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8.68.春節前夕

68.春節前夕

随着街角那家店倒閉, 張家醬肉老號的生意再次火爆起來, 再加上上了很多新品種, 又是熏肉、熏雞, 又是特制焖子, 雖然價格高,但是營業額很快就回來了,比之前的銷售額還要更高。張玉萍也一掃愁容,每天都喜氣洋洋的。

一直到過年前, 醬肉坊都沒有再出什麽問題。張玉鶴給家裏添置了兩套爐具之後看起來就專業多了, 也更幹淨整齊。

不說熏肉的,光是醬肉的那個深鍋将近一米深, 一次能同時醬一百五十公斤左右的肉, 加熱均勻, 而且熟的更快。

用了沒兩天張長貴就忍不住喊好用, 不但不用起的太早了,而且還不用無時無刻地看着, 省了不少的力氣。再者說那些散客過來一看這些設備, 也覺得高大上,覺得幹淨衛生。

現在只要準備好材料, 兩個小時肯定能出鍋, 原本每天五六點鐘就起床的張長貴, 七點吃過飯再忙活也來得及。

醬肉坊那邊銷售額也是節節攀升, 趙一虎已經裝修好了店面, 趁着過年把分店開業了。

同時快餐配送中心、方便面廠都收入不錯, 趁着年前大家加速生産,張玉薇也加了好幾天班,要給員工算工資和獎金。

這還是他們開業來第一次發工資,又是過年前,張玉薇生怕算錯了,小心翼翼地算了一遍又一遍。

說起來還是老李這邊比較有經驗,他手底下的員工不多,還多是老員工,現在的工作并不複雜,工資卻比原來漲了一半,大家都很知足。

“張總您來了!”老李現在越發的尊敬張玉鶴這個小年輕了。不光有本事,有人脈,而且還掌握着好技術。

他們的節能取暖器開始賣的時候就被電器商場的老總看好,而且這裏也有趙一虎在後面做推手。不過東北這邊暖氣燒的很暖和,城裏的人很少有購買的。

但是對于農村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推廣期售價不過千元左右,又不費電,不少人都給住在農村父母或者親友買上一臺。一傳十十傳百,半個月後已經是供不應求的産品了。

老李是公司主要負責人,除了張玉鶴外,就是他最大了,當初返聘他的時候說好了公司有他的年終分紅,老李早就盼着這一天了。

“嗯。李總這幾天趕緊把工資和獎金算一下,給大家發下去。”張玉鶴心情很好。三家小公司,這一個月給他賺的錢将近百萬。

這還是因為三家公司的規模都不大,尤其是取暖器廠,只有一條生産線,實在是産能不足。這一個月來大家加班加點的生産,也不過才生産了幾萬臺而已。

Advertisement

而且三家公司剛剛開始營業,而且取暖器也是推廣期搞促銷,等名氣打起來,價格就要升到兩千左右了。到時候銷售額還要翻番。

“好的張總,我今天就讓小吳把賬目做好給您。”李總點頭,他手底下的員工還是很齊全的,會計出納都有,張玉鶴也見過,都是五十來歲的阿姨,人都不錯,也實在。“趙總打電話說讓您去他家吃飯,說打您的電話關機了。”

“哦?”張玉鶴看了一眼手機,不知道什麽時候關機了。“行,那我走了。”

張玉鶴拿座機給趙一虎打了個電話出發了。前兩天趙一虎就去他家送了禮,就算趙一虎今天不給他打電話,他也要過來。

趙一虎接到張玉鶴的電話,就吩咐人準備一大桌子菜肴了。

這幾個月來他也是賺了不少錢。醬肉坊不說,取暖器他也嘗到了甜頭。

“大哥。”

“兄弟來了。張曼,玉鶴來了。”趙一虎趕緊喊了朝着樓上喊了一嗓子,他可不敢不告訴他老婆,不然一頓胖揍等着他了。

“嫂子在家啊。”張玉鶴臉有一瞬間的不自然。

“放心,放心,今天孩子們也在,她不會打架的。”趙一虎朝着張玉鶴眨眨眼。

張玉鶴暗暗松了一口氣。-

這張曼別看是女性,可卻是實打實的武癡,每次見到他都要和他切磋一番。張玉鶴雖然也在對方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比如一些古武功夫,可基本上每次都是以挨揍為主。

而且知道了張曼不可能真的動手傷他,他每次都是關閉身體防護器的,免得白白耗費掉裏面的能力。

所以現在張玉鶴一聽張曼的名字都覺得頭疼。

保姆端上來兩杯茶,張玉鶴這茶還沒喝一口,張曼就帶着孩子下來了。

“弟弟來了。”張曼拉着兩個孩子,“玉鶴,這是我兩個孩子,大的叫趙智星,小的叫趙銘星,你們快點喊叔叔。”

趙家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大的是男孩十一二歲的樣子,小的是姑娘,只有六七歲的樣子,粉雕玉琢的一個小娃娃。

男孩還算老實,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叔叔好。”

反倒是小姑娘看着張玉鶴,“叔叔姓什麽呀?”

“我姓張。”張玉鶴笑了一下。知道趙一虎家兩個孩子,張玉鶴身上特意帶了紅包,此時掏出送給兩個孩子。

“謝謝叔叔。可叔叔和媽媽一個姓啊,為什麽叫叔叔,不是應該喊舅舅麽?”小丫頭仰頭看向張曼。

張曼眼睛瞪大,猛地就笑了出來,“我就說哪裏不對勁兒啊,我和玉鶴都姓張,為什麽讓他喊我叫嫂子,應該喊姐姐才對嘛。大星,小星,喊舅舅!”

趙一虎欲言又止,擡起來要阻攔的手被張曼一眼就萎了。

張玉鶴一臉無奈。

“弟弟啊,以後喊老趙姐夫。”張曼挨着張玉鶴坐下,“你看我這倆孩子怎麽樣?”

“不錯。”張玉鶴點頭。小丫頭長得自然是很好很可愛,不過趙家這兒子小小年紀往那裏一站,下盤很穩,腰杆挺直,隐隐地有些功夫了。估計是自小就跟着張曼習武了。

“玉鶴,今天請你過來一是過年前咱們聚聚,再者就是和你商量點事兒。”趙一虎讓兩個孩子自己去玩,拉着張玉鶴開始說正事,“醬肉坊這邊沒什麽大事,新的店面經營狀況也不錯,你大姐管理的不錯,我都省了不少事,就讓她全權做主吧。主要還是節能取暖器這邊的問題。”

“有什麽問題麽?”

“還是産量太低,雖然才銷售了一個月,但是已經斷貨了好幾次。玉鶴,能不能增加幾套設備?”

“這個問題我也知道了,這樣吧,我讓我朋友幫幫忙,看看能不能增加兩條生産線。”張玉鶴點頭。

現在産能确實太低了,這取暖器成本并不高,利潤高的驚人,現在又供不應求,張玉鶴也打算和比爾再訂幾條生産線。

“那就好。”

“另外也和大哥嫂子說一聲,我過了年就要離開了。”

張曼剛要糾正張玉鶴的稱呼,又愣住了,夫妻倆對視一眼齊齊開口,“你幹嘛去?”

“回京城,繼續上學。這邊幾個公司都要麻煩大哥和嫂子多照顧了。”

“上學?”趙一虎皺眉,“咱們本地也有學校啊,幹嘛跑那麽遠。”

“上學是好事。”張曼卻點頭,“家裏你不用擔心,有我們兩口子呢。不過确實遠點,怎麽忽然想起上學來了?”

“這不是我爹媽的心願嘛。”張玉鶴也不多解釋,今天過來主要是送點年禮,順便和趙一虎夫妻告別。 “行,你什麽時候走?我們全家送你。”

“謝謝大哥嫂子。”

轉眼就臨近過年了,這天越發的冷了起來,還下了一場大雪。

這幾天張家幾口人都忙活了起來。

要過年了,買醬肉的人會很多,趙一虎那邊倒是沒有什麽變化,可醬肉店要增大量,還有家裏這邊也要多留下一些,街坊四鄰的臨近村落的,肯定都要過來買的。

賀老六爺倆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一連殺了好幾頭豬,就這還供不上張家用。

賀天将一頭收拾好的豬送過來,“玉寶兒,玉寶兒,快出來搭一把。”

“來了!”張玉鶴套上件衣服沖了出來。醬肉坊屋裏熱,穿不住厚衣服。

“玉寶兒啊,趕緊洗洗切了,咱們這鍋該出鍋了。”張長貴在屋裏喊了一嗓子。

“好嘞!”張玉鶴如今的刀工被他爹給練出來了。之前頂多是切絲切片還不錯,現在去皮剔骨的也是一把的行家裏手。

孫家在外工作的大閨女也回來了,知道一家人都在隔壁張家的幫助下有了收入,自己也洗幹淨手跟着母親、妹妹一起過來幫忙。

別的不說,那些擇菜洗菜都能幹。孫家姐妹眼神好,張家姐妹都不在家,她們倆就拿着小鑷子幫着把肉皮上殘餘的豬毛剃幹淨。

孫翠芳和孫家嬸子感嘆還是年輕人眼神好。

張玉鶴将豬肉分割過水,送到屋裏交給張長貴,那些排骨也都攢了有一大盆上百斤了,正好能弄一整鍋了。

送完了豬肉,賀天就回去了,不多時就過來一趟。這次送的都是下水,豬心豬肺的張家不要,賀家父子倆就自己留下了,剩下的豬肉、豬大腸和豬肝的都主動收拾得幹幹淨淨的給送來了。

“玉寶兒,這東西都收拾幹淨了的,再過一遍清水就行。對了,醬好了給我家留點。”

“放心吧,待會熟了我給你送過去。”

“嘿嘿,走了哈,明天找你喝酒來。”

院子裏各種香味彙聚,大家忙歸忙,可嘴角都是咧開的。

抽着空張玉鶴試着寫春聯,結果發現自己那字湊合寫個告示還行,寫春聯?還是別現眼了。趕緊拎着一兜醬肉醬雞什麽的去求村裏的鄭老師給寫了幾副對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