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糧食産量

“真的,還有桃樹和桃子?”

林耀嘴巴裏的唾液開始分泌,說實話,自從吃了那個桃子之後,他心裏就沒有放下過,吃過那樣美味的桃子,他感覺這二十多年的桃子算是白吃了,而且以後再吃普通的桃子的話,他想他再也不會吃出滋味了。

所以對于沈靈月口中的桃樹和桃子,那是相當的重視,要不然今年夏天,沒有桃子吃,這個夏天還怎麽過啊。

“不确定,不過我找到的那棵桃樹,看着已經有些年頭了,你想這麽多年,它在大山裏總該繁衍出一些小桃樹吧。”

“這個有理,咱們什麽時候去,你現在的情況,顧及我娘和我嫂子不會允許你進山的。”

“也沒說進山啊,就說回我老家辦事,然後看時間還早,便順便進山一趟。”

“這個主意好,不過今天不行了,這個點,再坐車往你老家走,到地方了,估計也得半下午了,而且山裏黑得早,我們別才進去,天就黑了。”

林耀說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東石村和大嶺村雖然同屬于安平縣管轄,但是真心離得不近,有差不多一百多裏地呢,而且山路不好走,不能全程坐車,後面還得靠腿走路,怎麽也得兩個小時才能到。

“明天就明天吧,正好大家從縣城回來都累了,今天晚上養精蓄銳,明天咱們再出發。”

這邊說定後,林耀就出門去了,他得和牛高峰和林紅兵約好,就怕他們倆明天沒事兒又出去浪了。

“哎喲,娘,親娘,我是您親兒子,不是外邊撿來的,您能不能輕點兒啊,打壞了我,誰給您老人家養老送終啊。”

剛走到牛家的門口,就聽到牛高峰咋咋呼呼的聲音,林耀笑了聲,不用說這家夥肯定在家裏挨打呢,不過上午回來,下午才挨打,牛高峰這打來得遲了些,真實原因是牛高峰他娘今天走親戚去了,到現在才回來。

“哎喲,老大,耀哥,你總算來了,快跟我娘說說,咱們不是無緣無故地打架,是學雷鋒做好事來着。”

“林耀啊,來找高峰啊,不過他下午得和我一起去地裏幹活兒,怕是沒有時間跟你玩兒了。”

牛高峰的娘胡東菊是不願意自己兒子和林耀一起玩兒的,她總覺得是林耀帶壞了自己兒子,他來他們家找人,十次裏有九次被拒絕的,所以這次被拒絕,林耀并不覺得奇怪。

“嬸兒,我下午也有事兒,沒時間玩兒,上午有事兒忘記告訴高峰了,特地過來跟他說一聲。”

Advertisement

林耀的語氣中帶着點不耐煩,任憑誰被這樣對待,都會有點惱火,別提林耀了,要不是看在和牛高峰多年的交情上,他早就甩臉走人了。

“耀哥,啥事兒啊?”

林耀看了看準備聽他們說話的胡東菊,牛高峰趕緊找借口把她給支開,她媽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看耀哥不順眼。

也不想想,村裏他們這一輩的人中,就數耀哥有本事,他們家也就是耀哥長大後,帶着他去了縣城混,這才日子好過了,他娘咋就不明白這裏面的關竅呢,頭疼!

“耀哥,我娘她……”

“我的兄弟是你。”

一句話讓牛高峰的心熱乎乎的,不怪他和林紅兵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就這份胸襟就夠他佩服的。

“老大,啥事兒,只要您言語一聲,上刀山下火海,我随您闖蕩去。”

“主要是桃樹的事兒……”

不說桃樹還好,一說牛高峰就口水泛濫。

“小月妹妹說的對,肯定不只一棵樹,肯定還有呢,只是進山的話,就咱們幾個成嗎,用不用再叫幾個兄弟?”

“不用,咱們去移栽桃樹,又不是打架,喊那麽多人分桃子啊?”

“也對,聽耀哥的,不過耀哥,咱們這次去了,不如幫沈同志弄明白她親生父母的身份,你覺得呢?”

“不用!”

林耀脫口而出這倆字,不知道咋回事,他心底深處并不想要沈靈月離開,無關桃子的事情,不過想起她所受的苦,又說了一句:“到時候随機應變吧,能問出來就問,不過一切還要以小月的意願行事。”

去找林紅兵的路上,林耀一想起沈靈月的親生父母,心裏頭就煩躁,他想大概是煩他們蠢吧,竟然能把自己親閨女給弄丢了,要不然小月哪裏會受那麽多的苦。

林紅兵家比牛家歡迎林耀,他們可是清楚自己家孩子跟着林耀的好處,再說他們還是本家,自然比牛家親近。

“老大,既然想要悄悄地辦,咱們去的人不能太多了,不過咱們手裏的家夥事兒可都得帶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聽說山裏人兇悍,咱們挖人家的桃樹,萬一不樂意,起了沖突咋辦?咱們有備無患。”

“聽你的,反正咱們還要進山去,帶着點家夥事兒正好。”

林耀在外面奔波,沈靈月在家裏也不閑着,在床上實在躺不住,便下床來到院子裏看秦香桂和李慧芳倆人納鞋底和做鞋,這樣的手工藝到了末世幾乎都斷了傳承,沒有想到能夠近距離觀察,不過這年代的攝像機太珍貴了,要不然她拿出空間裏的智能手機拍攝下來存檔多好。

“小月啊,這做鞋簡單,你不用特意學,在旁邊看幾回就能學會。”

李慧芳對于命運坎坷的小姑娘存着一份恻隐之心,所以說話格外溫柔,遇到她不懂的地方也解釋得非常詳細。

就像她所說的做鞋很簡單,步驟無非就那幾個,沈靈月看了會兒,了解的差不多後,便失去了興致,她的興趣不在這上面,轉而和婆媳兩個聊起了莊稼來。

他們這片出去伏龍山山麓,而且丘陵地帶,河流很少,特別是他們東石村更是沒有一條河,而這裏的氣候屬于半幹旱,集中降雨都在七八月份,再加上他們這裏土地貧瘠,而且幾乎沒有水利設施,他們幾乎就是全靠天吃飯。

遇上雨水多的年份,糧食能夠多收點兒,勉強夠社員們的吃喝,年景差的時候,別提了,那收成可憐得很。

“所以咱們這邊多是種紅薯、高粱、谷子等耐旱的,種的小麥等細糧都是交公糧,畝産除了紅薯,都超不過500斤。”

畝産量超不過500斤?沈靈月皺眉頭,她讀過歷史,知道這個年代的糧食産量低,沒有想到會是這麽低。

不過這也是她的機會,她有把握培育出來畝産至少1000公斤的糧食品種,就是現在已經種到地裏的糧食,她也有辦法,讓它們的畝産過千斤,敲黑板劃重點,她說的是目前地裏種的所有的糧食都畝産過千斤。

她相信只要她做到了這個,那麽她就會走到臺前,再次受到重視,然後再展示自己的能力,再次成為保護對象,慢慢積累自己以後享受生活的資本。

可是她知道這個年代,土地都是農民的命根子,誰願意讓她折騰地啊,這個問題還真是一下子難住她了,等林耀回來,她可以先争取他的意見,畢竟他對這個年代比較熟悉,知道這個年代的規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