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暑假期間,蝶衣認真閱讀了馮老師的講座材料,仔細推敲,又問了克君的意見,因而在表演曲目上,倒有些自己的看法。

克君鼓勵他跟馮老師交流一下,但他多少有些自卑,對這些問題只認為是自己思想深度不夠,無法體會其中深意的的原因。還是克君告訴了陸婷舟,由她替蝶衣鼓勁,才讓他有勇氣将心裏的看法告訴馮老師。

出乎蝶衣意料的是,馮老師聽過他的意見後,竟然欣然同意照着蝶衣的方案做出改進。這讓蝶衣的信心大增,想問題也越發的大膽而有主見,常常就一個方面和馮老師辯論上幾個小時,就算是自己錯了,也不再感到羞恥自卑,反倒從中收獲了不少。

他自是不知道,這其實是有人故意為之。原來,馮老師看出他總有些怯怯的,不太敢有自己的看法,便将材料做了些修改,故意制作出一些差錯和不足,為的就是讓蝶衣能夠勇敢的提出來,增加他的自信。不曾想還真的得到了不少更好的意見和方案,皆大歡喜。可嘆馮老師不愧為教書育人之典範。

兩個月後,一切準備就緒的蝶衣向學校申請了免修,跟着馮老師飛往了太平洋另一端的大洲。陸婷舟自是早早在那邊打點好一切,讓馮老師也好好見識了一番商界鐵娘子陸夫人對幺子登峰造極的溺愛。馮老師不禁感嘆蝶衣的品性之純良,成長在這樣一種有求必應的環境中,竟沒有變成一個不通世事的纨绔子弟,可見其心思之單純。

關于蝶衣沒變成一個纨绔子弟的原因,馮老師自然是想岔了,不過蝶衣确實是良善單純之人,縱然上一輩子生于亂世,那磨難重重的生活也未能玷污得了他半分。

H大禮堂。

馬上就要到馮彥祎教授的講座時間了,禮堂裏全是嗡嗡的說話聲。西方人總是對于東方神秘古老的文化充滿了興趣,不過有時候或許是文化差異太大的原因,領悟上總是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就比方說被中國人奉為最偉大的藝術珍寶的《紅樓夢》,在西方人看來完全就是敘述一大堆啰啰嗦嗦的瑣事,完全沒有日本的《源氏物語》來得優雅動人,而這卻又被中國人嗤為是淺薄的象征。

不過畢竟文化鴻溝不可逾越,欣賞角度自有不同,這也沒什麽好争論的。

這些年來歐美做文化演講的人不少,不過大多铩羽而歸,雖說一個恨不得傾囊相授,一個确實是心向往之,奈何總是點雞同鴨講。漸漸的東方文化在西方人眼中也愈加的高深莫測起來,陽春白雪,非是下裏巴人能夠欣賞得明白的。

這次來做演講的馮彥祎教授在美國名氣也頗大,他曾來講過中國的祭祀文化,寫的書也有很多人讀過,書的知識越寫越深奧也越晦澀,不過前面的部分作為入門卻是一部難得的好書。再加上協助講座的是現在名聲正旺的柳秉硯,不少人看過他去年的現場表演或者上傳在網上的視頻,沒看過的也通過《王冠》cosplay決賽前的coser生活記錄看過一點他的京劇表演,所以來聽講座的人将禮堂擠得滿滿的,過道、牆角和臺下的空地上也或站或坐,全是蹭聽得觀衆。

這時,禮堂的燈忽然暗了下來,只留了舞臺上幾盞幽藍暗淡的燈光。一個清幽空靈的聲音幽幽傳來:“不到園林,怎知j□j如許……”

幕後,緩緩踱出一女子,着一身淺杏色的均衡女花帔,繡着雅致的枝子花,輕展折扇,低眉一笑,不是蝶衣又是哪位?

禮堂裏頓時寂靜無聲,只聽杜麗娘在臺上行行走走,細膩軟糯的唱腔像是月光照耀下的青花玲珑瓷,皎皎的月光透過小巧的玲珑眼,染上一層碧綠的透明,又映着翠蘭一般的青花,秀雅靈巧,明澈高潔。甩起的水袖帶着朦胧的光,舞動着像是暈染了一片空氣,蕩漾開一波一波的柔情。

禮堂裏寂靜無聲,只留那水磨的腔調緩緩流動,像是裹了金粉的水銀。遠遠的,若即若離似有似無的,是相和的笛聲,間或隐隐的有琴聲相呼應,跟着木魚的節奏,彙流成一條流光溢彩的溪水,滌蕩着每個人的心。

“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呖呖莺聲溜的圓。”

長長的尾音逐漸消散在空氣中,女子收起扇子,側身向臺下的觀衆道了個萬福,又面向舞臺的另一側,蹲身請安。大家這才發現,主講人馮彥祎老師已經來到了舞臺上。他作書生打扮,一身套月白圓領大袖衫,頭戴方巾,也躬身向蝶衣還禮。禮畢後,又請來幕後方才未出場的小生,請兩人坐到他身旁的圓凳上。

“我想你們在座的有不少人,去年看過柳秉硯先生在這裏的表演。”馮老師一開口,便打破了适才一曲《游園》留下的滿堂的恍惚,“好的藝術形式,一定會在5分鐘之內抓住你的注意力,而無論再感受多少遍,都會給你留下美的震撼。感謝秉硯剛才的表演,也感謝他今天能夠在這裏為我做演示。”馮老師介紹道,“同樣也感謝這位小生的扮演者柳佩芹先生,他将和秉硯一起,為大家展示中國戲曲的魅力。”

柳佩芹同柳佩芝一樣,也是蝶衣在柳家的侄子。

“在你們的印象裏,中國代表着神秘和含蓄。好像中國的女孩子總是那麽羞澀,好像中國人從不愛讨論愛情,對于性,更是格外的避諱,如果你當着他的面說起此事,他會認為你冒犯了他。

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如果你看過昆曲,讀過那些戲文,你就會發現,事實與你所想的大相徑庭。實際上,昆曲六百年,就唱了六百年的濃情蜜意,男歡女愛。

所以,今天我要從這出《牡丹亭》裏,給你們講中國戲曲裏的愛情。這就是中國人喜歡看的愛情,尤其是士人。聽過之後,你就會發現,她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麽含蓄隐晦,她其實很大膽,很直白,也很浪漫。她幾乎脫離了實際,像一個夢,一位佳人,必會遇到一位才子,而一眼,就能定下終身。”

接下來兩個小時裏,整個禮堂裏都彌漫着一種秾麗粘稠的綿綿情意。蝶衣即使是坐在一旁等候之時,眼角也帶着一絲妩媚的春意,執扇端坐,真真是一位思春的大家閨秀,萬種風情中不失端莊娴靜。而起身演示時,他和柳佩芹之間那種帶着江南水汽的旖旎纏綿既讓人感到面紅心跳,又自有一股柔雅曼妙凝聚其中。

“才色相悅,知音相求”,這是中國式的優雅愛情,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去展示那藏在秋波暗送、欲語還休的含蓄中,那掙脫一切束縛的熱烈、執着和無畏。一位高貴,美麗,智慧的女子,愛上了,便會卑微的奉上一切,不去想後果,不畏懼前路,只要這個男人在身邊,就算是死了,魂魄也會沖出地府,僅僅為了與之相聚。

又或許,她們愛上的不是那個人,而是愛情和自由,而甚至至于那人是富是窮,是好是壞,是堅強是懦弱,是真心還是逢場作戲,甚至是男是女,都不再重要了。她們只需要追随着自己的心,然後像昙花一樣,轟轟烈烈的綻放,就心滿意足了。

等講座結束時,觀衆們還有些意猶未盡,都以極其熱烈的掌聲感謝馮老師精彩的講解和蝶衣、柳佩芹出色的表演。

講座一炮打紅。而蝶衣也順勢在學校所在城市的劇院了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表演,然後馬上就要前往下一個學校。

戲班子是陸婷舟在得知馮老師準備的講座後,特地為他組建的。她知道自己小兒子的志向,也願意幫他。這系列的講座中蘊含着巨大的機遇,如果抓住了,蝶衣成為下一個梅蘭芳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更況且蝶衣的唱功身法本就一流。

演出的盛況正如陸婷舟所想,火爆非常。票買完以後,不少人要求劇院加賣站票。甚至還出現了忠實的粉絲,跟着講座的路線,每場講座和演出都不錯過。每天蝶衣都會收到不少觀衆送來的小禮物和信件,其中不乏求愛信,有男有女,有的更是直白到送來一張門卡,希望能夠和他一度春風。讓得知此事的克君恨不得雇人去把對方揍一頓。

馮老師的講座內容場場都不一樣,會選擇不同的戲作為主題,所以有電視臺和他聯系,希望能夠錄下講座內容,在電視臺播放。這進一步擴大了講座的影響範圍,一時間,無論是蝶衣還是馮彥祎,都成了風雲人物,也成了弘揚中華文化的領軍人。

蝶衣第一次自己一個人離家萬裏,卻沒怎麽體會到思鄉之情。除了馮老師布置下的相當數量的課業任務讓他無暇分心,更重要的是,克君每周都會來看望他,日日三四個電話不斷。

此刻克君的公司事務正多,為了擠出陪伴蝶衣的時間來,他常常加班加點,日日只睡三四個小時,而每周往來一次美國十幾個小時又很是勞心勞力,就算他是一個二十多正體力充沛的小夥子也有些吃不消,很快就消瘦下來。

蝶衣看在眼裏,心疼不已,常勸克君不要總來看他。但克君不聽,依舊我行我素,人來了又不能拒之門外。蝶衣只好時時盯着他的飲食,待他來時,又親自為他做了藥膳,好歹補一點是一點,也不出門,只讓他睡覺。倒讓蹲守在蝶衣入住酒店的狗仔們編出無數香.豔的新聞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