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1月(2)

在一開始, 易阿岚保持沉默并不難。他每天的行程就是被從禁閉室提到審訊室,經過一段漫長的聞訊後,然後再被押回禁閉室, 一日三餐雖然不如食堂豐盛味美, 但至少能夠下咽。

但一段時間的拒不配合後, 易阿岚逐漸感到了上面施加下來的壓力,比如餐飯不再準時準點, 有時候易阿岚感覺自己餓得頭暈眼花,才會有人送飯過來,有時候覺得才吃完沒多久, 下一頓就又來了, 這是讓易阿岚對外界的時間感知紊亂。再随後, 當他每次睡着時, 禁閉室天花板上的音響孔就會突然播放可怕的噪音,這徹底攪亂了他的睡眠。

沒過幾天,易阿岚就肉眼可見地消瘦下去, 精神更是萎靡不頓,不知道現在是什麽時間,上午下午抑或是傍晚, 睡眠總是不夠,頭暈腦脹、渾渾噩噩, 根本無法進行像樣的思考。

易阿岚這個時候終于明白嚴飛讓他保持沉默,而不是另外找借口去掩飾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易阿岚根本無法說謊, 再完美的謊言, 也會在他逐漸遲鈍的思維中露出破綻,在反反複複又花樣繁多的審訊前慢慢崩塌。

今天是陳汝明隔着審訊桌坐在了易阿岚面前。終于不用面對過去那段時間每天都要面對的千篇一律的事, 這一點小小的變化竟然讓易阿岚感覺到了新奇的喜悅。這種連苦中作樂都算不上的情緒俨然是扭曲的,這不對勁,易阿岚在心中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陳汝明一寸一寸地打量着易阿岚,易阿岚幾乎要被他強光一般的眼神灼傷了。

“你覺得我什麽要讓周燕安學習計算機知識?”陳如明問。

易阿岚不說話,陳汝明便代替他回答:“你是不是認為我在防備你?不放心你?嗯?”

陳汝明提高了音量,在他怒不可遏的表象下掩藏的是深深的失望:“我他媽那是用上層對周燕安的信任在為你背書!上面,尤其是軍部總參謀長很信任周燕安,當然了,那是周燕安過去在服役期間用好幾次的出生入死換來的。而你呢,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本不應該對你要求更多了,但那麽多的國家機密不得不委托到你手裏,由此也必須對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希望我能給出一些切實的證據——而不是某些主觀感受,來證明你是可以被信任的。所以我讓周燕安去了解計算機的學問,作為輔助證明手段放進你的檔案裏。我是希望當他們還信任周燕安時,就會多相信一點一直在周燕安視線之內的你,而不是一有什麽風吹草動就懷疑是不是從你這出現漏洞的,尤其在你搞出了借助導彈爆炸逃出地底那麽瘋狂甚至離譜的事情之後。但我沒想到……”

陳汝明洩氣地靠在椅背上:“沒想到周燕安才初步學會一點點的計算機相關內容,就立即發現你做的那些事情,這不禁讓我懷疑,你是否是一直在暗中往外傳遞信息。難道是我們看錯你了”

或許是陳汝明的情深意切觸動了易阿岚內心中關于父親形象的那根隐秘的弦,讓他像個被誤解的孩子似的急于證明自己,脫口而出:“我沒有!”

“那你做的是什麽?”陳汝明緊跟着問。

“我……”易阿岚又卡殼了,他眨了眨沉重的眼皮,理智在沼澤一般的混沌思緒裏艱難跋涉着,周圍全是霧氣迷障,只有嚴飛那句“保持沉默”像一盞燈指示着他的方向。

陳汝明看到易阿岚的表情由沖動慢慢恢複成近乎于遲鈍的平靜,失望道:“事到如今,你還是不肯跟我說一句實話嗎?”

易阿岚低垂着頭。

僵持了片刻,陳汝明重重嘆氣,推動椅子,離開了。

Advertisement

在陳汝明之後,又過了四五天,易阿岚還是一言不發。

會議室裏,看着這段時間易阿岚的審訊視頻,簡直像是在看審問官的獨角戲,在場四位組長都有些頭疼。

盧良駿啧啧嘴:“那個叫溫玉生的心理顧問說易阿岚對精神痛苦的忍耐度相當高,看來不假。那你們再繼續施加精神上的壓力恐怕作用也不大了,難不成要升級審訊手段?”

再升級就要涉及到身體傷害和藥物引導。

“暫時不考慮。”羅彩雲一票否決,“而且我們目前還沒有實質性證據表明易阿岚做出了危害國家的行為,或者說,至少他的行為還沒有造成實際上的影響。”

盧良駿點頭嘲弄:“可能他只是在交異國筆友。”

嚴飛說:“這樣的話,我們就拿易阿岚沒有任何辦法了。”

陳汝明說:“連嚴副組長都問不出任何東西來?真不知道易阿岚為什麽這麽倔。”

羅彩雲指節敲着桌面沉思。

在言語上的審訊可以說到了極致了,每次都是嚴飛親自出馬,話術裏也是布滿重重陷阱,這個情報局副局長的表現無可指摘。換個人接受審問,很難一直保持沉默,會不自覺被帶入語言陷阱中,然後在思維混亂的狀态下出于本能地進行反駁和傾述,這樣一來他們就自然能得到想要的信息。

但羅彩雲、陳汝明、盧良駿都沒有想過,易阿岚之所以在那些言語攻勢中穩如泰山,只不過是因為他與審問官——即嚴飛之間有着明鏡似的默契。所謂的陷阱羅網,都是虛張聲勢、空中樓閣,在嚴飛逼真的表演下甚至顯得有點可笑,易阿岚打從心裏就沒把那些花裏胡哨的談話當回事,一眼能看穿本質,自然也就不會被誤誘說出真心話。但凡換個人來審問,哪怕是情報局最新入職的小員工,易阿岚也不會這麽容易抵抗。

羅彩雲最後說:“讓周燕安來試試吧。如果周燕安還是無法從易阿岚嘴裏問出任何內容來,就繼續收押易阿岚,并明确告訴他,如果不對自己的違規行為做出解釋,他将會一直被□□,并且視之後的國際形勢發展,我們還可能會對他審訊升級。而如果他如實陳述,且能在事件走向更糟糕的局面之前将損失彌補或者将功補過,我們會釋放他,讓他遠離政治、回歸自由。”

嚴飛挑眉:“周燕安……這對易阿岚來說很殘酷。”

羅彩雲看着他:“殘酷的前提是易阿岚對周燕安的感情的确是真的,而不是随手拿來的一個掩護借口。”

“好了,易阿岚繼續交給你去頭疼。”羅彩雲打開一份文件,“現在有另外一些事似乎更重要一點,嗯,關乎整個宇宙。”

她指的是物理化學小組最新提交的報告,國內一些物理學家聯合其他國家科學家做了一項實驗,實驗結果很耐人尋味。

實驗的主要裝置名為“卡西米爾裝置”,是很久之前就針對設想中的平行世界、高維宇宙提出來的證明裝置之一,目的是通過在微觀層面測試牛頓引力定律,以尋找偏離牛頓理論的現象,從而間接證明其他宇宙的存在。

該裝置有兩套平行放置的用鎳-58和鎳-64這兩種同位素制作的中子板,根據卡西米爾效應,當這兩塊鎳板極端靠近時,會輕微地相互吸引,依據引力的不同,它們之間的吸引也會有輕微的不同。

為了使卡西米爾效應最大化,卡西米爾裝置可以用頂尖的納米技術制造由以原子距離間隔開的鎳板,并用最先進的“微電動機械扭矩振蕩器”來測量板子間的微弱振蕩。鎳-58和鎳-64之間的任何差異都可以歸咎于引力,這樣,就有希望在原子距離上找到對牛頓平方反比定律發生的偏離。一旦測量到這種偏離,即意味着與我們的宇宙相隔一個原子的距離之外存在着其他的宇宙。

這套很早就提出構想的卡西米爾裝置受限于技術和成本,一直沒能以最完美的狀态被制造出來并進行工作。直到三十二日出現後,各個國家才聯合撥款進行相關研究,這才在上個月制造出各方面參數都符合條件的卡西米爾裝置。

奇怪的是,一開始卡西米爾裝置并沒有測量到牛頓運動定律的偏差,直到三十二日出現,在以普朗克時間為單位的極短時間內,卡西米爾裝置才找到了偏離,但随後又恢複正常。

這似乎能證明其他宇宙的存在,但要是它們真的存在,應該是長久穩定的,卡西米爾裝置應該一直能測量到偏差才對。

這反常的現象讓各國科研人員都陷入了迷惑,經過激烈的讨論,又引入其他理論,例如膜理論,直到最近,他們才給出一個暫時能解釋該現象的說法。即,平行宇宙、高維宇宙是真實存在的,但與我們宇宙所處的距離過遠或過近——可以稱之為安全距離,還不能被目前技術下的卡西米爾裝置以及其他任何裝置測量到。而“三十二日”卻能被短暫地捕捉到存在,是因為我們的宇宙和三十二日出于某種原因正處于不斷接近又遠離的循環運動狀态中,如同兩張薄薄的膜漂浮着,時而靠近、時而遠離,每隔一個周期,它們就能運動到能夠被測量的距離,即三十二日出現的時候。

這樣的場景設想,讓所有的科學家都想起了另外一個理論,即“大劈開”理論,這是與宇宙“大爆炸”理論相對應的另外一種創世說。最早被提出來時,是認為代表着最低能量狀态的兩個平坦的、同樣性質的、而且是平行的三位膜,在引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并最終發生碰撞,碰撞産生的巨大動能轉化為構成我們宇宙的物質和輻射,宇宙就這樣形成了。

三十二日與我們的宇宙的确可以說是同樣性質的兩個三位膜,只是不是最低能量狀态。但理論上這兩個平行宇宙也有可能受到引力影響,并相互靠近,同時受另一種類似于同極磁場的力影響,相互排斥,進入一種“角鬥”的狀态:要麽被排斥回安全距離,要麽碰撞到一起。

如果是後者,那麽就意味着,這兩個宇宙都要完蛋了。

說“完蛋”并不準确,只能說兩個宇宙內的所有生命統統都要完蛋,脆弱的生命無法在兩個宇宙碰撞産生的巨大動能中存活下去,但宇宙本身的物質和輻射則會在碰撞中發生新的變化,産生新的物理規律,兩個平行宇宙最終融合成一個全新的宇宙,會有新的生命和秩序在那個宇宙中誕生。

作者有話要說:

“卡西米爾裝置”和“大劈開”理論的解釋均引用自加來道雄《平行宇宙》,然後為了劇情需要,用我自己的語言稍微組織和解釋了下,一點也不嚴謹,大家大致明白那個意思就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