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怎麽了?”

她注目的時間太久, 以至于桓羨也發現了。她低下雲鬓,髻上的一支蟬釵由此墜落在他懷中:

“那兒的胭脂花很好看, 我想摘一些, 回去做蔻丹。”

“木藍。”

她給侍立在旁的木藍使了個眼色。

那叢白色曼陀羅之畔的确種植着大片大片紫紅色的胭脂花,其色鮮豔,可做蔻丹胭脂。

還種着些黃色與紫色的曼陀羅, 尤其後者,和胭脂花從顏色上瞧起來也并無什麽不同。

不過木藍這丫頭向來單純得很, 就看她懂不懂得她的意思了。

桓羨瞄了一眼,将她放下來, 拾起那支蟬釵:“走吧, 別玷污了佛門淨地。”

随行的官員皆已在清晨離去,兩人并未大張旗鼓, 而是扮做了尋常香客,入寺拜佛。

桓羨其實并非是虔誠的釋教徒, 但想到那個未及出世就被他親手殺害的孩子, 總有幾分歉疚,所行之處若遇寺廟, 總要供奉海燈, 捐些香油錢,為他祈一個來世。

紅葉寺的住持認出了天子, 畢竟這一帶都因天子的莅臨而封鎖起來,此時能夠上山的不算天子本尊也是随行官員。然他既不願透露身份,便也佯作不知地接待了他們。

二人在寺中略坐了一會兒,供奉海燈的時候, 木藍就在山門旁的密林間采摘胭脂花。這時有小沙彌走過來:“女施主是在采摘胭脂花嗎?”

“不過要注意些, 那幾叢都是曼陀羅, 微毒,可入藥制造麻沸散,是小寺種來治病的,姑娘可不要采錯了。”

他本是好心提醒,卻令木藍本不靈光的腦子突然靈光一閃,脆聲應下,待其走後迅速捋下一把曼陀羅,全壓在花藍底下。

等去到寺廟裏的時候,兄妹二人已經供上了海燈,捐過了香油錢。

當着陛下和芳枝的面兒,木藍大大方方地捧着小竹編花籃走上去,邀功似的捧與她:“女郎,夠了嗎?”

薛稚還當她不懂,奈何桓羨也在,也只得道:“再去采些吧。多摘些,染出來的指甲才會漂亮。”

桓羨瞄了她主仆二人一眼,薄唇無聲一揚,并無拆穿。

回到城中,桓羨繼續去處理公事,主仆二人就在後院子鼓搗那些新采摘的曼陀羅花和胭脂花。

當薛稚看到掩藏在花籃底部的三色曼陀羅花時,不由微微驚訝。

“看不出來,你還挺上道。”她贊許地看着木藍。

“那當然了,我很聰明的!”木藍得意地道,又壓低聲音,“公主去前院吧,奴來處理,免得芳枝姐姐待會兒要尋過來了。”

她雖不明白公主想做些什麽,但既是公主想做的事,她就一定會幫她做到。

薛稚雖回到了前院裏,這時芳枝來禀洛陽郡守求見,考慮到對方是此地的父母官,又出身陳郡謝氏,遂命人将其帶了進來。

謝誨進來後即端端正正行了個禮:“下官謝誨,拜見樂安公主。”

“太守不必多禮。”薛稚清音娓娓。

謝誨站直,壯着膽子瞥了眼懶懶倚在梨樹下貴妃榻上的公主。黛眉水目,雪膚花貌,一襲雪青色衫子,髻上一只累絲金鳳流蘇在微微春風中輕搖。

她淡淡地掃過眼來,就如同潋滟的春景猝不及防地撞入眼簾裏,人在梨花之下,竟是滿院的春色也及不上的姝麗。

老太守莫名松了口氣,擡袖去擦額上不知因何攀出的冷汗。

這幸虧得是個公主,是陛下的姊妹,否則以這樣的顏色,若入掖庭,自己精心挑選的那十數個美貌少女還有什麽用?

三兩語的寒喧之後,他即說明來意:“陛下庶務勞累,下官這做臣子的不能事事親臨照顧,實在惶恐。遂挑選了些良家女孩兒來伺候,想請公主好好提點提點她們。”

薛稚轉瞬明白過來。

這是要她做平陽公主,給漢武帝獻李姬、子夫呢。

給桓羨添堵的事,她自是欣然接受:“提點說不上,太守有心了。芳枝,把人領下去教教規矩吧。”

芳枝有些躊躇:“公主……”

她莞爾微笑:“無妨,這也是謝府臺的一片心意。”

謝誨不期她會如此好說話,千恩萬謝地走了。芳枝忍不住開口:“公主何必這樣呢,公主分明知道以陛下對您的心意,是斷斷容不下別的女子的。”

心意。

薛稚于心間冷笑,見色起意、罔顧人倫的心意麽?

面上則是微笑:“他收不收是他的事,既然是謝府臺一片心意,我就代他收下吧。”

芳枝欲言又止。

傍晚,桓羨回到行宮之時薛稚已經鼓搗好了清晨所摘的胭脂花,兌了樹膠指甲花等物,全做了蔻丹。桓羨面色不善地走進來:“聽說謝誨給我送了幾個女的,你都收下了?”

他已聽說了謝誨白日來送女人的事。

“是啊。”薛稚拿了小刷子點染新做好的蔻丹一點點往指甲上塗着,“謝太守也是一片好意,為什麽不收。”

桓羨的眉已經皺了起來:“栀栀……”

他該說什麽?說只想有她其他人根本看不入眼?可他九五至尊,說這些話未免太過低聲下氣,因而只是皺眉:“為什麽?不是昨天才說了要和哥哥在一起?”

怎麽能想着還送別的女人給他?難道她和謝璟成婚,也會想着給謝璟送女人?

“不為什麽。”她眸色平靜,“哥哥早晚要三妻四妾的,我提前适應一下。”

他劍眉皺得欲緊:“你明知道,我只想有你……”

薛稚嘆着氣道:“哥哥或許現在喜歡我,但那只不過是因為我還年輕,我還美貌,哥哥也對我心懷愧疚。再等個幾年過去,栀栀人老珠黃,可就未必了!”

頓一頓,忽又擡眸直直望他:“哥哥要是不高興,也可以反送我十幾個面首。公平起見,以後哥哥納了妃嫔,我也去找旁人。”

這話裏竟有幾分拈酸吃醋的意味,桓羨忍俊不禁,原本凜繃的面容也緩和下來。

原來症狀在這裏呢。

約莫是幼時經歷,讓她太害怕被抛棄,故而一直患得患失,不過這反倒映證了他之前的想法,之所以從前會選擇謝璟,不過是因為覺得謝璟能給她想要的一生一世一雙人而他不能罷了。

否則,區區四年,怎抵得過他們相依為命的七八年?

他伸手捏了捏妹妹雪白玉頰,假意含嗔道:“就這麽愛吃醋?”

她冷哼一聲,似賭氣般轉過頭去。桓羨眼中溫軟下來,自身後掌着她肩,望着鏡中目含醋意的少女道:“好了,哥哥願以王朝的壽命起誓,此生斷不會有旁人,不會丢下栀栀。”

“否則,就叫我享年不永,死後也成孤魂野鬼,無人祭祀。”

真正應該擔心會被丢下的是他自己才對。

薛稚在心間道。既然他喜歡這些拈酸吃醋的小把戲,她就表演給他看。

然這誓言的确許得有些過了,她眉眼間不由得透出一絲柔軟,有些無奈地道:“倒也不必發這些誓……”

倘若他肯放過她,她也就并不會恨他恨到想他去死的地步……放過她,對彼此都好。

“無妨。”桓羨道,抓過她手攥在手裏,一點一點替她塗着指甲。銀鏡中映出的眉目溫軟含笑:“栀栀不是想聽麽?以後,可以天天說給栀栀聽。”

又三日,天子結束了在洛陽的全部行程,啓程前往陳郡看望已經致仕的衛國公,以及衛國公那閑雲野鶴的父親、上一任衛國公謝瑍。

薛稚已經暗中配置好了那副麻沸散,不期想竟等到這樣一道命令,以為他是又動了敲打她的心思,提心吊膽了一路。

但好在,他似全然相信了她那晚的說辭,不曾懷疑,也就沒有動用衛國公夫婦脅迫她的心思,沿途與她說說笑笑,心情十分愉悅。

至于先前謝太守送的那十幾個美人,則于次日便分賜給當地未有婚配的軍士,老郡守自覺鬧了笑話,顏面盡喪。

卻也有個鬧得不甚愉快的插曲。

離開洛陽之時,那位跟随北來的江禦史再一次上谏,極力在谏書中控訴天子與公主同輿而行與禮不合,并将高度上升到亡國之君的地步,天子龍顏大怒,一氣之下,直接将江泊舟貶為洛陽郡丞,留在洛陽。

那些原還對天子與皇妹同車頗有微詞的官員就此全部噤聲,江泊舟本人卻是泰然以受。

事情傳到薛稚耳中已是他們驅車前往陳郡的路上,她在心裏為那位小江大人抱屈,不由得嗔他:

“哥哥也未免太過胡鬧了。”

“江禦史本是谏臣,上疏勸谏帝王過失,本是他的職責,哥哥為什麽要貶谪人家。”

桓羨滿不在乎地挑眉:“是又如何。”

“朕養他,是為了留着對付那些個貪贓枉法的佞臣惡吏,可不是要他調轉刀尖對付朕。這樣的人,養在跟前有什麽用?還不如将他下放在地方,造福一方百姓。”

留他在洛陽,也還有大用處。

江泊舟雖然是個腦子一根筋的,卻是個做實事的人,腦子也不錯。将來營建新都,還需他出力。而他若想江泊舟入閣為相,也必須要他有在地方上為官的經歷,如此,方能體會到百姓疾苦。

但這些事,和她說了也沒什麽用。她不會理解他,只會同世人一樣覺得他剛愎自用。

這一句寒意森森,将薛稚未盡的相勸的話也堵了回去。她愕然張了嘴唇,最終知趣地合上。

她再一次意識到,她先前的看法是正确的。

他從來就沒有改變過骨子裏的傲慢與自負。一旦對她的耐心與愧疚耗盡,就又會是從前那個控制欲與占有欲強到令人窒息的桓羨。

她才不要餘生都過這樣的日子。

去哪裏都行,總之,不能待在他身邊……

五日之後,禦駕到達了陳郡謝氏老宅。

天子的駕臨使得衛國公夫婦誠惶誠恐,唯恐是因了前時兒子攜公主私奔之事前來降罪。自事發的那兩三月以來,衛國公和妻子阮氏幾乎每日以淚洗面,好在最後塵埃落定,天子并沒有真正責罰蘭卿。

可現在天子攜公主過來,又是想做什麽?

桓羨并沒過多解釋,只言是順道過來看看,并接見了居住在老宅中的謝氏老人——陳郡謝氏遷居建康已近兩百年,在此居住的多是致仕多年的老臣,桓羨都一一接見,親問民生與治國之策。

若不是歷經了去年七月慘被陷害下獄之事,衛國公夫婦幾乎便要以為,這當真是一位溫和謙遜的君主。

不過,衛國公的父親謝瑍仍舊沒在家中,不知隐居在何處山中修習黃老之術,衛國公夫婦松了口氣的同時,桓羨本人倒是頗覺可惜。

他對自己的祖父世宗永光帝十分仰慕,而這位老衛國公正是永光帝的表弟兼發小,于情于理都該看望問候。

日暮黃昏,禦駕離開謝氏祖宅,啓程前往安陽。

臨別之際,薛稚依依不舍地與阮氏話別:“伯母要好好照顧自己。”

阮氏眼中有淚,竭力忍住了,微笑道:“公主也是,将來,我還等着喝公主的喜酒。”

薛稚心裏一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她掙脫掉阮氏的手,扶着車廂上了華麗的馬車。

馬車走動起來,垂在車廂檐上的銮鈴流蘇随之輕搖,發出一陣珑璁玉撞的清響。

寬敞的馬車內,桓羨已經躺在鋪着錦褥鴛枕的軟榻上了。手裏正擒着一本将作大匠繪制的新都營建圖冊,口中涼涼說道:

“阮氏要喝你我的喜酒,你還不樂意。”

“栀栀。”他又喚她,“等回去之後,就換個身份吧,我們成婚。”

作者有話說:

某鴿:某人又在做夢了。

被下放的小江:陛下放心,每月一封的谏疏不會少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