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楊月英看着劉文走得毫不留戀的背影,氣得直想哭。
還沒等她的眼淚落下來,承安在旁邊小心翼翼地說道:“娘,我餓。”
承安以前跟着何田時,過得天真又快活。因為他是家裏唯一的兒子,人人都讓着他,寵着他,慣得他自私又自利,稍不順心如意就會躺在地上哭嚎大叫。
自從跟着楊月英進了劉家以後,再也沒人無條件寵愛他了。
祖父祖母和大伯會嫌棄地看着他,大伯母會嚴厲地罵他,堂哥堂姐會欺負他,只有爹娘對他上心。但是,新爹劉文最多只能在口頭上關心他幾句,卻拿不出銀子給他買各種他想要的東西。
最疼他的就是娘,可娘不僅手裏沒銀子,每日還要被家務活兒占去很多時間,對他的關心和疼愛自然無法跟以前相比。
短短幾個月,六歲的承安就學會了看人臉色,也不敢再随便亂發脾氣了。
“餓了?娘現在就去做飯。”楊月英硬是把眼淚憋了回去,牽着承安去了廚房。
分家時二房分得了一些糧食,如果好好侍弄莊稼,這些糧食正好能吃到秋收。問題是二房的田地直到現在還沒開始動工,這就意味着将來他們要斷糧挨餓。
楊月英從米缸裏舀了一碗米,看着旁邊堆着的幾袋糧食,深切地意識到下地的重要性。
如果不想将來挨餓,必須去地裏幹活兒!
楊月英也顧不得嬌情了,吃過午飯就去請教公婆。
公婆很願意教她,這一個多月一直忍着不幫老二幹活,就是想逼一逼他們。瞧瞧,這不就把人給逼出來了嗎?
楊月英磕磕絆絆地學着下地,臉曬黑了,手指也變粗了。不過她已經顧不得這些,因為劉文再怎麽偷懶不幹活,也能從公婆手裏弄到一碗飯吃。她是沒有這種福氣的,說不定婆家人還巴不得餓死了她,再給劉文重新娶一個好姑娘呢!
一晃過去了幾個月,楊月英對地裏的活兒熟悉了起來,力氣也大了一些。趁着地裏的活兒不多,她準備進城回娘家看看。
分家時二房也分到了一些銀子,雖然大頭被劉文拿走了,但他也沒喪盡天良到一個銅板都不給妻兒留。楊月英借口要買醬醋油鹽,成功拿到了一小塊碎銀子。
Advertisement
楊月英現在把銀子看得很重,輕易舍不得花。她得存起來,将來好給承安娶媳婦成家。她甚至連一文錢的牛車都舍不得坐,快到娘家門口時,左思右想,還是買了一盒糕點拎在手裏才去叫門。
娘家這門親戚不能斷,空手上門很不好,嫂子的白眼怕不是要翻到天上去。
有了這盒糕點,楊大嫂的臉色好看多了,至少沒對着小姑子翻白眼了。
楊母拉着女兒的手,問得仔仔細細。她一面心疼女兒在鄉下受苦了,一面又勸她安心過日子,不要偷懶,該幹的活兒還是要幹。
聊了半個時辰,楊月英還是把話題扯到了青青身上:“娘,你見過青青沒有?她現在怎麽樣了?”
“青青好着呢。”楊母回道,“我知道你挂念她,時常替你打聽着。青青吃得好,穿得也好,還認識了很多字,也會算術了……”
剛說到這裏,楊母的視線無意間落到了承安身上。
在鄉下生活了這麽久,承安不僅又黑又瘦,整個人也變得膽小起來。
明明是親姐弟,境遇卻如此不同。一個落落大方,談吐麻利又得體,一個畏畏縮縮,多餘的話一個字都不敢說。
楊母心內嘆氣,趕緊把後面誇獎青青的話語都給省了,道:“青青上個月生日,你也沒來看她。她如今是十歲的大姑娘了,越長越好看,将來肯定能嫁個好人家,你是不必擔心她的。”
“我手裏沒銀子,哪好意思空着手去看她。”楊月英低着頭,小聲說道。
“唉!”楊母聽了這話,長長嘆息一聲,“以後你好好過你的日子,別再想着那邊了。”免得越關注越後悔,到如今這地步,再多的後悔都于事無補。
盡管楊母這樣勸了女兒,從娘家出來後,楊月英還是情不自禁地往何家那條街上去了。
正是半下午時分,這會兒店裏沒什麽客人,何田做好一鍋餅子,然後脫掉自制的廚師服,跟妹妹交待了一聲,就要帶着青青去書鋪逛一逛。
父女倆都穿着體面又幹淨的衣裳,那料子一看就是很好的那種。何田一邊走一邊低頭跟女兒說話,嘴角帶着淺淺的笑。他看起來既沉靜又溫柔,身姿挺拔,跟楊月英印象裏那個只會彎腰讨好的男人相差甚遠。
錢就是人的膽,楊月英越發堅信何田賺了大錢。
雖然楊月英?????打聽到何田并沒有續娶的心思,但她也不至于自戀到以為何田還會接納她。
楊月英看了很久,直到父女倆消失在街角,她才怔怔地離去。
陳氏最近過得很好,兒子孝順,女兒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兒子的親事。
這天,她又勸兒子續娶:“兒啊,你總得再娶一個,家裏沒有女主人哪能行?上次媒人介紹的有兩個挺好的,你怎麽就不同意呢?”
那兩個姑娘不僅長得好,性情也很溫順,也不嫌棄何田曾娶過妻。多好的人選啊,偏偏她兒子的眼睛就跟被糊住了似的,半點看不見人家的好處。
陳氏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突然,她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驚叫起來:“你不會還在想着青青的娘吧?”
正好孫女不在場,陳氏便毫不掩飾對楊月英的嫌棄,板着臉道:“人家都再嫁了,你要是還念着她,我就去你爹的墳頭哭,叫他半夜來找你說話!”
“娘,你說什麽呢。”何田哭笑不得,“我不想再娶不是因為她。就算她回頭,我也是不要的,我不至于連這點骨氣都沒有,你大可放心。”
聽兒子這麽說,陳氏當即就放心了不少,轉頭又說起剛才的事:“媒人介紹的你看不中,你跟我說說想要個什麽樣的?”
“娘,我不想再娶了。我知道你擔心我沒兒子,将來沒人養老送終。我已經跟青青談過了,她願意在家招婿。”
陳氏始終覺得願意做上門女婿的都不是好人,她還是想讓何田娶妻,生個兒子好傳宗接代。苦勸了許久都勸不動,只好去勸青青。
沒想到青青的主意很大,直接說:“我願意在家招婿,将來我一定好好孝順我爹。”
青青想得很明白,嫁去別人家就得伺候婆家一大家子人,在家招婿多好啊,上頭就一個親爹,親爹又疼她。
陳氏一個都勸不動,嘴皮子都快說破了父女倆也不改主意,只好氣鼓鼓地放話說她再也不管這事了。
何田見狀笑而不語。
要不是他娘傳宗接代的想法深入骨髓,他都不想要求女兒一定要招婿,只要女兒過得好就行。
兩年後,當楊月英徹底變成一位農婦時,荷花突然有孕了。
時隔六七年,荷花再次有孕,這讓李大山欣喜若狂,他就盼着這一胎能得個男孩兒。
按他的想法,荷花應該安心養胎,什麽活兒都不要幹。可是又舍不得大舅子開出的工錢,這兩年荷花掙了十二兩銀子,這麽高的工錢,放棄了多可惜!
荷花覺得她自己還能幹活,等要生的時候再休息也不遲。何田有些不放心,怕她太過勞累。本打算自己辛苦一年,讓妹妹好好養胎,偏偏李大山跳着腳喊他可以來頂荷花那份工。
思考過後,何田同意了。
李大山很快就把家裏的事情安排好。這一季的莊稼已經種下了,平時就請爹娘幫忙照管一下。等到地裏的糧食收了,下一季就租給大哥去種,等荷花生完孩子,他再接手回來。
何田既威嚴又精明,李大山來做工絲毫不敢弄鬼。他在何田的建議下,在附近租了一座小院子,荷花帶着兩個女兒從鋪子後面的屋子裏搬了出來,住得更寬敞舒服了。
整個孕期,荷花吃得好,睡得好,金花銀花也懂事,會幫着做力所能及的活兒。雖然是李大山在鋪子裏幫忙,但何田仍然把每月的工錢交到荷花手裏。
李大山不敢有怨言,還事事都捧着荷花,壓根不敢沖她大呼小叫。荷花日子過得舒心,這一胎養得極好,等到瓜熟蒂落時順利産下一名男嬰。
終于有兒子了,不僅李大山高興,荷花也非常開心。有了兒子,她将來就有了依靠,畢竟兩個女兒是要嫁出去的。
洗三宴是在城裏的大酒樓辦的,雖然不能把整個李家村的人都請來,但也坐了五桌客人。
李大山挺起胸膛招呼客人。他現在不僅有兒子,家裏還有一份工錢很高的工作。可以說,他是李家村最有出息的人。
李大山被吹捧得飄飄然,在席上喝了很多酒。等送走客人,李家人決定在老二租來的院子裏暫住一晚,次日一早再回去。
荷花還在坐月子,李母看在她生了兒子的份上,照顧得很是盡心。一整晚,李母都守在荷花的屋子裏。
李家父子三人仍然覺得有些不盡興,于是又去買了兩壇酒,在廂房裏一直喝到半夜,實在頂不住了,三人胡亂倒一床就睡下了。
次日,李母做好早飯,去拍廂房的門叫父子三人起來吃早飯。
李大河最先睜開眼睛,一骨碌爬起來,這才發現睡在另外一頭的二弟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