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年節(2)
宮門依舊,繁華依舊,就連來往穿梭不停的宮人們也依舊朝她露出了淺淺的笑容。
縱使淩氏被廢,但常挽妝還有太後這座最大的靠山,且今上對她也并未有任何的責罰,換句話說,常挽妝并未因為淩錦翾受到任何牽連,所以這些宮人們并沒有刻意地疏遠于她。
老規矩,從雲留在殿外,瑞英親自帶着挽妝步入寝殿,自從避暑前開始,安慧寧的身子骨就總是時好時壞,最近更是卧病在床,難得出殿一次。
瑞英通禀完,就掀開了厚重的布簾子,讓挽妝自個兒進去。
越過屏風,那道明黃色的身影赫然守在床邊,與床上的安慧寧輕聲說着話。
“來了。”安慧寧擡眼看見挽妝的到來,提手朝自己身邊拍了拍,示意挽妝坐下。
“陛下萬安。”挽妝垂着眼,規規矩矩地向齊華行禮問安。
“平身吧,這裏沒有外人,必須拘禮。”她雖然看似乖巧,卻隐隐有股疏遠的味道,齊華的眉頭不由地皺了皺。
“聽聞你最近身子也不太爽快,現在瞧着臉色雖不如之前的紅潤,卻也不是蒼白的吓人,想必應該有所好轉。文家那小子沒有虧待你吧。”見到挽妝到來,仿佛讓這座寂靜的宮殿頓時都有了生氣,這也是安慧寧一直非常喜歡挽妝的緣由。
聞言,挽妝微微地抿嘴笑了笑,文睿淵?他惹自己生氣倒是許多次,但論起虧還真沒有一件,反而在常季蘭的面前維護過自己好幾次。
“文家那小子總算還有眼力勁,”安慧寧握住她的手,頓了頓繼續說道:“比起齊珞來也不算差多少。”
“母後……”聽到安慧寧提及文睿淵,齊華眉頭悄悄地皺了起來,打斷了安慧寧的話語。他轉身看向挽妝,輕聲道:“不久後就是國宴,遲些日子會去旨意的。”
國宴……是啊,都已經下過幾場雪了,也快到了每年的國宴。國宴素來都是由皇後主持,但肅宗時期皇後無權,曾由當時的寵妃杜貴妃主持,後來杜貴妃畏罪自盡,再次由劉德妃主持。自從齊華登基後,一直都是由淩錦翾主持,現在……不只有那位宸貴妃主持了麽?
淩姐姐才去沒多久,她要如何帶着笑臉去面對那位金一。
“你還在惱朕?”她遲遲不肯回答,果真還是生自己的氣,齊華不由得放軟了語氣,小心地詢問。
是不是真的惱了他呢?就算他對淩姐姐這麽殘忍,但他還是她的齊華哥哥。
Advertisement
“妝妝,朕是帝王,有許多事并非可以循着自己的心意去做的。不管你會不會惱朕,你都是朕最疼愛的妹妹,一直長大的妹妹。”
他言辭懇切,目光真真地看着挽妝。
“這……”他的話語到底是一點都沒錯,他是她的齊華哥哥,卻也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她站在淩姐姐的立場上可以怨怼他,但她站在他的立場上卻尋不出理由來責怪他。身為帝王,就要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為了顧全大局不得已而為之,淩家的勢力畢竟從當年的沒落一躍而起,不管淩姐姐是不是沒有做過對不起齊華之事,但她的後位的确帶給了許多依附淩家生存之人不少的好處。
安慧寧原本是冷眼瞧着這一切的發展,對于淩錦翾之事,她也是心有愧疚,畢竟當初用容軒騙齊華回宮是她的注意,卻沒想到引發到後面這一連串的事故。可有什麽法子呢?兒媳可以有很多個,但兒子卻只有這麽一個,她只能對淩錦翾愧疚,卻不得不站到兒子的這一方。自然,她也希望挽妝與齊華能夠和好如初,畢竟一個是親生兒子,一個是嫡親的侄女。
“妝妝!”安慧寧的話語聲很輕,但足以震動挽妝。
她聞言擡起頭,看向安慧寧,看見她正無聲地在說着:“在你面前的不僅是齊華,還是帝王,你不僅是常挽妝,身上還背負了安家常家文家。”
“齊華哥哥……”終究拗不過現實,挽妝略有困難,朝齊華說道:“不管怎樣,你都是我的齊華哥哥。只是……只是……”
“只是什麽?”聽到挽妝的話語,齊華緊皺的眉終于舒展開來,那臉上恍若今早的暖陽,發出耀眼的光芒。
“只是淩姐姐就這麽去了……”挽妝一邊說着一邊偷偷地打量着齊華的臉色,在她提及淩錦翾時,他的臉色微微一暗,不過很快又恢複了正常。“太子還年幼,若是沒有母親在身邊照顧,多少會有些可憐。”
齊華認同地點了點頭,容軒年幼喪母,是應該為他選擇一位母親代為撫育。
“朕會讓金一将容軒接回灼華宮的。”
“宸貴妃如今身懷有孕,太子殿下如今的年紀正是貪玩的時候,怕是不便娘娘照顧。”
“妝妝說的也是,她本就懷着孩子很辛苦,如今要籌備國宴之事,但朕的後宮除了她,別的人也沒有位分資格來照顧容軒。”
挽妝聞言,看過一眼安慧寧,輕聲道:“哥哥還是将容軒交給太後撫育吧。”
“太後?”齊華倒是真的有些詫異,安慧寧身子不适,這種情況還要撫育容軒,怕是更不合适吧。“太後的身子也不好。”
“哥哥,就是因為太後娘娘現在身子不好,所以更要将太子送過來。莫說別的人沒有那個資格來撫育太子,就算是有,那人撫育了太子也自然地成了衆矢之的,若是誰起了不該有的心思,腦子動到太子身上可怎麽好?而讓太後娘娘親自撫育,就杜絕了旁人的那些心思。再則,太後娘娘身子不适,心情一定抑郁,若是有容軒這麽個可心的小孫兒在娘娘身邊走動,想必娘娘心情一定能好轉,只要心情好轉,這病也就快些痊愈了。這樣一舉兩得之事,哥哥何樂而不為呢?”
“就屬你鬼主意最多!”齊華寵溺地彈了彈她的額頭,輕聲笑了起來。
殿內,時時地傳出笑聲,仿佛如春天裏的晴日般,透着舒适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