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雖然顧染內心戲很豐富,已經在心裏自導自演了一場“1000米耗盡體力,500米被池朗彎道超車,最後遺憾敗北,還要被池朗嘲諷”的悲情劇。

但是徐清卻很淡定:“怎麽愁眉苦臉的?”

顧染說:“這個賽程對我很不友好。”

徐清聳了聳肩:“但你改變不了,不是嗎?”

顧染嘟了嘟嘴,像個受委屈的小朋友:“也不知道是不是組委會針對我,上次是改年齡分組和體能測試,這次又是賽程。”

徐清覺得他這個樣子很可愛,忍不住伸手揉了把他的腦袋:“針對你,對組委會有什麽好處?”

“那就是我運氣不好咯。”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不是年齡組調整,你也不會遇到池朗這樣的對手。”

徐清看了他一眼問道:“現在你再回頭看,還會覺得體能測試很難嗎?”

顧染露出個咬牙切齒的笑容:“經過你的5000米摧殘,體能測試那點運動量就跟熱身差不多。”

“那不就對了,我覺得你運氣挺好的,包括這次調整賽程。不管什麽比賽,賽程安排都不是固定的,你沒法改變賽程,只能自己适應。”

顧染敷衍般的點點頭:“我這不就是……抱怨兩句嗎?”

徐清接着說道:“如果你覺得你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全力應付兩場比賽,那麽你就必須做出取舍。如果你不甘心放棄任何一場比賽,那你就得讓自己變得更強。”

顧染點點頭:“我明白了。”

以顧染的實力,不管是500米還是1000米,通過預賽四分之一決賽都是沒有問題的。

其餘時間,他也在場邊看完了其他幾組的比賽,尤其是池朗那一組。

Advertisement

不得不承認,一個半月不見,池朗又變強了。尤其是他的主項1000米,兩場比賽滑下來,他幾乎不用發力,就能将對手遠遠甩在身後。

1000米半決賽檢錄的時候,顧染就有點猶豫。他想起了之前徐清說的話。

“如果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應付兩場比賽,那就必須做出取舍。”

他要不要做出取舍,放棄1000米,為接下來的500米保留體力。

這時候,有人在後面拍了拍他的肩膀。

顧染回頭一看,竟然是池朗。

對方依舊一副很拽的模樣:“可惜了,半決賽沒跟你分在一個組。”

“這有什麽可惜的?”

“你要是進不了決賽,我不就沒機會在1000米贏你了嗎?”

池朗這是赤裸裸的挑釁,顧染瞪他一眼:“先操心你自己吧。”

“操心什麽?”

顧染用下巴指了指場上:“你們這組開始入場了,棄權可是會扣團體積分,還要罰款的哦。”

池朗轉身走了,顧染站在檢錄室門口看完了這場半決賽。

池朗一上場,就引來了場上一片驚呼,迷妹們此起彼伏喊着他的名字。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半決賽,池朗穩穩地拿到小組第一,剩下三個人的競争倒是很激烈,最後池朗的隊友殺出重圍,拿到了第二個晉級名額。

觀察對手也是一種學習,顧染專門留意了一下池朗在整個九圈的滑行中,是如何分配體能的。

也不知道是池朗太過自信,還是這就是他的個人風格。整個比賽過程根本沒有什麽節奏變化,就是一往無前的往前沖。

他的進步體現在身體素質上,個人技術和細節處理和上次比賽沒多大差別。

顧染的唇角往上揚了揚,既然如此,他為什麽不進入決賽和他争一争呢。

第一組比賽結束,緊接着就是第二組的比賽。

戴好裝備,踏上冰面,顧染腦子裏思考的那些保留實力,權衡利弊,做出取舍全都抛到了腦後。

他現在就想進決賽,去跟池朗好好比一場。

既然下定了決心,顧染便在腦子裏回憶了一下他的三名對手在四分之一決賽的成績,還有比賽時的狀态,以及個人特點。

第一道是顧染。

第二道選手來自R省,顧染沒記錯的話,他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排名第四,滑出了1分38秒254的成績。但顧染看得出來,他在比賽中留力了。

第三道的選手,四分之一決賽的成績是1分38秒742.相當一般的成績。

第四道是前面的選手犯規取消成績,他補位上來的,甚至沒有滑進1分40秒。

這時候,顧染已經在心裏有了一個大致的安排。

聽到發令槍響的那一刻他就沖了出去,在進入第一個彎道的時候,迅速內切,搶占第一的位置開始領滑。

接下來的四圈,顧染一點也沒有留力,有多快,滑多快,迅速拉開和其他三個人的距離。

到了第六圈,他已經領先排名第二的選手有半圈的差距。

而這時候,他的體能開始下降。

比賽還剩下三圈,顧染的速度肉眼可見的慢了下來。令人意外的是,排名第二的那個人并沒有想要追趕他,而是牢牢地站住了內圈的位置,不讓身後兩人追上來。

就這樣,顧染順利的拿到了這個小組的第一名,進入了決賽。

徐清在場邊看得連連搖頭,王指導側頭看了他一眼,卻看到他露出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一時間竟然摸不清他對顧染的表現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王指導便悲觀的說道:“小顧滑1000米體能還是差了一些,這個速度,決賽想贏池朗,估計有點困難。”

徐清卻說:“那就讓池朗贏一次,有什麽關系,他遲早能贏回來。”

“啊?”

徐清又說:“這腦子,他還真就适合短道速滑,一般人玩不過他。”

“啊?”

王指導有些摸不着頭腦,從專業角度來講,他覺得顧染發揮一般,主要是體力不太能跟得上。好在其他三個人實力也不怎麽樣,顧染最終還拿了個小組第一。

這時候,顧染已經來到了場邊。徐清指了指大屏幕,笑道:“你這成績,放在第一組,只能排第三。”

顧染嘿嘿笑兩聲:“我要是在第一組,就不這麽滑了。”

徐清忽然伸手,在他脖子上摟了一把,強行将人拉到自己身前,隔着場邊的防撞牆墊,在他耳邊問道:“你是怎麽想的,讓R省那個63號自願給你打輔助。”

顧染挑了挑眉:“你看出來了?”

徐清給了他個“少廢話”的眼神:“我想聽你說。”

顧染一步一步跟他分析自己的想法。“進入半決賽的每一個人我都觀察過。那個113號實力算是最弱的,63號和74號應該跟我差不多,我們三個都有機會進入決賽。”

“他們倆選擇前期保持速度,後程發力。而我正好相反。到了最後三圈,我已經和他們拉開了半圈的距離,就算我速度減慢了,他們倆也不會來追我。而是争奪剩下的那個唯一晉級的名額。”

“尤其是63號,他一直在留力,應該是想要在決賽中拼個好名次。所以他排第二,首先會選擇卡住自己的位置,不給後面的74號機會,這比耗費體力來追我更劃算。”

王指導恍然大悟:“所以,你們這一組整體成績不如上一組,是因為你有意控制了比賽節奏。”

徐清問他:“進了決賽,池朗可不會給你耍心眼的機會。”

顧染無所謂的聳了聳肩:“大不了跟他拼了。”

接下來的500米半決賽,顧染輕輕松松拿了個小組第一,這倒是讓他自己也沒有想到。

晚上回到酒店,他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

之前,徐清讓他每天一個5000米,連續跑了一周。

高梓逸問他,有沒有感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

當時顧染确實沒什麽感覺,現在倒是有了那麽一點。

他先滑了個1000米,雖然有所保留,但前面是實實在在的沖了500米。後來,又參加了個500米的半決賽,也沒有那種體力不支,攤倒在地的感覺。

這說明徐清對他一個星期的體能訓練是有成效的。

這給了他極大地信心,明天的兩場決賽,他要好好和池朗比一比。

宋志新和程森照例在最後一個比賽日來到現場,他們要考察的幾個項目,都會在今天上午決出冠亞季軍。

宋志新問程森:“這次重點關注哪名選手?”

程森回道:“顧染。”

“哦,我記得,J省那個小朋友,還不滿14歲。”

程森說:“這個年齡組,15歲以下的參賽隊員都沒幾個,他是最小的一個,練習短道速滑不足一年,還能有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他的天賦與實力。”

宋志新詫異道:“程指導,能從你嘴裏聽到這樣的評價,很不容易呀。”

程森又說道:“他也不是沒有缺點。”

“什麽?”

程森笑了笑:“還挺多的,體能差、個頭小、技術一般……不過瑕不掩瑜,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

宋志新又問:“那有不能解決的缺點嗎?”

程森肯定的回答:“有!”

冰場內,參加1000米決賽的隊員已經入場。

裁判在發出指令讓他們走到起跑線前的時候,池朗忽然湊到顧染耳邊說了句什麽,顧染便隔着護目鏡瞪了他一眼。

兩個人之間這點小小互動,全都被現場觀衆看在了眼裏。

“雖然聽不到池朗說了什麽,看他倆的表情就知道,這是在挑釁,搞對手心态。”

“顧染好像上當了呢,有被激怒。”

“唉,還是太年輕啊。”

“……”

這時候,裁判舉手,示意全場安靜。

比賽一開始,四名選手就搶得很兇。第一個彎道,那個四道的63號在沒有任何碰撞的情況下,在顧染眼皮子底下飛了出去,撞在了場邊的防撞墊上。

可憐他一路過來都在為決賽留力,真正到了決賽,卻在第一個彎道就發生事故。

裁判并沒有鳴哨将運動員召回,比賽繼續。

這是顧染第一次在比賽時遇到有人摔出場外,而且是如此近的距離,以至于他自己腳下都磕絆了一下。

幸而他與生俱來的強大平衡感再一次幫了他,迅速調整好蹬冰的節奏,顧染穩了穩心神,不再去關注已經出局的人。

第一圈之後,池朗又穩穩地搶到了第一的位置,開始領滑。

他這個人,身體素質強悍,個頭又大,他在前面領滑,後面的人很難超過他。

而顧染,因為剛才的意外,落到了第三位。

在他前面的72號選手,正好就是池朗的隊友。

很明顯,對方并沒有什麽奪冠的野心,而是一心一意的攔住顧染,不讓他對池朗造成任何威脅。

一共九圈的比賽,顧染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跟他糾纏。他牢牢地卡住內道的位置,顧染幾次嘗試內切,都被他擠了開去。

這畢竟是在冰面上高速滑行,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像剛才的63號那樣,直接出局。

顧染不敢硬來,只能另想辦法。

而這個時候,他發現,前面的72號開始有意壓速度,幫助池朗擴大優勢。

顧染逼着自己保持鎮定,比賽還剩下四圈,他還有機會。

他看了一眼已經領先小半圈的池朗,又看了一眼前面死死卡住他的72號,在下個彎道到來之際,他做了個讓全場觀衆都意想不到的舉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