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賈母交代,就善解人意的對賈琏說:“表哥要是覺得外祖母那裏不好交代,表哥可以和我一塊去禀明父親讓父親給外祖母修書一封。”賈琏拍手稱贊:“就聽表弟的。”
倆人達成了協議,去林海那把這這事一說。林海也順水推舟的寫了封信給賈母,說明現在孩子還小不适合長提跋涉,在加上自己妹妹趕了過來照顧他們,讓賈母不用擔心。
賈琏也不多留,第二日帶着林府給準備的禮物就回了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電話線斷了上不去網 在加上中元佳節 就早早的睡覺去了
磨磨唧唧的劇情終于搞定了 正式要開始的節奏了~
☆、13初表志向
他前腳剛走,林海就準備送賈敏回祖籍安葬,他帶着林兆把黛玉和林翟托付給陳林氏就啓程往姑蘇去了。
林兆看見賈敏的棺木慢慢的被土埋住,心好像也能感覺那土一點點的揚下來的感覺,一下一下的越來越沉,被壓的生疼。紙馬紙屋飛快的燃燒一盡,黑灰滿天的亂飛。賈敏剛去的時候他要擔心太多的事,林海黛玉幼弟賈家,還沒好好的傷心,就被大大小小的事給纏住了,一得了空倒在床上就能睡着。現在一切的事看起來都已經解決,他的神經一下子就徹底松開了,趴在賈敏的碑前痛哭起來。
林家在姑蘇是大族,林海雖不是族長,卻是族內官職最高的人了。他這次回來林家把附近所有讀書的弟子全都送到他面前來了,希望林海能看中幾個帶到身邊教導。林海被衆人纏住,林兆得了空,他和本家幾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把祖宅翻了個遍,好好的玩了幾天。
幾日後他們就啓程回了揚州。
林海還是每日去衙門當值,林兆還是練會拳腳就去宋先生那學習,黛玉每日跟着陳林氏讀書,看她管家,林翟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确保自己能安安康康的長大。
林兆感激宋先生在他重孝的時候還願意教他,對他更是的尊重。有的時候他還願意去纏着陳林氏講些陳協領的故事,陳林氏也就挑些丈夫奮勇殺敵保家衛國的事給幾個孩子講了,教育他們保家衛國,人之己任。黛玉林翟一團稚氣也不理解這些,林兆聽了恨不得早生個幾年,同陳協領交個朋友做把兄弟。
一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林翟的滿月家裏實在沒心情給他過,這回周歲林海準備好好弄弄。雖還是孝期,一家人坐在一塊也過得熱熱鬧鬧。
飯後包成個團的林翟被放到大桌子上,在各種各樣的東西間爬來爬去。最後抓住了一本書就不在動了,把書壓在肚子底下就打了個哈氣,看樣子準備睡一覺了。
林海和陳林氏看到這個結果自然高興,說了幾句翟哥兒必定讀書讀的好,就讓奶娘把林翟抱下去休息了。林兆看了也是高興,這個弟弟看來會滿足林海所有的願望。
屋裏一片暖洋洋的,陳林氏同林海說:“我上次來你這還是兆哥兒周歲,我記得他左面刀右面劍的就不肯松手了,你當時還愁了半天以為他定愛舞刀弄棒呢。”
林海回答道道:“怎麽不愛,他小時候爬樹抓鳥的,現在是宋先生本領大,管的住他看起來才老實不少。”陳林氏坐着那了杯茶,笑着說:“我看這抓阄也是準的,沒準咱們林家就要出一位将軍了,他最喜歡聽我說你妹夫的故事了。”林海愣了一下,說:“他小孩子佩服大英雄也是正常,我小時候還愛聽關二爺的故事呢。”
他倆說的雲淡風輕,玩笑一般,林兆在邊上聽的心跳都快了幾拍。他以前想着總是要争取一下,可是還沒長到年齡賈敏就去了,父親把希望壓在了他身上。假如林海真在黛玉十二三歲或者更早去了,他就是要支起林家的人了,保全林家最好的辦法就是考取最高的功名,這樣才能最快的得到一官半職!就算現在有了陳林氏,林海看起來也是健康的,可是賈敏懷孕前看起來也沒大問題,但還是那麽的去了,他賭不起劇情是不是還會變化。這一年他跟張三主要就是學些強身健體的拳腳功夫,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宋先生,打算在過上幾年就去下場。宋先生自然是感到了他的用心,告訴他以他現在的水平,在學上幾年,必定是沒問題的。
林兆雖然不甘心,可是也不敢以後投了軍中離開着這一大家子。他緊攥拳頭,心裏感到一陣陣的酸楚。幸好林海同陳林氏在這事上也就說了幾句,就去聊別的了。
又聊了一會,林兆黛玉兩個因為年紀小被趕去睡覺。就剩林海和陳林氏坐在那裏繼續說話。
陳林氏看兩個孩子都走遠了,同林海說道:“兆哥兒他的心思沒在那聖賢書上啊。”她見林海沒搭話,也就接着說:“我看他對行軍打仗更感興趣點,我帶來的那些兵書,他每次去那府上都要搬回個幾本,我那都要被搬空了。”林海長嘆一聲,并沒否認陳林氏的話。陳林氏用帕子遮住嘴角笑着對林海說:“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哥哥恐怕早就看出來了吧。”林海拿起邊上的茶喝了一口,發現早已經涼了,就又給放下。又沉默了一會才說:“當然看的出來,他從小就愛舞刀弄棒,不僅是我,宋先生也說他對兵家的東西情致是最高的。”陳林氏笑道:“他喜歡這個,我是又高興又擔心的,我夫家那邊正好缺幾個小弟子給老爺子解悶,老爺子一定喜愛兆哥兒這樣的孩子。”林海不悅的說:“你對他倒好,連老師都有人選了。老侯爺那是什麽身份,兆哥兒哪能得他青眼。”陳林氏笑笑也不說話,就聽林海繼續說:“這孩子從小就處處把自己逼得太緊,跟個小大人似的。我要是年輕個幾歲還能讓他去拼拼,現在可受不起了。”陳林氏心裏想:哥哥又在嘴硬,看來還要我去刺激下兆哥兒。然後就告辭回房想計劃去了。
林兆并不知道他睡了一覺就被家裏倆大人給揭了老底。第二日照常給林海和陳林氏請安。林海還是像平常囑咐他好好讀書就讓他去見陳林氏,倒是陳林氏把他抱在懷裏偷偷的說:兆哥兒晚上來見我,有事和你說。林兆被這句話弄的上課都心不在焉,被宋先生說了好幾回。
到了晚上,陳林氏不僅沒抱着黛玉,還把身邊的幾個小丫頭都給支了出去。就留下她和林兆面對面的坐着。
林兆看着架勢,還以為出了什麽大事,坐在那手腳都不知道放哪了。
陳林氏倒是鎮定自若的坐在貴妃榻上喝着桂圓蓮子茶,欣賞着林兆坐立不安的樣子。她看了一會才開口說道:“前幾日,我婆家表嫂子給我來信說是老爺子現在年紀大了,在家閑的發慌,家裏又沒有适齡的孩子在他跟前給他解悶。我看到就一想,你倒是不錯。”林兆聽了松了一大口氣,原來姑媽是想把他送給家裏長輩解悶,吓得他還以為出了什麽大事呢。他撅撅嘴說道:“我還在守孝呢,哪能去別人家竄門啊。”陳林氏笑着說:“哪讓你現在去,你是知道的,我婆家是忠烈侯府,老爺子征戰沙場多年,先帝年都說他是國之棟梁呢。我們家的孩子要不就太大要不就太小,這世道如今太平着呢,從你姑父去了那年就沒了戰争。他也沒事幹,想找幾個孩子陪在身邊解解悶。”林兆聽了也高興了下,但還是和陳林氏說:“我哪好去啊。”陳林氏笑着說:“這個你不必操心,你就告訴我你想不想去和老爺子學點東西。”林兆踟蹰了一會,才說道:“自然是想的。”陳林氏招手讓他坐到身邊,摟着他說:“你要是擔心你父親不同意,我教你個說法,他聽了保管不能阻止你。”林兆聽了高興,想了一會擡頭問道:“姑姑你希望我去嗎?”
陳林氏愣了一下,摟着林兆的手漸漸松開了,摸着他的頭,過了一會才苦笑這說:“我是又想又不想的,你姑父就是這麽去的。可是我記得他出征前和我說以後要教我們的孩子騎馬使槍,長大後上站場殺敵,可惜我沒等到那一天。兆兒,我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正好你也喜歡這個,就當完成你姑父的心願吧。”
林兆覺得陳林氏放在自己臉上的手滾燙滾燙的,還在微微顫抖。他覺得自己可以陳林氏心裏的糾結。他低頭想了一會定下了心,起身行禮對陳林氏道:“求姑姑成全兆兒。”
陳林氏看他如此,也不在說什麽了。
作者有話要說: 林兆現在的擔心是:1、武官升職不快,實權不高保護不了家人。
2、林海不願意
3、要建功立業就不能在安全地方呆着,也就是不能守着家裏,怕家人的安全問題
所以,林姑媽的新名字叫做:林·金手指·姑媽
☆、14林海
陳林氏給林兆出的招很簡單,簡單到林兆都不想去了。因為陳林氏讓他跑去和林海直說!他聽了之後憂郁了一會,陳林氏就告訴他,林海早就看出他的意向了,直接說比兜圈子耍心眼更能讓林海稍微高興一點點。
林兆被陳林氏一陣打氣,一沖動并看天色并不算很晚就直接往林海屋裏去了。
他去的時候,林海正在看衙門的公文,批批改改的,也就擡頭看了一眼林兆,就繼續忙自己的事去了。
林兆看他這愛答不理的樣,本來八成的信心給降到了了五成。他走到林海面前默默的行禮說道:“父親,我不想考狀元了,我想去從軍。”
林海聽了也沒什麽過激反應,只是淡淡的“哦”了一聲。林兆被這一聲“哦”的信心又降了兩層。就這樣,倆人誰也不說話,林海看完了一本公文。擡起頭看見林兆還是在那,一會動下左腳一會動下右腳的,笑着說道:“站的疼了?”林兆慌忙站好,使勁搖頭。林海指了指旁邊的凳子,讓林兆過去坐着,他也放下公文坐到了對面。
林海到了杯茶水,看林兆規規矩矩的坐在那一個手指頭都不敢動,反省了下自己是不是管教的太嚴厲了,從林兆會爬起就到處亂竄到大點上樹摘花在倒現在大致想了一遍,發現自己做的很好,就笑着問道:“你幹嘛這麽規矩,我還沒說不同意呢。”林兆一下子跳起來,說:“那麽父親就是同意了?”林海讓他坐下,同他講:“你雖然聰慧,可是也做不到文成武就的,今天你放棄了文舉,那有一天後悔要撿起來可是不容易了,你要是選武舉這條路,沒個十年的功夫你去都是丢我的臉。”林兆笑嘻嘻的說:“現在武狀元也是先兵法策略要先過關,才比身手的,那用練個十年?”林海用手點點桌子,說:“就算不用,朝廷開武舉并不規律,萬一二十年後才開一次,你難道要在家讀二十年的兵書?”林兆志氣滿滿,對林海說:“那樣我就去從小兵當起!”林海一巴掌拍在林兆後腦勺,林兆看林海被氣得都動手,也不敢在說下去。林海嘆了口氣說:“你姑姑同我說你要走武官這條路意志堅決,我還不信。現在看來我是勸不了你打消這年頭。與其讓你文不成武不就的,還不如讓你去拼一拼。”
林兆一聽這話,心想這事成了,嘴角裂開了花,沖上去抱住林海,差點沒克制住叫出“爸爸我愛你!”林海從來沒和他這麽親近過,忙把他推開說道:“你高興的活回去了是不,多大的人了,快給我起來。”林兆也從善如流的放開了自己的小手,規規矩矩的坐回去聽林海訓話。“你要感謝就感謝你姑姑,她和我談了好久,連老師都替你想好了。我想她說的有道理,你比那滿城的纨绔強多了,早熟的我都懷疑自己怎麽教出來的。我還在這,你既然喜歡就試試吧。”林兆忙在一旁恭維道:“都是父親英明神武,我都是随父親的。”林海聽了撮了撮他腦袋“那是誰教的這麽貧嘴。”
林兆聽了正在想怎麽回答,就聽見林海迅速的說:“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你真去和老爺子學習,可就不是想放棄就放棄的。”林兆搖頭語氣堅決:“我肯定不會放棄的!”林海卻笑着說:“也是,我擔心這個太早了,現在該擔心老侯爺能不能看中你。”林兆聽他這麽說不依了,還沒湊到近前撒嬌反駁幾句就聽林海繼續說:“我可不想別人說我林某的兒子連個功名都沒有,你過了會試就愛幹嘛幹嘛去吧。”他也不聽林兆還要在說什麽,直接就打發他回去休息了。
林海看着林兆蹦蹦跳跳的走出去,想起了他剛出生的時候。
他的第一個孩子還是很強壯的,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不哭不鬧。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賈敏叫他說話也不願意開口,吓得賈敏以為這是個傻孩子,哭了好幾場。後來他大病一場,醒來後看到賈敏坐在床邊上擦眼淚,才慢慢變得像小孩子一點。雖然最後變得活潑過頭了,賈敏也不再約束他。在等着這個孩子在大點,他才發現這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一般的書只講一遍就能記了個大概,他欣喜若狂,對着祖先的排位說林家後繼有人了。後來黛玉出世,他不用教就是個好哥哥,尊敬長輩,疼愛幼妹,林海感謝上蒼,給了他這麽一個孩子。可是後來他發現,對張三教的東西他學的要遠比宋先生教的認真,也從不喊苦不喊累。他那時候就想:會不會這個孩子更喜歡當将軍而不是文官。後來賈敏去世,這個事也就被他忘記了,直到他發現林兆喜歡纏着陳林氏,喜歡看她帶來的兵書,才又想了起來。
林海總是想,孩子還小,興趣和志向分不清。自己慢慢教導他總還是會和自己一樣,成為進士、探花。可是陳林氏那天同他說:哥哥這輩子有什麽想幹的事,是入閣為相還是名垂青史。
他竟然答不出來,他這些年只是做着皇上給的官職,一切做到最好。頂多計算下自己要怎麽保住烏紗帽,保住性命然後步步高升。做的都是坐在他這個位子上應該幹的事。
陳林氏後面還說了一句話:妹妹也是這樣,沒有什麽特別想幹的事。以前只是一天天的混日子,現在希望兆哥兒幾個順順利利的長大、成家、生子。這麽看來,我這一輩子沒希望過自己要幹什麽。
林兆有這樣個願望也是好事,他想了想也就釋然了。自己精打細算,還撐得起林兆成長起來的時間。
林兆第二天把這事和宋老先生一說,把他給氣的不行,差點摔桌子走人。林兆忙打滾賣萌撒嬌給攔住了,勸了又勸,就連林海也從衙門回來給他賠禮。
宋老先生在那一邊吹胡子一邊拍桌子,罵道:“我當時答應你們來就是看這孩子是個可塑之才,狀元估計不行但也能學他父親做個探花,哪想到你學了一半就不學了,你這不是要氣死我這把老骨頭嗎!”林兆抱着宋先生的大腿,讓他別走心裏卻有苦說不出,他總不能和他說自己以前的聰明全賴與上輩子的知識儲存,這麽年都快用光忘光了。老先生要是在教個幾年就會感慨“傷仲永”了。
但是現在林兆不能讓宋先生走啊,他的未來還全靠這個老人家來拯救。他把宋先生的大腿抱得更緊一些,哭道:“先生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怎麽辦,你剛教完我四書五經,還有那麽多的書沒看呢。我還要考舉人呢。”他不說還好,說了宋先生更生氣,奈何年歲大了掙脫不開,只能拖着林兆口頭放狠話:“你快給我放開,不然我一腳把你踢大門外去。考舉人?就你這三心二意的樣還想考舉人,我教你那都是壞了我的一世名聲。”林兆聽了做出大為傷心的表情來,對宋老先生說:“先生你以前都說我聰慧的,下場一定沒問題,今天怎麽又改口了。”宋老先生不知道他是真傻還是假傻,使出渾身的勁就要把林兆甩開。林兆忙使勁抱得更緊些,祭出終極武器:“先生你是知道我弟弟的,他看起來就愛讀書。你就當留下教他順便教教我吧。”林海也在一旁勸着,在加上宋先生想到自己兒孫都在外地,離開林家這就是一個人了,也沒有什麽意思,看了看被抱來的林翟,也就應了下來。
所有人都皆大歡喜,只有林兆感慨:可憐的林翟,恐怕會說的第一句話是“子曰”了。
如此搞定了兩尊大佛,林兆的生活分了看聖賢書,看兵書,同張三習武三部分。
若說教兵書,宋先生是不行的。可是現在林家還在孝中,也不好請師父或送林兆去求學。也只能林兆拿着姑父留下的書自己鑽琢磨,不懂的去問宋先生,宋先生有的可能明白點,就給他講解一番,但大部分他修書去請教昔日的同僚。
所幸梅花書院文武全抓,正經有幾個懂兵法的好師傅。其中有位姓年名庭字飲溪的先生還和林兆還成了很好的筆友。年庭有時候也來見他一面給他講解下不懂的地方。兩人越聊越投機,差點結成忘年交。林兆是想的,可是年庭說他孫子都和林兆差不多大,以後還要讓倆孩子一塊玩就死活不答應。
宋先生得了大部分的空閑時間,常常把還在學說話的林翟帶在身邊,從小培養。今天讀讀論語,明天讀讀大學,天天之乎者也的,把陳林氏給心疼的夠嗆。總是和林海說這樣教孩子有點矯枉過正了,林海去看了幾次發現宋先生也只是和林翟說話并未教他讀書,也就不管了。這樣一個小娃滿足不了宋老先生好為人師的個性,他有時候把黛玉叫去,指導下她的學問。
事後水霖聽說他是這麽學出來的感嘆說“這樣不僅長歪,還多出了很多鬼點子,也算是個人才了。”
作者有話要說: 拼了半天,總算是過了3000字!!
“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
但明代的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将只是個補充形式。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為默寫武經。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武狀元是這麽考出來的,宋時不怎麽開場,因為軍官大多世襲,明朝也不怎麽開場,因為軍隊不強(以上來自于度娘)
關于從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幾年前讀《昆侖》裏面引用的兵車行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只要有戰争,都是殘酷的。
☆、15進京
林兆每天過的充實,也就不覺得時間的流逝了。就在他十歲的時候,林海在巡鹽禦史任上滿了十年,算是兩任,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做下去了。林海準備奉旨進京聽招,恐怕下一任就不在揚州了,這是整個林府的大事。提前半年陳林氏就命人進京收拾了在京城的屋子,丫鬟小厮一應都安排好了。就這樣,在煙花三月的時候,林府一行人坐着官船帶着所有的家當離開了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宋先生年紀老了,本來不想跟過去。但林兆和他講:“官船又快又穩的,你一個老人家我們走了揚州也沒個親人,還不如一塊進京還能見到你孫子呢?”宋先生想想也是,他兒子坎坎坷坷的病死在任上,孫子上任的時候他還沒有卸下書院的職位,也就沒跟着去,自己一個人留在了揚州。現在自己無事一身輕,也想念多年未見的孫子,就跟京裏做翰林的孫子去了信,那邊自然是歡天喜地的準備好了屋子迎接宋老先生。
一日天氣晴朗,就算是大江上也沒什麽風,陳林氏就抱着林翟帶着黛玉坐在窗邊欣賞兩岸的景色。群山連綿起伏,争相鬥豔,最妙的是因前幾日下了幾場雨高山半腰還纏了圈蒙蒙的霧氣,把那山襯得仙境一般。陳林氏問坐在窗邊雙手托腮的黛玉道:“玉兒看到此景,可想到什麽詩不成。”黛玉平時是最愛讀詩集的,如今不過四歲的年紀就背熟了上百首詩詞,雖然還不能寫出幾句來,但平時看到這看到那總愛引用兩句應應景的。
黛玉皺皺自己的眉毛,努力想了一會對陳林氏說:“姑姑,玉兒想不到有什麽詩可以形容現在的景色。這山仙境一樣。倒是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還夠一點。”陳林氏在一旁笑着說:“還有玉兒不知道的,看來這景色确實好看。”黛玉羞得不行,偏偏林翟還在旁邊幫腔的說“好看,好看。”正好這時林兆進來了,黛玉一溜煙的跑到林兆身後躲着和他告狀說:“哥哥,姑姑和弟弟都欺負我。”
林兆把她拽到前面來,摸摸她的頭笑着說:“弟弟要是欺負你我幫你捶他,姑姑要是欺負你,恩,只有我去替你被姑姑欺負了。”陳林氏三人聽到這話都笑翻了。
陳林氏抱着林翟離了窗邊,也把黛玉林兆叫了過來,說風到底涼,不能多吹了。三人落座,林翟被放到一邊的踏上玩布老虎去了。陳林氏問了問林兆宋先生怎麽樣。林兆回說:“老先生雖然有些累,但是極高興的。他以前挂記着書院的事沒和子孫一塊去上任時常後悔着呢,平常的船他孫子們都不放心老先生做,怕給颠簸了。這會咱們進京他們可算是等到機會了。”陳林氏聽老人家都還好也放下心來。三人說了些話就散了。
這樣讀書賞景的日子過得也快,馬上就到了京城。下了船自有林家先到的管家把衆人接了回去,宋先生也被孫子接走了,另林海要進宮面聖,不和衆人一道。
林家本身根基不在京城,是以京城的宅子不過五進,比尋常官宦人家要小了些。林家就這幾個主子,住的綽綽有餘。這宅子的園子是極好的,它把江南的景給引導了院子裏顯得清幽之極。亭臺婉轉,池塘中滿荷花,荷葉下還時不時游過去了條錦鯉。
陳林氏先把孩子們領去了內院,給他們分了自己的院子,讓他們收拾自己的東西去了。之後見了府內管事,把事情都問清楚弄明白了。
一個管門院的婆子看陳林氏要讓衆人散了,憂郁了會還是上前同陳林氏說道:“姑太太,我們剛來的時候,賈家就派人說要來看看,幫我們收拾房子,奴婢幾個和大管家也沒讓他們進來。”陳林氏聽到喝茶的動作一頓,把茶杯放在旁邊的小桌上,問道:“賈家是不是那個榮國府賈家。”婆子忙回了是。陳林氏笑道:“你們做的很對,都賞一月月錢,真不知道他們哪知道的咱們要修房子,你們誰要是查出來了,我還重重的有賞。”這幾個婆子大多都是林家出來的老人,很多都是賈敏進門後給留在京城的,他們自然知道是誰說的,聽到陳林氏這麽說就摩拳擦掌的要找了證據把人捆來。
陳林氏對屋裏一地的人說:“這次進京,還不知道結果如何。以前在揚州怎麽做現在就怎麽做。要是我知道誰壞了規矩,發配到郊外莊子上那都是好結局了。”之後她也就讓人全散了。吩咐跟在身邊的大丫鬟水雲去給忠烈侯府送信後,也在床上歪了一會。
中午林海并沒回來,跟他身邊的小厮傳回話說是宮裏賜了午膳。一家看這樣懸了的心放下了一半,也就吩咐擺飯了。陳林氏先問林兆黛玉住的慣不,有仔細的囑咐了林翟的奶娘。飯後林翟去睡午覺,陳林氏就抱着黛玉說道:“過幾日我們去拜見你外祖母,玉兒還沒見過外祖母吧。”黛玉從下在林兆的熏陶下對賈家沒什麽好感,聽了這話也反應淡淡的表示确實沒見過。陳林氏笑着說道:“玉兒見了外祖母可不能這樣,你外祖母最是疼你母親的,她也必定疼你們幾個。”林兆在一旁插嘴道:“我聽說他家六歲的哥還養在內帷,也不讀書也不練武天天就要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呢。”陳林氏聽了這話把臉一板,教訓林兆說:“你的書都白讀了是不,什麽話都說,這是你該說的話嗎?還給你妹妹聽。”林兆也知道确實不對,忙到了謙。
賈敏去的早,自然也沒人天天在林家說賈家的好,在加上林兆這個極度讨厭賈家的人在,自然林家所有人都對賈家無感。特別是林黛玉,她經常聽哥哥說賈寶玉的不好,雖然她心裏還是會想母親長大的地方是什麽樣,外祖母是是什麽樣。可是早就沒了原著裏面對賈家的敬畏,處處小心翼翼的心了。
哥哥告訴她,她是三品大員的嫡長女,比賈家姑娘身份要高的多。不需要小心她們,活的不自在。雖然她不知道自己都沒見過那些表姐妹怎麽會活的不自在,可是哥哥的話就是對的。林黛玉一直深信這一點。
陳林氏笑着說:“等去完了賈家,我找個機會帶你們去我婆家看看。我婆家嫂子定是喜歡你們的。”
晚上林海回來後,林兆看他一臉輕松,可以用滿面春風來形容了。笑着上前去恭喜他。林海問他“何喜之有?”林兆笑嘻嘻的答道:“看父親這樣,一定是不在那所有人都眼紅的位置上戴着了,這是大喜事。”林海聽了很滿意說道:“你這都懂了?都是宋先生教的好。我備了重禮,過幾日拜見完你外祖母就去看看宋先生,也見見宋翰林。”
林兆笑着稱是。
林海想起宮裏皇上對他說的話把心給放下了,皇上很滿意自己這些年的表現,看意思自己還是要繼續外放的。但是看皇上身體不是很好,身邊時常跟了幾個皇子,又一陣頭疼,恐怕真是要變天了。
皇上今年已經六十高壽了,幾個皇子都長到了要争争那位子的年紀。
大皇子粗猛有餘細致不足,但占了長子,母妃位份又高,因為并沒嫡出的皇子,他是皇子中最尊貴的了。在加上外家勢大,所以支持的人也多。二皇子母妃身份不高,從小就跟在大皇子身後一切以他馬首是瞻。三皇子倒是個不顯山漏水的,但觀其行事也幹脆利落,外家勢力不大不小,兄弟支持也不多不少,只能說是最平庸的一個了。在之後就是八皇子了,他母妃出身金陵甄家,極受皇上寵愛,現在看他辦的事都是很合今上胃口的,今上也喜歡把他叫道身邊來侍奉自己。其餘幾個要不就是在三人中找個依靠,要不就是關起門做富貴王爺。
林海想着今天在宮裏的所見,細細思考自己要怎麽選個退路。巡鹽禦史的地位太特殊,自己若是不得新帝支持,那未來的路一定會不好走。
他打定主意,過幾日去找同期、好友敘敘舊,要好好的看看京裏的局勢。
于情于理,他明天都該去賈家看一趟,他想起來昔日同期來往的信件裏說的賈家做的荒唐事,非常不想按情理行事,特別是自己好不容易教好的兒女,要是被賈家給帶壞了,那就糟了!
再說林兆這邊,他知道過幾日就要去賈家見賈母并賈寶玉,他早都開啓一級防禦,想了好幾個應對賈寶玉各種奇怪問題的解法。他想幸好多年前林海得了一塊好玉,他把玉求來了給黛玉刻了個如意,天天讓黛玉帶着。那玉不是林兆吹噓,是極好看的,冰種的紫羅蘭飄了幾點翠,拿出去和賈寶玉那塊號稱補天剩下的石頭一比也不會遜色。
他們這邊睡的安穩,卻不知道這時揚州城裏一僧一道在巡鹽禦史府外跺腳大喊“命要改了,要改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字數繼續小小的過3000~
林黛玉沒和賈家接觸過,沒人在他旁邊說賈家的好。自然不會是那個進賈府小心謹慎的黛玉了。
林兆大黛玉六歲 黛玉大林翟二歲
賈寶玉大黛玉一歲,寶釵大黛玉三歲,迎春是二姐姐估計比寶玉大寶釵小,探春黛玉同歲(好亂……)
☆、16番外:軍中一枝花
很多很多年後,黛玉嫁人了,林翟都當爹了。林兆繼續在邊疆奮鬥着。
塞北的雪,大若鵝毛,在空中飄啊飄啊飄啊飄。
林兆推開房門差點被大雪給埋回來,他定眼一看才發現有人在房前推了個大雪堆。被他這麽一開門,雪倒進屋裏一半了。他剛穿好的衣服也被砸的一塊濕一塊幹。
他擡頭一看,洪守飛背着他正在院子裏掃雪,見他這樣就跟沒看見似的,他高聲叫道:“洪守飛,是不是王爺回來了。”洪守飛聞言回過身來,躬身道:“可不是嗎,王爺正在府裏和總督大人說話呢。”林兆看他一臉要笑又不敢笑的表情,一陣氣悶,吩咐道:“我去換衣服,要是出來這雪還在這,我就送你去兵營裏洗衣服。”說完就進屋去了。
他先把濕衣服脫下來,拿出一件黑的一件藍色,左看右看還是選了藍的穿了。
水霖那個花孔雀,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