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3月(3)
三十二日的風一陣比一陣猛烈地吹向大衆, 再否定此事的人也不禁改了态度将信将疑。比起被動接收信息的普通人,最先做出大動作的永遠是商人。
幾個跨國財團聯合起來策劃了一個叫做“天堂批發”的概念,主題是為私人定制弱平行宇宙, 盡管技術上遙不可及, 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有實現的那天, 但他們描繪得卻仿佛近在遲尺:想想看,一整個地球, 只要你出得起錢,它可以按照你的要求留下你最想要的東西,例如在弱平行宇宙分化時去除大多數礙事的人工建築, 只留下自然風光, 你和你的家人、情人、朋友可以在這個宇宙裏盡情度假——并且是憑白多出來的時間, 不需要操任何心, 只要享受就夠了。
當然,如果你的錢不夠多,還可以選擇和其他人相同要求的人一起組團去一個弱平行宇宙, 各自占據地球一角,互不幹涉。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 某些有錢人炫耀的方式應該要換成:不好意思,我不習慣和其他人住在一個地球上。
財團們根據內部渠道已經得知各國政府不日将正式承認三十二日的存在, 屆時他們将乘這股東風順勢發行“天堂批發”的概念股。到時候會不會有弱平行宇宙天堂實現的一天他們不會保證,他們只知道自己的股市将會變成收割金錢的天堂。
無獨有偶,永樂生物科技的“靈魂發射”項目再一次火爆起來, 受到了比之前更大的關注, 收到了更多的投資。如果說先前一些富人投資這個項目,只是從巨額資産中拿出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不怎麽抱希望地投着玩, 那麽現在,很多人是覺得它有利可圖。并且這部分有錢人更信奉“萬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信條,其他的弱平行宇宙能不能再次與本宇宙糾纏、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會不會被各國政府直接控制都沒有定論,但三十二日的的确确是已經存在、可以大做文章的。
三十二日最缺的是人,最不缺的是俯拾皆是的無主資源,而政府的目的也是想搬運三十二日的資源。這種情況下,永樂科技推出的體外子宮、人工育嬰項目就恰逢其會了,如果能盡早在現實世界中研發出體外子宮,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将技術改進得更為簡單易操作,并在三十二日裏複刻出來,源源不斷地培育人口,也就是勞動力。
他們不會讓這些被人工培育出來的勞動力得到正确的信息,而是将通過類似于洗腦宗教的教育使工具人們只認可一個信仰,只教用得上的知識,就是将他們當做神明,為神建造祭壇(搬運資源的專業設備),奉上祭品(高價值類資源,貴金屬、石油之類的)。當親眼看到祭品消失于無形,愚昧的工具人們會堅信不疑地認為這是神跡,并愈加虔誠,将信仰代代傳承下去。
這就是他們投資體外子宮而不是智能機器人的原因(部分人兩者都投資了),雖然看上去在三十二日裏制造智能機器人并投入生産比人工育嬰的周期要短得多,但使機器人能自主行動的難度不比人工育嬰低多少,而且機器人在無人維護的情況下總會出各種狀況。
要等到三十二日的人口長成有行動能力的勞動力,的确需要現實世界很多年。不過那個時候現實世界也差不多因為不可再生資源逐步枯竭到了一定程度而萬分焦慮,三十二日能提供的資源也就更為珍貴。
他們自己肯定是享受不到這些勞動力帶來的財富,只能将之作為家族財産一直傳下去。如果操作得當,會使他們自己的家族長久地興盛不衰,而他們的名字也會被代代相傳,這也許是已經賺到足夠多錢的富翁最想要的榮耀了。
他們甚至會想,等個幾百年,等到現實世界發展得足夠好,已經瞧不上三十二日那點三瓜兩棗的資源時,就會逐漸忘記那個宇宙。而那群可憐的忠貞的信徒們,在被遺棄的宇宙中眼巴巴地等着神明來收取他們供奉的祭品,直到某一天終于絕望地意識到,他們的神抛棄他們了。
想着這一幕,投資人露出了微笑。這就是當上帝的感覺嗎?
這群有錢人還不清楚Joker的真實身份,也不清楚各國政府對Joker的忌憚恰恰和他們自己設想的計劃相反——Joker比人類更有能力從現實世界中奪走資源,而不是人類将三十二日玩弄于鼓掌之中。他們的傲慢也就恰好在這種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還認為自己能主宰一切。
事實上,他們最開始的計劃就遇到了阻礙,梁霏不願意接受冬眠了。易阿岚在征得羅彩雲同意後,就特意告知梁霏一個好消息,即Joker是強人工智能,他完全可以也願意在梁霏于這個世界老死之後照顧她的孩子,Joker和小涵在某種意義上才更像是同類。
沒有梁霏冬眠,那三十二日者至多只能在三十二日待十年左右,那時候體外子宮技術肯定能實現,但第一批嬰兒撫養和教育、傳教事宜卻還需要人去執行。
起先還真情實感為梁霏可惜并由衷敬佩的永樂總經理,在收到那麽多投資後突然聽到梁霏反悔,面目一下子猙獰起來,心中的貪念差點讓他把梁霏強行控制住再強行送進冬眠艙裏。
好在他也清楚有錢能使鬼推磨,勸說梁霏無用後,轉而花費巨資招募其他願意冬眠的三十二日者。
還真有人願意,他是一個在三十二日開始後在現實世界遇到車禍被迫截肢的殘疾人,現實對他而言本就沒有多少留戀,而三十二日那副健全的軀體卻是那麽有吸引力。更何況,永樂公司還開出了他根本無法拒絕的金錢,他甚至覺得就算他依舊健康也會因為貪心而同意接受冬眠。
在了解了部分計劃後,這人要求等永樂公司研發出完善的體外子宮技術後才開始冬眠,他估計這至少也得十年左右吧。而這段時間,他可以拿着永樂公司給的錢雇傭好幾個保姆照顧自己,然後帶着家人盡情玩樂揮霍,彌補所有的人生遺憾。
3月中旬,各國官方政府陸續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承認三十二日的存在性,并公開了部分弱平行宇宙理論以及雷利·羅恩一生的努力,以宣告三十二日是科學的、合理的,人民無須驚慌。而政府也正在積極探索三十二日,請民衆時刻關注官方動态,一切信息以官方為準,不要輕信謠言。
各國政府的公告無異于在全世界掀起驚濤狂浪,到了這種地步,除了極少數人死不承認三十二日以及弱平行宇宙這麽玄乎的東西存在,大部分人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轉而興奮地讨論起三十二日的種種神奇之處。互聯網上一些過往提及三十二日的內容也被紛紛挖出來,驚嘆有之,打臉有之,一時間熱鬧非凡。
加之各種商業行為的“煽風點火”,使得民衆情緒極為高漲,幾乎陷入對三十二日盲目的樂觀和狂熱中,好像它能解決人類的所有問題,在群體認知中,三十二日就像一顆在隐秘角落獨自長得又高又大的樹,上面結滿了甜美的果實,只需努力踮踮腳就能采撷下來,任何人都可以品嘗。
對于這種情況,有的政府會特意提醒民衆保持理智、不要誇大三十二日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同時要小心提防借着三十二日名義實施的詐騙行為。而另外一些政府,把展望說得含糊其辭,聽上去更像是實現在即。在這些政府刻意的默認下,其國內一些尖銳的矛盾随之被轉移,正在受苦的、被打壓的、想要反抗的,都好像找到了新的希望,不用流血流淚就得獲取幸福的生活。他們選擇了等待。
根據調查顯示,自從三十二日的消息被官方公布後,全球治安都好了很多,民衆情緒前所未有的樂觀并對未來充滿信心。
短短時間內,三十二日就已然成為了普羅大衆津津樂道的話題,與之伴随的還有雷利·羅恩聲名的回暖。
很多老一輩人,在他們還年幼的時候把雷利·羅恩視作人生導師、精神領袖之類的角色,現在都極為興高采烈地對身邊人說着大同小異的一句話:“我就知道羅恩教授會為人類作出一番大事業來的!我一直相信他!”因此,他們堅定地相信着三十二日的存在,這代表着比羅恩教授曾構想過的星辰大海還要宏偉美妙并且觸手可及的未來。
此時近百歲的雷利·羅恩,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克曼·羅恩的私人醫院裏。整整一個樓層都被阿克曼清空,十數位醫生日夜待命。阿克曼曾聲嘶力竭地告訴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挽留住他父親的生命。
而在這醫院裏以及附近入駐了許多國家的特工人員,他們一邊探查雷利·羅恩的生命情況,一邊保護他的安全。
阿克曼本不願意這些人打擾父親的治療和修養,但自從他們在已經無法講話、總是插着氧氣管的雷利·羅恩病床前講述了三十二日與弱平行宇宙後,雷利·羅恩那雙本來渾濁黯淡的眼睛明亮了一些。醫生說他這是有了求生意志,還提議應該經常讓人在羅恩教授清醒的時候對他說些三十二日的事情。
在彌留之際得知他耗費漫長時光追尋的弱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只是将他排斥在外,既幸運又殘酷。無論如何,強烈的情緒波動使他精神更好了,并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易阿岚從羅彩雲那裏得知國際上對自己的苛責要求後,只是想了想,就極為順從地同意了。哪怕是知道反抗也不會有任何好結果,他的态度也顯得太平靜了,就好像他不會再為任何事而感到悲喜了一樣。
周燕安請求他能陪在易阿岚身邊,負責他的安全。
但他的請求被拒絕了,這也是A國提前考慮過的一個問題,華國可以為易阿岚安排保衛,但絕不能是三十二日者也不能是易阿岚熟悉的人,否則他們之間就能依靠默契或者暗語傳遞消息。
易阿岚安撫了周燕安,對羅彩雲提出他唯一的要求,将監督他的地點換在雷利·羅恩教授的醫院裏。反正注定得不到自由,也不可能留在事務組這種機密的地方和周燕安在一起,那就去看看那個偉大而神秘的老者吧,與三十二日的創造者有所交集,也是他的榮幸。
羅彩雲将他的要求上報,随後得到了A國等幾個國家同意的回複。他們應該是想着反正醫院算是一個中立區,而且已經派遣了足夠多的特工、做了足夠安全的防護,這些人可以順便監督易阿岚,也算是省了部分人力和設施。
羅彩雲不乏惡意地揣測,也許這些國家還指望易阿岚對雷利·羅恩講話時會不自覺地說出更多關于Joker的事情。這的确是有可能的,在他們自己國家派來與雷利·羅恩講話的人,坐在病床旁看着那位不能言語、只能表現眼神的瘦弱老人,想着他與三十二日的聯系,想着他苦苦追尋弱平行宇宙的五六十載光陰,會被深深地觸動,渴望能為這位值得尊敬又十分可憐的老人做些什麽,恨不得将自己所知道三十二日的一切都告訴他,好幫助他快點好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自己好像經常寫一些和主線關系不大的設想分支,但我不是在水字數拖劇情,而是想要真心分享,希望能擴大想象空間。
就像這章裏提到了在三十二日培育人類,如果真能實現,大概會發展成類似于科幻短篇小說《水星播種》《表面張力》這種新人類的故事。三十二日被培育出來的人類,就像是掌握了部分科技的原始人,信仰神明,将自己的一生都貢獻在勘探、挖礦、冶煉、獻祭上,其中肯定會出現部分反叛者,他們開始懷疑代代相傳的使命的正當性,也許還會從這世界遺留下來的部分書籍窺到一絲真相,經歷信仰破滅、憤怒之後,然後與保守派展開鬥争之類的故事,偶爾腦補也很好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