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橫屍

從前種種難堪酸澀俱皆湧出,看着被人踩在泥地上的鲛绡,趙冉冉沒有去撿,她就這麽冷着臉,略偏了頭,漱漱落淚的眸子裏,無奈、狼狽卻依然沒有一絲憤恨。

或許在她的生命裏,從來都是這麽狼狽,在尚書府的時候,也不過就是這樣罷了。

一雙帶了重繭的手捧過她的臉,貼着她膚質粗糙堅硬的右頰,安慰的話直白也傷人。

她忽然擡眸靜靜望着眼前人。

就連這樣血雨污穢裏掙紮出來的人,都生了張比春光還明媚的俊臉。

她只是想同常人一樣,不至遭人白眼辱罵就好。

像他這樣的人,又怎麽會懂。

“我累了,該歇中覺了。”

說罷,也不等他回應,她用勁抵開他的手,垂眸将右頰偏開。

轉身時,又是一串淚珠無聲而落。

待她走後,段征俯身撿起地上髒破的鲛绡,指尖沿着中間那一道裂縫撚動,在聽得內院裏極輕的關門聲後,他挑眉揚手間絹帛四散,在春風裏兜轉了幾圈後,又被他兩腳搓進了老樹根旁。

連着好幾日,內院裏的趙冉冉都沒再出過門,飲食懈怠閉門獨處,就連薛嬷嬷家催問商行的事都不再去了。

段征這兩日倒是忙的很,不停地同閻越山一道來回皇城內外,匪寨裏閻越山的手下多是江南起勢的,許多人的根基都在南邊,被剿的那日,原來死忠于他的一批人也是逃了大半出來。

數日裏,七拼八湊的竟也聯絡上二百餘人。人數雖不多,這二百人卻都是知道根底,篤信他這個手腕狠厲的大當家的。

趁着趙冉冉在裏頭關着自個兒,他甚至還帶了兩個匪首來吃飯留宿過。

當閻越山醉醺醺地問他要不要直接派兄弟去刺殺白松報仇時,段征只是淡笑着擺了擺手。

Advertisement

又冷着眼對他們作了個禁聲的手勢,他端了碗自己喝了一半的綠豆沙湯,起身開了內院的門,對着主屋裏的人柔聲喊了句。

等他端着綠豆沙再回來時,兩個也見過趙冉冉的手下正壓着聲在那兒說笑。

“大哥轉性了,就為裏頭那個隊伍都不帶了?”

“那醜娘們啥來頭,二哥你與咱說說。”

閻越山知道些內情,剛想開口時眼角瞄到廊下人影,這個三十歲的土匪頭子胸口一緊,到嘴的話改了,用氣聲斥道:“都胡咧咧個啥,大哥謀劃深遠,豈是你兩個賊王八能懂的。”

被罵的兩個不惱,背着身子沒瞧見來人,反倒意味深長地一道哄笑起來。

“喝完了嗎?”

溫良聲調驀的在背後響起時,分明是還算柔和的語氣,本來還在哄笑的兩個匪人一下咳嗆起來。

“吃飽喝足,就替我去辦件事。”

夜幕漸漸降臨,桃源村內外靜谧一片,燈火闌珊裏,偶爾只聽得遠處山林裏傳來的數聲吠嘯。

兩個賊匪都是殺慣了人的,此刻聽完他的吩咐,從廚間拿了漁網出來,摩拳擦掌着不僅沒有絲毫害怕,甚至都隐約透着兩分興奮。

就在他們将要出門時,隐沒在樹影下的少年淡淡補了句:“要是對我生疑了,到了南邊你們自立也未嘗不可。”

院門口兩個臉上立時一僵,幾乎是同時就回身就跪了:“咱兄弟仰仗大哥才活到今日……”

樹影下人顯然有些不喜這種場面,不耐地又是一揮手,打斷道:“行了,兩個月裏我自會來與你們會合。”

打發了人,他從陰影裏走出來,又去廚房搜羅了遍,翻出碗冷透的小米粥。

竈火已經熄了,好看的眉眼皺了皺,缺眠讓他頭腦有些昏沉。

“到底是趙扒皮養的好嬌客,還能餓死不成。”

四下無人,他難得輕聲抱怨了句,本是想收了碗筷轉身去了,無意間瞄見牆角一只腌菜壇子。

這是方來時他洗了脆瓜腌下的。

本來該要腌個兩月左右,只是如今怕吃不着了。

索性走過去揭了壇口,搓了搓手,用指尖小心撚了根細條出來。

青皮白瓤,鹹甜适中,許是今年天氣暖的早,他有些意外地咂了咂嘴,倒是提前把這壇子醬菜炮制成了。

城裏的貴人小姐多愛吃味香齋的醬菜,段征腌菜的手藝是從他娘那兒學的,腌好的小菜生脆可口,六七歲時他就時常推着板車,拿家中腌好的各色瓜菜去味香齋換錢。

裏頭那個,粗茶粗飯吃不慣,這開胃的腌脆瓜總是吃的吧。

俞家唯一的嫡嗣,可不好鬧絕食死這處了。

生火起竈,一刻後,少年端了個托盤站到黑黝黝的主屋外頭。

想了想前幾日的遭際,他眉梢一挑,撇嘴哼了哼,也不出聲,略退開些後擡腳就是一踹。

寸寬的扁木銷子應聲而斷,裏頭半躺着望窗的人吓得心口一抖。

他也不說話,兩步過去朝她面前小幾上将托盤重重一放,就去吹了火折子點燈。

油燈昏黃卻也一下讓趙冉冉覺着有些晃眼。

她偏了偏頭,才要開口叫他出去時,靠窗的短竹塌一沉。

“敢說這腌脆瓜不好吃,今夜我就睡這兒不走了。”

入耳的熱氣帶着刻意的輕薄,明明是勸她吃飯,趙冉冉卻覺不出他絲毫的誠意。

多年的宅院勢孤讓她慣會聽人心思,對他這等明顯不耐不解的語氣,只會叫她愈發生厭傷懷。

然而她始終将右頰隐沒了,面上也只是疏離默然,并不想多顯露什麽。

段征不會哄人,尤其是對着女子,三言兩語的,全然沒有同底下人說話痛快。

話雖說得不爽利,腦子卻轉的快。

挑起根脆瓜放到粥碗裏,他狀似不經意提了句:“昨兒我回了趟城,聽說新皇不重文人,今科二、三甲好些人都奔了楚國,裏頭名次最前一個聽人說是個姓俞的落魄子弟。”

趙同甫是正二品的禮部尚書,長女又是這樣一張令人過目難忘的臉,打聽他家這點事,對段征來說絕非難事。

果然從他嘴裏再落實了這消息,竹塌上的女子明顯受了觸動。

“我會吃的,煩勞你了,碗筷一會兒我會洗的。”

多日未曾言語,趙冉冉一開口時,嗓子裏氣弱的不像樣。想着去南邊同表兄團聚,她端起碗,頭一句就是趕客的話。

然而身旁的少年不接茬,看着她喝了小半碗米粥,神色明顯游離着,并不碰脆瓜半下。他心裏頭忽然說不出的沒滋味,遂有些惡意地傾身過去。

“這幾日裏,可還有難受的嗎?阿姐可千萬別自個兒挨着。”

昏黃的光亮映在她完好的左頰上,趙冉冉受驚似得朝後一躲。

半面如玉,是難掩的不适回避,若非粥碗空了小半,只怕都要灑在塌上了。

多看了兩眼她眉角的紅痣,思緒不受控制般的又回到了那兩回的溫存,段征微斂長眉,對那時她汗濕無助的面容有些懷念。

真是礙事,下意識得舐了舐齒尖,破天荒的,他竟有些想知道女子的滋味是如何了。

“行了,曉得你厭我,吃完了扔去廚房就行。”

說罷,他一下退開身子,也不再玩笑糾纏了,下塌後又從懷裏摸了根布條出來,扔下後便徑直出了門。

待人走後,趙冉冉伸手抖開那布塊,巴掌大小,淺灰的綢面連着兩根墨色的系帶。

面料是這村子裏尋不出的,透氣細軟,系帶的顏色又同發色一致,綁在腦後也絲毫不會突兀。

成衣店并不賣這般式樣的,難不成是他自個兒縫制的?

看着碟子裏青皮白瓤脆生生的小菜,趙冉冉忍不住夾了筷,入口後竟不比味香齋的差,甚至還要更脆嫩些。

她又夾了筷,眉尖略蹙着,忽然覺着外頭那個人,實在也是賊匪裏的奇人了。

說起來,他甚至比她還小兩歲,雖說不算什麽好人,卻也救過自己兩回,這段日子飲食用度也都是這人在照料的。

而她呢,一無所用,甚至上回他說起自個兒慘淡身世,她也并沒感同身受地真去關切。

脆瓜酸甜生津,趙冉冉肚裏醒起饑荒,一面吃時,一面心裏的愧疚又深重了些。

篤定了表兄的消息,肚裏又有了熱粥,她一顆心安穩下來,這一夜難得好眠無夢。

第二日天還未亮透,她正睡得迷糊間,只聽遠處遙遙傳來此起彼伏的哭聲。

揉了揉眼睛醒透後,支開窗,便聽清了哭聲的來源。

這樣群山環繞的村落,便是村東大喊一聲,村尾都能模糊聽見。此刻哭聲不斷,聽方向竟像是薛嬷嬷家的。

速速穿戴了,她疾步掀了二門到外院時,愈發聽的清楚了兩分。

因着兩家有些距離,哭聲并不多響,只是細聽時音調不對,哀痛之極的似是混着刻骨的仇恨,不難想象,若是離的近些,怕是震天般的哀恸。

正猶疑着要去察看時,東廂的門‘吱嘎’一聲開了,少年披着睡衫揉着眼問:“出什麽事了嗎,外頭吵成這樣?”

因是南下之事俱要仰仗薛嬷嬷,趙冉冉擔心的厲害,只是敷衍了句就急急開門出去了。

兩家一南一北,跑着去也就是盞茶的功夫。

路上一個村民也無,離着薛嬷嬷家越近,那哭聲也就漸響,聽得人愈發瘆得慌。

轉過最後一條土路,還未到近前,就見她家大門外空地上,裏三圈外三圈的圍滿了人。

“泰然呀,你可是咱家獨苗啊!姓薛的,叫你家女兒還我兒的命來!”

“叫那狠毒的小娼婦出來償命!”

“我的兒呀,早知今日,為娘就不該要你等什麽村長家的姻親,也不該迫你科考。若不是等他家,你二十六的年紀,早該為我張家開枝散葉了啊!”

四五個不同的女人哭叫着,趙冉冉一路擠開人群,近乎凄厲的哭訴叫她聽得心悸發顫。

等終于擠開人群到了階前,竟是直接就對上了藤架上仰躺着的…屍骸。

那人手腳殘缺遍身是血,最恐怖的是那張殘破不全的臉,五官都已不見了,缺口處齒痕凹陷的印子明顯,似是被什麽猛獸将整張臉一口咬去了。

她哪裏見過這個,腦子裏嗡得一聲,後背一下子起了層冷汗,差點就要失聲叫出來,也不知是哪個村民推擠,趙冉冉身子一軟,一下就被推倒在藤架前寸餘之處。

眼前是屍身污血結痂的耳洞,那一身儒袍熟悉的很,她驚呼着才要爬起來退後,又被一雙粗厚有力的手扯住。

“大小姐!桃源村本就是你的,那小娼婦咒死了我兒,你得管,你得讓她償命,讓那娼婦沉塘!”

老婦人手上全是擡屍留下的血污,此刻盡數抹在了趙冉冉胳膊上,老來得子的農婦已過六十,皺痕皲裂的一張黃臉上,是不忍卒讀的刻骨悲恸。

……

趙冉冉也不知道自個兒是怎麽走回來的,當她站在院子裏,看着少年漫不經心地過來,笑着問她:“阿姐怎去了那麽久,午飯想吃些什麽?”

方才積壓的恐懼惡心一股腦得湧了上來,她兩步推開人,撐着老樹‘哇’得一聲,淚水與穢物齊下。

在身後人審視探究的目光離,就這麽一直吐到黃綠色的苦水,才勉強停下。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