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董家

母子三人又逛了一會兒,陸陸續續補了點東西,就準備回去了。

公交車上,林母無意中感嘆了一句還好分家了,讓林逸秋意識到為什麽今天帶他們大買特買了。

之前裝修其實已經用掉了家裏大半積蓄,林爺爺林奶奶分家以後,家裏差不多來了一筆巨款,原本捉襟見肘的日子一下子寬裕了起來。

在經濟寬裕的情況下,林父林母對兒女的态度自然也發生了轉變。

林父林母都屬于那種偏愛兒子的類型,如果自己有多餘的能力,就會給女兒,比如這條昂貴的裙子,但是如果沒有,甚至更窮困危急的情況下,還是會先照顧兒子那一方,比如林夏妮下鄉,不過到目前為止,在這個世界的發展裏,林夏妮已經找到了工作,應該是不需要下鄉了。

這是這時代大部分家庭的常态,林父林母意識不到其實這已經屬于重男輕女了,這種觀念融入進生活裏,甚至潛移默化地改變下一代女兒們思想觀念,比如林冬妮小小年紀已經知道不能跟兩個哥哥争什麽。

林逸秋若有所思:看來只是簡單的賺錢還不夠,自己的計劃裏還得再加一項——他要繼續改造林父林母的思想才行。

不知道是不是林逸秋的錯覺,自從鄉下回城以後,他感覺其他家屬樓的家屬們對他們客氣了很多。話裏話外就是要林逸海趕緊把攤子支起來,這樣也省的他們往外面跑了。

這不,才過了幾天,他就看見林逸海在收拾修鞋工具。

“嗯,耗得夠久了,大家都催得急,而且……”林逸海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不是要跟董家見面嗎?我如果歇在家裏總是不太好的。”

林逸秋心說,就董家那挑揀的樣子,林逸海除非是把修鞋攤子上市了,他們才能看上自家吧。

為了董家是大可不必了,但是再不開張,生意可能真的會被別家攔走。

因此林逸海的攤子又支棱了起來。

林逸秋給他再做了一個木牌子,上面寫着: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

上午7:30-中午11:00

下午1:00-下午6:00

價目表:解放鞋XX元

布鞋XX元

棉鞋XX元

草鞋XX元

(修四送一)

這修四送一可以理解,但是這價格……

林逸海看完皺了皺眉:“怎麽還貴了?”

“咱們這叫明碼标價,童叟無欺,而且即便是這個價格,咱們還是有優勢的,距離近,價格也比五裏橋那邊便宜。”林逸秋頗為自得道。

這個價格可是他根據林逸海的攤子和別家的修鞋攤對比以後定下的價格,比以前稍貴,但是又加強了優惠力度,蹦跶在家屬樓的底線之上,完全是他們有點肉痛又可以承受的價格。

“嗯,我都聽你的。”經過這一系列事情,林逸海确實感覺弟弟似乎并不是他印象裏那般不學無術,不知道為什麽以前的自己會有這樣的想法,真是不應該啊。

看來是自己對他誤會頗多,也難怪逸秋不愛搭理自己。想到這裏,林逸海又感覺有些歉意,感慨道:“感覺只是一個暑假的功夫,你就成長了很多。”

“那是!不過以前是我不好,其實我一直很敬愛大哥,就是不好意思表達,咱們兄弟以後還是要齊心才行!”林逸秋寬慰他。

“好!”林逸海自然一口答應,兄弟倆相視一笑,冰釋前嫌。

另一頭,林逸秋又去找趙衛國讓他幫忙找木匠打一套低矮的桌椅和工具箱,這樣即便是下雨天,工具也不會淋濕了。

趙衛國自然也是樂得做這個好人,他可不覺得兩個西瓜就能收買林家人的嘴,林逸秋越是不找他幫忙,他心裏反而越是慌,而且他還打着別的主意:要是這個林逸秋以後真有出息了,他靠着老鄉的身份說不定還能沾點光。

趙衛國現在日盼夜盼,就盼着劉喜妹能把這門親事做成了,這樣他不但不會得罪林家,說不定還能得一筆喜錢,所以一得到林逸秋的囑托,趕緊就找起了合适的木匠。

兄弟倆聯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林母也沒閑着,把家裏收拾了再收拾,末了遞了一個蛇皮袋給林逸秋:“你回奶奶家一趟,裏面是你三姐換洗的衣服褲子,讓她手腳勤快些,不要惹爺爺奶奶叔叔嬸娘不高興。”

跑腿?

也是,大哥腿腳不便,冬妮又還小,還是由他來做最合适。正好,門口的甲魚蛋應該還可以收一波,之前看有幾株不錯的植物,如果可以移栽回來就更好了。

打開蛇皮袋,裏面花花綠綠的一堆補丁屬實把林逸秋吓到了:“這麽多?”

“有些實在是舊的小的,穿不着也改不了,是給玲玲和靜靜的。合身的就讓她留着穿吧。”

“那件布拉吉呢?”

“我想了想,裙子還是先給冬妮穿吧,你三姐在礦上也穿不着這麽好看的裙子,她一時半會兒又不回來,也見不着董家人,這條裙子少說可以穿十年呢,不急于一時的。”林母說完自己先虛了,她心裏隐約感覺小兒子不會同意這麽做,但是從現實角度來說,确實是冬妮穿着更實際一些,又暗暗後悔自己不該腦子一熱就買了那麽貴的裙子,還不如不買,萬一因為這個姊妹之間起了什麽紛争倒不好了。

“成吧。”林逸秋想了想,最終拿了一塊洋堿一盒洋火,還有今天買的新毛巾也一并塞裏面了。

林母看林逸秋沒有出言反對,心裏舒了一口氣。

這時,林逸海突然插嘴道:“娘,還是我去送吧。”

“你去做什麽,修鞋攤後天就要開張了,一來一回的累到你怎麽辦?”林母不甚在意地駁了回去。

林逸海解釋說:“橫豎也就耽擱一天時間,明天我還可以休息。”

林逸秋這次倒是站林母:“媽說的對,正好我回鄉下有些東西要拿,還是我去吧,你在這邊監工。”

“還是我去吧,你人小力氣也小,想要什麽告訴我,我給你捎回來就行了。”

林逸秋摸了摸自己178的高個,他還在長身體呢,怎麽就人小力氣也小了?

“而且……我也有東西要拿。”林逸海耳廓微微泛紅,補充了一句。

林逸秋敏銳地感覺自己嗅到了什麽,但是又抓不住,而且跑腿确實是苦差事,所以便答應了。

“行,那你拿點甲魚蛋回來,我看後山有幾株栀子花開的不錯,看看能不能移植回來。”

“好,交給我吧。”

隔日一早,林逸秋把林逸海送到船上,差事就完成了,他也不閑着,問樓上周翠萍男人老錢借了一輛二八大杠,他也想去看看能不能搜羅到二手自行車,這樣大哥的結婚禮物就有着落了。

如是又過了幾天,終于到了跟董家見面的日子。

見面前一夜,林逸秋還偷摸打探了一下林逸海的态度。反正他是看不上董家的,林父林母在他的勸說下,對董家的态度也已經有了動搖,現在他就是要争取一下林逸海。

“我……聽爹娘的吧。”林逸海猶豫道。

“那不行,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你得自己拿主意。”林逸秋把先前的推測一番說了。

最後又給林逸海上了點眼藥:“我只是覺得董家不是最好的選擇,明天見面你可得仔細看看,仔細問問。”

林逸海腦海裏閃現過一張含羞帶怯的笑臉,堅定道:“我知道,我會的!”

雙方見面的日子定在周日下午兩點,用林逸秋的話說,這個時間段怎麽也該吃過午飯了,而且又沒到可以留人晚飯的時間。董家還沒見面就要求國營飯店吃飯,可見是個愛占小便宜的,他可不能讓他們得逞。

劉喜妹經過這段時間的磋磨,人也變得老實乖順不少,在趙衛國的千叮咛萬囑咐下,大中午就來到公交站臺等人,生怕誤了時間。

下午一點半,董家一家上上下下十口人終于到了。

不過他們可不是坐公交車來的,是蹭村裏運化肥的拖拉機來的,這一車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風塵仆仆,面如菜色,不知道的還以為哪家鄉下的窮親戚逃難來的,可把劉喜妹吓一跳。

她突然有些遲疑:就這樣的,她真的要介紹給林逸海,她怎麽覺得好像是這戶人家配不上人林家呢?

在人群裏找了又找,終于找到了一個姑娘,劉喜妹輕呼一口氣:還好董曉燕本人親自來了,随即又啐了一口,這該來的躲在後頭,不該來的倒是起勁。

董曉燕的母親眼尖地望見劉喜妹,熱情地迎了上去:“哎喲,喜妹,可算是找到你了,我們這拖拉機啊,繞着城裏開了一圈,就是找不到你。”

劉喜妹有些不适應這樣異樣的熱情,但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嘛,便也客套着:“我以為你們會公交車過來,所以我在這邊等了,你們一路辛苦了。”

是誰都能聽出裏面的敷衍,但是偏有人不會看臉色:“确實辛苦,累死老子了,比幹農活還累,這一上午光坐車了,颠地我吐了幾回。能不能找個飯館吃兩口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