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節
第 57 章節
萍比他大上幾歲,聽他說老,哭笑不得。
關陸送江念萍出商城,經扶梯下樓,二樓的一間書店推出了一個新書架。
是姚韶庭的書。署名姚黃。海報也有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味,販售日期自二月十四起,書名偏叫《傷心歲月》。好像作者黑色幽默地在這一天與讀者開玩笑。書的內容似真似假,講的是傷感情傷神傷心的随筆故事。
情人節真的有小姑娘買這本書,挽着男朋友買。她坐扶梯上樓,拆了書一路看着傻笑,小男友牽緊她,仍不時回頭察看。
關陸便和江念萍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帶笑意。
江念萍提起話題,Elic結婚了,你知不知道?
那是他們大學某年的助教,來自存在感極低的C國。他的父親曾是六十年代末在中的媒體攝影師,他便在大學第二年後休學游歷,來到景安。十年前進口的洋垃圾還沒那麽多,來華的國際友人多有中國情結而非yellow fever。
關陸前些日子接過他的郵件,答說知道,新娘不是畢業于夏威夷大學嗎,夏自清那所。
那位助教學的是社會學與心理,江念萍一笑,道,“我現在還沒想通,你怎麽會志願參加他那個課題的聚合交叉實驗?”
關陸皺了下眉,江念萍是真的沒想通。
“你想想他以前長什麽樣。”
江念萍明顯一怔,才明白關陸當年觊觎人家。既然觊觎,沒有共同語言也要創造話題。可一旦沒戲,就立馬拉倒。
這種事,多年前過去了就是過去了。關陸不以為恥,江念萍也就半是好笑地心中嘆一句男人的天性。這倒解釋了為何後來關陸與對方只是泛泛朋友。
要說那位Elic Pattson兄,二十歲時确實叫人聯想到安提諾烏斯;然而要論近照,只能說一句時光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可追。
情人節這樣告一段落,假期已結束,忙碌還在繼續。“京腴”的地點就在市中心,接連幾天,關陸在久笙解決午餐、晚餐。有天晚上幹脆忙忘了,半夜餓了,下樓去開冰箱。魏南叫他把菜熱過再吃,關陸嫌麻煩,照做了,第二天回家前,就開車去了一趟超市,帶回法棍、生菜、芝士、紅腸。關陸願意吃三明治,魏南也沒意見。他這麽将就,難道将就得過一周嗎?
Advertisement
62
不及一周,三天後,農歷十五,先是元宵到了。
元宵夜關陸的活動,和蘇家脫不了關系。蔣美願的一位多年朋友為她留了四張元宵晚會的票,那位朋友性別男,據蘇邕說是原本是挖煤的,大概追過蔣美願。蘇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表示公司有活動,不去。蔣美願無可奈何,就讓蘇優帶着王琦,又問關陸有沒有興趣。
關陸原本對元宵晚會沒有興趣,後來一想,煤老板?他突然就生出興趣了。
魏南這天也排得相當滿。中午去了一趟張家,張建軍剛好趕回。魏南與張家夫婦坐一會兒,閑聊之間,果然被問到去宣臺的目的。
魏南答,“招安。”
張建軍草草點頭,這個話題便沒有再繼續下去。
離開張家,時間還早。到了下午,魏南讓秘書和孔德輝約在四點。今天雲生劇院有元宵專場,孔德輝又給他留了席位。魏南接受,就是會到場了。
演出的班子九十年代成立,是景安本地第一個實現全年傳統節慶演出的民營劇團,這幾年有孔老板贊助,狀況尚算樂觀。因為劇團性質、劇種本身,市場定位不像省級、國家級劇團那樣面向大衆,節日裏也沒有挂燈、猜謎之類的活動。
元宵的戲目要喜慶一些,應節的無非西廂,玉簪記,牆頭馬上之類。今年西廂選的是《跳牆》《着棋》,玉簪記沒有《琴挑》一折,演的是《偷詩》《秋江》。
玉簪記前有彩樓記的一折《評雪辨蹤》,念白吃重,窮生戲很好,孔德輝看魏南的神情,多介紹了一句演員的師承流派。玉簪記裏,扮陳妙常的女演員十分年輕,富有激情,只是細微處刻畫不足。
魏南想起一兩年前,關陸陪他在別處看過這折《偷詩》。他統共也就陪魏南看過長生殿和玉簪記。彼時扮陳妙常的旦角已三十餘,卻仿佛比懷春少女更懂少女心性。
道姑陳妙常在一首小詩中吐露衷腸,假寐時被書生潘必正溜進卧房,窺到詩句。潘必正步步緊逼,陳妙常讨詩不成,羞極氣極,而潘必正耍着無賴。她早對他動心,搶奪不成,亦是難以掩飾地歡喜無限,便道,“這場冤債憑誰訴,當初出口應難悔。罷罷,一點靈犀托付伊!”以終身交托了。
觀衆不禁一齊露出笑容。關陸意有所指,挪揄魏南:你看,總有個先不要臉的。魏南看了他一眼。
那時臺上,生欣喜若狂,作拜介。旦卻唱,“輸情輸意,鴛鴦已入牢籠計,恩情怕逐楊花起。一首詞,兩下緣,三生裏。相看又恐相抛棄,等閑忘卻情容易。”最是情熱時分,驟生凄涼意。
為何定情的一幕戲,主角要說決絕話,讓觀衆一凜?或許投入感情成本,得回的本就不止歡愉欣悅,有更多幽微複雜的情感。避無可避,只能經歷。
關陸看到這,說,“有情皆孽。”
有情,有欲,就有被困在情、欲之中的時候,任你是神佛也枉然。神仙常動凡心,何況是凡人。一動心,如升天,如墜地,怪不得陳妙常矯情。
魏南以為那是關陸的感想,将視線轉向他,沒說話。關陸知道他在想什麽,補充道,別人評天龍八部的話,武俠小說。
這時臺上已到《秋江》。日晚風寒,潘生帶家仆到渡口。
這個版本把老旦的戲份删了,生、醜先上,說的是《偷詩》後,兩人私情遭撞破,潘必正被姨□□赴臨安會試。陳妙常欲往送行,然君去也,我來遲,就這麽錯過。
像關陸說的,先有個人死皮賴臉的追。潘生先戀慕陳妙常,茶敘、琴挑,種種試探,陳妙常對他只作清心寡欲。送別錯過,她不願錯過,決意自己雇一只小船,去萬頃秋波的江上追趕。初見時眸含星電,氣吞霜劍,逐驕陽汗濕征衫的少年郎一早打動了她。有情無情,此刻得見分明。
戲裏,陳妙常不改女冠子裝扮,周身上下并無多少釵環,作舟中颠簸狀。兩船駛近,陳妙常情急不已,潘必正關切不已,幾番波折,風高浪急,遠遠近近,起起伏伏,陳妙常終被潘生攜着跳到對方船上。
淨醜退下,生、旦近到臺前,互訴離別之苦。感情忽而在此充沛,幾乎從眉眼間鮮活地溢出。戲劇高于生活,真實的生活或許是一條漫長而平凡無奇的路,哪來那麽多平地風波拆錦鴛,羞将淚眼向人看。
戲外,魏南看生旦相擁,記起原本裏兩句被删的念白:
今得見你,如獲珍寶。我與你同行一程如何?
甚好。
看完戲,應酬結束,劇院外接近九點。天色徹底暗了,孔德輝送魏南出劇場,一路低聲與他攀談,得到魏南對今次表演的評價,又提出數日後某處有個小型聚會。
等候在外的司機見魏南出門,将車開近。魏南坐上車,這才發現,手機之前調成靜音模式,接到關陸發來的兩條短信。
第一條問魏南和蔣美願那朋友不熟吧。要說蘇總也心胸狹隘,讓別人誤以為他的舊情敵是個煤老板。後來關陸發現,理論上他嫂子那朋友是個挖煤的,但是是奉旨挖煤的。
第二條是關陸估計魏南這邊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剛剛抽空發的。言簡意赅地說,我這離散場還遠,別等我。
魏南就回複了第一條。
雲生劇院旁邊有一個花燈會展,有交警執勤,前面的車越走越慢。魏南吩咐司機,不必急,慢慢開。
他回到頤園家中,換下衣服,再去拿手機,手機屏幕上又顯示,他那個回複後關陸回了條短信。
這回說的是今晚的節目多半是唱歌跳舞,無聊,小品也不好笑。某歌唱家沒唱蘇聯歌曲。他的紅莓花兒開你聽過沒?現在在唱賣湯圓,還算應景。
魏南想到紅莓花兒開的歌詞,關陸真是锲而不舍地裝着無意就張牙舞爪,需要适度鎮壓了。他還沒回,那邊又追來一條信息。
關陸:
我剛決定,明年元宵還是陪你過吧
魏南不由一笑,主動回了句:節日快樂。
這一年元宵是周四,網上鋪天蓋地的問,有沒有假放?遺憾的是,沒有。
周五蘇優來找關陸,她正挑訂婚鑽戒呢,發了張圖片給關陸炫耀。關陸回,那麽小?
蘇優就喜滋滋地拍了另一張照片發過去,一根手指