不要太好:“瞧瞧,我兒子練了半年多短道速滑,這就進省隊了。”

“只是去參加全國U系列比賽,還沒有正式加入省隊。”

“那也很不錯了。”顧長風忽然皺起眉頭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兒子學習成績優異,滑冰還那麽好,關鍵是長得又帥,我怎麽那麽會生啊?”

許玫瞪他:“是你生的嗎?”

顧長風從善如流的改了口:“我老婆怎麽那麽會生啊?”他又回頭問顧染,“說吧,想要什麽禮物,爸爸一定滿足你。”

顧染想了想,他也沒什麽想要的,還是折現比較實惠:“發個紅包吧。”

“行!”

J省冰上訓練基地是新建的,條件不錯,許玫和顧長風倆還算滿意,向顧染交代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就離開了。

顧染來得最晚,他們這一批來集訓的隊員,四個一組剛好住滿。只有省隊有個宿舍還空出一個床位,便把顧染安排了進去。

帶他去宿舍的人就是他在省隊的主管教練,姓王。一邊走,一邊給他介紹情況:“明天早上四點半,準時在體育館集合,半個小時準備活動,五點到七點半上冰。”

顧染以為自己聽錯了:“幾點?”

王指導重複道:“四點半集合,你四點就得起床。”

顧染本能的感慨了一句:“這麽早!”

“白天的時間要留給省隊,你們只能把時間提前。省隊六點也要起床出早操,就比你多睡一個半小時”

這一個半小時可麻煩了,擔心會打擾到隊友,顧染連鬧鐘都不敢定。

初來乍到,首先就得和室友搞好關系。

顧染把他媽給他準備的零食全都拿出來,分成三份,送給隊友:“三位師兄,我早上四點就要起來,會盡量輕一點,如果打擾到大家休息,還請師兄們多多包容。以後宿舍衛生我包了。”

他笑起來眉眼彎彎,臉上還有兩個小酒窩,誰看了都喜歡。關鍵吃人家嘴軟,他還主動承擔宿舍衛生,師兄們非但沒說什麽,還挺高興。

第二天淩晨四點,顧染生物鐘還沒調過來,睡得實在有些迷糊,有點起不來。忽然,一只手在他被子上輕拍了兩下,有人在他耳邊低語:“小家夥,起床訓練了。”

顧染睜開眼,看到對面的書桌上亮起了一盞昏黃的小夜燈。

剛才叫他起床的正是睡在他對面的人,顧染記得他叫高梓逸。

看他醒了,高梓逸這才回到自己床上。顧染抓緊時間,摸黑穿衣服,輕手輕腳到衛生間洗漱。裝備頭天晚上已經準備好了,背上就能走。

淩晨四點多,小隊員們三五成群,掀開門簾走出公寓樓。

寒風裹挾着雪花迎面刮過來,凍得顧染打了個寒戰,趕緊裹了裹羽絨服,加快腳步往體育館走去。

短短半小時的準備活動,已經抵得過顧染平時一天的運動量。再加上兩個半小時冰上訓練,結束之後,顧染恨不得就地躺下,再也不要起來。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還在後面。

早上的訓練結束,隊員們去食堂吃早餐,然後,王指導通知開會。

在會議上,王指導主要說了說這次比賽的事情,和隊員們息息相關的有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或許對大部分小隊員來說無足輕重,但對于顧染來說,都跟他息息相關。

“U系列賽已經辦了許多年,你們聽過的優秀運動員曾經都參加過這項賽事。”

“今年,U系列賽将迎來了重大改革。比賽一共分為三站,分別是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份還有總決賽。每個項目綜合排名前八的隊員才有資格參加最後的總決賽。國家青年隊也會從總決賽的選手中選拔優秀隊員。”

“每一站每個項目的前三名,可以參加九月開始的中國杯短道速滑精英聯賽青年組的比賽。”

“這聽起來非常的振奮人心對不對,不過我要提醒你們,今天站在這裏,不代表就能參加全部三站比賽,如果表現不佳,将沒有機會參加下一次集訓和比賽。”

“所以,每一次比賽你們都必須全力以赴,聽清楚了嗎?”

下面的小隊員齊聲回答:“聽清楚了!”

王指導接着說道:“然後就是關于你們分組的問題,以往的比賽,按年齡分為12-13歲、13-14歲、14-15歲以及15-16歲年齡組。”

“但是,今年将後面兩個組合并成了一個組。也就是說今年6月30號之前年滿14周歲的隊員,都将分在這個組。”

顧染大為震驚,不早不晚,他正好就是6月30號那天,年滿14周歲。

也就是說,他很有可能是這個組年齡最小的運動員。

分組的問題顧染還沒能消化,更加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

王指導繼續說道:“體能是競技體育的重中之重,為使各參賽單位認識到青少年體能開發的重要性,切實提高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水平,提升我國滑冰後備人才整體實力……”

他巴拉巴拉念了一大堆文件,最後才說到重點:“滑協将從今年開始,通過基礎體能達标的形式确定參賽資格。也就是說,在正式比賽之前,你們會有一個體能測試,達标才擁有比賽資格。”

果然,此言一出,下面哀嚎一片。

這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體能測試,前些年就陸陸續續在一些夏季項目開展。多少國際比賽拿過名次的知名運動員,都倒在了體測上。

終于,今年輪到了冰雪項目。

體測的淘汰率非常高,名将尚且如此,更何況這些初出茅廬的小隊員。

這時候王指導竟然笑了笑:“不過大家也別擔心,文件上說了,14-16歲是強化體能的黃金年齡。所以,這次比賽,體能測試只在這個年齡組開展。可是!其他組也不能松懈,說不定,下次就是全組別都要進行。”

聽到這裏,顧染腦子裏只有一個問題——他為什麽會在這裏?

他幸運地成為了誇年齡組的最小參賽選手。體能弱雞,目前只能參加500米比賽的他,還得被迫參加體能測試。

他想要不就回去了吧,卻又聽王指導說道:“退賽你們就別想了,無故缺席比賽,将會扣除團體積分,并且罰款。往後,你們就再也別想進省隊。”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