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購物
也不怪林母得意,這些日子家門口來來往往的人不少,湊着聊天的功夫,眼睛就往裏偷瞄,想看看這麽大動靜裝出來的房子究竟長什麽樣,話裏話外都是要介紹自家侄女外甥女的。這可把林母給樂壞了,心想着即便是跟那個董家不成,林逸海也不至于找不着媳婦了,這筆裝修錢花的值了。但是在林父心裏,董曉燕還是要高一等的,從出身到工作(據說馬上可以去供銷社做營業員了,這可是國企職工啊)到長相,無可挑剔啊。
另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是,董家通過劉喜妹竟然要求提前見面。
林父林母還挺吃驚的,畢竟之前董家的态度可不算好。林逸秋倒是覺得意料之中,他們家裝修的事情,家屬院都傳遍了,沒道理董家不知道,所以這是着急了?
“也行,這樣小秋回學校之前還可以見一面,也幫你哥把把關。”林父一錘定音。
林父這話倒是提醒林逸秋了,之前的“林逸秋”喜歡跟着學校的紅小兵到處跑到處玩,怕父母管教,再因懶得來回跑去上學,高中以後幹脆住學校裏了,一年也就寒暑假會回來,要說學校的住宿環境可是真的差,現在家裏整饬的幹淨整潔,家具全新,他也沒道理再住到外面去了。
林母聽說他要搬回來,心裏也是十分歡喜:“早說了,搬回來住也是一樣,不過會不會影響你的學習啊,畢竟以後上學可得早起半小時了……”
林逸秋當然不能把以前住校的真相說出來,只能打着馬虎眼,說自己會更努力的學習的。
“你知道就好,這書肯定是要讀的,現在偷懶的人,以後吃大虧。”林父老懷寬慰,覺得小兒子經次落水,終于長大了不少。
既然有董家提前見面的打算,那林家也得準備起來,林母拿了錢帶着一兒一女去了百貨商場。
吳縣的百貨商場離工廠家屬院還是很有距離的。
清晨天剛蒙蒙亮,林逸秋和林冬妮就被喊起來了。索性這次林母沒說省什麽車錢,直接帶着兩個孩子坐車直達城中心。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城中心是這樣的一片低矮破舊的建築群,凹凸不平的路面,兩旁的樹木高大稀疏,建築側面大片大片地貼着巨幅海報——《沙漠的春天》,《智取威虎山》等等,海報上的男女老少無一例外都是神氣昂揚,精神十足,再反觀現實中的人們,人均穿着灰藍藏藍色的工裝,或埋頭走路或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偶爾誰騎着自行車,倒是能叫人多看兩眼。
“秋,帶着點妹妹,別丢了。”
“诶诶诶!”
林母帶着兒女簡單轉了兩圈,就直奔百貨商場了。
幸福百貨算得上是吳縣數一數二的豪華建築物了,但其實也就是個三層的小樓房,它座落在一群青灰磚建築中心,通體牆面刷的雪白,上面印着各種大紅色的标語——
“吳縣王XX竟敢攻擊張XX同志罪該萬死。”
“打倒狗爪子李XX解放吳縣。”
“主席萬歲萬萬歲。”
一進門,牆面上印着大大的“幸福百貨商場”六個字,下面緊随着一句标語“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今天不是周末,商場裏很冷清,幾乎林家人一進來,營業員就滿臉堆笑地招呼起來。
跟現代商場的服務員不同,裏面的營業員個個着裝整潔,站姿筆挺,精神面貌飽滿,面帶微笑。
林逸秋心道:不愧是吃國家飯的,就是不一樣。
商場一樓主要是賣布,吃食還有日用品和護膚品,其中布又分化纖布區、絲綢區、花布區,吃食就是常見的瓜子花生糖果,油鹽醬醋茶。日用品就多了,什麽紅牡丹暖水瓶、搪瓷盆、搪瓷杯、毛巾……護膚品架子上則擺滿了蛤蜊油、雪花霜、風油精、洗發水、洋堿……這些年代标志性的物品。
“媽,買兩塊毛巾吧,家裏的毛巾都快成抹布了!”林家的毛巾是林母家具廠的廢棄布頭做的,抹布也是,常常放一起就搞不清哪是哪了,林逸秋來了以後基本都是清水洗臉甩幹就完事了,冬天可不成。
“有錢買那個做什麽?一會兒媽給你買點水果糖,別買那沒用的。”
林母的回答完全是意料之中,不過林逸秋這下也有拿捏她的話術了,不必去講要講衛生什麽的大道理,只要說能讓女方家高看大哥兩眼,林母基本都會買賬。
果然,林母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跟營業員打聽了起來。
營業員笑眯眯的:“長的八毛錢,短的五毛錢,不要布票。”
一聽不要票,林母心動了,她上前摸了又摸,料子确實柔軟:“我就不要了,你爹也不要,給你哥你未來嫂子,你跟夏妮、冬妮各來一條吧!”
“行,大姐你要長的還是短的?”
“要長的吧!”林母說完以後又偷摸在林逸秋耳邊提了一句:“回去我把毛巾剪開,這樣不就多了五塊嘛。”
林逸秋一聽,這哪行吶?
“媽,這毛巾剪開可就脫線了,脫線了就不好用了。”脫線的毛巾可不又跟抹布沒啥區別了嘛。
林母一咂嘴:“唉,也對也對,要短的吧,我要短的。”
“阿姨,再給我們拿兩條吧!”林逸秋補充了一句,又解釋道:“五條長的要四塊錢,七條短的只要三塊五,算起來咱們還省了五毛呢!”
林冬妮一時算不過來,但是這并不妨礙她崇拜哥哥,驚呼:“小哥,你真厲害!”
那營業員被逗樂了,笑着跟林母誇贊道:“大姐,這是您兒子吧,真聰明!”
這都到這步了,林母也不好意思打林逸秋的臉了,只能接過塑料袋要了這七條毛巾。
接下來,林母先去食品區稱了一些瓜子和糖果還有家裏缺的油鹽醬醋,就帶着兩個孩子上了二樓。
二樓三樓是貴重物品區,比如電器區、家具區、鐘表區、文具區和服裝區。電器區又分:收音機半導體區、電視機區、電風扇區,服裝區則分為:秋衣秋褲區、鞋子區、成衣區。家具區除了有沙發桌椅以外,最顯眼的地方擺着一臺縫紉機,林逸秋掃了一眼價格,不是自己能承擔的起的。
他躍過這些大件小件,最後把目光定格在了角落裏的一輛自行車上面,然後趁着林母和林冬妮還在逛,偷偷溜了過去。
它的車身通體漆黑,車前有一根鋼梁,因為輪胎是28英寸,所以叫“二八大杠”,看着平平無奇的樣子,實則這款自行車從誕生之日起,陪着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乃至于九零後,度過了幾十年的歲月,它見證了新華夏由窮苦落後到全民富裕,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被人們所遺忘。
這個區域人流最少,營業員本來是在休息,看見有人來,立刻來了精神迎上去,卻發現只是個小孩,只看不買的人她見多了,遂興致缺缺撂下一句:“随便看看,海市來的永久牌自行車,現在整個吳縣就這麽一輛,175塊錢,要票的!”
175塊錢已經遠遠超過林逸秋的心裏預期了,而且還要工業票,難上加難。
林逸秋深深嘆了口氣:賺錢一事迫在眉睫,而且任重而道遠啊。
沒買成自行車,他心裏還有planB選項,所以沒有多糾結就去找林母了。
此時林母正在跟服裝區的營業員交談,照理來說林母在服裝廠工作,根本不需要來百貨商場買衣服的,林逸秋好奇地跟了上去。
走進才聽到兩個人的對話。
“同志,這衣服太貴重了,我們不會進的,進了也賣不掉,而且基本上我們沒有,其他地方也不會有的,你要不看看這個棉體恤就很不錯,還有這個外套。”
林母搖搖頭:“這些我都不需要。”
“媽買什麽呢?”林逸秋問林冬妮。
林冬妮實話實說,指了指林逸秋的上衣:“媽想給大哥也買一件小哥這樣的的确良襯衫,但是這裏沒有。”
林逸秋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突然想到那天他随口提了一句要給大哥買禮物,說他沒有拿得出手的衣服,沒想到林母倒是記挂在心上了。
這時,林母又把眼光放到了成衣區最高處的一條紅格子布拉吉上面。
布拉吉在俄語裏連衣裙的意思,這款式在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直流行到九十年代,後來時尚輪回,到了二十一世紀又重新回到了公衆視野,挂起了一股複古風潮流。
“這裙子多少錢?”
“您眼光真好,這條裙子兩尺布票,二十五塊錢,您看行嗎?”
“這麽貴?”這次不用林母開口,林逸秋就驚到了,二十五塊錢可抵得上工人快一個月工資了,他身上這件的确良才二十塊,這裏又要票又要錢。
“這連衣裙是外地進來的,咱們這裏可沒有,現在就只剩下這麽一件了。”
“只有一件了嗎?”
“是的,您還要嗎?”
林母看了又看,最後狠狠心還是要了:“行,包起來吧!”
林冬妮眼巴巴地看着新裙子:“娘,這是給三姐買的嗎?”
林母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只是說:“這款式很時興,我們廠裏是沒有的,馬上要跟董家見面了,我想你們幾個穿好一點,也可以給人家留個好印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